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量化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舒张期左心室涡流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蕊 纳丽莎 +2 位作者 刘丽文 马斌 郭建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0-683,共4页
目的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资料与方法对60例正常人和3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标准心尖三腔心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彩色血流动态图像。采用血流向... 目的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资料与方法对60例正常人和3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标准心尖三腔心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彩色血流动态图像。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的涡流模式进行脱机分析,测量并比较舒张期左心室内涡流横径、纵径,涡流横向位置、纵向位置,涡流的最大向量速度及涡流强度。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缓慢充盈期与左心房收缩期涡流纵径明显增大(P<0.01),横向位置更靠近后侧壁,纵向位置靠近心尖部,最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均明显减低(P<0.01)。结论血流向量成像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缓慢充盈期与左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具有特征性,为评估左心室内流体力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心室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血流向量图技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程度、收缩功能和血液流场变化的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丽 孙艳娟 +3 位作者 纳丽莎 刘丽文 王芳 叶晶晶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ing,VFM)技术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患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涡流参数与左室重构程度及收缩功能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32例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ing,VFM)技术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患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涡流参数与左室重构程度及收缩功能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32例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其心脏大小、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球形指数(spericity index,SI)等参数。在VFM涡流显像模式下测量其等容收缩期涡流各参数并两组相比较。对病例组等容收缩期不同部位涡流参数与左心室SI和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等容收缩期形成充满整个心腔的整体涡流,病例组等容收缩期形成分别以基底部非梗塞区和心尖部梗塞区为主的局部涡流,基底部涡流各参数与对照组整体涡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尖部涡流与对照组相比较,涡流量(Qmax)减小,涡核面积(S)增大,涡流强度(vortex intensity,VI)减小(P均<0.05)。基底部涡流与心尖部涡流比较,Qmax和VI增大、S减小(P<0.01)。病例组患者基底部VI与左室SI、EF呈正相关(r=0.757、0.667,P=0.000),其余参数与左室SI、EF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VFM技术从心腔内流体力学角度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程度及收缩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新的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肌梗死 血流向量图 涡流 重构 收缩功能 血液流场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莉 李想 +2 位作者 吕剑锋 徐方芳 刘悦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9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评价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观察HUTT阳性患者晕厥前、后的心律、心率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119例,比较HUTT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特点,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1)119例不明原因... 目的评价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观察HUTT阳性患者晕厥前、后的心律、心率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119例,比较HUTT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特点,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1)11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HUTT,阳性者共计67例,阳性率56.7%。(2)HUTT阳性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较阴性者高,常见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律、窦性停搏。(3)阳性反应时,阳性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UTT是诊断及排除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对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室腔内涡流协调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丽 纳丽莎 +2 位作者 刘丽文 马斌 张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270-272,302,360,共5页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VFM)技术对冠心病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室腔内涡流变化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比较前壁心肌梗死对收缩期涡流时间、空间和流体力学协调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行冠脉造影术证实为单纯...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VFM)技术对冠心病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室腔内涡流变化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比较前壁心肌梗死对收缩期涡流时间、空间和流体力学协调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行冠脉造影术证实为单纯前降支病变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应用VFM技术观察收缩期心腔内血液流场特点,计算涡流中心位置、持续时间和速度梯度等参数并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等容收缩期内整体涡流呈左右对称结构,形态规则,流线均匀,涡流中心位于心腔中心点附近。病例组涡流时间、空间及流体力学协调性紊乱,涡流中心偏离心腔中心点,持续时间增大(212.39±56.72 vs 140.81±28.65,P<0.01),射血早期主动脉瓣下血流初速度(40.67±15.93 vs 56.96±14.73,P<0.05)和左室腔内血流速度梯度(17.23±6.48 vs 28.64±7.61,P<0.05)较正常减低。结论前壁心肌梗死造成左室腔内涡流协调性紊乱,流体力学效能降低或心排血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向量图 前壁心肌梗死 涡流 协调性
