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德治重构与归位:历史之根和现代之源的成功链接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婷婷 俞世伟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把德治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加村民自治有效性和弥补法治效力不足两个方面。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作用空... 把德治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加村民自治有效性和弥补法治效力不足两个方面。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作用空间被严重挤压,逐渐丧失了维系乡村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内在价值,即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式微。乡村社会新型治理网络的构建,市场经济带来的自由价值以及乡村传统道德文化的式微等改变了乡村德治重构与归位的现实基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寻求乡村德治中的传统有效资源和现代价值观念的成功链接,是实现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重构与归位的现实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乡贤 乡规民约 德治
原文传递
基于治理视角的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崔娜 梁向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86,158,共7页
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满足人民需要、实现全民共享的工具理性,更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理性回归。基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实践,借鉴Penchansky和Thomas对可及性提出的五个维度,提出可获得... 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满足人民需要、实现全民共享的工具理性,更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理性回归。基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实践,借鉴Penchansky和Thomas对可及性提出的五个维度,提出可获得性、可承受性、可匹配性的三维模式,分析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产品供需不匹配、公共服务不均等、人才队伍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以价值引导为主线,从提高可获得性、保障可匹配性、完善可承受性三个层面,形成关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路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公共文化服务 可及性 公共性 均等化
下载PDF
“花儿”的空间系统 被引量:14
3
作者 屈文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55-62,共8页
花儿是由诸多相关因素组织起来的一个开放的空间系统,它与整个自然界及历史文化构成一个总体.以地理学等多维的角度对这个“总体”和花儿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揭示了花儿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及其跨文化传统现象赖以衍... 花儿是由诸多相关因素组织起来的一个开放的空间系统,它与整个自然界及历史文化构成一个总体.以地理学等多维的角度对这个“总体”和花儿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揭示了花儿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及其跨文化传统现象赖以衍生之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 空间系统 源远流长 多位一体 空间流向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非遗传承人保护路径探索——基于回族女性传承人的讨论 被引量:16
4
作者 梁莉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8,共7页
政府以命名"代表性传承人"的形式动员民间社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但国家级和省(区)级名录体系的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分布及性别比例等表明,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女性传承人仍是被边缘化的群体。探索符合女性传承... 政府以命名"代表性传承人"的形式动员民间社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但国家级和省(区)级名录体系的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分布及性别比例等表明,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女性传承人仍是被边缘化的群体。探索符合女性传承人传承行为特征的保护措施、基于女性传承人自身的发展寻求非遗的保护路径,成为当前传承人保护政策及工作实践需充分考量的,也是非遗传承人保护模式走向多元和深入的迫切要求。以回族女性非遗传承人为中心,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女性传承人参与传承实践的有利及影响因素,并尝试从突出"性别平等"的保护理念、强化"文化主体"的身份及"赋权"给女性的角度探索传承人保护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行为 保护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回族女性传承人
下载PDF
家国同构:儒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与话语体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慧 梁向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6,共10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儒学浸透到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修养到国民心性、从社会规范到国家意志,无不发挥着其特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价值。儒学时刻强调自我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致力于构建个体—社会—国家从内到外系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儒学浸透到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修养到国民心性、从社会规范到国家意志,无不发挥着其特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价值。儒学时刻强调自我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致力于构建个体—社会—国家从内到外系统化的家国情怀观。其阐发的"修己安人""公而忘私""心系天下"的修养观形塑了于家为国的个人品格;其论述的社群仁爱、社群交融和社群和谐的社会观维持了"群居和一"的社会秩序;其诠释的"华夷一体""大一统"的政治观维护了合和同一的民族关系和国家秩序。这些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这些元素的合力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体系,为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同构 儒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基因 话语体系
下载PDF
试论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宗保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文章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作者通过对回族历史文化相关文献资料和回族经济社会活动的交互分析,将回族文化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浓缩为四种基本观念,即两世吉庆、和而不同、刚健自强、爱国有... 文章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作者通过对回族历史文化相关文献资料和回族经济社会活动的交互分析,将回族文化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浓缩为四种基本观念,即两世吉庆、和而不同、刚健自强、爱国有为。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既是回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结晶,也是回族人民走向未来的支点,对回族的文化传承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化 基本精神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柔软的边界:一个回汉杂居村落的族际文化互惠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宗保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6,246,共8页
