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胡萝卜素裂解温度对其裂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罗昌荣 赵震毅 +2 位作者 刘涵刚 孙旭波 李军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5,共9页
分别对β 胡萝卜素在300,400,500,600,700,800℃裂解时形成的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 胡萝卜素高温裂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产物为许多化合物的混合物,而且裂解的温度不同,裂解时所得到的产物也不相同.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分别对β 胡萝卜素在300,400,500,600,700,800℃裂解时形成的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 胡萝卜素高温裂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产物为许多化合物的混合物,而且裂解的温度不同,裂解时所得到的产物也不相同.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裂解时,形成芳香物质的种类比较多,含量也比较高,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这些芳香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到600℃时,β 紫罗兰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萘、蒽和菲等稠环化合物的含量迅速增加;到800℃时,产物基本上是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等芳环化合物以及萘、蒽和菲等稠环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裂解温度 裂解产物 高温裂解 模拟研究 烟草 芳香物质
下载PDF
番茄粉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昌荣 许时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3-38,共6页
对番茄粉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番茄粉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将会发生氧化降解和异构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二极管阵列分析测定了番茄红素的损失率以及番茄红素顺势异构体的变化。当番茄在85℃破碎1min... 对番茄粉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番茄粉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将会发生氧化降解和异构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二极管阵列分析测定了番茄红素的损失率以及番茄红素顺势异构体的变化。当番茄在85℃破碎1min时, 0.56%的番茄红素发生了降解。番茄浆料浓缩时,分别有6.24%和3.05%的番茄红素发生了氧化降解和异构化。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约有1.1%的番茄红素发生了降解,2.1%的番茄红素变成了顺式异构体。当番茄粉在和37℃室温下贮藏6周后,番茄红素的保留率分别为70%和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粉 番茄红素 加工 贮藏 稳定性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烟碱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彦东 罗昌荣 +1 位作者 王辉龙 卢国藩 《烟草科技》 EI CAS 2003年第12期3-7,共5页
对微生物降解烟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针对不同微生物降解烟碱的产物和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介绍了降解烟碱的3种途径:吡咯烷途径、吡啶途径和脱甲基途径,着重分析了当前研究较多的两种微生物———噬烟碱节杆菌和球形节杆... 对微生物降解烟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针对不同微生物降解烟碱的产物和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介绍了降解烟碱的3种途径:吡咯烷途径、吡啶途径和脱甲基途径,着重分析了当前研究较多的两种微生物———噬烟碱节杆菌和球形节杆菌的烟碱代谢途径。目前国产烟叶普遍存在烟碱含量偏高的问题,尤其是上部烟叶烟碱含量过高而难以较多用于叶组配方中,因此在工业上研究利用微生物对烟草进行降解烟碱处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 烟碱 噬烟碱节杆菌 球形节杆菌 烟草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香精香料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林瑶 涂茂兵 +3 位作者 姚家顺 罗昌荣 卢国藩 张彦东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2年第3期25-27,24,共4页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天然香料正在迅速扩大。在市场上 ,天然香料如香兰素、苯甲醛和癸内酯每年都有几千吨的产品。它们可以通过微生物、植物细胞或游离酶进行生物转化和从头合成而生产出来的 。
关键词 生物技术 香精 香料 生产 应用 生物转化 从头合成 天然香料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 鉴别仿冒品牌卷烟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军 朱苏闽 林平 《烟草科技》 EI CAS 2002年第12期26-28,共3页
用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测定了 2种国产名牌卷烟和仿冒卷烟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 ,根据其化学组成的差别 ,分别选取了 12种和 17种成分的峰建立了卷烟的特征指纹图谱 ,并与其仿冒产品对照用于真假卷烟的鉴别。结果表明 ... 用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测定了 2种国产名牌卷烟和仿冒卷烟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 ,根据其化学组成的差别 ,分别选取了 12种和 17种成分的峰建立了卷烟的特征指纹图谱 ,并与其仿冒产品对照用于真假卷烟的鉴别。结果表明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是一个有效、简便、快速的真假卷烟鉴别方法 ,仅使用少量的样品 ,经过简单的处理 ,可以从复杂的烟叶成分中得到部分的香味成分构成指纹图谱 ,通过它们的峰位置和大致的比例关系 ,清楚地表达了指纹图谱鉴别的专属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 鉴别 卷烟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中国肉桂皮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光雨 孙旭波 +2 位作者 刘涵刚 朱苏闽 罗昌荣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对香料工业来说 ,肉桂皮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香料。