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国华 杨建 +2 位作者 陆国兵 蔡杰 郝晓剑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3期2014-201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3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推荐的足踝评分...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在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3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推荐的足踝评分标准,优22例,良7例,中4例,优良率为87.9%。结论改良的后内、外侧弧形手术入路是治疗三踝骨折的理想入路,不仅可以充分显露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处,同时可以兼顾内外踝骨折的整复固定,减少手术切口和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踝损伤 三踝骨折 改良后内侧弧形入路 改良后外侧弧形入路
下载PDF
探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郝晓剑 程海松 尹小波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0期167-170,共4页
目的 分析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改良双钢板法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7月江苏省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单侧... 目的 分析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改良双钢板法手术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7月江苏省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单侧钢板法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实施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对比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手术优势等。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临床中通过改良双钢板法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均较高,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改良双钢板法 骨科治疗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崔业钿 高升 +1 位作者 周建龙 沙永涛 《工企医刊》 2012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评价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I一Ⅳ型骨折42例,年龄42—73岁,平均63.8岁。结果 42例经过8—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良率97.6%。结论 DHS是手术治... 目的评价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I一Ⅳ型骨折42例,年龄42—73岁,平均63.8岁。结果 42例经过8—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良率97.6%。结论 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 服骨粗隆 骨析
下载PDF
PFNA内固定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4
作者 沙永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7期143-145,14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及观察组(n=28).两...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及观察组(n=28).两组患者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术后4、12周,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个体化康复训练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文传递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沙永涛 崔业钿 《工企医刊》 2011年第2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其疗效。方法本组48例锁骨骨折患者,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3岁。其中粉碎性骨折30例、横形或斜形骨折1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时间8-16个月,均未发现血管神经损失...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其疗效。方法本组48例锁骨骨折患者,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3岁。其中粉碎性骨折30例、横形或斜形骨折1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时间8-16个月,均未发现血管神经损失及切口感染,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骨髓炎。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结论对移位明显粉碎性锁骨骨折,无明显手术禁忌,患者自愿,均可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钢板 锁骨骨折 内固定术
下载PDF
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海松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肱骨近骨端手术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术后骨折部位恢复情况,关节...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肱骨近骨端手术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术后骨折部位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肩关节上举、外翻角度以及肱骨头内翻角度和肱骨颈干角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7.58±1.42)d、骨折部位痊愈时间(57.89±10.89)d、完全康复时间(85.89±17.67)d患者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肘关节(96.80±10.67)分和肩关节功能(85.54±9.36分)、Neer评分(78.57±8.35)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肩关节上举(109.34±9.45)°、外翻角度(24.46±3.67)°大于对照组患者,肱骨头内翻角度(1.27±0.24)°和肱骨颈干角度(2.56±0.68)°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柱支撑肱骨 近端骨折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救治骨筋膜室综合征44例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章文生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 X线诊断
下载PDF
髌骨接骨板治疗髌骨骨折
8
作者 沙永涛 崔业钿 +3 位作者 钱勇 周建龙 石阳 高升 《工企医刊》 2013年第2期157-158,共2页
髌骨骨折是较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主要由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引起。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本院自2008—2011年应用髌骨接骨板治疗髌骨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治疗不当 骨接骨板 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全身骨折 疗效满意
下载PDF
显微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许中华 郭锦明 +1 位作者 刘俊 顾晓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该疗法的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获得临床随访,随访0.5~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68例,良12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93%。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该疗法的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获得临床随访,随访0.5~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68例,良12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93%。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再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亮亮 黄成 +3 位作者 戴永平 卢弘栩 丁健 叶金标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4月-2018年7月行PKP手术治疗的198例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男性74例,女性124例;...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4月-2018年7月行PKP手术治疗的198例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男性74例,女性124例;年龄60~87岁,平均74.2岁。依据术后是否出现新发骨折将患者分为再骨折组(35例)和对照组(163例)。采用调查问卷及查阅临床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的术后再骨折情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再骨折的因素。结果198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PKP,术后1周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5±1.2)分vs.(7.0±1.7)分,(21.9±8.7)%vs.