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半细毛羊选育前后部分性状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德荣 周大荣 +6 位作者 彭华 张贵明 刘启兵 廖加法 张琼娣 吴萍 江兴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共7页
采用核心群开放式选育方法,旨在提高贵州半细毛羊的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群和基础群,初生和4月龄的公、母羔平均体质量均差异不显著,周岁、成年公母羊平均体质量均极显著高于选育前(P<0.01),周岁公、母羊分别提高10.58%、11.5... 采用核心群开放式选育方法,旨在提高贵州半细毛羊的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群和基础群,初生和4月龄的公、母羔平均体质量均差异不显著,周岁、成年公母羊平均体质量均极显著高于选育前(P<0.01),周岁公、母羊分别提高10.58%、11.50%,成年公、母羊分别提高5.88%、6.99%。除威宁种羊场成年公羊剪毛量和公母羊羊毛长度、盐仓和兴发养羊户的成年公羊羊毛长度显著高于选育前(P<0.05)外,其他公母羊的剪毛量、羊毛长度均极显著高于选育前(P<0.01),周岁公、母羊平均剪毛量分别提高24.30%、21.01%,平均羊毛长度分别提高8.22%、10.96%,成年公、母羊平均剪毛量分别提高18.22%、17.50%,平均羊毛长度分别提高8.66%、8.82%。产羔率、断奶成活率、繁殖率、繁殖成活率分别提高2.41%、0.21%、2.03%、2.25%;成年公羊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提高3.43%、8.59%。通过选育,贵州半细毛羊生产性能获得显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半细毛羊 品种选育 部分性状分析
下载PDF
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德荣 彭华 +6 位作者 周大荣 张贵明 廖加法 吴蕊汝 张琼娣 王棋文 李丽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191,共3页
为掌握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测定了6、12、36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20项生理指标和13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性粒细胞差异不显著,12月龄和36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率... 为掌握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测定了6、12、36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20项生理指标和13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性粒细胞差异不显著,12月龄和36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率、中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大细胞比率差异不显著,6月龄和12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6、36月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的其他血液生理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在血液生化指标中,36月龄总蛋白显著高于6月龄,36月龄肌酐显著高于6、12月龄;12月龄胰淀粉酶显著高于6月龄,36月龄球蛋白极显著高于6月龄,不同年龄的其他生化指标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贵州半细毛羊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高寒地区 机体适应性
下载PDF
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程朝友 杨德文 +5 位作者 付正仙 易鸣 李本平 倪伟 张贵明 韩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9-141,共3页
为了探明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其后代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人工草地和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生长变化,以波尔山羊为父本(♂)与贵州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贵州纯种黑山羊为对照),对其初生重、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羊的体重、... 为了探明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其后代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人工草地和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生长变化,以波尔山羊为父本(♂)与贵州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贵州纯种黑山羊为对照),对其初生重、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羊的体重、体尺等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较贵州纯种黑山羊后代的平均体重增加53.89%,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均得到明显提高,综合性能得到很好改善。2)通过比较人工草地放牧与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改良效果发现,在人工草地上的杂交优势更为明显。说明,杂交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与饲养方式密切相关,在饲草较为丰富、活动相对受限的人工草地放牧饲养方式下,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的杂交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贵州黑山羊 杂交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贵州半细毛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振刚 宋德荣 +7 位作者 陶果 彭华 吴瑛 吴蕊汝 周大荣 任席刚 荣兵 吴萍 《养殖与饲料》 2020年第12期57-61,共5页