对利用超临界萃取工艺从中国肉桂皮中提取肉桂皮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并且得到了最合适的萃取条件。结果表明 :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就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肉桂皮油。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对香料工业来说 ,肉桂皮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香料。对利用超临界萃取工艺从中国肉桂皮中提取肉桂皮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并且得到了最合适的萃取条件。结果表明 :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就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肉桂皮油。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为 12MPa ,萃取温度为 4 5℃ ,萃取时间为 2h ,二氧化碳的流量为 10kg /h。肉桂皮油的得率为 3.4 3%。另外 ,利用气质联用仪对肉桂皮油的组分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 气相-质谱分析 天然香料 萃取 中国肉桂皮 工艺 研究
下载PDF
精油中挥发性成分GC/FTIR与GC/MS联合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蔡继宝 林平 +2 位作者 桑文强 李军 苏庆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99-1602,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获得了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精油,利用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挥发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着重讨论了GC/FTIR在精油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获得了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精油,利用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挥发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着重讨论了GC/FTIR在精油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不同波数官能团(Gram-Schmidt)重建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差谱技术及质谱等相互验证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香紫苏油挥发成分的定性分析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油 精油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全程生物农药防控桃树主要病虫害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葛喜珍 杨艳 +3 位作者 徐申明 刘红梅 薛科科 田平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7-592,共6页
为研究桃树生长季主要病虫害全程生物农药防治方案,2014-2015年对桃树主要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褐腐病、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进行全程生物农药防治。休眠期使用矿物农药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生长季选择生物农药组合,包括苦参碱、... 为研究桃树生长季主要病虫害全程生物农药防治方案,2014-2015年对桃树主要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褐腐病、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进行全程生物农药防治。休眠期使用矿物农药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生长季选择生物农药组合,包括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和小檗碱,同时联用性诱剂、植物调节蛋白。结果表明,全程生物农药防控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褐腐病、蚜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83.9%、78.1%、77.8%、76.7%和72.6%,各种防效等同或高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全程防控的桃树长势强,未出现任何药害。生长季全程使用生物农药联合性诱剂,同时用植物调节蛋白增强桃树抗性,可有效控制桃褐腐病、蚜虫、红蜘蛛、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由此构建了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控集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褐腐病 虫害 全程防控
下载PDF
分子蒸馏及其在香精香料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卢国藩 张彦东 李军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3年第2期30-32,18,共4页
本文综述了分子蒸馏技术在天然香料生产中的新应用 ,它是一种优秀的分离方法 ,尤其可以使一些常规蒸馏不能分离的热敏性物质和高沸点难分离物质实现分离。并介绍了分子蒸馏在几种天然香料生产中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 分子蒸馏 香精 香料 工业应用 分离方法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云烟浸膏和烟末浸膏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苏闽 李军 林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测定了云烟浸膏和烟末浸膏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进行定量,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云烟浸膏和烟末浸膏分别鉴定出47种和5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 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测定了云烟浸膏和烟末浸膏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进行定量,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云烟浸膏和烟末浸膏分别鉴定出47种和5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6.04%和81.37%;云烟浸膏中的尼古丁含量大大低于烟末浸膏中的含量,新植二烯的含量则较高;两种浸膏在制备过程中都有少量其他醇类引入。这些特征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开发烟用香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云烟浸膏 烟末浸膏 挥发性
