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排螺旋CT在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侯登华 张立志 +3 位作者 郭玉林 陈勇 蔡磊 孟海霞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旨在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和内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MSCT完整的病例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管腔壁的厚度、强化的程度和扩张度的改变等。结... 目的分析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旨在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和内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MSCT完整的病例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管腔壁的厚度、强化的程度和扩张度的改变等。结果 26例患者共26处淋巴瘤,发生部位依次为,食道1例、胃部15例、十二指肠2例、回肠3例和结直肠5例(其中回盲部3例)。食道病变管壁CT平扫示均匀增厚,增强后为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胃部淋巴瘤CT表现呈弥漫浸润型、局限性浸润型和局限性溃疡型,增强后病变为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部分合并腹腔和(或)腹膜后淋巴结的肿大,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小肠和大肠淋巴瘤、肠壁增厚,部分合并肠腔呈"瘤样"扩张,少数合并肠套叠,增强后病变肠壁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绝大部分不合并肠梗阻,部分合并腹腔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 MSCT能显示消化道淋巴瘤的特点,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原发性淋巴瘤 多排螺旋CT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在单发结节性肝癌和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侯登华 陈丽军 +5 位作者 郭玉林 朱力 蔡磊 陈勇 张伟 朱凯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肝脏结节性肝癌和血管瘤中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对79例肝脏实性结节性病变(肝癌47例,血管瘤32例),进行磁共振的DWI扫描,利用功能软件FunctoolADW4.3测量结节性病变的ADC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肝脏结节性肝癌和血管瘤中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对79例肝脏实性结节性病变(肝癌47例,血管瘤32例),进行磁共振的DWI扫描,利用功能软件FunctoolADW4.3测量结节性病变的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结节性肝癌在DWI上为均匀的稍高信号,边界非常清楚,血管瘤在DWI上也是均匀的更高信号,边界非常清楚;在1.5 T上,ADC值测量的平均值血管瘤高于转移性结节性肝癌(P<0.05),转移性结节性肝癌高于原发性结节性肝癌(P<0.05);在3.0 T上,ADC值测量的平均值血管瘤高于转移性结节性肝癌(P<0.05),结节性转移性肝癌高于原发性结节性肝癌(P<0.05)。结论依据磁共振DWI图像和ADC值,对肝脏结节性肝癌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结节性肝癌 血管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