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151-2157,共7页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继发于各种慢性肝损伤之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其特征是进行性炎症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沉积.近年来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HF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提...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继发于各种慢性肝损伤之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其特征是进行性炎症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沉积.近年来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HF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提供了目前最新的关于RAS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结论.同时也讨论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类药物在通过调节RAS以改善肝纤维化水平中的作用.旨在为HF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胆管细胞 肝星状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发生风险的超声内镜评估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爽 张德发 +7 位作者 陆伟 胡东胜 李嘉 郭小苓 岳晓粉 傅蕊 姬向军 文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59-665,共7页
目的以内镜超声检查术(EUS)为检测手段,明确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EV发生的危险评估模型,并对模型的临床预测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目的以内镜超声检查术(EUS)为检测手段,明确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EV发生的危险评估模型,并对模型的临床预测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无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EUS测量并描述食管侧枝循环的位置、直径和数量,统计研究对象服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及抗病毒治疗情况,以首次进行EUS检查时间为起点,随访期18个月,以EV发生或随访结束为终点。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起EV发生的危险评估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对疾病的预测价值。运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效能。结果本研究最初招募研究对象638例,有13例于研究过程中失访,最终纳入研究625例,其中未发生EV者369例(未进展组)、发生EV者256例(进展组)。(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7个独立危险因素最终入选EV发生危险评估模型并赋予相应分值:未服用NSBB(3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2分)、肝功能Child-pugh B级(1分)、食管周围侧枝静脉(peri-ECV)直径>2 mm(1分)、peri-ECV数量≥5条(3分)、食管旁侧枝静脉(para-ECV)直径≥5 mm(4分)、para-ECV数量≥5条(4分)。(2)危险评估模型中危险因素评分从1分到4分不等,总分为0~18分,EV的预测发生率随评分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预测发生率从0.003升至1.000。(3)危险评估模型中危险总评分≤2分为低危组,3~5分为中危组,≥6分为高危组,各个危险分层实际EV发生率分别为低危组2.78%、中危组36.36%、高危组93.91%。(4)采用ROC曲线对危险评估模型预测疾病进展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0.947(P<0.05),提示危险评估模型对疾病进展的预测效果很好。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曲张 腔内超声检查 LOGISTIC模型
原文传递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期间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武婷 李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5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试验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组)39例和对照组(非持续病毒学应答组...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5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试验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组)39例和对照组(非持续病毒学应答组)13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4周、治疗结束时以及结束后24周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蛋白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结束时,层粘连蛋白为102.00(92.00,108.00)ng·m L^(-1),Ⅲ型前胶原肽为62.00(14.00,92.00)ng·m L^(-1),Ⅳ型胶原蛋为白63.00(57.00,70.00)ng·m L^(-1);停药后24周,透明质酸为62.00(59.00,81.00)ng·m L^(-1),层粘连蛋白为92.00(81.00,98.00)ng·m L^(-1),Ⅲ型前胶原肽为56.00(15.00,80.00)ng·m L^(-1),Ⅳ型胶原蛋白为55.00(50.00,62.00)ng·m L^(-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随着病毒的抑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表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Ⅲ型前胶原肽 Ⅳ型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刘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35-738,共4页
目的:观察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目的:观察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治疗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指标、门静脉压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以及转铁蛋白(T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主干内径与血流量低于对照组,且血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心理领域、生活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独立性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指标以及门静脉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评估 个体化饮食管理 乙肝 肝硬化 失代偿期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HBV DNA检测方法对PEG-IFNɑ-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判断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春霞 李嘉 +3 位作者 徐曾丽 郭洁 翟璐 韩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664-667,共4页