本试验选择健康空怀的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分别于秋季和春季采用孕酮阴道栓(PIDR)+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法和二次注射氯前列烯醇(PG)法进行处理,以期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贵州半细毛羊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同期发情效果... 本试验选择健康空怀的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分别于秋季和春季采用孕酮阴道栓(PIDR)+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法和二次注射氯前列烯醇(PG)法进行处理,以期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贵州半细毛羊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从同期发情率来看,试验Ⅰ组同期发情率最高,为95%,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Ⅲ组和Ⅳ组;从集中发情时间来看,试验Ⅰ组于处理后24 h开始发情,36 h时的发情羊只数占比达68.42%,极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36 h时的发情羊只数的占比,且其余各试验组都延迟了12 h才发情;从发情持续时间来看,试验Ⅰ组发情持续时间高度集中在0~24 h,发情羊只数占比达73.68%,极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在0~24 h内的发情羊只数的占比;从处理成本来看,试验Ⅲ组的实际成本最高,达到57.08元/只,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而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的成本最低,仅为3元/只。综上,于秋季采用PIDR+PMSG的方法处理贵州半细毛羊同期发情效果最佳,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半细毛羊 同期发情 发情率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氯前列烯醇
下载PDF
2016—2020年威宁县畜牧产业发展规划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智勇 李升文 +2 位作者 程朝友 刘显明 宫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4期323-323,329,共2页
介绍了威宁县2016—2020年畜牧产业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以及政策措施,有利于威宁县未来5年畜牧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 畜牧产业 畜禽养殖 思路 工作目标 政策措施 贵州威宁 2016—2020年
下载PDF
乌蒙山区引进良凤花鸡的饲养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朝友 杨德文 《农技服务》 2007年第7期77-77,81,共2页
引进良凤花鸡与本地鸡进行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良凤花鸡在乌蒙山区表现出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省饲料、周转快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良风花鸡 本地鸡 饲养 对比试验
下载PDF
不同抗球虫药物对山羊球虫病的驱虫效果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章忠 蒋会梅 +7 位作者 阮正祥 张贵强 张义玲 周平 邱家陵 何雪峰 刘军 林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143,共2页
为了解山羊羔羊球虫病的感染情况,寻找对山羊羔羊驱虫效果较理想的抗球虫药物,试验选择3种不同抗球虫药物,通过对山羊羔羊球虫病的驱虫效果进行对比,从而选择出适宜山羊羔羊的抗球虫药物。结果表明:用药前羔羊球虫感染率达100%,使用3种... 为了解山羊羔羊球虫病的感染情况,寻找对山羊羔羊驱虫效果较理想的抗球虫药物,试验选择3种不同抗球虫药物,通过对山羊羔羊球虫病的驱虫效果进行对比,从而选择出适宜山羊羔羊的抗球虫药物。结果表明:用药前羔羊球虫感染率达100%,使用3种抗球虫药物后72小时卵囊减少率地克珠利为99.74%,盐酸氨丙啉为88.77%,磺胺喹啉钠为7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羔羊 球虫病 地克珠利 盐酸氨丙啉 驱虫效果 卵囊减少率
原文传递
贵州某地羔羊“瘫痪病”与外环境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思旋 周平 +5 位作者 刘辉 徐洪忠 张贵明 付兆武 郝金昌 肖芳萍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74,共4页
