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4~2009年天津市典型芦苇沼泽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清 高军 +1 位作者 王中良 王义东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5-331,共7页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6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北大港湿地和大黄堡湿地的典型芦苇沼泽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分析了1984~2009年期间天津市典型芦苇沼泽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与198...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6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北大港湿地和大黄堡湿地的典型芦苇沼泽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分析了1984~2009年期间天津市典型芦苇沼泽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与1984年相比,2009年研究区芦苇沼泽面积减少了68 km2,所占面积比例减少了22%;而养殖池塘面积增加了110 km2。其中,大黄堡湿地、北大港独流减河下游两河道间和沙井子水库南侧区域的芦苇沼泽面积大幅减少;而七里海湿地和北大港水库的芦苇沼泽受到的人类干扰相对较少。水产养殖池塘面积增加是造成芦苇沼泽被破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沼泽 动态变化 湿地自然保护区 天津
原文传递
保山市东河流域生态修复空间识别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雅婷 李勇 +2 位作者 胡春明 马文敏 李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6,共9页
为了识别保山市东河流域林草生态系统不同的修复需求,探究其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以东河流域的林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生态系统压力、生态退化情况、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方面建立指数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河... 为了识别保山市东河流域林草生态系统不同的修复需求,探究其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以东河流域的林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生态系统压力、生态退化情况、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方面建立指数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河流域一般修复区的面积最大,其次是优先修复区;以林地生态状况优于草地为特征,由东河干流两侧的中心城区至外围山区林地的生态状况逐渐向好,生态修复需求度逐渐降低;修复空间分布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驱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分区 水源涵养服务 生态系统质量 东河流域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中国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92
3
作者 朱青青 王中良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5-313,共9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中国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Cd、As、Zn、Pb、Cu、Hg、Cr)的分布特征,系统讨论了区域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中国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 本文简要综述了中国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Cd、As、Zn、Pb、Cu、Hg、Cr)的分布特征,系统讨论了区域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中国主要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结果显示,中国主要水系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复合污染状况评价结果是:Cd>Hg>Pb>As>Zn>Cr>Cu。其中,Cd元素的Eir值介于41.25~1755.00之间,属于轻微到极强生态危害,其中大部分样点属于强至极强生态危害。Hg元素的Eir值介于115.29~470.83之间,属于强到极强生态危害,其中大部分样点属于很强至极强生态危害。地区对比而言,综合污染状况以海河和珠江较为显著,长江污染最轻。就其来源来讲,海河流域和珠江流域污染来源主要为工业污染,长江和黄河主要是流域岩石风化和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系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表土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74
4
作者 杨安 王艺涵 +2 位作者 胡健 刘小龙 李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6-894,共9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污染来源,沿东北-西南方向对青藏高原表土(0~20 cm)样品进行了采集,对土壤中的Ba、Cd、Co、Cr、Cu、Fe、Mn、Mo、Ni、Pb、Sb、Sc和Zn等13种重金属总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 为了解青藏高原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污染来源,沿东北-西南方向对青藏高原表土(0~20 cm)样品进行了采集,对土壤中的Ba、Cd、Co、Cr、Cu、Fe、Mn、Mo、Ni、Pb、Sb、Sc和Zn等13种重金属总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多元线性回归(PCA-APCS-MLR)受体模型初步定量解析了重金属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Cd和Sb均显著超标,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青藏高原土壤背景值的2.13与1.52倍.富集因子(EF)、地累积指数(Igeo)和Nemero综合指数(PN)分析同样表明青藏高原表土主要以Cd和Sb污染为主,但污染程度普遍不高.在空间分布方面,青藏高原中部、东南部及东北部均呈不同程度污染,但中部及东南部污染相对较重.PCA-APCS-MLR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土壤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分别为自然、交通和采矿等综合因素.Co、Cr、Cu、Fe、Mn、Ni和Sc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Ba、Cd、Mo和Pb主要受交通因素影响,Zn主要受自然和交通因素共同影响,Sb主要受采矿、自然和交通等综合因素影响.青藏高原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受交通、采矿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的Cd和Sb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表土 重金属 来源 PCA-APCS-MLR受体模型
