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4合金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婷婷 林鹏 +1 位作者 池成忠 郝永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4,48,共5页
在非真空条件下对TC4合金进行了恒温超塑性扩散连接及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采用莱卡尔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接头的显微组织、性能及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非真空条件下,TC4/TC4相变超塑性... 在非真空条件下对TC4合金进行了恒温超塑性扩散连接及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采用莱卡尔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接头的显微组织、性能及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非真空条件下,TC4/TC4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接头焊合区界面处Ti和O形成的氧化膜在高温高压下可被破坏,O元素向基体中扩散,其分布均匀,说明TC4合金在非真空条件下进行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是可行的。与950℃恒温超塑性扩散连接相比,TC4合金在850℃~950℃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所获得的接头质量更优,界面处晶粒尺寸较小,剪切强度也较高,达到612 MPa,接头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这说明相变可提高原子扩散速率,改善连接质量,并实现低温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恒温超塑性扩散连接 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
下载PDF
Eu(TTA)2(phen)MAA /PVA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爱琴 王芷 +2 位作者 胥伟 王永超 贾虎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805,共8页
采用自制的铕配合物Eu(TTA)2(phen)MAA,将其分散到聚乙烯醇PVA中,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一维复合纳米荧光纤维Eu(TTA)2(phen)MAA/PV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的微观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表面光滑,平均直径约为150 nm,红外... 采用自制的铕配合物Eu(TTA)2(phen)MAA,将其分散到聚乙烯醇PVA中,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一维复合纳米荧光纤维Eu(TTA)2(phen)MAA/PV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的微观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表面光滑,平均直径约为150 nm,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证实配合物Eu(TTA)2(phen)MAA均匀分散在Eu(TTA)2(phen)MAA/PVA复合纤维中。荧光光谱表明,不同配合物含量的纤维在365 nm波长激发下均表现出明亮的红光发射,当配合物Eu(TTA)2(phen)MAA质量分数为8%时,纳米复合纤维的发光强度最大,为同比例掺杂型聚合物荧光粉发光强度的2倍。热重分析表明,Eu(TTA)2(phen)MAA/PVA纳米纤维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54℃,比配合物的初始分解温度高27℃,热稳定性能提高。Eu(TTA)2(phen)MAA/PVA纳米复合纤维的荧光寿命为0.643 ms,高于配合物的荧光寿命(0.53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发光性能
下载PDF
可见光波段SiO_2/CdSe一维光子晶体及缺陷模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韩培德 张璐 +2 位作者 王灿 闫新 许并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SiO_2/CdSe构建了可见光波段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并在其中引入LiTaO_3缺陷层。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了电磁波在无缺陷与含LiTaO_3缺陷层两种光子晶体中的带隙结构,研究了缺陷层参量对光子晶体可见光波段带隙结构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 采用SiO_2/CdSe构建了可见光波段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并在其中引入LiTaO_3缺陷层。利用传输矩阵法,分析了电磁波在无缺陷与含LiTaO_3缺陷层两种光子晶体中的带隙结构,研究了缺陷层参量对光子晶体可见光波段带隙结构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LiTaO_3的引入,有利于带隙宽度的增加,调整缺陷层结构参量,缺陷模的位置可在不同颜色区域出现,如红光、黄光等缺陷模。该结构有望用于制作可见光波段的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缺陷层 可见光波段 传输矩阵法
下载PDF
锆对导线用铝合金显微组织及耐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秀芳 胡兰青 +1 位作者 许并社 陈智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4-57,61,共5页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了不同锆含量的导线用铝合金在不同加热处理后电导率和抗拉强度的变化,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锆对导线用铝合金显微组织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锆元素以后,铝合金的晶粒...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了不同锆含量的导线用铝合金在不同加热处理后电导率和抗拉强度的变化,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锆对导线用铝合金显微组织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锆元素以后,铝合金的晶粒得到细化,电导率下降,塑性和耐热性提高;添加质量分数为0.04%锆的铝合金的连续容许使用温度提升到150℃,添加质量分数为0.08%锆的铝合金的使用温度可达到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显微组织 电导率 耐热性