为进一步探明贵州某地羔羊"瘫痪病"的发病原因,采集患羊放牧环境中的土壤、饮水及牧草样品,进行铜、钼、铁、氟4种微量元素检测,以研究羊体缺铜与其放牧的外界环境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铜:病区一(22.7 mg/kg)略... 为进一步探明贵州某地羔羊"瘫痪病"的发病原因,采集患羊放牧环境中的土壤、饮水及牧草样品,进行铜、钼、铁、氟4种微量元素检测,以研究羊体缺铜与其放牧的外界环境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铜:病区一(22.7 mg/kg)略高于正常值,病区二(20.8 mg/kg)低于正常值,对照区(81.60 mg/kg)明显高于正常值;土壤钼:3个区分别为68.30,56.70和58.4 mg/kg,均超过正常值的33倍;土壤氟:3个区分别为1300.00,1110.00和990.00 mg/kg,均超过正常值2倍。玉米铜钼比:3个区分别为1.36∶1,1.82∶1和0.68∶1,均低于正常值;玉米氟:3个区分别为21.10,17.30和17.70 mg/kg,均超过正常值的5倍。牧草铜钼比:3个区黑麦草和三叶草的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黑麦草氟:3个区分别为100.00,61.90和52.50 mg/kg,均超过正常值的5倍;白三叶氟:3个区分别为51.20,38.90和35.80 mg/kg,均超过正常值3倍。饮水铜:3个区分别为0.004,0.003和0.003 mg/L,明显低于淡水正常值和饮用水标准;饮水钼:3个区分别为0.12,0.11和0.10 mg/L,均超过淡水钼均值的200倍;饮水氟:3个区分别为0.15,0.09和0.07 mg/L,低于正常值。检测结果说明,该地区种羊因长期食用含高氟高钼的牧草引起机体铜代谢障碍导致机体缺铜,母体缺铜及高氟高钼的放牧环境是造成羔羊瘫痪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羔羊 瘫痪病 微量元素 检测
原文传递
贵州某地羔羊“瘫痪病”病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芳萍 徐洪忠 +4 位作者 刘辉 周平 张贵明 付兆武 郝金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为了研究贵州某地羔羊"瘫痪病"的发病原因,试验对羊体组织、土壤、饮水及牧草样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分析,了解羊体、放牧环境与羔羊"瘫痪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采集病羔及产病羔母羊肝脏、血液、羊毛、肌肉,临产... 为了研究贵州某地羔羊"瘫痪病"的发病原因,试验对羊体组织、土壤、饮水及牧草样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分析,了解羊体、放牧环境与羔羊"瘫痪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采集病羔及产病羔母羊肝脏、血液、羊毛、肌肉,临产母羊、产羔后未满月母羊的血液、羊毛及土壤,饮水,牧草样品进行铜、钼、铁、氟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表明:3只病羔肝脏铜含量分别为正常值下限的16.5%、22.0%和77.5%,血铜分别为临界值的8.6%、12.9%和81.4%,毛铜分别为正常值下限的30.00%、20.25%,一直处于正常范围低限;产病羔母羊肝脏铜含量仅为临界值的3.6%,血铜在正常范围内;产羔后未满月母羊及临产母羊的血铜仅为正常平均值下限的45.5%和21.8%,毛铜除2个样本略高于正常值下限,其他为正常值下限的2.2%~80.7%。病区2土壤铜稍低于正常值,病区1正常,钼均超过正常均值的33倍,氟均超过正常平均值的2倍;玉米铜钼比值均低于正常比值,氟均超过正常值的4倍;牧草铜钼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黑麦草与白三叶中的氟分别超过正常值的5倍与3倍;饮水铜分别为淡水正常值下限的2%和15%,钼均超过淡水平均值的220倍,氟均低于正常值。说明由于该地区土壤中钼与氟含量严重超标,导致饲草中钼、氟含量超标,羊因长期采食高氟、高钼的饲草料引起机体铜代谢障碍而缺铜,导致羔羊发生"瘫痪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羔羊 瘫痪病 病因研究
原文传递
贵州羔羊“瘫痪病”病因分析Ⅰ.机体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芳萍 徐健 +6 位作者 刘辉 周思旋 周平 张贵明 付兆武 郝金昌 徐洪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2-144,共3页
为探明贵州某地羔羊"瘫痪病"的发病原因,对患病羔羊、产病羔母羊进行解剖,采集肝脏、血液、羊毛和肌肉进行铜、钼、铁、氟微量元素的检测(排除寄生虫发病因素),研究羊体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羔羊"瘫痪病"的关系。结果表... 为探明贵州某地羔羊"瘫痪病"的发病原因,对患病羔羊、产病羔母羊进行解剖,采集肝脏、血液、羊毛和肌肉进行铜、钼、铁、氟微量元素的检测(排除寄生虫发病因素),研究羊体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羔羊"瘫痪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患病羔羊肝脏铜含量为0.66~3.10mg/kg,血液铜含量为0.06~0.57mg/L,低于正常值;产病羔母羊肝脏铜为0.72mg/kg,远远低于正常值;产羔后未满月母羊血液铜含量为0.25~0.74mg/L,羊毛铜含量为1.3~8.4mg/kg,低于正常值;临产母羊血液铜含量为0.005~0.39mg/L,羊毛铜含量为0.18~9.8mg/kg,低于正常值。确诊该地区羔羊"瘫痪病"的发病原因是由铜缺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瘫痪病 微量元素 检测 贵州
下载PDF
贵州半细毛羊淘汰公羔舍饲育肥试验报告
11
作者 邱家陵 刘章忠 +5 位作者 周平 林军 刘兰 龙波 杨洪旭 荣兵 《当代畜牧》 2017年第5期6-7,共2页
为了加快畜群周转速度,提高草地载畜量,威宁县种羊场利用本场淘汰公羔开展60 d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羊日增重随精料喂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I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I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I... 为了加快畜群周转速度,提高草地载畜量,威宁县种羊场利用本场淘汰公羔开展60 d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羊日增重随精料喂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I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I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II组日增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II组高于试验I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II组显著高于试验III组(P<0.05)。育肥效益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每只羊低18.4元~32.3元。若考虑到舍饲育肥人工成本低于放牧育肥,则舍饲育肥效益高于放牧育肥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半细毛羊 淘汰羔羊 舍饲育肥
