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水管道漏损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张宏伟 牛志广 +1 位作者 陈超 洪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共3页
根据某市供水管网漏损数据的大量统计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理论 ,通过供水管道漏损原因相关分析 ,对供水管道投入使用后产生漏损的初始时间进行了科学预测 ,建立了供水管道漏损预测模型。该方法为改变供水行业被动式的漏损管理模式 ,... 根据某市供水管网漏损数据的大量统计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理论 ,通过供水管道漏损原因相关分析 ,对供水管道投入使用后产生漏损的初始时间进行了科学预测 ,建立了供水管道漏损预测模型。该方法为改变供水行业被动式的漏损管理模式 ,对管道漏损做到早预防、早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道 漏损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水合二氧化锰界面特性及其除污染效能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锐平 杨艳玲 +3 位作者 夏圣骥 何文杰 韩宏大 李圭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研究了水合二氧化锰(δMnO2)的界面特性及其吸附性能.考察了δMnO2的比表面积、粒径分布、表面官能团及ζ电位;探讨了δMnO2对水中亚砷酸盐及腐殖酸的吸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δMnO2的比表面积为117.4m2·g-1,体积平均粒径为0.11μm;... 研究了水合二氧化锰(δMnO2)的界面特性及其吸附性能.考察了δMnO2的比表面积、粒径分布、表面官能团及ζ电位;探讨了δMnO2对水中亚砷酸盐及腐殖酸的吸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δMnO2的比表面积为117.4m2·g-1,体积平均粒径为0.11μm;δMnO2表面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Mn-OH);随着pH值由1.9升高至10.7,δMnO2的ζ电位由+22.7mV降低至53.5mV,其零电荷点在pH3.0附近.δMnO2对亚砷酸盐(As(III))及腐殖酸(HA)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去除效能,其单位δMnO2质量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7μgAs(III)·mg-1δMnO2和1.01mgTOC·mg-1δMnO2.亚砷酸盐与腐殖酸共存时,腐殖酸的存在使得亚砷酸盐的去除率下降10%—28%;而亚砷酸盐对腐殖酸的去除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二氧化锰 饮用水 颗粒氧化物 界面特性 去除效能 亚砷酸盐 腐殖酸
下载PDF
水体修复装置——扬水曝气器的开发 被引量:35
3
作者 丛海兵 黄廷林 +2 位作者 缪晶广 何文杰 韩宏大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5,共5页
为将只具有提水功能的扬水筒改进成为具有混合和充氧功能的扬水曝气器,先通过小试证明了该扬水曝气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继而研究了影响气弹形成的因素,最后得出了计算最小气室体积的经验公式,并对扬水曝气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扬水曝气器 提水 充氧 混合 气弹
下载PDF
扬水曝气技术在水源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丛海兵 黄廷林 +3 位作者 赵建伟 周真明 何文杰 韩宏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扬水曝气技术是新开发的水质改善技术,用于混合上下水层、控制藻类生长、增加水体溶解氧、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将该技术应用于某水源地,其提水效率达到同类设备——同温层曝气器的两倍;控制了水体表层的藻类数量,抑制了藻类的生长... 扬水曝气技术是新开发的水质改善技术,用于混合上下水层、控制藻类生长、增加水体溶解氧、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将该技术应用于某水源地,其提水效率达到同类设备——同温层曝气器的两倍;控制了水体表层的藻类数量,抑制了藻类的生长,将藻类叶绿素a含量降低了13.96%。扬水曝气技术的适用条件:用于控制藻类生长时。水深应不小于10ml用于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时,水体应存在溶解氧小于1~2mg/L的厌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水曝气器 混合 充氧 藻类 水质改善
下载PDF
不同水处理工艺流程对除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梁恒 李圭白 +1 位作者 李星 韩宏大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为了解和考察不同处理流程、各种预氧化剂的除藻效果及对除藻特性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春季天津市“引黄”原水藻类的数量与分布特征,发现该季节优势藻为小球藻、绿梭藻和栅列藻。对比了预氯化沉淀、单独气浮、预臭氧化气浮和高锰酸盐复合... 为了解和考察不同处理流程、各种预氧化剂的除藻效果及对除藻特性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春季天津市“引黄”原水藻类的数量与分布特征,发现该季节优势藻为小球藻、绿梭藻和栅列藻。对比了预氯化沉淀、单独气浮、预臭氧化气浮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气浮工艺的除藻效果和除藻特性。结果表明各种工艺流程的除藻特性有明显差异,采用气浮工艺代替沉淀工艺能够提高对原水中不同优势藻的去除率,预臭氧化和PPC预氧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气浮工艺对优势藻的去除率。PPC预氧化去除小球藻更有效,而预臭氧化去除绿梭藻和栅列藻效果更好。预臭氧化和PPC预氧化能够提高气浮工艺去除叶绿素a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流程 除藻 气浮 预处理
下载PDF
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的消毒副产物控制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晓健 陈超 +4 位作者 何文杰 韩宏大 胡建坤 朱玲侠 刘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16,共4页