下载PDF
抗菌医用导尿管的抗感染性能测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利 刘春 +2 位作者 魏丽乔 陈晓丽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5-659,共5页
研究了自制医用抗菌导尿管的抗感染性能。用自制的抗菌天然胶乳对现有普通导尿管进行涂覆,制备了具有抗菌涂层的抗菌导尿管,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并通过在体动物尿道插管实验,检测了1周、2周、3周、4周尿道炎性细胞及血清中抗炎细胞因子(... 研究了自制医用抗菌导尿管的抗感染性能。用自制的抗菌天然胶乳对现有普通导尿管进行涂覆,制备了具有抗菌涂层的抗菌导尿管,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并通过在体动物尿道插管实验,检测了1周、2周、3周、4周尿道炎性细胞及血清中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抑菌实验研究表明,涂覆有抗菌天然胶乳的导尿管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普通导尿管;在体插管动物实验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抗菌导尿管的炎性反应有所增加,但显著低于普通导尿管。研究表明,涂覆有抗菌天然胶乳的导尿管在抗感染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导尿管,且作用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天然胶乳 导尿管 炎症 抗炎细胞因子
下载PDF
SiC_(p)尺寸对铸态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吕鑫 邓坤坤 +3 位作者 王翠菊 聂凯波 史权新 梁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方法制备出亚微米SiC_(p)增强AZ91复合材料(S1)、微米SiC_(p)增强AZ91复合材料(M10)以及双尺度SiC_(p)增强AZ91复合材料(S1+M9)。利用OM、SEM、XRD、浸泡法、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不同尺寸SiC_(p)对铸态AZ91镁合金显微... 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方法制备出亚微米SiC_(p)增强AZ91复合材料(S1)、微米SiC_(p)增强AZ91复合材料(M10)以及双尺度SiC_(p)增强AZ91复合材料(S1+M9)。利用OM、SEM、XRD、浸泡法、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不同尺寸SiC_(p)对铸态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_(p)的添加可以显著细化AZ91镁合金中半连续网状Mg17Al12相,这归因于SiC_(p)对Mg17Al12相的异质形核作用。Mg17Al12相能够包裹亚微米SiC_(p)析出,并且可以依附微米SiC_(p)表面析出。通过对比含有相同SiC_(p)体积分数的S1+M9和M10,可以看出S1+M9的耐蚀性相比M10显著降低,表明当SiC_(p)含量一定时,SiC_(p)的尺寸从微米变为亚微米会导致AZ91镁合金的耐蚀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镁合金 SiC_(p) 显微组织 腐蚀性能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咔唑的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婷婷 许慧侠 +4 位作者 王华 苗艳勤 杜晓刚 景姝 许并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1356,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咔唑的新型的磷光主体材料,即9-(6-(9-咔唑基)己基)咔唑(hCP),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hCP分子中两个咔唑与烷基链是非共平面的,由于长烷基链的缠绕,因而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3.01eV)和较高的玻璃...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咔唑的新型的磷光主体材料,即9-(6-(9-咔唑基)己基)咔唑(hCP),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hCP分子中两个咔唑与烷基链是非共平面的,由于长烷基链的缠绕,因而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3.01eV)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93°C);以hCP为主体材料,与绿光磷光染料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掺杂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磷光电致发光器件,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15.1cd·A-1,相对于4,4-N,N-二咔唑基联苯(CBP)为主体材料的参考器件,显著提高了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有机磷光电致发光二极管 主体材料
下载PDF
三苯甲基改性油溶性碳量子点合成及其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尚金梁 卫迎迎 +2 位作者 王军丽 刘旭光 苗艳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57-1266,共10页