下载PDF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宁 周丽 +1 位作者 纳丽莎 马耀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统计住院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和冠心病患者中IMR的发生率,并分析IMR患者的年龄、性别、伴随疾病、心超指标等可能相关的...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统计住院患者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和冠心病患者中IMR的发生率,并分析IMR患者的年龄、性别、伴随疾病、心超指标等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二尖瓣关闭不全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1.76%,冠心病患者中IMR的发生率为54.10%,。IMR与非IMR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性别(99男/42女,534男/515女),年龄(63.45±11.79)岁、(55.08±17.40)岁,高血压患病率为(85/56,109/940),糖尿病为(69/72,74/975),高脂血症为(25/116,68/9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左室内径、年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是IMR的危险因素。结论左室内径、年龄以及左室收缩功能是IM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血流向量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短期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纳丽莎 刘蕊 +4 位作者 刘丽文 马斌 周丽 郭建英 张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图(VFM)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短期内收缩期左室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方法 25例AMI患者于PCI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连续三个心动...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图(VFM)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短期内收缩期左室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方法 25例AMI患者于PCI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连续三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三腔观的彩色血流图.应用VFM分析软件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内涡流横径、纵径,横向、纵向相对位置及其最大向量速度等指标,比较上述各组参数之间的变化.结果 AMI患者PCI术后3d与术前比较,各涡流参数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PCI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收缩期涡流横径增大(P<0.05),纵径减小(P<0.05),横向位置多靠近前间隔侧(P<0.05),涡流最大向量速度增加(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1个月左室内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VFM为评价AMI患者PCI术后短期心腔内流体动力学变化提供了一个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液动力学现象 血流向量成像
原文传递
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对左心室收缩期涡流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丽 纳丽莎 +4 位作者 刘丽文 马斌 刘蕊 郭建英 张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flowmap,VFM)技术对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涡流特点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比较前壁和下后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对收缩期涡流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单纯左前降支病变组(...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flowmap,VFM)技术对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涡流特点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比较前壁和下后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对收缩期涡流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单纯左前降支病变组(LAD组)和左旋支或(和)右冠病变组(LCX/RCA组)。应用VFM技术观察两组收缩期心腔内血液流场特点,计算涡流持续时间等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LAD组等容收缩期整体涡流同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射血早期涡流范围大,常在心尖部形成局部涡流;LCX/RCA组等容收缩期涡流范围较小,射血早期涡流较LAD组明显减小,较正常组增大,出现的部位多位于心腔中部。病例组涡流总持续时间和瓦解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LAD组和LCX/R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涡流持续时间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壁心肌梗死对收缩期左室血液流场的影响较下后壁更明显,VFM技术可以用于显示并评价该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涡流 血流向量图
原文传递
24h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淑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110-3111,共2页
目的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探讨相关数据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单纯高血压病患者80例(对照组)和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 目的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探讨相关数据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单纯高血压病患者80例(对照组)和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明显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非杓型比例和晨峰现象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客观地测量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及其变化规律和波动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调整高血压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血压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文霞 纳丽莎 +5 位作者 叶晶晶 刘丽文 拓胜军 左蕾 张军 朱文倩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9例,73例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10%为应答组,36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9例,73例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10%为应答组,36例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10%为无应答组,收集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参数、同步化参数及左心室起搏电极位置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应答率为66.9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差、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大为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P<0.01);心室间延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为CRT无应答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心室间延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可提高CRT应答率,心功能差、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较大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是无应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无应答 危险因素 二分类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胜 白吉佳 +1 位作者 徐艳萍 王晓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9-1253,共5页
