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年限对荒漠草原区苜蓿地表层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林 杨新国 +2 位作者 宋乃平 李学斌 翟德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1-550,共10页
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宁夏中部荒漠草原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特征.结果表明:3种粒径(〉0.5 mm,0.106-0.25 mm,〈0.106 mm)间土壤的 pH、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 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宁夏中部荒漠草原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特征.结果表明:3种粒径(〉0.5 mm,0.106-0.25 mm,〈0.106 mm)间土壤的 pH、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CaCO3、全氮(total nitrogen,TN)、碱解氮(available nitrogen,AN)、全磷(total phosphorus, TP)和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在同一种植年限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5 mm 和〈0.106 mm粒径的土壤活性有机碳(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SAOC)含量均显著高于0.106-0.25 mm粒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种植苜蓿年限的增加,pH 值有所降低,且苜蓿种植后对20-40 cm 土层土壤pH 值的影响大于0-20 cm;而EC值在苜蓿不同种植年限间波动较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年限间0-20 cm土层土壤 EC值高于20-40 cm土层(P〈0.05);SOM在苜蓿种植后的各年限间均较草地高,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 cm以 SOM较20-40 cm高;0-20 cm 土层〉0.5 mm 和〈0.106 mm 粒径的SAOC随种植年限增加呈先升高(1 a)后降低(4-12 a)的趋势,而20-40 cm则基本没有变化.0-40 cm土层中〉0.5 mm和〈0.106 mm粒径的 SAOC在各种植年限间均显著高于0.106-0.25 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106-0.25 mm粒径的SAOC在不同年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40 cm土壤TN和AN波动较大,但没有显著提高土壤氮的质量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40 cm 土层土壤 TP 和0-20 cm土层土壤 AP的变化趋势均为随着种植年限(0-12 a)的增加而增大,而20-40 cm土层的AP则表现为“M”型波动.1-12 a间0-20 cm土层的TP均显著低于20-40 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0 cm土层土壤C/N在同一年限均高于20-40 cm土层,在12 a时,各粒径C/N显著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区 苜蓿 不同粒径 土壤理化性状 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