 在天津市某水厂进行了新型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的中试,结果表明,进水相同时安全氯化消毒工艺比传统的游离氯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减少了35.8%~77.0%,卤乙酸减少了36.6%~54.8%。消毒接触池进...  在天津市某水厂进行了新型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的中试,结果表明,进水相同时安全氯化消毒工艺比传统的游离氯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减少了35.8%~77.0%,卤乙酸减少了36.6%~54.8%。消毒接触池进水水质越差,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在控制消毒副产物方面就越有优势。试验中还获得了含较高浓度溴离子原水的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消毒 氯胺消毒 消毒副产物 三卤甲烷 卤乙酸
下载PDF
地表水源水质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廷林 卢金锁 +2 位作者 韩宏大 何文杰 阴沛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对时间序列、灰色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水质预测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举实例说明各种预测方法的特点,据此将预测方法分为适用于短期预测的统计模型法和长短期预测均适用的非统计模型法;同时对解读水质预测模型内在水质变化机... 对时间序列、灰色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水质预测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举实例说明各种预测方法的特点,据此将预测方法分为适用于短期预测的统计模型法和长短期预测均适用的非统计模型法;同时对解读水质预测模型内在水质变化机理的研究新动向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按照预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具体选择预测方法的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方法 水质预测 时间序列 灰色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强化原位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改善水源水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黄廷林 丛海兵 +2 位作者 周真明 何文杰 阴沛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在扬水曝气条件下,在原位进行了强化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改善滦河水源水质的试验研究,分析测定其处理效果,研究了生物填料悬挂于自然水体不同水深、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对生物预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扬水曝气加原位采用生物接触氧... 在扬水曝气条件下,在原位进行了强化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改善滦河水源水质的试验研究,分析测定其处理效果,研究了生物填料悬挂于自然水体不同水深、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对生物预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扬水曝气加原位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组合用于水源水质改善是可行的;该技术对水中CODMn、氨氮、叶绿素a、真实色度、TOC、UV254、铁和锰平均的去除率分别可达10.1%、64.1%、42.4%、48.6%、12.5%、9.5%、48.9%和41.9%;生物填料可悬挂在水体0~3 m水深区,停留时间应大于2~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水曝气器 水源水 生物接触氧化 滦河水
下载PDF
给水管网中管内壁腐蚀管垢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牛璋彬 王洋 +3 位作者 张晓健 何文杰 韩宏大 阴沛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0-1154,共5页
使用扫描电镜(SEM)、X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对给水管网中铸铁管和镀锌钢管上的管内壁腐蚀管垢进行微观形态、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化合物构成等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管垢外部平滑而致密,内部为... 使用扫描电镜(SEM)、X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以及X光电子能谱(XPS)对给水管网中铸铁管和镀锌钢管上的管内壁腐蚀管垢进行微观形态、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化合物构成等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管垢外部平滑而致密,内部为多孔结构.铁是管垢最重要的化学组成,管垢基本上是含铁的化合物.外层管垢可能的化学组成是-αFeOOH、γ-FeOOH、-αFe2O3、-γFe2O3、FeCl3等三价铁化合物,而内层管垢则为Fe3O4、FeCl2、FeCO3等二价铁及二价铁与三价铁共同存在的化合物.管垢的特征取决于管网水力条件、水质条件和管材本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腐蚀管垢 扫描电镜 X荧光光谱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X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腐殖酸特性及其对三卤甲烷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永吉 武道吉 +3 位作者 周玲玲 何文杰 韩宏大 李圭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提取腐殖酸和商品腐殖酸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腐殖酸对加氯消毒后三卤甲烷生成量的影响,并对腐殖酸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伊春腐殖酸比松花江腐殖酸和商品腐殖酸具有更高的三卤甲烷生成量、生成速度和更高的卤代活性。松花江腐殖...  以提取腐殖酸和商品腐殖酸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腐殖酸对加氯消毒后三卤甲烷生成量的影响,并对腐殖酸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伊春腐殖酸比松花江腐殖酸和商品腐殖酸具有更高的三卤甲烷生成量、生成速度和更高的卤代活性。松花江腐殖酸和商品腐殖酸中的芳香结构、不饱和双键的分子较少,分子质量较大,而伊春腐殖酸中芳香结构和不饱和双键的分子较多,分子质量较低。小分子质量和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物通常是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体物,因而伊春腐殖酸加氯消毒后的三卤甲烷生成量比松花江腐殖酸和商品腐殖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腐殖酸 商品腐殖酸 消毒副产物 三卤甲烷
