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炎利胆片辅助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庞学国 李玉亭 杜云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636-1638,1643,共4页
目的:探讨保胆取石术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 目的:探讨保胆取石术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内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胆囊壁厚度、胆囊排空率、间接胆红素水平、总胆汁酸水平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胆囊排空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间接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保胆取石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结石整体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术 消炎利胆片
原文传递
腹腔穿刺术应用在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健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0期76-77,共2页
目的:评价外科急腹症中腹腔穿刺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 年8 月~2018年8 月本院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20 例,均行腹腔穿刺术,取侧卧位,穿刺位置选择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 交界处,穿刺时机选择患者压痛症状明显时,与手术检查结果... 目的:评价外科急腹症中腹腔穿刺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 年8 月~2018年8 月本院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20 例,均行腹腔穿刺术,取侧卧位,穿刺位置选择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 交界处,穿刺时机选择患者压痛症状明显时,与手术检查结果对比,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20 例患者,共进行24 次腹腔穿刺术,11例患者1 次穿刺提示阳性,4 例患者2 次穿刺提示阳性,1 例患者3 次穿刺提示阳性。与手术探查结果相比,腹腔穿刺术诊断符合19 例,符合率95.0%,1 例误诊,误诊率5.0%,急性坏死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90.0%,胃肠破裂诊断准确率100.0%,宫外孕诊断准确率100.0%,脾破裂诊断准确率100.0%。结论:腹腔穿刺术操作简单,能够快速获取检查结果,为手术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提高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穿刺术 外科急腹症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CT及MRI及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断及相关治疗中的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健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8期14-15,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临床诊疗方案也在不断完善,尤其是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患者得到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患者预后的同时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约了医疗资源。全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临床诊疗方案也在不断完善,尤其是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患者得到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患者预后的同时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约了医疗资源。全面掌握目前临床中关于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前沿技术有助于提高外科医生的诊疗效果并丰富经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近年来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现状及进行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急腹症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外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及方法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庞学国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634-636,共3页
目的:以11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究对其进行治疗的手术时机选择以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本研究选取118例2014年1月1日~2016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阶段的不同... 目的:以11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究对其进行治疗的手术时机选择以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本研究选取118例2014年1月1日~2016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阶段的不同将所有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早期手术组48例患者,延期手术组7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延期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另外,延期手术组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总费用以及住院时间仅显著低于以及短于早期手术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并非在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就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延期进行手术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降低了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手术时机选择 手术方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宝贵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2138-214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20年3月外科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154例,行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20年3月外科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154例,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患者入腹腔镜组,开腹根治术的患者入开腹组。腹腔镜组75例,开腹组79例。腹腔镜组均在腹腔镜下行D2手术,开腹组在传统开腹下行D2手术。手术后6 h、12 h、24 h、48 h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收集患者的术中资料、术后恢复情况,患者出院后并继续随访24个月,收集患者的远期疗效,用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胃癌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存在可比性。腹腔镜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75±89.2)min长于开腹组(214.4±78.1)min,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112.6±43.2)ml低于开腹组(357.2±154.9)ml,腹腔镜组的术后排气时间(3.4±1.1)d早于开腹组(4.8±1.7)d,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10.2±4.7)d短于开腹组(14±6.2)d,两组在以上4个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胃癌转移和胃癌相关死亡。结论: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手术恢复优于传统开腹术,创伤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胃癌 腹腔镜 开腹
下载PDF
急腹症66例临床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6