下载PDF
新植二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康明娥 王光雨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6年第4期1-3,共3页
以生物技术转化的天然植醇为原料一步法合成新植二烯,所得化合物经过核磁、气质联用、元素分析确认。将目标产物应用于卷烟加香评吸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增加、丰富及饱满烟草本香,提升烤烟香韵及烟气浓度,改善烤烟品质的效果。该新型合成... 以生物技术转化的天然植醇为原料一步法合成新植二烯,所得化合物经过核磁、气质联用、元素分析确认。将目标产物应用于卷烟加香评吸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增加、丰富及饱满烟草本香,提升烤烟香韵及烟气浓度,改善烤烟品质的效果。该新型合成香料可作为香原料应用于香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植二烯 合成 天然香料
下载PDF
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作为水泥增强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俊 刘卫东 +1 位作者 杨琴华 霍晓凡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155-159,共5页
针对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难以处理的问题,在分析了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组成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作为一种增强材料掺入到混凝土和砂浆中以增强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结果表明: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对混凝土以及砂浆的早期抗压强度... 针对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难以处理的问题,在分析了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组成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作为一种增强材料掺入到混凝土和砂浆中以增强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结果表明: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对混凝土以及砂浆的早期抗压强度提高明显,A种细粉末状废弃电路板非金属粉末在掺量为16.5%时,3 d早期强度提高22%。对砂浆28 d抗压强度也有所提高,故非金属粉末可以作为水泥增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电路板 非金属粉末 水泥增强材料 抗压强度
下载PDF
色谱柱内标法对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的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苏闽 翁昔阳 +1 位作者 盛君益 王光雨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将两种不同的毛细管柱应用于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的测定,并与一种填充柱进行了对比。3种不同条件下的测定结果显示,烟碱含量与峰面积比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填充柱相比,两种毛细管色谱柱表现出更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同时体现了... 将两种不同的毛细管柱应用于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烟碱的测定,并与一种填充柱进行了对比。3种不同条件下的测定结果显示,烟碱含量与峰面积比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填充柱相比,两种毛细管色谱柱表现出更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同时体现了柱效高、分离时间短等优点,可更好地用来检测烟气总粒相物中的烟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毛细管柱 烟气总粒相物 烟碱
下载PDF
冷转移印花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钟博文 武宗文 刘新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冷转移印花技术不仅具有圆网印花的高产量和低成本优势,同时具有媲美数码直喷印花产品的高品质,极具发展潜力。文章从冷转移印花的工艺特点出发,分别从转印载体的制造、湿态前处理以及转印设备3个方面着手,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对生产细节... 冷转移印花技术不仅具有圆网印花的高产量和低成本优势,同时具有媲美数码直喷印花产品的高品质,极具发展潜力。文章从冷转移印花的工艺特点出发,分别从转印载体的制造、湿态前处理以及转印设备3个方面着手,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对生产细节进行优化控制。通过对冷转移印花工艺、设备装置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创新,探讨新印花加工技术,随着锦纶和涤纶面料冷转移印花工艺的开发,突破了转移印花对纤维品种的应用限制,拓宽了转移印花在服装和家纺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转移印花 染料转移率 工艺优化 技术进展
下载PDF
蜂蜡净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小琴 李军 朱苏闽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通过质谱库检索并结合保留指数 ,对蜂蜡净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 ,对其中的大部分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检出 75个组分。主要成分为 :1,8 桉树脑 (1.70 % )、芳樟醇 (...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通过质谱库检索并结合保留指数 ,对蜂蜡净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 ;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 ,对其中的大部分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检出 75个组分。主要成分为 :1,8 桉树脑 (1.70 % )、芳樟醇 (6 .5 3% )、乙酸芳樟酯 (12 .5 1% )、乙酸松油酯 (1.85 % )、苯乙酸甲酯 (2 .5 9% )、苯乙酸乙酯 (2 .6 0 % )、苯甲醇 (5 .6 7% )、丁酸苯乙酯 (2 .11% )、洋茉莉醛 (1.0 5 % )、苯乙酸 (14 .79% )、香兰素 (8.0 1% )、苯乙酸苄酯 (10 .97% )、肉桂酸苄酯 (2 .5 5 % )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蜡净油 挥发性成分 分析 香料 蜜蜂 1 8-桉树脑 芳樟醇 乙酸芳樟酯 保留指数