背景:目前认为心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起着关键作用。目的:构建大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为研究该疾病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方法: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8只、脂多糖组44只;两组大鼠各随机抽... 背景:目前认为心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起着关键作用。目的:构建大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为研究该疾病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方法: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8只、脂多糖组44只;两组大鼠各随机抽取20只用于观察造模后10 d生存率;脂多糖组剩余24只依据造模后时相分为脂多糖6,12,24 h组3个亚组,每组8只。脂多糖组腹腔注射10 mg/kg脂多糖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脂多糖各亚组分别于各时相点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留取心肌组织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静脉血清心肌肌钙蛋白、脑钠肽浓度。实验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18-320)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大鼠10 d生存率明显降低;②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6 h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未见降低(P均>0.05),脂多糖12 h组、脂多糖24 h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显著降低(P均<0.01),且随时间延长降低更明显(P均<0.01);③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12 h组、脂多糖24 h组血清肌钙蛋白Ⅰ、脑钠肽水平升高(P均<0.01),且随脂多糖注射时间延长,肌钙蛋白Ⅰ、脑钠肽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④脂多糖各组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明显损伤,且随着脂多糖注射时间延长损伤加重;⑤结果说明,实验成功建立大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脂多糖 大鼠模型 心肌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早期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纳丽莎 雷常慧 +6 位作者 刘丽文 左蕾 齐伟 拓胜军 刘缨 孙超 邵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2-567,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早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连续纳入早期HCM患者70例,同期纳入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三维超声获取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图像,运用Tom Tec脱机分析软件对左...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早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连续纳入早期HCM患者70例,同期纳入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三维超声获取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图像,运用Tom Tec脱机分析软件对左室16个节段的纵向应变、圆周应变、径向应变以及整体应变等三维参数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期HCM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显著减小,每搏量显著减少,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显著增加,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增加(均P<O.001),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HCM患者增厚节段纵向应变明显减低(P<O.05),而径向、圆周应变明显增加(P<0.05),整体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非增厚节段的纵向、径向、圆周及整体应变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室间隔厚度与室间隔纵向应变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r=0.287,P=0.006)。结论早期HCM患者存在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增厚部位纵向应变减低,且与室壁肥厚的程度相关;而圆周及径向应变增加。3D-STI可用于早期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型 心室功能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早孕期超声联合中晚孕期MRI筛查胎儿前脑无裂畸形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林桦 杨海燕 +4 位作者 田博 骆磊 李志敏 李健 陈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联合中晚孕期MRI筛查胎儿前脑无裂畸形(HPE)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2月—2022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早孕期超声、中晚孕期胎儿颅脑MRI诊断为HPE的69例胎儿,观察其颅脑结构在超声和MRI上的表现,并...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联合中晚孕期MRI筛查胎儿前脑无裂畸形(HPE)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2月—2022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早孕期超声、中晚孕期胎儿颅脑MRI诊断为HPE的69例胎儿,观察其颅脑结构在超声和MRI上的表现,并追踪妊娠过程及临床结局。结果早孕期超声及中晚孕期MRI检出HPE 69例,其中叶型20例,半叶型21例,无叶型28例。MRI表现:19例叶型表现为双侧脑室融合,1例额角形态失常,9例丘脑未正常分裂;8例半叶型表现为双侧脑室融合,侧脑室额角缺失,深部核团未正常分裂;1例无叶型表现为双侧脑室融合,深部核团显著融合。超声表现:1例叶型表现为脉络丛蝴蝶征消失;13例半叶型表现为脑中线部分显示不清,脉络丛蝴蝶征消失,丘脑部分融合;27例无叶型表现为脑中线显示不清,26例脉络丛蝴蝶征消失,20例丘脑融合。结论胎儿HPE在早孕期超声中表现为脉络丛蝴蝶征消失,在中晚孕期MRI中表现为双侧脑室融合。早孕期超声联合中晚孕期MRI可更有效地筛查胎儿HPE,提高HPE的产前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无裂畸形 早孕期 中晚孕期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佘慧平 张文 +4 位作者 常跃良 马鑫 董毅 马园 丁惠强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 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BS患者201例,分析人口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侵袭部位的特点。结果 患者男女比例为2.41∶1,40~69岁为发病高峰(84.58%),职业分布以农牧民居多,共149例(74.13%),有明... 目的 分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BS患者201例,分析人口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侵袭部位的特点。