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利司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的Meta分析
1
作者 韩炜 宋叶君 +5 位作者 田晓英 王国慧 杜金星 王俊 刘香香 张改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282-286,F0003,共6页
目的评价奥利司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从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开始至2023年9月国内外关于奥利司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 目的评价奥利司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从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开始至2023年9月国内外关于奥利司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文献。运用Review Manager 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共450例患者,纳入研究无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为丙氨酸转氨酶(ALT)[MD=-35.18,95%CI(-56.71,-13.64),P<0.0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MD=-25.69,95%CI(-43.13,-8.26),P<0.01],谷氨酰转移酶(GGT)[MD=-48.12,95%CI(-74.65,-21.60),P<0.01],总胆固醇[MD=-2.13,95%CI(-4.06,-0.21),P=0.03],三酰甘油[MD=-2.20,95%CI(-4.21,-0.19),P=0.0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利司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有效降低患者ALT、AST、GGT、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奥利司他 META分析
下载PDF
HBsAg阳性孕妇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宫内传播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丰淑英 高怡 +2 位作者 张改萍 李藤 杜灿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841-844,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事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处于乙肝的高发区,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5%~6%[1]。HBV携带者不仅是传染源,还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密切。母婴传播是我国HBV传播的主要方式,有调查显示,...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事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处于乙肝的高发区,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5%~6%[1]。HBV携带者不仅是传染源,还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密切。母婴传播是我国HBV传播的主要方式,有调查显示,HBV经母婴传播所引起的感染约占我国婴幼儿感染的1/3[2]。对高危新生儿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病毒疫苗联合免疫已普遍被临床采用,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高危新生儿 母婴传播 流行率 HBV携带者 宫内传播 META分析 感染事件
下载PDF
职业防护教育对预防护士针刺伤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改萍 高怡 +1 位作者 王男男 崔亚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3期3926-3928,共3页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针刺伤可致感染、疾病,残疾,甚至死亡。超过25种血源性病原体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文献[2]报道,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针刺伤可致感染、疾病,残疾,甚至死亡。超过25种血源性病原体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文献[2]报道,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常见病原体感染总数的比率最高,达55.93%,其次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30.51%、丙型肝炎病毒(HCV)10.17%以及梅毒3.39%。此外还可导致一定的心理创伤与经济损失。目前,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关注的重大安全问题之一[3]。文献[4]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80%,每年全球大概有10万护士被针头刺伤。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重视,逐步降低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5]。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的预防干预效果研究。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职业防护教育预防护士针刺伤效果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预防针刺伤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防护教育 医院护理人员 针刺伤 手术刀片 锐器伤 缝合针 META分析 注射针头
下载PDF
替比夫定抗病毒疗效及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彩玲 王男男 +6 位作者 崔亚莉 袁约瑟 刘雨秋 汪波 张改萍 丰淑英 高怡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669-2673,共5页
目的 评价乙肝孕妇晚期服用替比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和阻断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和Science Direct外文数据库中,系统... 目的 评价乙肝孕妇晚期服用替比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和阻断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和Science Direct外文数据库中,系统检索从建库开始至2019年7月国内外关于乙肝孕妇服用替比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和对宫内传播的阻断效果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提取相关信息.结果 共纳入33篇文献,共有试验对象3476人,替比夫定组1597人,对照组1879人,对照组不使用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组孕妇分娩时HBV-DNA水平低于入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11,95%CI(-4.49,-3.73),P<0.01],且替比夫定组孕妇分娩时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73,95%CI(-4.39,-3.06),P<0.01].替比夫定组新生儿宫内传播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2.26,95%CI(1.94,2.63),P<0.01].结论 Meta分析显示,乙肝孕妇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以通过降低HBV-DNA水平而阻断婴儿宫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疗效 宫内传播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丰淑英 程宇骞 +3 位作者 孔咪咪 闫闪闪 张改萍 高怡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和ScienceDirect外文数...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和ScienceDirect外文数据库,系统检索国内外不同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影响的文献。结果共检索出符合标准的有关文献18篇,文献共纳入研究对象3758人,其中母乳喂养组1997人,人工喂养组1761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OR=0.83,95%CI(0.58,1.20),P=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表明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相对可靠。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没有影响,母乳喂养并不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META分析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Meta分析
6
作者 张改萍 田晓英 +7 位作者 宋叶君 孟小玲 杜金星 周冉 张思宇 侯学琳 赵芳 韩炜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年第8期486-491,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辛伐他汀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检索2023年9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辛伐他汀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目的 系统评价辛伐他汀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检索2023年9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辛伐他汀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篇研究,共1 0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95%CI):3.72(2.50,5.53),P<0.01],试验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MD(95%CI):-13.45(-17.11,-9.80),P<0.0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MD(95%CI):-12.58(-16.09,-9.07),P<0.01],γ-谷氨酰转移酶(γ-GT)[MD(95%CI):-25.74(-34.47,-17.01),P<0.01],三酰甘油(TG)[MD(95%CI):-0.50(-0.79,-0.21),P=0.0008]水平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C)[MD(95%CI):-0.80(-1.66,0.06),P=0.0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95%CI):-0.27(-0.69,0.15),P=0.21]水平略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NAFLD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该药物的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ALT、AST、γ-GT和T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辛伐他汀 META分析 脂肪肝 抗脂肝药
下载PDF
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翠梅 丁菁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100-101,共2页
护理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帮助实习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以往在校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护理理论和护理操作能力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 护理教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帮助实习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以往在校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护理理论和护理操作能力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也是实习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已成为护理管理者工作的重要内容。几年来,我们在护理教学中不断摸索求新,总结制订了一套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使护理教学管理步入科学发展轨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学 管理模式 应用
原文传递
重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 延续生命传递爱
8
作者 张改萍 《健康向导》 2022年第3期12-13,共2页
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在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前,乙型肝炎病毒以母婴传播为主,占30%-50%,且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准妈妈,尤其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 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在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前,乙型肝炎病毒以母婴传播为主,占30%-50%,且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准妈妈,尤其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原双阳性,有可能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宝宝,引起宝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即乙型肝炎妈妈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均阳性却不干预的情况下,其宝宝约有80%~90%感染概率。所以,防止新生儿感染,最主要的是阻断母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断母婴传播 新生儿感染 母婴阻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体液传播 围生期 双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