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君璧中西融合的绘画实践路径探析——以其彩墨静物画为中心
1
作者 王小丽 《书画世界》 2024年第3期9-11,I0004,共4页
方君璧(1898—1986)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名门望族之家。1912年,时年14岁的方君璧追随其姐方君瑛赴法国留学。22岁时,她考入了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成为当时唯一来自中国的女学生。1924年,她的两幅油画作品《... 方君璧(1898—1986)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名门望族之家。1912年,时年14岁的方君璧追随其姐方君瑛赴法国留学。22岁时,她考入了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成为当时唯一来自中国的女学生。1924年,她的两幅油画作品《H小姐的肖像》和《吹笛女》(图1)入选巴黎春季沙龙,《吹笛女》被巴黎美术杂志刊为封面,她也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二十四年 中西融合 女画家 法国留学 君璧 美术杂志 静物画 方君瑛
下载PDF
以"过载"回应时代:对于研究型艺术的思考
2
作者 蔡润玮 《艺术当代》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本文探讨了研究型艺术的"信息过载"是艺术面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巨变所作出的必然的回应.对研究型艺术的讨论不能以一种以偏概全的形式去忽略全球与本土之间艺术生态的差异.我国本土化的研究型艺术并非太多而使信息过载,相反... 本文探讨了研究型艺术的"信息过载"是艺术面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巨变所作出的必然的回应.对研究型艺术的讨论不能以一种以偏概全的形式去忽略全球与本土之间艺术生态的差异.我国本土化的研究型艺术并非太多而使信息过载,相反,它是因太少而引起的认知匮乏和思考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艺术 克莱尔·毕晓普 信息过载
原文传递
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比利时的美术交流
3
作者 王秀燕 《美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1,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一批留学比利时研习美术的学子的归国,使得中比美术交流的方式和渠道由最初的美术展览延伸到美术教育,赴比学习的美术留学生作为文化传播渠道在中比美术交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相关展览及留比... 20世纪30年代,一批留学比利时研习美术的学子的归国,使得中比美术交流的方式和渠道由最初的美术展览延伸到美术教育,赴比学习的美术留学生作为文化传播渠道在中比美术交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相关展览及留比美术群体的研究,以中比美术交流为线索,挖掘美术交流史中被遮隐的发展脉络,进而探讨中比美术交流互鉴对中国美术发展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利时现代美术展览会 中国美术展览会 美术留学生 美术交流
原文传递
意象相生——李骆公写意油画中的意象营造
4
作者 侯鹭辉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5,共7页
一、李骆公与写意油画与西方艺术的科学性与写实性的形体造型不同,中国画画家的物象刻画往往不求形似,以画传情,体现出对“意”的追求。在油画这门艺术传入中国后,中国画家仍然没有停止对画面中“意”的向往,所以在面对油画这种舶来品时... 一、李骆公与写意油画与西方艺术的科学性与写实性的形体造型不同,中国画画家的物象刻画往往不求形似,以画传情,体现出对“意”的追求。在油画这门艺术传入中国后,中国画家仍然没有停止对画面中“意”的向往,所以在面对油画这种舶来品时,中国画家以兼容中西的方式探索油画新的表现形式,无论是1924年在法国以林风眠为代表的留学生尝试以西方艺术改进中国艺术所组织成立的霍普斯会,还是在五四运动后延续霍普斯会艺术理想的北京艺术大会都力图通过研究中西方艺术来创造新的艺术。其中既有林风眠借助油画这种媒介所表现的仕女形象,又有吴冠中笔下烟雨朦胧,黑与白、浓与淡交织汇融的江南风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风眠 写意油画 艺术理想 形体造型 中西方艺术 仕女形象 表现形式 不求形似
下载PDF
“图式-修正”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张玥盈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7期6-8,共3页