原文传递
波尔山羊与威宁本地黑山羊的杂交效果
12
作者 刘章忠 杨德文 王静玲 《当代畜牧》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从2001年起,威宁县开始引入波尔山羊对本地黑山羊进行杂交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杂交一代公母羊初生、4月龄、6月龄、12月龄、成年体重,公羊依次提高44.26%、12.75%、17.97%、25.22%、51.93%,母羊依次提高39.66%、17.42%、27.28%、27.... 从2001年起,威宁县开始引入波尔山羊对本地黑山羊进行杂交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杂交一代公母羊初生、4月龄、6月龄、12月龄、成年体重,公羊依次提高44.26%、12.75%、17.97%、25.22%、51.93%,母羊依次提高39.66%、17.42%、27.28%、27.53%、26.73%,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周岁羊胴体重17.07kg,比同龄本地黑山羊提高25.42%,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羊产羔率178.72%,比本地黑山羊提高29.9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本地黑山羊 杂交效果
原文传递
贵州半细毛羊羔羊缺铜症的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贵明 刘章忠 《贵州畜牧兽医》 2014年第2期40-40,共1页
羔羊缺铜症俗称“摆腰症”,是由于日粮中缺乏铜所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威宁县种羊场位于威宁县盐仓镇境内,是贵州半细毛羊原种场,常年存栏种羊近2 000只,长期以来,羔羊成活率一直较低(40... 羔羊缺铜症俗称“摆腰症”,是由于日粮中缺乏铜所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威宁县种羊场位于威宁县盐仓镇境内,是贵州半细毛羊原种场,常年存栏种羊近2 000只,长期以来,羔羊成活率一直较低(40% ∽ 60%),最低年仅13.5%,病死率70%左右.2008年,通过相关专家教授诊断为缺铜症,用硫酸铜治疗,治愈率达91.38%,成活率达82.45%;用硫酸铜预防,羔羊成活率保持在8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现将该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成活率 半细毛羊 防治方法 缺铜症 贵州 营养障碍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机能障碍
下载PDF
半舍饲绵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彦多 《农家致富顾问》 2021年第6期216-216,共1页
半舍饲绵羊充分结合四季气候变化以及牧草生长特点而实施的饲养管理技术,使绵羊饲养更加科学,而且避免了羊群放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通过半舍饲绵羊显著提高了绵羊的品质,而且为养殖户增加了收入。同时,为了解决水土流失... 半舍饲绵羊充分结合四季气候变化以及牧草生长特点而实施的饲养管理技术,使绵羊饲养更加科学,而且避免了羊群放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通过半舍饲绵羊显著提高了绵羊的品质,而且为养殖户增加了收入。同时,为了解决水土流失、草地沙化等问题,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养羊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应该大力推广半舍饲羊的方式,转变传统的“掠夺式”放牧模式,而且这也是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效益型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在本文中主要对半舍饲绵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提高绵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养羊业发展,同时也为促进绵羊饲养的科学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舍饲羊 绵羊 饲养管理
原文传递
绵羊传染性脓疱病诊治体会
15
作者 张贵明 刘章忠 程朝友 《当代畜牧》 2013年第4期28-28,共1页
绵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科副病毒属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羔羊和幼龄羊,成年绵羊也有感染,以2~6月龄的羊最易感。常年都有发病,但主要集中在5—8月份,常呈群发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 绵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科副病毒属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羔羊和幼龄羊,成年绵羊也有感染,以2~6月龄的羊最易感。常年都有发病,但主要集中在5—8月份,常呈群发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脓疱病 绵羊 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传染性脓疱皮炎 诊治 羊口疮 幼龄羊 6月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