(62.8±11.2)%,均P<0.05],术后18例(9.1%)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无感染、出血、气胸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35例(17.7%)患者发生新发骨折,其中19例(54.3%)属相邻椎体骨折;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了5个与术后再骨折有关的危险因素(年龄、伤椎数、骨折病史、骨密度、手术椎体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6.781)、手术椎体数(OR=6.050)、骨密度(OR=10.334)及伤椎数(OR=9.137)为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椎体数、骨密度、伤椎数等均为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骨折 危险因素 老年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雅克 周振宇 +9 位作者 陶然 曹毅 朱建炜 王洪 陆跃 徐华 刘璠 汤健 郭锦明 刘俊 《中华骨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897-905,共9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3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3例,女28例;年龄...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3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3例,女28例;年龄56-85岁,平均(70.5±8.6)岁。通用分型系统(Unified Classification System,UCS)IV.381.1型11例,B2.1型21例,C型9例。均为术后低能量跌倒所致的闭合性骨折。5例B1.1型、8例c型采用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6例B1.1型、1例C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B2.1型21例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假体翻修及骨折固定。内固定为锁定加压钢板加钛缆或锁定附属钢板。术后以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及假体稳定性,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例因心衰、1例因肺感染、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1年内死亡,失访4例,随访率78.0%(32/41)。随访时间11-71个月,平均41个月。无畸形愈合、复位丢失、固定失效、假体脱位及再次翻修病例。2例延迟愈合,其余均于8-12周(平均10周)出现骨折愈合征象。术后11例(26.8%,11/41)出现并发症,包括切口浅表感染2例(4.9%,2/41)、腘静脉或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6例(14.6%,6/41)、假体松动3例(7.3%,3/41)。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B1.1型(91.2±2.1)分,B2.1型(77.5±4.2)分,C型(83.5±3.8)分。锁定加压钢板长度:B1.1型(248.90±24.3)mm,B2.1型(258.6±25.2)mm,C型(280.4±24.0)mm;B1.1型钢板较C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近端螺钉数量:B1.1型(6.1±1.8)枚,B2.1型(6.5±0.7)枚,c型(3.8±0.7)枚;B1.1、B2.1型数量均大于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远端螺钉数量:B1.1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假体周围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有预防关节复位丢失的优势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文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83-2387,共5页
背景: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处理相当棘手,治疗不当常遗留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及扁平足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和普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 背景: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处理相当棘手,治疗不当常遗留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及扁平足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和普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76例,94足,根据钢板类型分为普通钢板内固定组和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2组观察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Bohler角丢失角度及不良反应;并对2组骨质疏松患者bohler角丢失度数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以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跟骨影像学指标(Bohler角)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3)相对于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骨质疏松患者的Bohler角丢失度数较小;(4)结果提示,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各项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锁定钢板在预防关节复位丢失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仍需要大样本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内固定器 骨质疏松 骨科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跟骨关节内骨折 普通钢板 锁定钢板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和骨代谢指标水平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敏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多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BMD)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标准,虽然其具有精确度高的优势,但BMD检测无法较好地反映人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过程,无法监测骨密度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程度,容易延误最佳的诊疗时机[1]...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多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BMD)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标准,虽然其具有精确度高的优势,但BMD检测无法较好地反映人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过程,无法监测骨密度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程度,容易延误最佳的诊疗时机[1]。目前发现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25羟基维生素D3 骨代谢标志物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系列
下载PDF
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洪克建 丁健 +2 位作者 刘文虎 房红生 顾本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后方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经后外侧切口行THA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后方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经后外侧切口行THA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术式,对照组不给予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血流变学指标变化;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肌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220.37±37.51) ml,对照组为(228.94±36.93) m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5.08±1.91)天,对照组为(15.49±2.58)天,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术后引流量为(113.57±45.72) ml,少于对照组(209.68±51.97) ml,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802);术后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全血粘度[(4.25±1.36),(4.31±1.28) mPa·s]、血浆粘度[(1.71±0.19),(2.46±0.43)mPa·s]、红细胞比容[(37.91±2.37),(38.02±2.40)%]、红细胞刚性指数[(5.60±0.84),(5.66±0.71)]均较术前下降(P=0.000),红细胞变形指数[(0.88±0.04),(0.89±0.03)]较术前上升(P=0.000),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70%)高于对照组(45%),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组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有效肌力较对照组高。结论经后外侧入路行THA术中修复关节囊和外旋肌群能有效降低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少,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脱位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元兵 卢弘栩 +1 位作者 戴永平 丁健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PFNA微创内固定术治疗6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术前住院时间0.5~7 d;手术时间35~90 min;术中出血量3...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PFNA微创内固定术治疗6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术前住院时间0.5~7 d;手术时间35~90 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骨折愈合时间10~24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2个月。无髋内翻畸形、螺旋刀片切割或退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评定:优49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5.2%。结论闭合复位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前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闭合复位 老年人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严海兵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交锁髓内钉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将收治的5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康复... 目的分析比较交锁髓内钉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将收治的5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康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的生物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Constant和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愈合时间和愈合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S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均能取得较好效果,髓内钉内固定的创伤较轻,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老年患者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康复效果