图像再现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各门类艺术的共有特点,其中包含着艺术家与观者双方对于图式的归纳、选择与运用。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与错觉》中分析了图像再现的心理学问题,论证了图像再现中图式与修正的运用逻辑,其对... 图像再现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各门类艺术的共有特点,其中包含着艺术家与观者双方对于图式的归纳、选择与运用。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与错觉》中分析了图像再现的心理学问题,论证了图像再现中图式与修正的运用逻辑,其对多领域知识的运用增强了论题的科学性和涵盖范围的广阔性,引起了学者对于艺术与错觉关系的探讨和对“图式-修正”理论的关注。将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提出的“图式-修正”理论运用于艺术创作与图像再现的分析中,以期推动艺术发展与视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修正”理论 图像再现 艺术心理学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不停外延的行为——近年来中国数字艺术展览的回视
6
作者 常佳琦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实践在众多领域的存在性和主导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数字艺术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展示和传播形式都需要适应新的变化,亟需探索和研究数字艺术的展览模式。...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实践在众多领域的存在性和主导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数字艺术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展示和传播形式都需要适应新的变化,亟需探索和研究数字艺术的展览模式。近年来,中国数字艺术展览凭借其不停外延的行为,在数字艺术史上和展览史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着成为主流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数字艺术展览主要模式、策展的空间设计和作品的选择进行分析,简要回顾了近年来中国数字艺术展览的动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艺术展览 数字艺术 回视 外延
下载PDF
抒情写意 求索修远——韩文来的艺术追求与实践
7
作者 杜冠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2023年9月,天津美术学院为退休教授韩文来举办了一场名为“大美之艺——韩文来艺术文献展”的大型展览活动。展览分为5个部分,主要展出韩文来先生从艺70年的精品力作,包含了韩先生不同时期书画作品及文献内容600余件,其中课徒画稿百余... 2023年9月,天津美术学院为退休教授韩文来举办了一场名为“大美之艺——韩文来艺术文献展”的大型展览活动。展览分为5个部分,主要展出韩文来先生从艺70年的精品力作,包含了韩先生不同时期书画作品及文献内容600余件,其中课徒画稿百余件、早期作品及手稿等数百幅、绘画和书法作品等200余幅。可以说,这个展览系统展示了韩文来先生的创作轨迹、观念演变和全面的艺术素养,为我们认识20世纪后半叶以来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研究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作品 天津美术学院 抒情写意 大型展览 书画作品 文献展 写意花鸟画 书法作品
下载PDF
从这里认识当代中国——《故事里的中国》“四史”教育资源探析
8
作者 郝丹 薛峰 《新闻世界》 2024年第9期94-97,共4页
由央视和国家话剧院合作推出的《故事里的中国》是近年来以影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典型实践。该节目多角度呈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蕴含着丰富的“四史”教育资源。该节目以综艺叙事为手段... 由央视和国家话剧院合作推出的《故事里的中国》是近年来以影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典型实践。该节目多角度呈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蕴含着丰富的“四史”教育资源。该节目以综艺叙事为手段,兼具真实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助力了“四史”教育资源的大众化传播。“四史”教育资源融入到节目,对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印证了影视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主义理论范式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故事里的中国 “四史” 教育资源
下载PDF
宋代题画诗中的禽鸟意象类型研究
9
作者 王瑶瑶 赵振宇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0,共5页