结果 患者男女比例为2.41∶1,40~69岁为发病高峰(84.58%),职业分布以农牧民居多,共149例(74.13%),有明确牛羊接触史者139例(69.15%)。BS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以腰背部剧烈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乏力、大汗、寒战等症状及神经受损体征。201例患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SAT)均为阳性,77例患者布氏杆菌血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为27.27%;红细胞沉降率(ESR)阳性率为81.87%(158/19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阳性率为91.79%(179/195)。腰椎受累最常见(74.30%),颈椎、胸椎、骶椎次之,病变以单节段感染为主(78.60%),多节段、跨节段及单个椎体感染较少(21.40%)。结论 BS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40~69岁,以农牧民为主,常有家畜及畜产品接触史;常见侵袭部位以腰椎、单节段感染居多,患者多以腰背部剧烈疼痛症状就诊。对于符合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史的患者,需要完善SAT、ESR、hs-CRP及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布氏杆菌病 临床特征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下载PDF
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患者不同心脏事件预测的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莉 李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CAD)患者不同心脏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源性死亡)进行预测的意义。方法对674例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已知或可疑CAD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将成功随访580例患者... 目的研究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CAD)患者不同心脏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源性死亡)进行预测的意义。方法对674例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已知或可疑CAD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将成功随访580例患者心肌灌注图像应用20节段的半定量评分法进行评分,心肌灌注图像应用20节段的半定量评分法进行评分(1~4分),计算总负荷评分(SSS)、总静息评分(SRS)和总差值分(SDS=SRS-SSS)。结果 580例受访者中,发生心脏事件89例(占随访人群的15.34%),其中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的32例(35.96%),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35.96%),发生心源性死亡25例(28.09%)。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提示SSS是心源性死亡的最强预测因素,SDS是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心绞痛的最强预测因素。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患者不同心脏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后和疗效推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心肌显像 冠心病 心脏事件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福霞 王琰娟 +3 位作者 汪彤 吴立刚 马丽琼 王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SMI)预测恶性结节侵袭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科进行甲状腺手术145例患者共162个微小结节。术前进行二维及SMI模式下超声检查,观察每个结节的血流分布特征、同一切面两种...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SMI)预测恶性结节侵袭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科进行甲状腺手术145例患者共162个微小结节。术前进行二维及SMI模式下超声检查,观察每个结节的血流分布特征、同一切面两种模式下面积的大小,与其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穿刺(US-FNAB)及术后病理组织对照,得出微小结节良、恶性血流分布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超声模式联合在微小恶性结节向周围组织侵袭的最佳临界值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术后病理结果:162个微小结节中良性结节31个、恶性结节131个。2)SMI模式下结节血流分布特征:汇聚征、空洞征多为恶性结节;其他征多为良性结节;三种血流分布征象在恶性组与良性组中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4,P<0.001)。3)微小结节在同一切面的2D与SMI模式下测量面积比较:良性结节两种模式下面积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0,P=0.968);恶性结节SMI模式下面积>2D模式(Z=-4.723,P<0.001)。4)SMI模式下面积>2D面积的结节82个;面积有差异的部位均进行US-FNAB,病理结果提示有癌细胞侵袭的结节50个。SMI面积/2D面积法鉴别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具有侵袭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01),最佳临界值为1.67,诊断恶性结节向周围侵袭的灵敏度为64.8%,特异度为83.2%。结论2D超声联合SMI可预测恶性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结节 二维超声 微血管成像技术 侵袭性
下载PDF
早孕期唇腭裂的超声诊断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阿孜古力·马义尔 马乾凤 +1 位作者 李筱贺 关欢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颜面部正交叉三切面联合扫查以及三维新技术在早孕期唇腭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早孕期产前超声筛查的胎儿599例,头臀径(CRL)50~84 mm。首先应用二维超声评估胎儿腭部的... 目的探讨二维颜面部正交叉三切面联合扫查以及三维新技术在早孕期唇腭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早孕期产前超声筛查的胎儿599例,头臀径(CRL)50~84 mm。首先应用二维超声评估胎儿腭部的3个重要标志,即腭线(正中矢状切面)、上颌骨牙槽突(横切面)和鼻后三角底部(冠状切面)。然后适当放大可疑胎儿以及30例正常胎儿面部图像,采集正中矢状切面三维容积数据,应用TUI、OmniView等技术观察腭部,并给予脱机分析。所有胎儿均进行中孕期超声畸形筛查,并在产后或引产后给予追踪随访。结果本研究599例胎儿共发现7例不同类型的裂缺,其中单侧唇腭裂3例,双侧唇腭裂2例,中央型唇腭裂2例,其余胎儿3个超声标志均没有回声缺失或连续性中断,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12.5%。产前诊断结果均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结论二维颜面部三切面联合扫查可用于筛查早孕期唇腭裂,三维容积数据分析有利于唇腭裂类型的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正中矢状切面 冠状切面 横切面 三维 超声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期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纳丽莎 高文霞 +3 位作者 刘丽文 拓胜军 左蕾 张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8-842,共5页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的短期疗效.方法 接受CRT的CHF患者27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应用3D-STI进行分析,获取左室16节段平均面积、纵向、环向、径向应...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的短期疗效.