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类世人类学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
卞思梅(译)
彭文斌(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早期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社会都被默认为我们现在所称的可持续性社会,因为它们被认为能够无限地复制自己,并且只会逐渐地,几乎难以被察觉地发生改变。变化也被认为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如殖民主义。这与当代人类学实践和理论的对比...
早期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社会都被默认为我们现在所称的可持续性社会,因为它们被认为能够无限地复制自己,并且只会逐渐地,几乎难以被察觉地发生改变。变化也被认为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如殖民主义。这与当代人类学实践和理论的对比显著:人类世人类学将全球化当作一种事实,认为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文化是无界的,对可持续性的威胁主要是从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的角度来概念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于1987年被提出,之后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得到了详细阐述,其与当代人类学的全球视野一致,但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并将文化多样性纳入其中。对于这一论述及其相关实践,人类学正在做出重大贡献,它从一个世纪前取得的方法论进步中获益,将民族志置于全球人类世的背景中,用学科工具来批判轻率的普遍主义,与地方世界进行对话并呈现了许多替代性选择。虽然为研究表面不变的乡村社会而设计的方法论对研究全球危机仍具意义,但新人类学必然是跨学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过热
人类学史
民族志方法
可持续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挪用: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被引量:
13
2
作者
阿纳德·施耐德
秦佩(译)
李修建(译)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0,共12页
挪用具有双向性,是从异己的文化中提取智识成果、文化表达或人工制品,以及历史和知识的方式。挪用的实质是理解他者,是一种解释性的方法和实践。挪用介入文化差异的方式有三:第一,对视觉形象的挪用;第二,对文化语境的挪用;第三,对仪式...
挪用具有双向性,是从异己的文化中提取智识成果、文化表达或人工制品,以及历史和知识的方式。挪用的实质是理解他者,是一种解释性的方法和实践。挪用介入文化差异的方式有三:第一,对视觉形象的挪用;第二,对文化语境的挪用;第三,对仪式象征性的挪用。艺术家创作时,往往会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式。挪用突出的特性是学习和改造,挪用不是对他者简单地复制和剿袭,而是彻底改变其原有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当代艺术和人类学以挪用的方式介入文化差异,必须遵守的原则是在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只有这样,挪用才能对文化交流和文化变迁发挥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人类学
挪用
文化差异
双向性
原文传递
“羌为何人”--20世纪前期西方学者的羌民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卞思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6,共8页
本文通过对20世纪前期陶然士与葛维汉对岷江上游地区羌民研究的比较分析,展现了早期传教士及人类学家对西南少数民族研究的具体状况,体现了当时两种不同的学术视野在西南的交集以及当东方主义话语的内部差别。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类学早...
本文通过对20世纪前期陶然士与葛维汉对岷江上游地区羌民研究的比较分析,展现了早期传教士及人类学家对西南少数民族研究的具体状况,体现了当时两种不同的学术视野在西南的交集以及当东方主义话语的内部差别。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类学早期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即从"业余"的传教式研究逐渐发展成"科学"的学术研究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民
陶然士
葛维汉
西南视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质文化与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迈克·罗兰专访
被引量:
3
4
作者
迈克.罗兰
卞思梅
赵秀云
《民族学刊》
2014年第1期76-81,117-123,共13页
罗兰教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以及在非洲和中国所做的田野工作,探讨了如何通过一个特定的实物来探索物的形成、物的历史、物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对物质人类学和物质文化,考古学与人类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层次探讨。其对如何通过发运用物质...
罗兰教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以及在非洲和中国所做的田野工作,探讨了如何通过一个特定的实物来探索物的形成、物的历史、物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对物质人类学和物质文化,考古学与人类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层次探讨。其对如何通过发运用物质文化,以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结合来发展历史人类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罗兰教授也对东亚的人类学,尤其是中国人类学的未来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他认为未来人类学的聚焦点将从欧美移到世界其他地方,欧美人类学不再会被认为是人类学的绝对真理,所以通过欧美之外的一种人类学的新思想,新思维方式有助于未来人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人类学
考古学
遗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业与香格里拉的地方建构
5
作者
Ashild Kolas
邓云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9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香格里拉'的民族旅游发展及其伴随而来的对该地作为'藏族'地方的再建构,表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策略,即在将其整合进佛教西藏的'神圣领域'的过程中进行的'神圣化',与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相联系的'民族...