原文传递
1998-2011年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被引量:62
5
作者 王永财 孙艳玲 王中良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4-602,共9页
基于1998-2011年的SPOT/NDVI数据,结合海河流域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海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利用海河流域30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1年海河流域NDVI呈缓... 基于1998-2011年的SPOT/NDVI数据,结合海河流域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海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利用海河流域30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1年海河流域NDVI呈缓慢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状况总体上在改善,但是在空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农田、森林、湿地改善最为明显,植被明显改善区域与植被高波动区分布基本一致,植被覆盖基本不变区域与植被低波动区基本一致;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的面积比例为31.7%,非气候因子驱动型分布于整个流域,占整个流域面积的68.3%,其分布地区土地覆盖类型主要是农田、建设用地,表明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SPOT NDVI 植被覆盖变化 气候因子
原文传递
第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关系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兵 宋献方 +3 位作者 张应华 韩冬梅 杨丽虎 唐常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7,共12页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采用稳定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第二松花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O)空间差异明显,上游水体中同位素最贫化,下游最富集。水化学类型从长白山源区的...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采用稳定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第二松花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O)空间差异明显,上游水体中同位素最贫化,下游最富集。水化学类型从长白山源区的Na-HCO3型,演化成Ca-Mg-HCO3型;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向Ca(Mg)-Cl(SO4)演化。运用端元法定量计算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换比例,上游山区深层地下水接受江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比例占50%左右;下游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补给江水,补给比例占20%左右。研究结果可为综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地表水 地下水 第二松花江
下载PDF
黑河出山径流过程与气象要素多尺度交叉小波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刘志方 刘友存 +4 位作者 郝永红 韩添丁 崔玉环 王建 王中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7-1146,共10页
运用交叉小波对黑河上游野牛沟气象站1959-2010年和祁连气象站1957-2010年年降水(AP)与年均气温(AAT)、北极涛动指数(AOI)和莺落峡站(1944-2010年)的年均径流量(AAR)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AOI存在3~5 a尺度的显著周期,... 运用交叉小波对黑河上游野牛沟气象站1959-2010年和祁连气象站1957-2010年年降水(AP)与年均气温(AAT)、北极涛动指数(AOI)和莺落峡站(1944-2010年)的年均径流量(AAR)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AOI存在3~5 a尺度的显著周期,AAT存在3 a尺度的显著周期,AP存在3 a和4~6 a尺度的显著周期,AAR存在3 a、2.5~4 a和5 a比较显著的周期;黑河上游径流的增加主要是受"暖湿"气候影响;AAR与AOI、AAT呈现出3 a的负相关和3~4 a的近似负相关共振周期,AAR与AP存在2~7 a的显著性的共振周期,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很大,为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受AOI的影响,AAR在1987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受AAT的影响,AAR在1974年和1996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受AP的影响,AAR在1986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降水和气温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小波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非平稳时间序列 黑河
下载PDF
天津城市排污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39
8