碳量子点团聚将导致严重荧光猝灭,大幅降低其发光效率,阻碍了其作为发光材料在显示和照明器件中的应用。通过主客体掺杂方案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水溶性的碳量子点不能和有机的主体材料相匹配。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在碳量子点表面接枝... 碳量子点团聚将导致严重荧光猝灭,大幅降低其发光效率,阻碍了其作为发光材料在显示和照明器件中的应用。通过主客体掺杂方案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水溶性的碳量子点不能和有机的主体材料相匹配。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在碳量子点表面接枝亲油性的芳香类官能团,保证碳量子点油溶性的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载流子传输性能,采用该方案制备出发光峰在533 nm、荧光量子产率为43%的黄色油溶性碳量子点。将该碳量子点分散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涂敷在紫外发光二极管(365 nm)灯珠表面,制备的光致发光器件发出明亮黄光(560 nm),最大亮度达到23000 cd/m^(2)。进一步将该碳量子点掺杂到聚乙烯基咔唑中作为发光层,制备了主客体掺杂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发射峰位于552 nm,最大亮度达到35.07 cd/m^(2)。上述研究表明,合成油溶性的碳量子点发光材料并将其掺杂到母体材料中作为发光层,可有效抑制碳量子点团聚诱导荧光猝灭问题,对发展高性能碳量子点基发光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发光二极管 三苯甲基 主客体掺杂发光层 亮度
下载PDF
钢琴桦木胶合板用的胶黏剂改性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泽华 许慧侠 罗钰冰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153-1157,共5页
为提高钢琴桦木胶合板用胶黏剂的性能,以大豆粕或棉籽粕作为蛋白基,以尿素、制丝废水、水溶性PAE树脂作为改性材料,制备一种钢琴桦木胶合板用的黏胶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大豆粕作为蛋白基时相比,棉籽粕蛋白基黏胶材料... 为提高钢琴桦木胶合板用胶黏剂的性能,以大豆粕或棉籽粕作为蛋白基,以尿素、制丝废水、水溶性PAE树脂作为改性材料,制备一种钢琴桦木胶合板用的黏胶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大豆粕作为蛋白基时相比,棉籽粕蛋白基黏胶材料的固含量、黏度得到改善,胶合强度较优;尿素可以使黏胶材料固含量、胶合强度提高,黏度减小,其中,尿素改性棉籽粕黏胶材料固含量为23.70%(质量分数),黏度为1 891 mPa·s,干胶合强度为1.308 MPa,湿胶合强度为0.525 MPa;当使用尿素和16%复合改性剂制备棉籽粕黏胶材料时,固含量为23.85%(质量分数),黏度为950 mPa·s,干、湿胶合强度分别为1.558、0.941 MPa,符合国标Ⅱ类胶合板标准,且热稳定性良好。综上,改性制备得到的胶黏剂可用于钢琴桦木胶合板,且具有一定的环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粕 尿素 水溶性PAE树脂 黏胶材料 胶合强度
下载PDF
硅量子点结合能的尺寸和形状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栾相森 闫晓丽 李慧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分析硅量子点的尺寸和形状对其结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尺寸、形状的硅量子点结合能。【结果】随着体系内原子数的增多,硅量子点结合能基本上呈现增大的趋势,这与纳米材料结合能的... 【目的】分析硅量子点的尺寸和形状对其结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尺寸、形状的硅量子点结合能。【结果】随着体系内原子数的增多,硅量子点结合能基本上呈现增大的趋势,这与纳米材料结合能的尺寸效应一致。然而,这种尺寸效应也会受到形状的影响。引入形状因子λ,研究发现在等尺寸的情况下,四面体形状(TH)的硅量子点结合能总是小于中心四面体对称(TC)的硅量子点,二者的结合能也都小于八面体形状(OT)的硅量子点。在一些硅量子点上出现原子数小的硅量子点其结合能反而大于原子数大的硅量子点,其原因是因为原子数小的硅量子点具有较大的形状因子。另外,硅量子点体系中氢硅比(氢原子与硅原子的比值),即n(H)/n(Si),能够同时反映硅量子点的尺寸、形状参数,硅量子点结合能与氢硅比的线性关系进一步证明了硅量子点的尺寸、形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晶体 结合能 尺寸效应 形状效应 氢硅比
下载PDF
医用导尿管的表面抗菌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春华 魏丽乔 +2 位作者 贾鹏 王淑花 许并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5期1826-1827,共2页
将纳米SiO2作为抗菌剂载体,制备出一种新型栽银锌纳米SiO2抗菌剂,再对其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采用紫外光辐射法对医用导尿管进行表面活化,制备得表面接枝载银锌纳米SiO2抗菌剂的抗菌导尿管。IR、抑菌环实验结果表明,抗菌剂以化... 将纳米SiO2作为抗菌剂载体,制备出一种新型栽银锌纳米SiO2抗菌剂,再对其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采用紫外光辐射法对医用导尿管进行表面活化,制备得表面接枝载银锌纳米SiO2抗菌剂的抗菌导尿管。IR、抑菌环实验结果表明,抗菌剂以化学价键的形式接枝到导尿管表面,制得的抗茵导尿管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导尿管 紫外光辐射 抗菌 纳米SIO2