'香格里拉'的民族旅游发展及其伴随而来的对该地作为'藏族'地方的再建构,表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策略,即在将其整合进佛教西藏的'神圣领域'的过程中进行的'神圣化',与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相联系的'民族化',以及随着近期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推广,特别是将其中的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而进行的'异域化'。在这几种不同的'地方建构'策略之间,是对'地方'的再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族性
地方建构
原文传递
题名
人类世人类学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
卞思梅(译)
彭文斌(校)
机构
奥斯陆大学
社会
人类学系
四川
大学
国际关
系
学
院
四川师范
大学
文化产业管理
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基金
四川大学创新火花项目库“‘本体论’视野下川西北山地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类学研究”(2019hhs-07)。
文摘
早期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社会都被默认为我们现在所称的可持续性社会,因为它们被认为能够无限地复制自己,并且只会逐渐地,几乎难以被察觉地发生改变。变化也被认为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如殖民主义。这与当代人类学实践和理论的对比显著:人类世人类学将全球化当作一种事实,认为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文化是无界的,对可持续性的威胁主要是从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的角度来概念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于1987年被提出,之后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得到了详细阐述,其与当代人类学的全球视野一致,但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并将文化多样性纳入其中。对于这一论述及其相关实践,人类学正在做出重大贡献,它从一个世纪前取得的方法论进步中获益,将民族志置于全球人类世的背景中,用学科工具来批判轻率的普遍主义,与地方世界进行对话并呈现了许多替代性选择。虽然为研究表面不变的乡村社会而设计的方法论对研究全球危机仍具意义,但新人类学必然是跨学科的。
关键词
人类世
过热
人类学史
民族志方法
可持续性
Keywords
Anthropocene
overheating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ethnographic method
ssustainability
分类号
Q98 [生物学—人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挪用: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被引量:
13
2
作者
阿纳德·施耐德
秦佩(译)
李修建(译)
机构
挪威
奥斯陆大学
社会
人类学系
北京外国语
大学
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
人类学
研究所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0,共12页
文摘
挪用具有双向性,是从异己的文化中提取智识成果、文化表达或人工制品,以及历史和知识的方式。挪用的实质是理解他者,是一种解释性的方法和实践。挪用介入文化差异的方式有三:第一,对视觉形象的挪用;第二,对文化语境的挪用;第三,对仪式象征性的挪用。艺术家创作时,往往会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式。挪用突出的特性是学习和改造,挪用不是对他者简单地复制和剿袭,而是彻底改变其原有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当代艺术和人类学以挪用的方式介入文化差异,必须遵守的原则是在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只有这样,挪用才能对文化交流和文化变迁发挥重要意义。
关键词
当代艺术
人类学
挪用
文化差异
双向性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羌为何人”--20世纪前期西方学者的羌民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卞思梅
机构
挪威
奥斯陆大学
社会
人类学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6,共8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20世纪前期陶然士与葛维汉对岷江上游地区羌民研究的比较分析,展现了早期传教士及人类学家对西南少数民族研究的具体状况,体现了当时两种不同的学术视野在西南的交集以及当东方主义话语的内部差别。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类学早期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即从"业余"的传教式研究逐渐发展成"科学"的学术研究的历程。
关键词
羌民
陶然士
葛维汉
西南视野
Keywords
Qiang people
Thomas Torrance
David Crockett Graham
vision of southwest China
分类号
C951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质文化与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迈克·罗兰专访
被引量:
3
4
作者
迈克.罗兰
卞思梅
赵秀云
机构
英国伦敦
大学
大学
院(UCL)
挪威
奥斯陆大学
社会
人类学系
西南民族
大学
民族研究院
出处
《民族学刊》
2014年第1期76-81,117-123,共13页
文摘
罗兰教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以及在非洲和中国所做的田野工作,探讨了如何通过一个特定的实物来探索物的形成、物的历史、物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对物质人类学和物质文化,考古学与人类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层次探讨。其对如何通过发运用物质文化,以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结合来发展历史人类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罗兰教授也对东亚的人类学,尤其是中国人类学的未来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他认为未来人类学的聚焦点将从欧美移到世界其他地方,欧美人类学不再会被认为是人类学的绝对真理,所以通过欧美之外的一种人类学的新思想,新思维方式有助于未来人类学的发展。
关键词
物质文化
人类学
考古学
遗产
Keywords
material culture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heritage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业与香格里拉的地方建构
5
作者
Ashild Kolas
邓云斐
机构
挪威
奥斯陆大学
社会
人类学系
、
奥斯陆
国际和平研究所
云南省
社会
科
学
院东南亚研究所
出处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9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文摘
'香格里拉'的民族旅游发展及其伴随而来的对该地作为'藏族'地方的再建构,表现出了三个方面的策略,即在将其整合进佛教西藏的'神圣领域'的过程中进行的'神圣化',与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相联系的'民族化',以及随着近期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推广,特别是将其中的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而进行的'异域化'。在这几种不同的'地方建构'策略之间,是对'地方'的再发明。
关键词
旅游业
族性
地方建构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B933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类世人类学的可持续性
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
卞思梅(译)
彭文斌(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挪用: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阿纳德·施耐德
秦佩(译)
李修建(译)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3
原文传递
3
“羌为何人”--20世纪前期西方学者的羌民研究
卞思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物质文化与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迈克·罗兰专访
迈克.罗兰
卞思梅
赵秀云
《民族学刊》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旅游业与香格里拉的地方建构
Ashild Kolas
邓云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