方法 接受CRT的CHF患者27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应用3D-STI进行分析,获取左室16节段平均面积、纵向、环向、径向应变峰值(MAS、MLS、MCS、MRS)等收缩功能参数,获取左室16节段面积、环向、纵向、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AS-SD、TCS-SD、TLS-SD、TRS-SD)以及左室16节段面积、环向、纵向、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AS-dif、TCS-dif、TLS-dif、TRS-dif)等不同步参数,获取左室基底部、心尖部的旋转角度峰值、整体扭转角度峰值(RotA、RotB、Twist)及三者的达峰时间(PTRotA、PTRotB、PTtw)等扭转参数,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上述参数之间的差异,并将术后3个月各参数的变化值与术后3个月Simpson双平面法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值(△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CRT术后3个月MAS、MCS、MLS、MRS、RotA、Twist均增加(P<0.01,P<0.05,P<0.01,P<0.01,P<0.01,P<0.01),TRS-SD、PTtw均减小(P<0.01,P<0.05);MAS、MLS、RotA、Twist的变化值|△MAS|、|△MLS|、△RotA、△Twist与术后3个月△LVEF具有相关性(r=0.521,P=0.005;r =0.389,P=0.045;r =0.513,P=0.006;r =0.610,P=0.001);TRS-SD的减小值△TRS-SD与术后3个月△LVEF具有相关性(r=-0.560,P=0.002).结论 CRT后短期内左室心肌在不同矢量方向上收缩期的形变能力(即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同步性明显改善,扭转功能明显增强.3D-STI为CRT短期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无创左心室心肌做功技术在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王芳 田永福 +3 位作者 纳丽莎 程华 杨雪 周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 探讨无创左心室心肌做功技术(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work,LVMW)在非心肌梗死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既往有疑似缺血性胸痛发作病史的非心肌梗死患者109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 目的 探讨无创左心室心肌做功技术(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work,LVMW)在非心肌梗死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既往有疑似缺血性胸痛发作病史的非心肌梗死患者109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LVMW分析,具有完整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无冠状动脉狭窄组40例,单支病变组40例,多支病变组29例,比较各组常规超声参数及心肌做功参数的差异,评价LVMW各参数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支、多支病变组较无狭窄组左心室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做功效率(GWE)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无效做功(GWW)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较无狭窄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值(GLS)减低、达峰时间离散指数(PSD)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较无狭窄组GLS减低、PS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GLS、GWI、GCW、GWE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GWW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WI、GWE、GCW、GWW均具有一定早期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能力(P<0.05),其中GWI预测冠状动脉狭窄(至少一支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率≥70%)的灵敏度最佳,阳性似然比最大,阴性似然比最小。结论 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参数发生改变,GWI可以作为新的无创指标为超声心动图筛查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做功 缺血性胸痛 左心室功能 冠状动脉狭窄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斑块易损特征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彤 郭芳芳 +4 位作者 陈荣 崔海欧 王福霞 米成嵘 王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纳入117例拟接受单侧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颈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随访2年,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18)和无再狭窄组(n=99),比较术前斑... 目的观察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纳入117例拟接受单侧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颈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随访2年,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18)和无再狭窄组(n=99),比较术前斑块易损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斑块易损特征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CAS术后1周,颈动脉内径较术前显著增宽(P<0.05);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5);狭窄远端PSV及EDV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均<0.05)。CAS术后2年内再狭窄率为15.38%(18/117),再狭窄发生时间为术后2~24个月,中位时间7个月;再狭窄组斑块纤维帽不完整及含新生血管征象发生率均高于无再狭窄组(P均<0.05),且均为影响CAS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斑块纤维帽不完整或含新生血管是CAS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斑块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福霞 王琰娟 +4 位作者 赵威 汪彤 马丽琼 吴立刚 王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28-53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2D)超声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手术115例患者共123个微小结节治疗资料。术前所有结节均进行2D及SMI检查,通过2D、SMI及2D联合SMI(并联/串联)4种方法... 目的探讨二维(2D)超声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手术115例患者共123个微小结节治疗资料。术前所有结节均进行2D及SMI检查,通过2D、SMI及2D联合SMI(并联/串联)4种方法分别得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与其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得出4种方法诊断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共123个结节,良性21个、恶性102个;2D、SMI及二者联合(并联/串联)检查诊断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0.5%、88.6%、97.9%及79.7%;灵敏度为80.4%、91.2%、98.4%及77.5%;特异度80.9%、76.2%、61.9%及90.5%;阳性预测值为95.3%、94.9%、92.6%及97.5%;阴性预测值为45.9%、64%、86.7%及45.3%。SMI的灵敏度高于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联合SMI(并联)的阴性预测值高于S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联合SMI(串联)的特异度高于SMI,灵敏度低于S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联合SMI可以更好地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并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微血管成像技术 甲状腺微小结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