在宋代花鸟画繁荣的背景下,禽鸟意象在宋代题画诗中的出现更加频繁并且多样。从各种类禽鸟题画诗数量、诗中禽鸟意象以及禽鸟生态类群意象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能够了解宋人在各类禽鸟意象使用上的倾向性,进而理解宋人审视禽鸟形象时表... 在宋代花鸟画繁荣的背景下,禽鸟意象在宋代题画诗中的出现更加频繁并且多样。从各种类禽鸟题画诗数量、诗中禽鸟意象以及禽鸟生态类群意象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能够了解宋人在各类禽鸟意象使用上的倾向性,进而理解宋人审视禽鸟形象时表现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意涵。通过统计宋代题画诗中的禽鸟意象类型和作品数量,可以看出诗人偏爱雁、鹤等题材的绘画作品。同时,由于雁和鹤在宋代有着丰富的内涵,契合了文人的审美和理想,所以此类题材的绘画被诗人反复题写。此外,从生态类群划分禽鸟意象,能够发现宋人对于禽鸟的生活环境与习性已经具有较为细致与深入的认识,在宋代草木鸟兽之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禽鸟题画诗中的意涵不仅仅反映出宋人对于社会生活的认知,还隐含着其尊重自然的生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诗 禽鸟意象 宋代生态思想
下载PDF
风景与观念——兼评萨利斯的《风景的意义》
10
作者 杨冰莹 《世界美术》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本文将约翰·萨利斯的著作《风景的意义》置于风景的观念史与艺术史的语境中进行评析,通过梳理西方风景画艺术的发展及其观念变迁,厘清“风景”的概念和含义,进而揭示萨利斯的现象学方法为风景画研究以及中西自然美学比较所提供的... 本文将约翰·萨利斯的著作《风景的意义》置于风景的观念史与艺术史的语境中进行评析,通过梳理西方风景画艺术的发展及其观念变迁,厘清“风景”的概念和含义,进而揭示萨利斯的现象学方法为风景画研究以及中西自然美学比较所提供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历史 观念 现象学 艺术史
原文传递
贝尔特·莫里索的忧郁图像与女性诗学
11
作者 王俐 《世界美术》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印象主义作为19世纪的的先锋艺术,仍然存在着几个“异类”:保罗·塞尚、乔治·修拉和贝尔特·莫里索。塞尚和修拉闻名于他们作品中人物的无生命感和对古典秩序的回归,塞尚笔下的面孔更是被评论家形容为“异乎寻常的漠然”,... 印象主义作为19世纪的的先锋艺术,仍然存在着几个“异类”:保罗·塞尚、乔治·修拉和贝尔特·莫里索。塞尚和修拉闻名于他们作品中人物的无生命感和对古典秩序的回归,塞尚笔下的面孔更是被评论家形容为“异乎寻常的漠然”,“几乎成了一张面具”[1]。作为他们的前辈,莫里索的作品表现出了类似却更为隐蔽的特质,然而她师从柯罗精细的色彩和梦幻的氛围却常常让观众忽视这一点。本文试图以“忧郁症”这一精神分析的角度来重构莫里索作为一名印象派画家的身份和艺术语言,尝试用鲜少运用于印象派研究的精神分析作为工具找到莫里索作为一名19世纪的女性画家在印象主义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特·莫里索 忧郁症 陌生感 诗学
原文传递
北宋皇家教育与宗室绘画略论
12
作者 才树新 赵振宇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5,共2页
本文以北宋历朝为时间线索,将宗室绘画发展与皇家艺术教育相关联,由此认为北宋历朝皇帝在宗室画家的成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积极的艺术导向与推动作用。经太祖和太宗时期的艺术收藏与积蓄,真宗朝的宫廷便开始持续促进宗室... 本文以北宋历朝为时间线索,将宗室绘画发展与皇家艺术教育相关联,由此认为北宋历朝皇帝在宗室画家的成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发挥了积极的艺术导向与推动作用。经太祖和太宗时期的艺术收藏与积蓄,真宗朝的宫廷便开始持续促进宗室绘画的生长,而宋仁宗的若干文教手段则对北宋后期皇亲国戚的图画雅好产生了深远意义。历北宋英宗、神宗两朝熏陶,随着宗子染习书画日深,哲宗朝皇室宗亲的创作在与士大夫画家的艺术交流之中渐入佳境,而赵佶则正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宗室绘画发展亦在北宋末年达到了其历史的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皇帝 宗室绘画 艺术教育
原文传递
论学院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
13
作者 郑菡莹 《艺术教育》 2023年第10期53-56,共4页
当代艺术反映了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价值诉求,但学院并没有因此模糊立场或持中立态度,而是与时俱进,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之路中进行了相应的转向。文章通过探讨学院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已经发生的两次转向,进一步客观认识学院和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反映了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价值诉求,但学院并没有因此模糊立场或持中立态度,而是与时俱进,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之路中进行了相应的转向。文章通过探讨学院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已经发生的两次转向,进一步客观认识学院和当代艺术的关系,从而为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 当代艺术 艺术教育 艺术批评
