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危重患者机械通气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及体会 被引量:6
1
作者 腾金红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机械通气之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和体会。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例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护理11例患者有9例完全脱机没有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机械通气之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和体会。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例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护理11例患者有9例完全脱机没有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转院治疗,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结论人工气道不但是确保患者气道开放,避免出现气道不通畅以及被阻塞的重要措施,还是连接病人和呼吸机的主要途径,安全及时地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并且有效护理,是保证患者有效呼吸、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最佳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危重患者 机械通气 并发症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隋晓俊 康军阳 宫艳飞 《国际呼吸杂志》 2009年第13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注射,3次/d,连用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优于对照组69.44%(P〈0.05),治疗组在改善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含量,明显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舒张平滑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乌司他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8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于萍萍 张洪胜 卫方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1331-1333,共3页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在抢救治疗时,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30例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结果 21例无创正压通气治...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在抢救治疗时,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30例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结果 21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满意,4例面部不适,3例腹胀,2例咽干.结论 必要的通气前准备,合适的人机连接界面的选择,适当的体位与面罩的松紧度,严格的气道管理及积极观察、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无创正压通气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监护室 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救治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芳 于景波 康军阳 《临床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扩容治疗时中心静脉压(CVP)应维持的最佳范围。方法将68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并低血压休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3组(A组、B组、C组),3组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如休息、吸氧、镇静、止痛、抗凝、抗血小板...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扩容治疗时中心静脉压(CVP)应维持的最佳范围。方法将68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并低血压休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3组(A组、B组、C组),3组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如休息、吸氧、镇静、止痛、抗凝、抗血小板及再灌注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扩容治疗,使A组患者CVP维持在6~12 cm H2O,B组患者CVP维持在13-19 cm H2O,C组患者CVP维持在20-26 cm H2O,监测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尿量及肺水肿发生率,比较各组疗效。另分别计算出单纯右室心肌梗死与非单纯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CVP值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和C组在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尿量方面均优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肺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右室心肌梗死组的CVP明显高于非单纯右室心肌梗死组的CVP(P〈0.05)。结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扩容治疗时中心静脉压(CVP)应维持的最佳范围为13-19 cm 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低血压休克 扩容治疗
原文传递
自我效能理论在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于萍萍 李永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B超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8例采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教育护理。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B超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8例采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教育护理。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增强(P〈0.05),能正确饮食、运动、禁烟限酒,遵医行为增强,B超证实干预组患者病情控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患者 自我效能理论 健康教育 应用
原文传递
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17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隋晓俊 何震宇 卫方方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药敏、临床及细菌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100%耐药,对SMZ/TMP、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 目的研究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药敏、临床及细菌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100%耐药,对SMZ/TMP、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住院时间长、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侵袭性操作是主要的高危因素。结论应用广谱抗生素要慎重,明确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可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SMZ/T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 高危因素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56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洋 康军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4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治疗
下载PDF
危重甲型H1N1流感的无创通气治疗
8
作者 刘洋 杜庶芳 王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6期21-21,共1页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暴发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死率相对较高,曾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病死率尤其高,很多患者死于呼吸衰竭。本资料就无创通气的疗效分析如下。
关键词 流感 甲型H1N1 危重 无创通气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纵隔旁血肿1例
9
作者 刘洋 康军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8期6-6,共1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穿刺 并发症 纵膈旁血肿
下载PDF
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隋晓俊 刘洋 崔媛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561-561,共1页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