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保留打孔断层瘢痕基质联合头皮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孟艳斌 雷晋 +3 位作者 张海瑞 郝振明 白培懿 段鹏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原位保留打孔断层瘢痕基质后行头皮移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6月—2019年6月,太钢总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后面部以外非... 目的探讨原位保留打孔断层瘢痕基质后行头皮移植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6月—2019年6月,太钢总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后面部以外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患者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8~50岁,均行原位保留打孔断层瘢痕基质(瘢痕削薄面积为90~500 cm^(2))联合头皮移植术,术后对其受区行负压封闭引流固定。术后7 d,观察受区创面有无血肿及感染,同时观察并计算植皮成活率。术后12个月,观察受区瘢痕平整度及厚度,记录患者痒痛情况。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对患者瘢痕进行评分。观察术后供皮区愈合时间及头发生长情况。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结果术后7 d,2例患者受区创面出现局部皮下血肿,经换药后愈合;无感染病例。术后7 d,患者植皮成活率为94.6%~99.0%[(96.8±1.2)%]。术后12个月,瘢痕平整度可、厚度未见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患者痒痛症状消失或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患者瘢痕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12.1±2.8)、(8.5±1.5)、(7.6±1.6)、(6.7±1.3)分。与术前相比,术后3、6、12个月瘢痕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4.48、4.06、3.97,P<0.01)。所有患者头部供皮部位均在术后4~7 d愈合良好。术后3~6个月,所有患者头部供皮区头发生长良好,达到无瘢痕愈合。结论原位保留打孔断层瘢痕基质联合行头皮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面部以外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可改善瘢痕外观及增生程度,且供区可达到无瘢痕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皮肤移植 负压伤口疗法 瘢痕基质 增生性瘢痕
原文传递
携带浅静脉的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整复口周严重瘢痕增生挛缩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瑞 张栋梁 +3 位作者 闫晓慧 张晓鹏 尚旭亮 孟艳斌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观察携带浅静脉的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整复口周严重瘢痕增生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8月—2023年3月,太钢总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部严重烧伤后口周严重瘢痕增生挛... 目的观察携带浅静脉的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整复口周严重瘢痕增生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8月—2023年3月,太钢总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部严重烧伤后口周严重瘢痕增生挛缩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3~56岁(平均31.3岁)。切除松解口周瘢痕后,创面面积为3.0 cm×2.0 cm~10.5 cm×2.0 cm。采用携带浅静脉的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3.5 cm×2.5 cm~11.0 cm×2.5 cm。其中6例患者因需同时修复同侧上、下唇周瘢痕切除后的创面,对皮瓣行分叶处理。直接缝合供瓣区创面。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术后随访时,观察皮瓣外形、质地、色泽,皮瓣供区外观,以及患者口歪、流涎、张口受限、唇外翻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6~36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质地柔软,与面部正常皮肤色泽相近,供瓣区仅遗留线性瘢痕,口歪、流涎、张口受限及唇外翻明显好转。结论采用携带浅静脉的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整复严重口周瘢痕增生挛缩,术后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低,对皮瓣行分叶处理可同时修复单侧上、下唇周创面,术后患者口周外观及功能有明显改观,该皮瓣是整复小面积口周严重瘢痕增生挛缩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口周
原文传递
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与小腿近端螺旋桨皮瓣接力修复前足电烧伤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孟艳斌 张海瑞 +4 位作者 魏建伟 张毓姣 李虎山 霍文亮 白培懿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53-958,共6页
目的探讨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与小腿近端螺旋桨皮瓣接力修复前足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前足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3~6... 目的探讨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与小腿近端螺旋桨皮瓣接力修复前足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前足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3~65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6.0 cm×3.0 cm~15.0 cm×7.0 cm,以携带胫骨、腓骨远端部分骨膜且旋转点下移至踝关节前方的外踝上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6.5 cm×3.5 cm~15.5 cm×7.5 cm,同期以腓动脉或腓浅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接力修复外踝上皮瓣供区创面,接力皮瓣面积为3.0 cm×1.5 cm~15.0 cm×4.0 cm。术后,观察外踝上皮瓣及接力皮瓣成活情况、接力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移植后的外踝上皮瓣及其供区外形。结果术后,1例患者外踝上皮瓣远端皮肤浅层继发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外踝上皮瓣及接力皮瓣均完全成活;接力皮瓣供区创面愈合良好。随访12~18个月,外踝上皮瓣外形佳且不臃肿,该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以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电烧伤创面,具有血运可靠、旋转点低、修复效果较佳等优点。利用接力皮瓣修复外踝上皮瓣供区,减轻了对供区外观和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足前段 接力皮瓣 低位外踝上皮瓣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