下载PDF
给水管网可靠度的计算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新华 陈春芳 郑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介绍了给水管网可靠度计算的两种方法,重点介绍了最小割集法。首次提出了给水管网计算中管件可用度和平均可用度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管网故障状态下水力模拟仿真模块,计算节点和系统的最小割集,利用可用度计算模块... 介绍了给水管网可靠度计算的两种方法,重点介绍了最小割集法。首次提出了给水管网计算中管件可用度和平均可用度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管网故障状态下水力模拟仿真模块,计算节点和系统的最小割集,利用可用度计算模块,计算出组件的可用度和不可用度,进而求得节点和系统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最小割集 可靠度 可用度
下载PDF
腐殖酸在水合二氧化锰表面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6
12
作者 刘锐平 杨艳玲 +2 位作者 李圭白 何文杰 韩宏大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研究了腐殖酸在水合MnO2 (S) (δMnO2 )表面的吸附行为 .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分布范围腐殖酸的吸附性能 ,探讨了阳离子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理 ,并利用FTIR光谱对吸附行为进行了光谱学研究 .结果发现 ,具有较高分子量的腐殖酸HAa... 研究了腐殖酸在水合MnO2 (S) (δMnO2 )表面的吸附行为 .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分布范围腐殖酸的吸附性能 ,探讨了阳离子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理 ,并利用FTIR光谱对吸附行为进行了光谱学研究 .结果发现 ,具有较高分子量的腐殖酸HAa 的吸附去除率比具有较低分子量的腐殖酸HAb 高 3 0 % ,表明腐殖酸分子量越大越倾向于吸附在δMnO2 表面 .Ca2 + 较Mg2 + 更能促进腐殖酸在δMnO2 表面的吸附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Ca2 + 较Mg2 + 具有更强的与腐殖酸络合的能力 ;此外 ,ζ电位测定发现 ,1 0mmol·L- 1 Mg2 + 使δMnO2 的 ζ电位由 -3 7mV(pH =7 9)升高至 -9mV(pH =6 5 ) ,而 1 0mmol·L- 1 Ca2 + 则使ζ电位升高至 + 7mV(pH =7 2 ) .FTIR光谱的结果证实了腐殖酸在δMnO2 表面的吸附 ,并表明腐殖酸的羧基及δMnO2 的表面羟基 (Mn OH)在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上述结果表明 ,腐殖酸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水合二氧化锰 吸附行为 Ζ电位 分子量 水环境 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技术
下载PDF
城市生活用水量的支持向量回归预测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栋 王洪礼 +2 位作者 杜忠晓 王长江 陈炳林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在城市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规划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STORM ACH INE,SVM)理论的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利用天津市历年来城市生活用水量数据进行实... 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在城市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规划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STORM ACH INE,SVM)理论的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利用天津市历年来城市生活用水量数据进行实例验证,并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所取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支持向量机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城市用水管理部门制定用水规划提供了有效和可信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统计学习理论 城市生活用水量 预测
下载PDF
给水管网中金属离子化学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牛璋彬 张晓健 +3 位作者 韩宏大 胡健坤 张振中 王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1,共4页
为防止给水管网结垢和腐蚀造成的危害,对北方某市给水管网中钙离子与碳酸盐系统、镁离子、铝离子和铁离子等的化学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钙离子与碳酸盐系统在温度<12℃时是稳定的,在温度>18℃时CaCO3 有沉淀的趋势;镁离子与铝... 为防止给水管网结垢和腐蚀造成的危害,对北方某市给水管网中钙离子与碳酸盐系统、镁离子、铝离子和铁离子等的化学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钙离子与碳酸盐系统在温度<12℃时是稳定的,在温度>18℃时CaCO3 有沉淀的趋势;镁离子与铝离子是稳定的;铁离子是不稳定的,Fe(OH)3 有较强的沉淀趋势,是水质化学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管垢的主要成分是铁,管网中的铁不稳定是由于管垢向水中释放铁引起的。在给水管网中铁的不稳定会引起用户水浊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金属离子 化学稳定性 判断方法
下载PDF
北方某水厂原水和处理过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监测 被引量:17
15