下载PDF
颈前路带锁钢板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及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弘栩 袁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4期2047-20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使用或不使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随访,分析不同术式对颈椎曲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45例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12~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A组行颈前... 目的通过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使用或不使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随访,分析不同术式对颈椎曲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45例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12~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A组行颈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20例,B组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2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2~4个月、术后5~7个月、术后1年以上拍摄颈椎标准侧位片,测量融合节段颈椎前高、后高、颈椎总曲度、融合节段曲度,分析这些参数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X线片测量显示,融合节段颈椎前高、后高及节段曲度在术后1周内A、B组在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分别增加(3.4±0.6)mm,(1.9±0.6)mm,(6.2±8.1)°,B组分别增加(4.1±1.6)mm,(2.2±0.8)mm,(7.1±5.3)°,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t=1.932,1.484,0.420),在术后2~4个月、术后5~7个月及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中,A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以术后2~4个月尤著,而B组在术后长期随访中无明显丢失,均能较好维持,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t值为2.435~4.701。颈椎总曲度在术后1周内亦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增加(10.4±7.7)°、B组增加(8.1±3.4)°,两组间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t=1.364);在术后2~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 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曲度 颈椎高度 颈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国产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元兵 卢弘栩 +4 位作者 丁健 戴永平 张君 房红生 沈美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后切开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 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6±3...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后切开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 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2.6±3.7)个月;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60.3±12.8)min。术中出血130~550 mL,平均(235.8±42.3)mL;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5周,平均(11.5±1.6)周;无髋内翻畸形、钢板松动断裂、螺钉切割或退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优36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9%。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大转子粉碎骨折者或骨质疏松者,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 三维内支架固定
下载PDF
活血止痛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曦彤 陈智鹏 +1 位作者 李宇熙 陈诚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2860-2863,共4页
目的 探讨活血止痛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 ... 目的 探讨活血止痛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 mg/次,2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活血止痛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更快(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PGE2、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止痛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因子含量,促进软组织的修复、再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止痛胶囊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急性软组织损伤 视觉模拟评分法 肿瘤坏死因子-α 前列腺素E2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的内固定组合方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雅克 周振宇 +13 位作者 陶然 曹毅 朱建炜 王友华 陆跃 徐华 鲍兴丽 刘璠 沈冀宁 孙晓亮 顾羊林 汤健 刘俊 周冉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163,共9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的内固定组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2年3月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资料,男31例、女27例;年龄(75.5±18.2)岁(范围35~95岁)。全髋关节置换39例,半髋关节...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的内固定组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2年3月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资料,男31例、女27例;年龄(75.5±18.2)岁(范围35~95岁)。全髋关节置换39例,半髋关节置换19例;生物型假体37例,骨水泥型假体21例;于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6例、术后52例。骨折通用分型系统(unified classification system,UCS):UCSⅣ.3A1型2例、3A2型1例、3B1.1型19例、3B2.1型25例、3B3型2例、3C型9例。骨折部位:股骨A区(大转子)3例、B区(股骨柄周围)46例、C区(股骨柄尖端以远)9例。内固定由主辅固定组成,主要固定方式为钢丝或钛缆环扎、锁定加压钢板、锁定附加钢板固定,辅助固定方式为钛缆环扎,要求覆盖A、B、C三区形成整体平衡固定。比较不同内固定组合的改良Harris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s,mHHS)、钢板长度、工作长度及螺钉数。结果随访时间为(54.2±21.6)个月(范围11~86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10.2±1.5)周(范围7~13周)出现骨折愈合征象,术后(19.6±1.3)周(范围17~22周)显示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后1例出现应力性骨折,行双钢板内固定联合翻修;1例内固定失效,行双钢板内固定联合翻修加大段异体骨植骨。术后6个月UCSⅣ.3B2.1组mHHS评分[(80.3±4.6)分]最低,不同分型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72,P<0.001)。单纯内固定组[(91.6±4.2)分]高于翻修联合内固定组[(81.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P<0.001)。UCSⅣ.3B1.1型钢板长度及工作长度分别为(24.9±2.5)cm及(12.6±1.7)cm、3B2.1型为(25.4±2.6)cm及(13.6±1.8)cm、3C型为(28.1±2.5)cm及(14.9±1.9)c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3,P=0.005;F=6.78,P<0.001)。A区螺钉数:不同UCS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7,P<0.001);UCSⅣ.3B1.1型(6.5±2.3)枚、3B2.1型(6.7±2.2)枚,较3B3型的(3.5±1.5)枚和3C型的(3.7±1.6)枚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假体周围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