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指标CA125、VEGF、全血NLR、MPV/PLT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宁娟 王东芳 白利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8-412,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T)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OC患者100例,基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T)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OC患者100例,基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65)和死亡组(n=35),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CA125、VEGF、全血NLR、MPV/PLT水平,并应用ROC曲线评估CA125、VEGF、NLR、MPV/PLT水平对EOC预后的预测价值,COX回归分析EOC预后危险因素,K-M生存曲线分析CA125、VEGF、NLR、MPV/PLT水平与EOC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CA125、NLR、VEGF水平高于存活组,MPV/PLT低于存活组(P<0.05);ROC显示,CA125、NLR、VEGF、MPV/PLT及联合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786、0.697、0.875、0.811、0.877;单因素分析中2组患者在肿瘤转移、FIGO分期、CA125、NLR、VEGF、MPV/PLT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中肿瘤转移、FIGO分期为Ⅲ~Ⅳ期、CA125≥38.22 U/mL、NLR≥2.89、VEGF≥981.45 ng/L、MPV/PLT≤0.042是EOC预后危险因素(P<0.05);随访2年,患者总生存时间为(17.75±4.71)个月,K-M分析显示,CA125<38.22 U/mL、NLR<2.89、VEGF<981.45 ng/L、MPV/PLT>0.042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更长(P<0.05)。结论CA125、NLR、VEGF升高及MPV/PLT降低是EOC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且CA125、NLR、VEGF、MPV/PLT对EOC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25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上皮性卵巢癌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内分泌激素联合HE4、CA125、AFP检测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辛多 王晶 +1 位作者 方永清 赵娅琦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恶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作为良性组。比较2组血清HE4、CA125、AFP、内分泌激素[...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恶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作为良性组。比较2组血清HE4、CA125、AFP、内分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_(2))]水平,分析血清HE4、CA125、AFP与FSH、LH、E_(2)的相关性,评价各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并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分析各血清指标对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影响,对比恶性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血清FSH、LH、E_(2)、HE4、CA125、AFP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恶性组血清FSH、LH、E_(2)、HE4、CA125、AFP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FSH、LH、E_(2)、HE4、CA125、AFP水平分别高于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血清HE4、CA125、AFP与FSH、LH、E_(2)呈正相关(P<0.05);血清FSH、LH、E_(2)、HE4、CA125、AFP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95%CI:0.892~0.972),约登指数为0.750,大于各指标单一诊断;以最佳截断值为界,血清FSH、LH、E_(2)、HE4、CA125、AFP阳性表达患者宫颈癌发病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2.612倍、1.976倍、2.829倍、3.305倍、3.566倍、3.492倍;血清FSH、LH、E_(2)、HE4、CA125、AFP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FSH、LH、E_(2)与HE4、CA125、AFP显著相关,联合诊断价值较高,还能为临床评估病情进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附睾蛋白4 糖类抗原125 甲胎蛋白 内分泌激素 相关性 联合检测价值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耐药性以及菌株BRO酶基因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书平 王东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耐药性以及菌株BRO酶基因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月因呼吸道感染就诊且从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卡他莫拉菌的患儿,测定抗生素敏感性、产β-内酰胺酶情况、BRO酶基因表达情...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耐药性以及菌株BRO酶基因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月因呼吸道感染就诊且从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卡他莫拉菌的患儿,测定抗生素敏感性、产β-内酰胺酶情况、BRO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产生耐药的发生率高于非产酶菌株,BRO-1基因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产生耐药的发生率高于BRO-2基因阳性菌株;产酶菌株和非产酶菌株、BRO-1基因阳性和BRO-2基因阳性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生耐药。结论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比例高,且BRO-1基因阳性菌株的耐药性强于BRO-2基因阳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他莫拉菌 Β-内酰胺酶 BRO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磊 杨丽娟 曹守勤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方法选取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300例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鉴定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等三种不同方法对其标本进行淋球菌检测,...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方法选取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300例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培养鉴定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等三种不同方法对其标本进行淋球菌检测,用来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传统的分离培养法结果作为检测淋球菌的“金标准”,直接涂片法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92.0%;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0%和89.0%。