作者 吴光红 朱兆洲 +2 位作者 刘二保 李万庆 郑洪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3-420,共8页
测定了天津大沽排污河沉积物和底部原状土壤中重金属及As、Fe、TN、TP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相对富集系数、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底部原状土壤污染较小.Hg、Cd、Zn和Pb富集最严重,Cr... 测定了天津大沽排污河沉积物和底部原状土壤中重金属及As、Fe、TN、TP和有机质的含量,采用相对富集系数、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底部原状土壤污染较小.Hg、Cd、Zn和Pb富集最严重,Cr、Ni和As富集水平较低,Hg、Cd、Zn和Pb相对富集系数(REF)在沉积物中分别为59.3、25.4、14.5和7.5,在原状土壤中分别为8.44、5.19、6.6和3.3.各沉积物采样点中重金属含量差别较大,变异系数(CV)在74.4%~110.8%之间,津涞公路断面和新城桥2个采样点污染最严重.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与原状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差;但在底部原状土壤中,Hg、Cd、Zn和Pb之间的相关性强,其与OM和TP的相关性也较强,Cr、Ni和As与OM和TP的相关性差,Hg、Cd、Zn和Pb具有相似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明显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天津市主要河流相比,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相对富集系数 大沽排污河 天津市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碳汇与碳源过程的控制因子和临界条件 被引量:39
9
作者 孟伟庆 吴绽蕾 王中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9-1366,共8页
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组分特征,已成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碳汇。但是近年来对于湿地系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降水减少等原因使其碳"汇"功能减弱,湿地的碳蓄积能力下降且有转变为碳"源"的趋势。文章从... 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组分特征,已成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碳汇。但是近年来对于湿地系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降水减少等原因使其碳"汇"功能减弱,湿地的碳蓄积能力下降且有转变为碳"源"的趋势。文章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水份、植物类型、土壤厚度、微生物(底物、pH、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湿地碳汇/源过程的控制因子和临界交替条件。湿地水位的高低决定湿地的氧气环境,与甲烷产生量成正相关,但却与二氧化碳产生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湿地植物通过通气组织与根系分泌物等影响湿地碳的吸收与排放通量,湿地植株的高度、覆盖率等也是影响湿地作为碳汇与碳源的重要因素。不同深度土层由于其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等微生物活性不同导致各个土层碳吸收、排放通量的差异,通常浅层土壤中的CO2、CH4的产生率高于深层土壤。微生物的活跃程度直接影响到湿地碳的吸收与排放,影响活跃程度的因素包括湿地底物、pH、温度与氧化还原条件等。湿地底物浓度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甲烷的产生率,中性或者是弱碱性环境是产甲烷菌的最适宜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甲烷产生量越大,而温度对于二氧化碳的影响则是通过改变光合作用来实现。氧化还原电位与甲烷产生量成负相关关系,-150 mV是产甲烷菌产生甲烷的最高电位。总体上,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碳吸收与排放过程的复杂,以上这些因子相互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最后针对如何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控制湿地向碳"源"转化的条件措施方面进行了讨论,包括间歇灌溉、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等来增强湿地的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碳源 碳汇 控制因子 临界交替条件
下载PDF
西藏中部河流、湖泊表层沉积物及其周边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杨安 邢文聪 +3 位作者 王小霞 胡健 刘小龙 李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557-4567,共11页
为了解西藏河流-湖泊体系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潜在来源及生态风险,对西藏中部河流、湖泊表层沉积物及其周边土壤中As、Ba、Cd、Co、Cr、Cu、Hg、Mn、Mo、Ni、Pb、Sb、V、Zn、Al和Fe 16种重金属总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主... 为了解西藏河流-湖泊体系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潜在来源及生态风险,对西藏中部河流、湖泊表层沉积物及其周边土壤中As、Ba、Cd、Co、Cr、Cu、Hg、Mn、Mo、Ni、Pb、Sb、V、Zn、Al和Fe 16种重金属总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多元线性回归(PCA-APCS-MLR)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重金属的潜在来源.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As、Cd、Hg、Ni含量较高,其中Hg和As污染较为严重;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均表明研究区Hg污染较重,其次是As、Cd、Ni;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受Hg、As、Cd、Ni污染,其中Hg污染较重.在空间分布方面,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昂仁金错、堆龙曲及一些封闭型湖泊,其中As污染范围最广.PCA-APCS-MLR分析表明,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分别为自然来源、交通运输和大气传输以及地热活动和矿山开采等;Co、Cr、Cu、Hg、Mn、Ni、V、Zn、Al和Fe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Ba、Mo、Pb主要受交通运输和大气传输影响;As几乎全部来自地热活动和矿山开采;Cd、Sb来源较为广泛,3个主要来源均有占比.土壤中Cd、Hg含量较高,可能受交通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还与工业排放后远距离输送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重金属 来源 生态风险 PCA-APCS-MLR受体模型