原文传递
陈撰当属“扬州八怪”考辨
14
作者 宋天乐 《东方收藏》 2023年第9期75-77,共3页
陈撰是清中期画家、诗人和收藏家,善画花鸟、人物,山水亦有创造,书法化古出新且颇有汉简隶意。其生于钱塘,后寄寓扬州,客居盐商家中,与金农、汪士慎、边寿民等画家皆有交游。黄宾虹在其画史著作《古画微》中将陈撰列入“扬州八怪”之列... 陈撰是清中期画家、诗人和收藏家,善画花鸟、人物,山水亦有创造,书法化古出新且颇有汉简隶意。其生于钱塘,后寄寓扬州,客居盐商家中,与金农、汪士慎、边寿民等画家皆有交游。黄宾虹在其画史著作《古画微》中将陈撰列入“扬州八怪”之列,但此说毕竟为黄氏一家之言,尚需考证。文章就陈撰的艺术特征、地缘关系、交游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对陈撰当属“扬州八怪”之说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撰 扬州八怪 文人
原文传递
《白菜》中的生活--小议忻东旺的写生观
15
作者 沈琪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14,F0003,共3页
忻东旺不同年份的写生白菜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忻东旺也曾因此笑言自己是“靠卖白菜为生”。白菜并非稀有菜品,以其入画的画家也不在少数,何以忻东旺画的白菜会受到人们如此青睐呢?对此,忻东旺认为,自己画的白菜之所以畅销,... 忻东旺不同年份的写生白菜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忻东旺也曾因此笑言自己是“靠卖白菜为生”。白菜并非稀有菜品,以其入画的画家也不在少数,何以忻东旺画的白菜会受到人们如此青睐呢?对此,忻东旺认为,自己画的白菜之所以畅销,是因为白菜在民间具有高洁清廉和富贵招财的双重象征意味,贴近大众生活,因此雅俗共赏。显然,忻东旺的解释只是表明了白菜的社会属性,对自己所画白菜的热卖现象却是避而未谈。事实上,对白菜这种中国北方家家户户过冬必备的食物,农民出身的忻东旺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情。他曾经说过,没有思想支持的技艺如同没有精神统帅的军队,为谁而战不明确,战斗力必然衰竭。艺术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技艺也必然衰竭。[1]以忻东旺所画的白菜而论,其中展现出的对白菜的平凡特质的细致描绘与深刻理解,恰是画家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大众生活 象征意味 农民出身 雅俗共赏 精神力量 社会属性
下载PDF
中国当代经典小说封面设计与文本表达关系研究
16
作者 郝丹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4-27,共4页
以《平凡的世界》《活着》《穆斯林的葬礼》《红高粱家族》《蛙》《解密》《玉米》等中国当代经典小说的封面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设计理论进行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封面设计与文本表达间存在的三种关系:一是直接呈现,即通过在封... 以《平凡的世界》《活着》《穆斯林的葬礼》《红高粱家族》《蛙》《解密》《玉米》等中国当代经典小说的封面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设计理论进行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封面设计与文本表达间存在的三种关系:一是直接呈现,即通过在封面上设计主人公形象、情节现场和小说题名来直观呈现文本内容;二是暗喻,即根据文本主题的表达需要,对本体形象和喻体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使封面上的图像语言和文本中的文学语言实现互文互补;三是象征,即依托小说文本的阐释意义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选择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象征性形象作为封面设计的主体,以此增强文学作品的悬念和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经典小说 封面设计 文本表达
下载PDF
“时代之问”2022全国高等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系列活动综述
17
作者 刘艺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8,共5页
