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bcl-2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范宇 傅西林 +2 位作者 王颖 郎荣刚 于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bcl-2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及其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p53、c-erbB-2等影响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bcl-2、ER、p53及c-erbB-2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bcl-2阳性表...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bcl-2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及其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p53、c-erbB-2等影响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bcl-2、ER、p53及c-erbB-2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bcl-2阳性表达率为50.27%(92/183),其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ER状态呈明显正相关,与p53及c-erbB-2表达呈明显负相关;bcl-2阴性者其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低于bcl-2阳性者。结论:bcl-2蛋白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不好,这可能与bcl-2失表达肿瘤中,p53蛋白聚积、c-erbB-2过度表达以及ER的缺失有关;免疫组化检测bcl-2表达可为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及选择内分泌治疗提供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CL-2蛋白 组织学分级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 化学 预后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乳腺轻、重度乳头状瘤病和导管内癌中p16蛋白表达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铁菊 牛昀 +2 位作者 于泳 吕阿娟 杨晓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蛋白表达与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导管内癌、40例重度乳头状瘤病、40例轻度乳头状瘤病、2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基因蛋白在导管内癌组表达阳性率为40.... 目的:探讨p16基因蛋白表达与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导管内癌、40例重度乳头状瘤病、40例轻度乳头状瘤病、2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基因蛋白在导管内癌组表达阳性率为40.0%,重度乳头状瘤病组为52.5%,轻度乳头状瘤病组为72.5%,正常乳腺组织为92.0%,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1.018,P<0.05;导管内癌组与重度乳头状瘤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257,P>0.05;导管内癌组与重度乳头状瘤病组合并与轻度乳头状瘤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424,P<0.05;p16基因蛋白表达强度在四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3.474,P<0.05。结论:p16基因蛋白表达异常在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为乳头状瘤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较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P16 乳腺 乳头状瘤病 导管内癌 相关性
下载PDF
乳腺病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牛昀 方志沂 傅西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7-360,共4页
关键词 乳腺 病理学 现状
下载PDF
乳头溢液中癌胚抗原的快速检测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郎荣刚 刘鹿宁 +2 位作者 范宇 王颖 付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乳头溢液 癌胚抗原 快速检测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于泳 刘君 +2 位作者 傅西林 方志沂 只向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少见,占乳腺癌的0.07%~2.00%。我院44年间(1956~2000年)经治疗乳腺癌12836例,其中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仅13例,占0.1%。发病年龄39~79岁,中位54岁。全部以乳腺...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少见,占乳腺癌的0.07%~2.00%。我院44年间(1956~2000年)经治疗乳腺癌12836例,其中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仅13例,占0.1%。发病年龄39~79岁,中位54岁。全部以乳腺单个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根据TNM分期,其中Ⅰ期1例,Ⅱ期7例,Ⅲ期5例。治疗以改良根治术为主,术后辅助放疗及化疗。乳腺鳞状细胞癌归类于浸润性特殊型癌,病理形态特殊,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结果:本组13例,5年生存率为75.0%(6/8),10年生存率为66.7%(4/6),优于相同期别的浸润性非特殊型癌。结论:由于其临床表现与一般乳腺癌无特征性差别,确诊需靠组织学诊断,并排除其他类型乳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及由皮肤或表皮样囊肿发生的鳞状细胞癌。本组13例镜下观察结果支持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导管上皮鳞状上皮化生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组织发生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