下载PDF
大沽排污河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吴光红 苏睿先 +1 位作者 李万庆 郑洪起 《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93-1698,共6页
测定了天津大沽排污河污灌区耕作层(0-25 cm)和底层(25-50 cm)土壤中重金属、As、Fe及TN、TP和有机质等的含量,采用污染指数、相对富集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Hg、Cd、Pb和Zn达到土壤环境... 测定了天津大沽排污河污灌区耕作层(0-25 cm)和底层(25-50 cm)土壤中重金属、As、Fe及TN、TP和有机质等的含量,采用污染指数、相对富集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Hg、Cd、Pb和Zn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As、Ni和Cr达到一级标准.耕作层Hg的含量为0.323 mg/kg,污染指数(CF)和相对富集系数(REF)分别为10.8和7.2,属于严重污染和重度富集,Cd的含量为0.341 mg/kg,CF和REF分别为3.8和4.5,属于重度污染和中度富集,Pb、Zn和As的含量分别为44.71、08.29和11.2 mg/kg,CF和REF均小于3,呈现中度污染和低度富集,Ni和Cr的含量分别为29.86和66.6 mg/kg,基本没有富集.Hg、Pb和Zn在耕作层土壤中富集较严重,As在底层土壤富集较严重,Cd、Ni和Cr在两层的含量接近.与1985年的调查结果相比,Cd和As的含量有所增加,Hg、Pb和Zn的含量有所下降,Cr和Ni的含量略低于土壤环境背景值.通过聚类分析并结合大沽排污河污染源调查,表明Hg除受污水灌溉的影响外,燃煤释放的Hg可能是重要来源之一,也是As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Cd、Pb和Zn可能来自污水灌溉和大气沉降,以污水灌溉的贡献为主,Ni和Cr以自然来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污灌区 来源 相对富集系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SPOT/NDVI华北地区植被变化动态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32
12
作者 刘斌 孙艳玲 +1 位作者 王永财 张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103,共6页
利用1998-2011年SPOT NDVI数据反映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情况,结合该地区土地覆盖数据以及1982-2011年84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价,并简要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 利用1998-2011年SPOT NDVI数据反映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情况,结合该地区土地覆盖数据以及1982-2011年84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价,并简要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华北地区NDVI在1998-2011年总体呈增长趋势,表明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整体上得到改善,其中,森林和农田NDVI增长最快;2)从空间上来看,华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得到改善的区域比退化区域面积要大,其中,森林和农田的恢复效果最为明显,而灌丛、草地、沙漠退化面积均超过改善面积,表明华北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依然严峻;3)在华北地区气候长期趋于暖干化的背景下,华北植被变化与降水变化关系比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表明植被覆盖变化受降水影响较大,此外,人类活动也是引起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华北地区
原文传递
基于交叉小波的天山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多尺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友存 刘志方 +4 位作者 郝永红 韩添丁 沈永平 焦克勤 霍雪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64-1572,共9页
运用连续小波对新疆天山北坡的乌鲁木齐河上游1958-2006年的月均气温(MMT)、月降水量(MP)和月均径流量(MMR)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5年月均气温、月降水量和月均径流量三者始终存在着12个月左右尺度的主周期,... 运用连续小波对新疆天山北坡的乌鲁木齐河上游1958-2006年的月均气温(MMT)、月降水量(MP)和月均径流量(MMR)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60—2005年月均气温、月降水量和月均径流量三者始终存在着12个月左右尺度的主周期,并呈现出全局性特征,信号的强弱依次为MMT、MP和MMR;同时,MMT存在66个月和96个月的次周期,MP存在6个月、30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MMR亦存在6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交叉小波分析后发现,MMR与MMT、MP的相关程度除了表现为12个月的主周期和6个月的次周期外,MMT对MMR的影响还表现在34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上,而MP对MMR的影响也表现在24个月、36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上.MMT对MMR的影响除了12个月的主周期表现为正相关外,6个月的周期相位亦存在正负交错的现象,说明在该尺度上MMT对MMR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MMT对MMR的影响在其他次周期上均表现为负相关或近似负相关;而MP对MMR的影响在主次周期上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气候变化 交叉小波 乌鲁木齐河
下载PDF