作者 于涵 胡建英 +2 位作者 金晓辉 何文杰 韩宏大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采用SPE-GC-MS方法对北方某水厂原水和传统工艺各处理单元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PAE)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样中的主要物质是DBP和DEHP,其原水中最高浓度分别为0.91μg/L,0.47μg/L,管网水中的浓度为0.57μg/L,0.44μg/L;邻苯二... 采用SPE-GC-MS方法对北方某水厂原水和传统工艺各处理单元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PAE)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样中的主要物质是DBP和DEHP,其原水中最高浓度分别为0.91μg/L,0.47μg/L,管网水中的浓度为0.57μg/L,0.44μg/L;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检出率为20%,其最高浓度出现在4月前氯采样点,为0.03μg/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仅在4月检出,最高浓度出现在4月前氯采样点,为0.11μg/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低于检出限。由于传统工艺并不能将PAE去除,所以其出厂水浓度与进水浓度相似,甚至略高。将管网水的浓度与《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比较,发现该水样中PAE的浓度符合规范要求,但与最终目标值仍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类 处理过程 原水 监测 水厂 北方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传统工艺 生活饮用水 处理单元 DEHP 卫生规范 规范要求 管网水 采样点 PAE 水浓度 水样 S方法 SPE DBP 检出率 检出限
下载PDF
某市给水管网中铁释放现象影响因素与控制对策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牛璋彬 王洋 +3 位作者 张晓健 何文杰 韩宏大 阴沛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0-314,共5页
针对某市管网水中铁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管垢向管网水中释放出的铁是管网水中铁超标的主要原因.研究中发现铸铁管和镀锌钢管中管垢的主要化学组分为铁.在给水管网中,管网水的溶解氧和余氯浓度低时,对应的管网水中铁... 针对某市管网水中铁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管垢向管网水中释放出的铁是管网水中铁超标的主要原因.研究中发现铸铁管和镀锌钢管中管垢的主要化学组分为铁.在给水管网中,管网水的溶解氧和余氯浓度低时,对应的管网水中铁释放现象严重,其原因是还原条件使管垢表面的致密钝化层被破坏,造成二价铁的大量释放.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给水管网中铁释放和“红水”现象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铁释放 管材 溶解氧 余氯
下载PDF
灰色模型在城市中长期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7
作者 舒诗湖 向高 +3 位作者 何文杰 吴晨光 赵明 袁一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为进行科学合理的供水系统规划,给出一种基于记录时间较短、历史数据较少的用水量序列的GM(1,1)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把原始用水量序列累加处理生成新序列后,用指数关系式拟合,通过构造参数矩阵,确定辩识参数,建立灰色模型的微分方程;求... 为进行科学合理的供水系统规划,给出一种基于记录时间较短、历史数据较少的用水量序列的GM(1,1)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把原始用水量序列累加处理生成新序列后,用指数关系式拟合,通过构造参数矩阵,确定辩识参数,建立灰色模型的微分方程;求解灰色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生成累减矩阵,进行累减运算即得用水量序列的预测值.MAPE精度分析结果表明GM(1,1)用水量预测方法精度较高.该预测方法应用于D市的中长期用水量预测,为D市供水规划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用水量预测 灰色模型 供水规划
下载PDF
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化学分级表征: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22
18
作者 魏群山 王东升 +3 位作者 余剑锋 刘海龙 韩宏大 何文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21,82,共6页
综述了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化学分级表征法即树脂吸附分级法(RA)的研究与进展,同时基于该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典型水质体系,从树脂的选择、净化、分级的定义、水样过柱流速、水样树脂体积比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给出... 综述了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化学分级表征法即树脂吸附分级法(RA)的研究与进展,同时基于该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典型水质体系,从树脂的选择、净化、分级的定义、水样过柱流速、水样树脂体积比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给出了完整的实验参数和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有机物 树脂分级 表征 TOC
下载PDF
高锰酸钾和氯对高藻水的氧化助凝作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付林 王晓昌 +4 位作者 黄廷林 何文杰 韩宏大 王丽华 金鹏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1,共3页
 研究了高锰酸钾和氯对夏季滦河水的氧化助凝作用。结果表明,经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后的气浮和过滤出水浊度明显降低,其最佳投量为0.8~1.2mg/L;预氯化的助凝作用与原水水质有关,在藻类高发期其助凝作用较明显。
关键词 高藻水 高锰酸钾 预氧化 助凝
下载PDF
含藻微污染水的高锰酸钾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景翼 贾霞珍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为了解决微污染水给净水处理带来的困难,过去通常用原水预氯化处理的方法来破坏胶体、氧化有机物为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以使混凝效果改善,从而达到水净化的目的。由于在原水中大量加氯所产生的三氯甲烷等对人体有致癌的潜在危险,发... 为了解决微污染水给净水处理带来的困难,过去通常用原水预氯化处理的方法来破坏胶体、氧化有机物为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以使混凝效果改善,从而达到水净化的目的。由于在原水中大量加氯所产生的三氯甲烷等对人体有致癌的潜在危险,发达国家通过近十余年研究,已普遍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 藻类 预处理 高锰酸钾 给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