目的在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探讨应用不同HBV DNA检测方法对疗效判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应用PEG-IFNα-2b治疗24周内,HBV DNA低敏方法检测(最低检测下... 目的在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探讨应用不同HBV DNA检测方法对疗效判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应用PEG-IFNα-2b治疗24周内,HBV DNA低敏方法检测(最低检测下限500 IU/ml)首次阴转,且36周内低敏检测持续阴性的HBeAg阳性CHB患者83例。36周内采用高敏方法检测(最低检测下限20 IU/ml)持续阴性的患者(阴性组)33例,持续阳性的患者(阳性组)50例。对比2组在12、24和36周时HBeAg、HBsAg下降水平以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HBV DNA低敏检测阴性后的12、24和36周,阴性组HBeAg下降值均明显优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32(0.16~0.92)log_(10)COI vs 0.14(0.01~0.30)log_(10)COI,Z=-3.061,P=0.002;0.44(0.19~1.15)log_(10)COI vs 0.16(0.04~0.35)log_(10)COI,Z=-3.043,P=0.002;0.51(0.36~1.21)log_(10)COI vs 0.24(0.10~0.46)log_(10)COI,Z=-3.880,P<0.001]。在HBV DNA低敏检测阴性后的12周,2组HBsAg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但在24和36周阴性组HBsAg下降值均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3(-0.02~0.33)log_(10)IU/ml vs 0.08(-0.02~0.16)log_(10)IU/ml,Z=-2.207,P=0.021;0.16(0.03~0.47)log_(10)IU/ml vs 0.03(-0.08~0.20)log_(10)IU/ml,Z=-2.363,P=0.018]。在HBV DNA低敏检测阴性后12周,阴性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0.30%,阳性组为1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24和36周阴性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6.36%和39.39%,明显高于阳性组的16.00%和18.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40;χ~2=4.671,P=0.042)。结论在PEG-IFN治疗HBeAg阳性CHB的过程中,为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抗病毒疗效,HBV DNA应该采用高度敏感的方法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干扰素Α-2B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筛查、评估路径及管理
6
作者 徐亮 宓余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8-804,共7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并非良性疾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合并肝纤维化F2~4患者发生肝脏相关事件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因此,被认为是"有风险"的NASH。我国NAFLD患者群体庞大,如何筛查出存在肝纤维化人群是一个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并非良性疾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合并肝纤维化F2~4患者发生肝脏相关事件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因此,被认为是"有风险"的NASH。我国NAFLD患者群体庞大,如何筛查出存在肝纤维化人群是一个重要社会经济学问题。目前,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方法(NITs)有血清学模型、基于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及磁共振弹性成像的肝硬度检测,现结合近年来NITs的研究进展及NAFLD国内外防治指南,梳理了NAFLD患者肝纤维化筛查、评估路径及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纤维化 无创 路径 管理
原文传递
造口袋收集护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渗漏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艳 《医学信息》 2023年第5期158-160,164,共4页
目的研究造口袋收集护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渗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TCD治疗且出现渗漏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2例)与观察组(92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研究造口袋收集护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渗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TCD治疗且出现渗漏的1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2例)与观察组(9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造口袋收集护理,比较两组穿刺点周围皮肤炎症发生情况、自我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管周护理工作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点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为58.70%,小于对照组的79.35%(P<0.05);两组护理后舒适度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频次、单次护理时长、日均护理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造口袋收集护理可降低PTCD渗漏患者的皮肤炎症发生率,改善其主观舒适度及睡眠质量,减少管周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穿刺点渗漏 造口袋收集护理 舒适度 护理工作量
下载PDF
肝癌免疫相关性多系统损伤1例
8
作者 陈鹏 刘欢 徐亮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42-544,共3页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内的系统治疗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使很多患者实现了生存获益, 但ICI也可能引起皮肤、肺、内分泌等器官或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多器官和系统同时受累的病例较少被报道, 且误诊率较高。现...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内的系统治疗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使很多患者实现了生存获益, 但ICI也可能引起皮肤、肺、内分泌等器官或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多器官和系统同时受累的病例较少被报道, 且误诊率较高。现报道1例发生垂体炎、肌炎、肺炎、免疫性脑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顽固性低钠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受损的重症肝癌靶向免疫治疗病例, 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垂体炎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原文传递
较大肝癌局部消融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陆伟 张宁宁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4-236,共3页
近年来,超声、CT、MRI 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CT)作为微创热消融技术迅速发展,已证实热消融治疗肝癌安全、廉价、有效,且极具前景。对于小肝癌(〈3 cm)的疗效确切[1],目前被临床列为一线治疗方法[2]。对大于3 cm ... 近年来,超声、CT、MRI 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CT)作为微创热消融技术迅速发展,已证实热消融治疗肝癌安全、廉价、有效,且极具前景。对于小肝癌(〈3 cm)的疗效确切[1],目前被临床列为一线治疗方法[2]。对大于3 cm 的肝癌进行消融,虽有较高的坏死率[3],但由于受消融热场区限制,存在完全灭活困难,局部复发率高的问题[4]。鉴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小肝癌比例较少,而3 cm 以上较大肝癌最常见,因此提高较大肝癌局部消融的疗效成为改善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如何能做到穿刺次数少,又完全灭活肿瘤、减少消融治疗后肝癌的局部复发已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肝癌 局部消融 复发