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球菌的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直接涂片法具有直观、快捷和方便等特点,但对女性的检出率比较低;分离培养法耗时较长,且取样和送检要求也较高,不利于快速检测;荧光定量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提高了淋球菌的检出率,对女性患者也是一种补充,同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合理的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直接涂片法 培养鉴定法 荧光定量PCR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精浆环氧化酶(COX)1、COX2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永杰 方永清 +1 位作者 张帆 代良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精浆环氧化酶(COX)1、COX2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2例拟生育二胎行常规孕前体检的男子,要求禁欲2~7 d,手淫取精液于无菌杯中,精液液化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行精液分析,采用5-Br-PAPS法检测精浆锌含量、己糖激酶... 目的探讨精浆环氧化酶(COX)1、COX2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2例拟生育二胎行常规孕前体检的男子,要求禁欲2~7 d,手淫取精液于无菌杯中,精液液化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行精液分析,采用5-Br-PAPS法检测精浆锌含量、己糖激酶法检测精浆果糖含量、改良Cooper法检测精浆α-葡萄糖苷酶含量、固相Nα-苯甲酰-DL-精胺酸-ρ-硝酰基苯胺(BAPNA)法检测精子顶体酶含量、精子染色质扩散法检测精子DNA碎片率,采用ELISA法检测精浆COX1、COX2含量。观察COX1、COX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相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和Cutoff值;以COX1的Cutoff值将总体分为'≥17.50'和'<17.50'2组,分析2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精浆COX1、COX2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1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两方面均>0.7。按COX1的Cutoff值将总体分为2组比较,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比例、精浆锌、果糖及α-葡萄糖苷酶的'≥17.50'组显著高于'<17.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NA碎片率的'≥17.50'组显著低于'<17.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1是影响男性取精状态的指标之一,可以作为取精状态指标评估男性的取精情况,进而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浆环氧化酶 取精 精子 精液
下载PDF
男性不育症患者503例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海霞 宋娟 康银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974-975,共2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检测与分析。结果 50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无精子症156例,染色体异常18例,异常率为11.5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5例...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检测与分析。结果 50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无精子症156例,染色体异常18例,异常率为11.5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5例,常染色体异常3例;少精子症347例,染色体异常13例,异常率为3.75%,其中性染色体异常4例,常染色体异常9例,无精症组与少精症组染色体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染色体异常31例,异常率为6.16%,31例异常染色体中涉及8、9、10、13、14、15、17、18、21、Y等染色体。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之一,对男性不育患者应常规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病因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染色体 异常核型
下载PDF
宁夏回、汉族不育男性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分析
7
作者 刘永杰 王杨 +1 位作者 张帆 代良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分析宁夏回、汉族不育患者男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第667位碱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间的差异性,判断回、汉族间MTHFR基因C677T表达的异同。方法 279例不育男性患者,其中回族96例,汉族183例。手淫取精液于无菌杯中,... 目的分析宁夏回、汉族不育患者男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第667位碱基(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间的差异性,判断回、汉族间MTHFR基因C677T表达的异同。方法 279例不育男性患者,其中回族96例,汉族183例。手淫取精液于无菌杯中,液化后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按WHO(第5版)标准行精液分析,获得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百分率(PR);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手工操作磁性微粒法行全血基因组DNA分离,采用PCR-金磁微粒层析法行MTHFR基因C677T检测。分析回、汉族2组患者MTHFR基因C677T各基因型野生型(CC)、杂合型(CT)、纯合型(TT)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性,分析回、汉族2组患者各基因型之间精子浓度、PR的差异性。结果回、汉族男性患者MTHFR基因C677T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浓度2组患者总体比较汉族高于回族(P<0.05);精子PR 2组患者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宁夏回、汉族不育患者男性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防治过程中,可以整体规划、综合治疗,无需按回、汉族特征制定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男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 回族 汉族
下载PDF
5524例孕中期唐氏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康银兰 闫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89-790,共2页
目的对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筛查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后续的产前诊断,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孕妇血清中的AFP、freeβ-HCG、uE3值,结合孕妇年龄、体重、胎... 目的对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筛查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后续的产前诊断,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率。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孕妇血清中的AFP、freeβ-HCG、uE3值,结合孕妇年龄、体重、胎数、有无糖尿病史、吸烟史等信息,应用LifeCycle软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在5 524例接受筛查的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295例,筛查总阳性率5.34%,其中21-三体高风险271例,漏筛1例,筛查阳性率4.9%;18-三体高风险6例,筛查阳性率0.11%;神经管缺陷高风险18例,筛查阳性率0.325%。对阳性病例中151例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21-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2例、神经管缺陷经"B"超检出胎儿脐彭出1例、脊柱裂2例、疝气1例。另外21-三体高风险经"B"超诊断,双肾缺如及右心发育不良1例、出生后肾积水1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例、新生儿喉结发育异常1例、新生儿湿肺症1例、胃泡异常1例、不明原因36周死胎2例。有2例筛查高风险孕妇拒绝做羊水穿刺诊断,娩出胎儿做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均为21-三体综合征。结论通过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检测,可筛查出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及胎儿其他器官发育异常,通过确诊进行干预,降低出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神经管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