族际文化互惠是不同民族社会成员之间以大体对等的方式交换某种文化要素的行为过程,是双方对各自一部分文化权利或文化习俗的让渡。族际文化互惠属于平衡互惠,可分为精神主导型、实物主导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族际文化互惠的持续有助... 族际文化互惠是不同民族社会成员之间以大体对等的方式交换某种文化要素的行为过程,是双方对各自一部分文化权利或文化习俗的让渡。族际文化互惠属于平衡互惠,可分为精神主导型、实物主导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族际文化互惠的持续有助于营造民族亲和力,有利于弱化民族文化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文化互惠 民族文化边界 欣赏互鉴 民族亲和力
原文传递
高校科研创新驱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马莉 俞世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22,共3页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研创新在发展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驱动...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研创新在发展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探讨高等教育科研创新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服务时遭遇的困境,提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研创新 地方经济发展 策略
下载PDF
临床护士文化照护知信行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郑栋莲 张米玮 +2 位作者 王艳 贾绍静 米光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 :调查宁夏地区临床护士护理回族患者的文化照护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回族聚集地区的护士开展相关文化照护教育培训提供指导策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7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宁夏地区临床护士护理回族患者... 目的 :调查宁夏地区临床护士护理回族患者的文化照护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回族聚集地区的护士开展相关文化照护教育培训提供指导策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47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宁夏地区临床护士护理回族患者的文化照护知信行处于中下水平,其中知识和行为水平偏低,而态度处于中上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护士文化照护知识因民族、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对回族文化的兴趣和相关文化护理培训经历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态度及行为则因民族、学历、对回族文化的兴趣等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文化照护知信行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以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民族、知识、态度和对回族文化的兴趣是临床护士文化照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宁夏地区临床护士文化照护知信行水平偏低,有待提高,应结合当地服务人群的文化习俗等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干预措施,建立和完善文化照护护理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文化照护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从“本土”到“海外”——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传统视域与时代延伸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文笔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0,共8页
海外研究是人类学的一贯传统,充分展现了其学科作为实用之学的本质属性。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历程中,其所形成的中国人类学直接遗传了人类学的实用之本性,在中国这一异乡异土生长出了本土研究范式的另类特性。当前海外研究成为中国人... 海外研究是人类学的一贯传统,充分展现了其学科作为实用之学的本质属性。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历程中,其所形成的中国人类学直接遗传了人类学的实用之本性,在中国这一异乡异土生长出了本土研究范式的另类特性。当前海外研究成为中国人类学的一个新趋势,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兴起,是中国人类学基于新的生存境遇的时代发展,拓宽了中国人类学的研究视域,这种时代变化是中国人类学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类学 本土 海外研究 传统视域
下载PDF
乡土文化自觉与内生式社区旅游发展——基于宁夏泾源县冶家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帆 梁向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172,共10页
全球化时代,乡村社区现代性转变与地方性保持的二元对立成为各地区普遍面临的难题。基于乡土文化自觉的内生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种既能应对地方性不断消解、又能实现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选择典型乡村社区,追溯其旅游发展的历史,探... 全球化时代,乡村社区现代性转变与地方性保持的二元对立成为各地区普遍面临的难题。基于乡土文化自觉的内生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种既能应对地方性不断消解、又能实现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选择典型乡村社区,追溯其旅游发展的历史,探索社区居民自我发展意识觉醒和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描述这一过程中社区居民对乡土文化的觉知、认知、情感、行为等。乡村居民在旅游实践中,提升了对所属乡土文化的自知、自省和自我超越能力,成为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自觉 内生式发展 乡村社区 旅游
下载PDF
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伦理之道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婷婷 俞世伟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与传统乡村治理相比,乡村治理现代化更为注重伦理话语。乡村治理现代化呈现治理与伦理的一体两面性,伦理是治理的精神内涵,治理是伦理的现实载体。从伦理的视角深入系统地探寻乡村治理,是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 与传统乡村治理相比,乡村治理现代化更为注重伦理话语。乡村治理现代化呈现治理与伦理的一体两面性,伦理是治理的精神内涵,治理是伦理的现实载体。从伦理的视角深入系统地探寻乡村治理,是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之需与明智选择。可以说,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伦理的实现。在这样一种治理思路引导下,以制度伦理、角色伦理和关系伦理等为着力点探究乡村治理的伦理之道,以期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治理现代化 伦理价值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突破养老金融发展瓶颈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晓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8-69,共2页
我国现阶段的养老金融受养老行业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在养老金、养老金融服务、养老产业金融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突破养老金融发展瓶颈,需要确保养老资金保值增值,拓展养老金融服务渠道,促进养老产业格局高端化。
关键词 养老金融 金融服务 发展瓶颈
下载PDF
红色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综述及视角新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莉莉 秦凤伶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6-13,共8页