下载PDF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水杨醛缩乙二胺锌的光电性能表征(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房晓红 郝玉英 +1 位作者 刘旭光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水杨醛缩乙二胺锌[Zn(salen)],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Zn(salen)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利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很容易制备高质量、无定型薄膜。Zn(salen)的HOMO、LUMO能级及电化学带隙分别为-5.87, -...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水杨醛缩乙二胺锌[Zn(salen)],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Zn(salen)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利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很容易制备高质量、无定型薄膜。Zn(salen)的HOMO、LUMO能级及电化学带隙分别为-5.87, -3.41,2.46 eV。在365 nm紫外光的照射下,Zn(salen)粉体具有强的蓝光发射,但其薄膜具有黄光发射。在正向电压的驱动下,器件ITO/CuPc/NPD/Zn(salen) /Al的EL发光峰位于552 nm,是色坐标为x=0.504,y=0.316的黄光发射,器件的启动电压7.5 V,最大亮度301cd/m2,电流效率1.6 cd/A。无论是Zn(salen)薄膜的光致发光还是器件的电致发光,与Zn(salen)粉体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红移现象,这归因于薄膜中Zn(salen)聚集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缩乙二胺锌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含镁高熵合金Mg_(x)TiVNiAlCr储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申炳泽 樊建锋 郭卉君 《铸造技术》 CAS 2021年第7期565-569,共5页
通过高能球磨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含镁高熵合金(HEA)Mg_(x)TiVNiAlCr(x=0,0.5,1)并系统研究了其吸放氢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合金的点阵结构,表明该系列合金在吸氢前后均是以体心立方(bcc)以及C14 Laves相为主的简单相结构。在储... 通过高能球磨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含镁高熵合金(HEA)Mg_(x)TiVNiAlCr(x=0,0.5,1)并系统研究了其吸放氢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合金的点阵结构,表明该系列合金在吸氢前后均是以体心立方(bcc)以及C14 Laves相为主的简单相结构。在储氢性能方面,Mg含量的变化对其动力学的影响主要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达到90%的最大吸氢量所需时间(t0.9)的变化表示。而其热力学则通过镁含量对压力-成分-温度(P-C-T)曲线的平台压及氢化物的生成焓(ΔH)的影响来阐明。含镁HEA的最大吸氢量与生成焓之间相互存在影响,且Mg等大原子半径元素对HEAs的储氢性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储氢性能 动力学 生成焓
下载PDF
氢化-脱氢制备的ZK60纳米晶镁合金粉体及其组织演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联林 樊建锋 +3 位作者 张华 夏宗坤 董洪标 许并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08-2914,共7页
通过研究温度、氢压和时间等对ZK60镁合金粉体氢化-脱氢过程的影响,开发了制备ZK60纳米晶镁合金粉体材料的新工艺。在探究ZK60合金粉体完全氢化-脱氢的基础上,采用XRD、OM、SEM以及TEM考察了氢化-脱氢前后镁合金粉体组织与结构演变。实... 通过研究温度、氢压和时间等对ZK60镁合金粉体氢化-脱氢过程的影响,开发了制备ZK60纳米晶镁合金粉体材料的新工艺。在探究ZK60合金粉体完全氢化-脱氢的基础上,采用XRD、OM、SEM以及TEM考察了氢化-脱氢前后镁合金粉体组织与结构演变。实验结果表明,ZK60合金粉体在氢化-歧化-脱氢-再复合(hydrogenation–disproportionation–desorption–recombination,HDDR)过程中,温度对其氢化-脱氢程度影响最大。可完全氢化的最佳技术为350℃时,2 MPa氢压下保温12 h,完全脱氢的最佳工艺是在350℃下抽高真空3 h。采用该工艺可将ZK60合金粉末的晶粒由160?m细化到2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DR ZK60合金 压力 温度
原文传递
有机发光器件(OLED)界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伟华 王华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0-358,384,共10页
有机发光器件(OLED)以其轻薄、柔性、可折叠、低功耗、面光源和响应快等诸多优越性能已成为下一代全彩柔性或硬底显示、固态白光照明的材料,在商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对于液晶显示屏与LED照明,OLED的效率较低和稳定性较差... 有机发光器件(OLED)以其轻薄、柔性、可折叠、低功耗、面光源和响应快等诸多优越性能已成为下一代全彩柔性或硬底显示、固态白光照明的材料,在商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对于液晶显示屏与LED照明,OLED的效率较低和稳定性较差,已经成为制约OLED发展的两大技术瓶颈。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OLED的效率的稳定性与器件中的界面结构与界面特性紧密相关,为此开展OLED界面研究,探寻改善器件性能的新途径成为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OLED界面研究对器件性能调控的重要作用,随后结合本课题组最新的界面研究成果,分别从阳极/有机层界面、有机层/有机层界面、阴极/有机层界面和有机层内部界面等4方面介绍了OLED界面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OLED界面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界面结构 发光效率
下载PDF
高压低温烧结AZ91细晶镁合金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磊 樊建锋 +2 位作者 张华 董洪标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0-384,共5页