下载PDF
GC/FTIR/FID联用鉴定复杂精油组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桑文强 李军 林平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3年第2期7-9,12,共4页
采用气红联用 (GC /FTIR /FID)和气质联用 (GC /MS)的方法 ,对烟用精油 -缬草油挥发成分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GC /FTIR /FID联用对分析复杂精油的应用。通过不同波数区的官能团重建图和红外谱图与质谱的相互验证的方法 ,提高了分析精油... 采用气红联用 (GC /FTIR /FID)和气质联用 (GC /MS)的方法 ,对烟用精油 -缬草油挥发成分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GC /FTIR /FID联用对分析复杂精油的应用。通过不同波数区的官能团重建图和红外谱图与质谱的相互验证的方法 ,提高了分析精油成分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FTIR/FID 联用鉴定 复杂精油组分 缬草油 烟草
下载PDF
稀有烟用香料前体的合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思翠 吴扬 +2 位作者 李俊 刘治平 刘辉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3年第5期5-6,共2页
以α-紫罗兰酮为原料,经过硼氢化钠还原,乙酸酐酰化和烯丙位氧化,得到了稀有烟用香料巨豆三烯酮前体3-氧代-α-紫罗兰醇或其乙酸酯。研究结果表明关键步骤为烯丙位的氧化,摩尔得率为26%左右。
关键词 烟用香料 前体 合成 α-紫罗兰酮 原料 硼氢化钠 还原 乙酸酐酰化 烯丙位 氧化
下载PDF
桉叶油素可溶液剂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威 吴美玲 +1 位作者 杨艳 张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2-806,共5页
为明确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的急性毒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毒性试验》(GB15670-1995)等试验方法,对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急性经口、急性经皮、急性吸入毒性、眼睛刺激试验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急性... 为明确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的急性毒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毒性试验》(GB15670-1995)等试验方法,对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急性经口、急性经皮、急性吸入毒性、眼睛刺激试验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为2000 mg/kg·BW,属于低毒性;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的急性经皮LD50均大于2000 mg/kg·BW,属于低毒性;雄性和雌性大鼠的急性吸入LD50均大于2156 mg/m3,属于低毒性;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对大耳兔的眼睛刺激性试验表明,给药后不洗眼,眼睛刺激积分指数(I.A.O.I.)为7,眼刺激平均指数(M.I.O.I.)48 h后小于5,呈现轻度刺激性;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对豚鼠的皮肤刺激试验表明,皮肤刺激积分均为0,呈现无刺激性。本研究测定结果表明,5%桉叶油素可溶液剂在推荐剂量条件下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素 急性毒性 植物源农药
下载PDF
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葛喜珍 李可意 +3 位作者 刘学尧 裴庆慧 张亚娟 田平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杀菌剂作用机制选择β-微管蛋白抑制剂多菌灵、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腈苯唑和苯醌外部抑制剂(Qo Is)嘧菌酯作为阳性对照,研究了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不同稀释倍数(5 000... [目的]探讨小檗碱复方对桃褐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杀菌剂作用机制选择β-微管蛋白抑制剂多菌灵、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腈苯唑和苯醌外部抑制剂(Qo Is)嘧菌酯作为阳性对照,研究了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不同稀释倍数(5 000、4 000、3 000、1 500、800倍)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4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达70%以上;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剂量范围内对桃树安全。[结论]为小蘖碱在作物病害防治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小檗碱 安全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20D尼龙面料的冷转移印花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宗文 钟博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4-36,共3页
将冷转移印花技术应用于20 D(2.2 tex)尼龙面料,介绍了转印纸、酸性染料墨水、前处理工艺及转印工艺等对20 D尼龙冷转移印花效果的影响。实践证明,冷转移印花技术可以解决20 D尼龙超薄超密面料的印花问题,且污染物排放量低,水洗简单,... 将冷转移印花技术应用于20 D(2.2 tex)尼龙面料,介绍了转印纸、酸性染料墨水、前处理工艺及转印工艺等对20 D尼龙冷转移印花效果的影响。实践证明,冷转移印花技术可以解决20 D尼龙超薄超密面料的印花问题,且污染物排放量低,水洗简单,可节水30%-50%,色牢度达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转移印花 酸性染料 尼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