太湖及周边河流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来源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14
作者 康杰 胡健 +4 位作者 朱兆洲 刘小龙 王中良 白莉 李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2-1170,共9页
对太湖及周边河流表层沉积物中16种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的PAHs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中PAHs总量介于0.77~4.20μg/g之间,平均值为1.63μg/g,太湖周边河流沉积物中PAHs总量介于0.58~6.13μg/g之间,平均值为2.92μg/g.... 对太湖及周边河流表层沉积物中16种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的PAHs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中PAHs总量介于0.77~4.20μg/g之间,平均值为1.63μg/g,太湖周边河流沉积物中PAHs总量介于0.58~6.13μg/g之间,平均值为2.92μg/g.不同湖区沉积物中PAHs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梅梁湾、贡湖湾以及东太湖沉积物中PAHs含量分别为(2.48±1.14)μg/g、(1.89±0.52)μg/g和(2.13±0.50)μg/g,周边河流中梁溪河、吴淞江及长兴港含量分别为7.34,6.13,5.54μg/g.利用低环/高环比值法、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分析了污染源类型及贡献率,结果表明,太湖及其周边河流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为燃烧来源,太湖沉积物PAHs石油源贡献率为24%,燃烧源贡献率为76%,太湖周边河流石油源贡献率为41%,燃烧源贡献率为59%.使用沉积物质量标准法(SQSs)和Ba PE(Ba P当量浓度)对PAHs毒性进行评估,得出太湖及周边河流具有一定的潜在毒性,尤其是太湖周边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沉积物 来源 风险评价 太湖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孟伟庆 王秀明 +1 位作者 李洪远 丁晓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选择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环渤海城市快速扩张地区渤海湾西岸天津滨海新区段为例,从宏观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时空演变,微观尺度上的近海生态环境变化方面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纳入... 选择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环渤海城市快速扩张地区渤海湾西岸天津滨海新区段为例,从宏观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时空演变,微观尺度上的近海生态环境变化方面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总体规划的实施,围海造地面积从2004年的52.32 km2迅速增加2010年的312.78km2,规划到2020年将增加到425.94 km2,人工岸线从41.16 km增加到217.79 km,造成景观自然性急剧下降,人类对近海的干扰强度过大。(2)对纳潮量造成影响,经过围海造地,天津滨海新区段纳潮量减少了13.7%,纳潮量的减少进一步影响了污染物的稀释与扩散。(3)海洋生态功能受到影响2,010年渤海湾天津滨海新区段的近海生态服务价值将下降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海造地 生态影响 景观变化 滨海新区
原文传递
中国天山地区降水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友存 焦克勤 +6 位作者 赵奎 刘燕 韩添丁 钟宇 沈永平 郝永红 叶柏生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8-759,共12页
天山地区的降水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利用中国天山地区40个气象站1951-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降水变化,探讨了主要气候指数与降水同步变化的相关关... 天山地区的降水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利用中国天山地区40个气象站1951-2014年的月降水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降水变化,探讨了主要气候指数与降水同步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年降水呈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高山多外围少"的特征,年降水变化率为6.0 mm·(10a)-1。SASMI与年降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DO、PNA和AO与年降水表现为弱正相关,且有局限性。在枯水期,SASMI与天山北坡及部分中高山地带的降水表现为弱正相关,而在西天山南坡表现为弱负相关,ENSO与中、西天山南北坡的中低山带的降水变化相关性较高。在丰水期,SASMI与天山南坡和高山区降水变化相关性较高,PDO与中、西天山南北坡的低山带部分站点的降水变化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指数 降水 天山
下载PDF
天津七里海湿地水化学组成及主要离子来源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何明霞 张兵 +2 位作者 夏文雪 崔旭 王中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6-785,共10页
水化学是湿地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天津七里海湿地的水化学组成和主要离子来源,采集了湿地内的沼泽水、周边的河水和地下水.结果表明:(1)河水、沼泽水的水化学类型为SO_(4)·Cl^(-)Na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和HCO... 水化学是湿地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天津七里海湿地的水化学组成和主要离子来源,采集了湿地内的沼泽水、周边的河水和地下水.结果表明:(1)河水、沼泽水的水化学类型为SO_(4)·Cl^(-)Na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和HCO_(3)-Na·Ca型,沼泽水主要依靠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与河水交换作用明显;(2)水体离子组分受大气降水影响小,Na^(+)和K^(+)来源为盐岩溶解或蒸发浓缩作用,河水、沼泽水中Ca^(2+)、Mg^(2+)和HCO_(3)-主要受蒸发岩溶解作用,地下水中Ca^(2+)、Mg^(2+)和HCO_(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溶解;(3)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受阳离子交换作用明显,而沼泽水阳离子交换作用不明显;各水体的SO_(4)^(2-)和NO_(3)-受一定人类活动的输入;沼泽水和枯水期河水受蒸发盐岩溶解、蒸发作用及人为输入,丰水期河水主要受碳酸盐溶解及人为活动影响.湿地的水化学组成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海湿地 水化学 离子来源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天津主要水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光红 苏睿先 +1 位作者 李万庆 郑洪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9-264,共6页