为了细化镁合金晶粒,对AZ91粉末采用高压低温烧结方法制备细晶AZ91镁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烧结体的显微组织与成分,研究了烧结时间与致密度和硬度的关系,揭示了高压低温烧结过程中烧结体内组织的细化与生长机理... 为了细化镁合金晶粒,对AZ91粉末采用高压低温烧结方法制备细晶AZ91镁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烧结体的显微组织与成分,研究了烧结时间与致密度和硬度的关系,揭示了高压低温烧结过程中烧结体内组织的细化与生长机理。结果表明,在1 200 MPa、300℃条件下烧结48h后,晶粒平均尺寸约10μm,致密度达到99.5%;与铸态时相比,高压低温烧结法制备的镁合金,其显微硬度(HV)值从81.6提高到103。本研究对回收利用工业镁合金废屑、拓展高性能镁合金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镁合金 高压低温烧结 晶粒细化 显微硬度
下载PDF
电脉冲对冷轧ZK60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勋 樊建锋 +4 位作者 李贝贝 张华 张强 董洪标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470,494,共6页
研究了电脉冲处理对冷轧ZK60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电脉冲处理能提高位错移动能力,促进再结晶过程的进行,实现细晶强化。晶粒平均尺寸从均匀化处理后的110μm降至13μm左右,抗拉强度从182MPa提高至265MPa,延伸率从7.6%提高... 研究了电脉冲处理对冷轧ZK60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电脉冲处理能提高位错移动能力,促进再结晶过程的进行,实现细晶强化。晶粒平均尺寸从均匀化处理后的110μm降至13μm左右,抗拉强度从182MPa提高至265MPa,延伸率从7.6%提高到18.1%。较高的变形量和适宜的电脉冲参数有利于再结晶过程;不同类型的孪晶在电脉冲处理过程中表现不同,拉伸孪晶被保留下来,而压缩孪晶易于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 再结晶 力学性能 孪晶
下载PDF
铈和铂掺杂钙钛矿催化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欣 韩非 +1 位作者 申倩倩 贾虎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8,共7页
用醇盐法制备了铈和铂元素掺杂的钙钛矿催化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材料颗粒均匀,直径约30 nm,以钙钛矿(CaTiO3)和烧绿石(Ca2Ti2O6)共存,铈和铂元素分散均... 用醇盐法制备了铈和铂元素掺杂的钙钛矿催化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材料颗粒均匀,直径约30 nm,以钙钛矿(CaTiO3)和烧绿石(Ca2Ti2O6)共存,铈和铂元素分散均匀并形成掺杂的固溶体结构。构建了Pt(111)和铂铈原子替代钛原子的钙钛矿掺杂模型,并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CaTixPtyCezO3材料的形成能、态密度和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aTi0.9Pt0.05Ce0.05O3对NH3的吸附能与Pt(111)最接近,掺杂使体系吸附能降低,有利于氨氧化催化的吸附和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掺杂 钙钛矿 第一性原理计算 吸附能
下载PDF
HCVD方法中生长温度和氨气流量对InN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哲 于斌 +4 位作者 李天保 余春燕 贾伟 郭俊杰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9-793,共5页
实验以升华温度较低的三氯化铟(InCl3)为铟源,通过自制的卤化物化学气相沉积(HCVD)装置扩大了Ⅲ、Ⅴ族源共混生长区域,实现了InN在Si(111)衬底上的生长。探讨了生长温度与氨气流量对InN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 实验以升华温度较低的三氯化铟(InCl3)为铟源,通过自制的卤化物化学气相沉积(HCVD)装置扩大了Ⅲ、Ⅴ族源共混生长区域,实现了InN在Si(111)衬底上的生长。探讨了生长温度与氨气流量对InN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InN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固定NH3流量,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InN形貌由分离的薄片状转变为交织的圆饼状,其中非极性(100)晶面取向性增强,晶体质量得到改善;保持生长温度恒定,增加氨气流量,InN形态由圆饼状转变为垂直的柱状,晶体取向从由非极性面(100)为主向极性(002)面为主的趋势转变。本实验研究对InN纳米材料的可控生长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 INCL3 HCVD 取向 XRD
下载PDF
分子印迹功能化多孔碳微球选择性吸附二苯并噻吩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海燕 张军利 刘伟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结合分子印迹技术,以多孔碳微球(P-CMSs)为载体,通过表面修饰后,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制备得到P-CMSs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P-CMS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 结合分子印迹技术,以多孔碳微球(P-CMSs)为载体,通过表面修饰后,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制备得到P-CMSs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P-CMS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物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气相色谱仪对MIP/P-CMSs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选择性吸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IP/P-CMSs对DBT的最大吸附量为123.7 mg/g,吸附平衡时间为150min;与P-CMSs相比,印迹结构的引入提高了吸附容量和选择性,且吸附过程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本研究为油品深度脱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多孔碳微球 吸附 选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