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曙辉 张晨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常规骨瓣...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NS评分降低及NIHSS、CSS评分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肿水肿体积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athel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Bathel指数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该法具有较小手术创伤、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安全性
下载PDF
探讨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心理行为干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赵晶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89-0192,共4页
探讨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心理行为干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脑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护理措施分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开展心理... 探讨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心理行为干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脑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护理措施分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开展心理行为干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心理行为干预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袁红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分析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护理对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行钻孔引流术患者的具体护理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重点调研了相关数据,最终选定42例CSDH患者。选取之后根据实际状况将患... 分析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护理对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行钻孔引流术患者的具体护理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重点调研了相关数据,最终选定42例CSDH患者。选取之后根据实际状况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1例,一组为观察组21例,即FTS组,入组病患均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FTS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进度、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同时统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 FTS组住院天数(9.48±1.17)d明显短于对照组(11.24±2.64)的住院天数(P<0.05);FTS组住院费用(10194.95±1660.66)元低于对照组(11396.67±1750.38)元的住院使用费用(P<0.05);FTS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护理满意度(P<0.05)。FTS组(14.29%)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2%)并发症发生率(P<0.05)。FTS组NIHSS评分(13.58±2.84)分低于对照组(16.25±3.11)的评分(P<0.05);FTS组Fugl-Meyer评分(57.25±8.23)分高于对照组(50.33±7.58)的分值(P<0.05)。结论 在CSDH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中为患者提供FTS护理服务,能够最大限度促使患者早日稳定疾病,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疾病对神经功能的损害,护理流程操作便捷,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康复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康复进度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晓松 赵云飞 +2 位作者 王腾 黄平 张直升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年龄、GCS评分、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32例DAI患者按GOS评分。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3例...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年龄、GCS评分、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32例DAI患者按GOS评分。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4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症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原发性昏迷及神经功能紊乱是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大部分采取非手术综合性治疗,MRI检查优于CT,患者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致残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脑损伤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5
作者 袁红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历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1例患者经及时治疗与护... 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历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1例患者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干预,8例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转归,1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患者因原发病情重死亡,1例患者转院。结论:掌握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 肺部感染 原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后颞肌外与颞肌下颅骨修补手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邓晓松 赵云飞 +3 位作者 王腾 黄平 汪桂星 张直升 《安徽医学》 2014年第6期840-841,共2页
目的比较大骨瓣减压术后颞肌外与颞肌下两种不同手术方式修补额颞顶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大骨瓣减压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颞肌外组22例,颞肌下组26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大骨瓣减压术后颞肌外与颞肌下两种不同手术方式修补额颞顶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大骨瓣减压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颞肌外组22例,颞肌下组26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术后咀嚼受限情况、切口感染、硬脑膜或脑皮层损伤情况、颅内出血、癫痫)。结果颞肌下组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咀嚼受限情况明显少于颞肌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硬脑膜或脑皮层损伤情况、颅内出血、癫痫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颞肌下颅骨修补术优于颞肌外颅骨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颞肌外 颞肌下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术式与预后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曙辉 赵云飞 +3 位作者 王腾 明勇 付曾胜 胡宏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3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术式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开颅组)和小骨窗微创开颅(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术式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开颅组)和小骨窗微创开颅(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经济学价值。结果微创组的总有效率为68.0%,开颅组总有效率为52.0%,二者呈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的再出血率、生活能力及神经缺损程度方面显著优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的成本-效果比较显著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且具有较高的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 开颅 微创血肿清除术 预后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6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入科后均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择期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入科后均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择期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试验组给予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按照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并在已执行的内容标记签名,缩短了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制订并完善临床路径的护理内容,避免了其护理的随意性,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各种护理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0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曙辉 赵云飞 +2 位作者 明勇 付曾胜 潘云曦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0期1572-1573,共2页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SPNE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S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肿瘤为实性或以实性为主。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无手术中死亡。术后1例患者次...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SPNE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S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肿瘤为实性或以实性为主。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无手术中死亡。术后1例患者次日自动出院。其余9例均于术后辅以化疗或(和)放疗。这9例随访中,1例至今仍存活,存活期42个月;5例于术后4个月~1年内死亡;3例于术后1~3年内死亡。结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多见于青少年;进展快,主要症状为高颅压;肿瘤呈实性或囊实性,可伴有出血;需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手术全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辅以化疗或(和)放疗;预后差,易复发,平均生存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MRI 手术治疗 病理
原文传递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刘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10-113,共4页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硬膜下血肿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各项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实施优质护...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硬膜下血肿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各项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心理状态 并发症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