本刊精选“‘时代之问’美术教育的使命与价值--2022高等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部分学者的发言,分两期刊登,以期引起美术教育领域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更加热烈的思考和回应。同时奉上的还有两个展览,一个是在天津美术... 本刊精选“‘时代之问’美术教育的使命与价值--2022高等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部分学者的发言,分两期刊登,以期引起美术教育领域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更加热烈的思考和回应。同时奉上的还有两个展览,一个是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时代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第五届院展巡回展”,另一个是在天津市美术馆举办的“艺道传薪--天津美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科研究生教学展”。两场展览虽晚于“时代之问”论坛一个月举办,但其探索性的主旨也可以视为天津美术学院在实践上对论坛主题的一种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研究生教学 活动综述 高等美术教育 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画院 巡回展 美术馆
下载PDF
抽象绘画的具象命名问题刍议——从阿尔弗雷德·巴尔《立体派与抽象艺术》谈起
18
作者 孙嘉聪 《荣宝斋》 2023年第7期114-119,共6页
美国二十世纪著名艺术史家阿尔弗雷德·巴尔的《立体派与抽象艺术》这篇文章提出了抽象绘画的具象命名问题,本文站在史学史发展角度通过梳理历史与当代的艺术风格发展与审美就抽象艺术的命名问题进行论证,结合对西方绘画的题图关系... 美国二十世纪著名艺术史家阿尔弗雷德·巴尔的《立体派与抽象艺术》这篇文章提出了抽象绘画的具象命名问题,本文站在史学史发展角度通过梳理历史与当代的艺术风格发展与审美就抽象艺术的命名问题进行论证,结合对西方绘画的题图关系的分析,论述具象命名与抽象艺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艺术 巴尔 绘画命名
原文传递
《中国书画报》的创刊和定位
19
作者 白亚楠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5-49,共5页
1986年,《中国书画报》正式创刊,迅速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普及群众美术知识、技能的重要平台,在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刊物“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普及为主,雅俗共赏”的定位,既是创办者的主动选择,也... 1986年,《中国书画报》正式创刊,迅速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普及群众美术知识、技能的重要平台,在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刊物“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普及为主,雅俗共赏”的定位,既是创办者的主动选择,也体现了有信仰、有热情的老干部的社会主义文化觉悟。老干部发挥余热,创办《中国书画报》,并使之得以广泛发行,是顺应时代的文化热潮,其成就也意味着在引导人民群众艺术审美趣味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方面,普及性刊物的作用并不亚于学术刊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画报》 创刊与定位 群众美术 社会需求 审美导向
下载PDF
2022“学院精神”天津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双年展(美术学类)会议综述
20
作者 张梓璇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17,共3页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艺术集众美而成大美,立德树人、德行天下,师者以厚德为行。2022年12月2日,以“学院精神”为主题的“大美之艺·厚德之行——天津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双年展(美术学类)”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本届双年展展出了141位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艺术集众美而成大美,立德树人、德行天下,师者以厚德为行。2022年12月2日,以“学院精神”为主题的“大美之艺·厚德之行——天津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双年展(美术学类)”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本届双年展展出了141位专业教师的240件代表作品,呈现出文化上的传承和多元形态,反映了教师们在当下艺术创作中的价值追求和深度思考。从2020年开始,“大美之艺·厚德之行——天津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双年展”分别以美术学与设计学分类展出的方式交替展示。通过展览增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拓展思维,促进教学与科研创作融合共进,同时也活跃学校的学术氛围,形成天美艺术创作的精神品格,推动学科建设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内涵式发展 拓展思维 深度思考 立德树人 美术学 教师作品 精神品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