红色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和特殊历史意义的遗产类型,受到学界关注,其研究成果在近十年大量涌现。其中概念类型、价值功能和保护开发等,是研究热点;文物保护、旅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是重要研究内容。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属... 红色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和特殊历史意义的遗产类型,受到学界关注,其研究成果在近十年大量涌现。其中概念类型、价值功能和保护开发等,是研究热点;文物保护、旅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是重要研究内容。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属性决定研究必须从多学科视角切入、多学科协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其中遗产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深化红色文化遗产研究,推动实现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和立体传承;同时也有利于在文化遗产领域学术话语、理论的建设和研究视域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遗产 保护开发 成果综述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宁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少华 周福盛 梁向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继"985""211"建设工程之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宁夏高校"双一流"建设发展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学科水平较低、专业特色不够明显、高层...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继"985""211"建设工程之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宁夏高校"双一流"建设发展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学科水平较低、专业特色不够明显、高层次人才匮乏、科研平台及教学团队数量偏少、研究生教育与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国际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应通过围绕优势学科、聚焦本科教育、强化人才引育、加强合作交流、提高治理能力等途径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高校 宁夏高校
下载PDF
从“围寺而居”到“互嵌型社区”——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回族社区及其结构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7
16
作者 沙彦奋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2,共7页
回族社区既是回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模式,也是回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历史时期,回族社区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地域空间上的"围寺而居"传统模式,展现了社区内部互动特征;"互嵌型社区"隐含社区... 回族社区既是回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路径模式,也是回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历史时期,回族社区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地域空间上的"围寺而居"传统模式,展现了社区内部互动特征;"互嵌型社区"隐含社区内多元文化交融内涵。从"围寺而居",到"互嵌型社区"的新时期转型,呈现了回族社区三个方面的时代变迁:一是实现了回族社区传统的现代性;二是回族社区结构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三是回族社区文化(精神)由回族的封闭性向多族群的开放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居” “互嵌社区” 社区结构 回族社区
原文传递
近现代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及其原因——兼与晋商、徽商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宗保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9,共6页
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运用比较方法,对近现代回族商业的繁荣及其原因进行了叙述和分析。作者认为,晋商、徽商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衰落和同一时期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是社会系统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制度因素对... 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运用比较方法,对近现代回族商业的繁荣及其原因进行了叙述和分析。作者认为,晋商、徽商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衰落和同一时期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是社会系统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化—制度因素对商业经济的兴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继承回族优秀商业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增强全球化意识、提升现代企业精神,应成为当代回商群体的共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商业 繁荣 原因 晋商 徽商
下载PDF
宁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文笔 何洋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2,共8页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重要平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将宁夏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对宁夏民...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重要平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将宁夏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对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宁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要明确示范区创建的概念,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尊重地区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宁夏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历史、现实、经验基础,以及创建中面临的挑战和现实问题,探求适合宁夏实际的创建路径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民族团结进步 示范区 创建
原文传递
刘智《天方性理》采辑经书文献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姚继德 王根明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共9页
刘智(1660—1730)是清初中国伊斯兰学者,其著作《天方性理》卷首附有"采辑经书目",该书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目录。本文根据中国回族经堂教育现存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并参考国外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 刘智(1660—1730)是清初中国伊斯兰学者,其著作《天方性理》卷首附有"采辑经书目",该书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目录。本文根据中国回族经堂教育现存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并参考国外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资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的考证,是迄今为止对《天方性理》参考文献的全面考释,对研究古代伊斯兰世界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文献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智 《天方性理》 采辑经书 考释
原文传递
刘智著作参阅的阿拉伯文文献考释及其研究评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根明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7,149,共12页
刘智(约1660~1730)是清初中国伊斯兰学者,其著作主要有《天方性理》和《天方典礼》。本文根据中国经堂教育现存的文献资料,考证了阿拉伯文文献并对有关研究进行总结,对研究中阿文化交流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刘智 阿拉伯文献 考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