作者 孙健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4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外科急腹症患者误诊原因以及有效的解决途径。方法对急诊外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误诊的急腹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患者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溃疡疾病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者比例最高为19.70... 目的分析急诊外科急腹症患者误诊原因以及有效的解决途径。方法对急诊外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误诊的急腹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患者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溃疡疾病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者比例最高为19.70%(13/66),其次为盆腔炎误诊为阑尾炎15.15%(10/66)和上消化道穿孔误诊为阑尾炎15.15%(10/66);66例患者的误诊原因中,①查体不规范或不全面、存在病史或体征遗漏情况,②诊断思路较为狭窄、未能综合全面分析,这2项原因引起的误诊比例最高。结论外科急腹症患者常见误诊原因有:病史询问不全面、查体过程不规范、辅助检查缺乏、对病情观察不够仔细以及操作鲁莽等。而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并进行严格查体,密切观察其病情进展,综合分析病变原因,同时辅助相关检查能够避免误诊并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 急腹症 误诊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7
作者 庞学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2期2329-2330,共2页
研究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临床纳入95例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手术意愿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作为腹腔镜组,另4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 研究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临床纳入95例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手术意愿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作为腹腔镜组,另4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4%、95.45%,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15.91%,腹腔镜组明显较低(P<0.0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好,并发症少,且明显缩短患者预后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阑尾炎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分析EZH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张宝贵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2391-2393,共3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乳腺癌EZH2基因在Oncomie,Kaplan-Meier Plotter和String数据平台中差异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肿瘤相关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库Oncomine,肿瘤生存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和蛋白相互作用...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乳腺癌EZH2基因在Oncomie,Kaplan-Meier Plotter和String数据平台中差异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肿瘤相关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库Oncomine,肿瘤生存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和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进行数据挖掘。首先在Oncomine数据库中比较EZH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并对相关芯片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应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分析EZH2 mRNA高低表达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PFS)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应用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与EZH2相互作用及共表达的相关蛋白。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有三项基因表达芯片数据关于EZH2在乳腺癌与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三项基因芯片结果包含了11个数据系列,分别对比了不同乳腺癌病理组织类型与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EZH2 mRNA表达结果,11个数据系列的荟萃分析显示,EZH2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生存分析显示,EZH2高低表达组总生存(OS)期分别为79.2个月和12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3195%CI:1.05~1.62,P<0.05),而高低表达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4.8个月和74.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49,95%CI:1.34~1.67,P<0.05)。String数据库中分析EZH2相互作用的蛋白,节点数共11个包括SUZ12,EED,AEBP2等,作用评分均大于0.9。上述相互作用蛋白大多为多梳蛋白家族,大多与组蛋白修饰有关。结论:与正常的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EZH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并与患者生存时间较短有关。EZH2蛋白与SUZ12,EED,AEBP2蛋白相互作用并呈现共表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ZH2基因表达 数据挖掘 生物信息
下载PDF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宝贵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3期36-38,共3页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也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肠癌。在晚期和转移性胃癌中,传统的化疗疗效有限,总生存期约为10个月。癌症个体化治疗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技术的...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也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肠癌。在晚期和转移性胃癌中,传统的化疗疗效有限,总生存期约为10个月。癌症个体化治疗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技术的进展,如微阵列和下一代基因测序、蛋白质表达谱和致癌信号通路增强了治疗靶点和个性化治疗。然而,从癌症靶点的发现到实际的临床应用,还有许多的挑战。尽管有大量的生物标志物和靶向药物,但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相应的测试和治疗。众多胃癌的分子靶向药物一直在研发当中。目前,胃癌的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间充质上皮转移因子轴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途径的靶点。对胃癌分子特征的深入了解使胃癌的分子分类成为胃癌的诊断、预后预测、胃癌驱动基因的识别和发现潜在的治疗目标。本文对胃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靶向治疗 预后 分子诊断
原文传递
创伤性血气胸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世云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0期196-197,共2页
创伤性血气胸的病情比较多变,发展比较迅速,如果护理不当,就容易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就创伤性血气胸的抢救措施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症护理对策,进而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关键词 创伤性血气胸 护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学国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6期96-97,共2页
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发作时患者常伴随剧烈的腹痛、发热以及胃肠道症状,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除了粘膜水肿类型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式之外,其余类型均需进行阑尾切除手术。若患者术后出现切口... 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发作时患者常伴随剧烈的腹痛、发热以及胃肠道症状,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除了粘膜水肿类型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式之外,其余类型均需进行阑尾切除手术。若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情形,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患者的切口愈合进程,且极有可能致使患者切口发生裂开情形。只有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方式后,给予对应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本次研究通过对诱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展开分析,提出对应的预防策略,旨在为临床科学选择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手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