以天津主要水体(于桥水库、团泊洼水库、海河干流、大沽排污河和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Zn,Cu,Ni,Pb,Cr,Mn和Fe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相对富集系数(REF)和相关分析等方... 以天津主要水体(于桥水库、团泊洼水库、海河干流、大沽排污河和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Zn,Cu,Ni,Pb,Cr,Mn和Fe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相对富集系数(REF)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富集规律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各水体表层沉积物均以Cd和Zn污染较重,Pb,Mn和Cr污染较轻,污染程度为:Cd〉Zn〉Cu〉Ni〉Pb〉Mn〉Cr.Cd和Zn富集相当严重,REF分别在12.68~43.OO和2.48~14.02之间,Mn和Ni的REF均小于4.不同水体的污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大沽排污河、海河干流属于严重污染,具有严重生态风险(RI〉926);团泊洼水库和于桥水库属于重度污染,具有重度生态风险(RI=508-621);天津近岸海域属于中度污染,具有中度生态风险(RI=240).相关分析的结果反映了Cd,Zn,Cr和Pb等重金属来自人类活动的污染,Mn和Ni则以自然来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相对富集系数 水体 天津市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赛赛 孙艳玲 +1 位作者 杨艳丽 王中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5-90,共6页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4个时相的SPOT/NDVI数据,运用Arc GIS10.2和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景观特征上,14年来工程区植被景观形态趋向复杂,中高度及高度覆盖景观...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4个时相的SPOT/NDVI数据,运用Arc GIS10.2和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景观特征上,14年来工程区植被景观形态趋向复杂,中高度及高度覆盖景观优势度提高。时间上,2000-2005年的植被覆盖状况持续改善,2005-2010年植被覆盖状况局部地区有所退化,2010-2013年的植被覆盖状况重新趋向良性方向发展。空间上高度覆盖斑块类型呈现出数量增加、面积扩大、等级升高三方面变化,主要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南部和准噶尔盆地形成了高等级植被景观团簇。研究结果揭示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情况和景观格局变化规律,旨在为工程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创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 植被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NDVI
原文传递
长期退耕对红壤团聚体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宋莉群 王义东 +5 位作者 李冬初 张会民 娄翼来 窦渤凯 尚云涛 王中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07-1715,共9页
目前,长期退耕恢复如何影响红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基于湖南红壤试验站连续2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常规施肥耕作和退耕恢复两个处理,采集0~15 cm耕层土样,利用湿筛法探讨了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 目前,长期退耕恢复如何影响红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基于湖南红壤试验站连续2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常规施肥耕作和退耕恢复两个处理,采集0~15 cm耕层土样,利用湿筛法探讨了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及其碳氮磷含量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长期退耕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施肥耕作方式,退耕恢复处理下: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 0.25 mm)总量显著增加,微团聚体(0.053~0.25 mm)和矿质颗粒(<0.053 mm)含量显著降低;②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全磷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有机碳含量在各个粒级团聚体中均显著增加,全氮含量则在大团聚体(>2和0.25~2 mm)与微团聚体(0.053~0.25 mm)中显著增加,而全磷含量在各粒级团聚体中均显著降低。另外,0.25~2 mm粒级大团聚体对土壤碳氮磷养分贡献率最高;③土壤C∶N、C∶P和N∶P显著升高,但C∶N在各粒级团聚体中表现较为稳定,而C∶P和N∶P变异性较大,在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中均有显著升高。综上,退耕恢复增强了耕层土壤的团聚作用,使碳、氮、磷更集中赋存于大团聚体中,对土壤结构、团聚体质量有改善作用,但对于磷素限制作用的增强值得今后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退耕 土壤团聚体 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学 红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