下载PDF
胎盘疟疾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10
作者 徐健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7期1322-1325,共4页
疟疾流行地区每年有1.25亿妇女怀孕,其中恶性疟原虫稳定传播的区域每年约有5 000万人怀孕。疟疾流行地区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感染疟疾。在过去十年中,尽管在降低恶性疟原虫的全球流行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非洲。然而,女性仍然... 疟疾流行地区每年有1.25亿妇女怀孕,其中恶性疟原虫稳定传播的区域每年约有5 000万人怀孕。疟疾流行地区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容易感染疟疾。在过去十年中,尽管在降低恶性疟原虫的全球流行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非洲。然而,女性仍然处于感染妊娠期疟疾的高风险中,在高传播地区,超过50%的女性在接受产前检查时在外周血中检测到恶性疟原虫。与非孕妇相比,孕妇感染疟疾的风险增加,年轻、营养不良、初产妇、缺乏相关的疟疾免疫力或感染艾滋病毒等因素与疟疾相关的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度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胎盘疟疾的文献进行了复习,从胎盘疟疾的机制、诊断、药物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疾病 疟疾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蒙蒙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11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8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8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应对疾病的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性比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2,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及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放弃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环境、社会关系、生理、心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护理中落实优质护理干预,起到促使其身心改善的作用,提高自我效能及应对疾病的程度,利于生活质量改善,并建立良好遵医行为,依从各项医护措施,主动参与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优质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用于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帆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期170-171,17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临终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循证组各45例,对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循证组患者临终关怀...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临终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循证组各45例,对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循证组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3个月后HAMD、HDMD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FACT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效果优良,可改善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临终关怀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肝脂肪变炎症活动诊断模型
13
作者 蒋贝 闫莉华 +3 位作者 石瑞芳 苏瑞 徐亮 宓余强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7期8-12,共5页
目的建立未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CHB)合并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诊断模型,为临床抗病毒治疗、预防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为CHB合并非酒精... 目的建立未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CHB)合并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诊断模型,为临床抗病毒治疗、预防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为CHB合并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患者123例为合并组,同期诊断为CHB患者239例为CHB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诊断以及实验室检测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合并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诊断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所建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合并组BMI、TC、TG、LDL-C和FPG明显高于CHB组,HDL-C明显低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以及S≥2发生率明显低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合并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诊断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92,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77.78%和88.57%。结论CHB合并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患者相较于CHB患者,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构建CHB合并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患者炎症活动度G≥2诊断模型,对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肝脂肪变 诊断模型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
原文传递
EBV抗体与EBV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健 张贤杰 +1 位作者 田迅 戴晨阳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抗体和EBV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85例EB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EBV抗体以及EBV DNA水平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比...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抗体和EBV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85例EB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EBV抗体以及EBV DNA水平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比较EB病毒(EBV)抗体和EBV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淋巴细胞EBV DNA阳性组Ig G,Ig M,ALT及AST分别为(323.3±26.8)U/ml,(24.1±5.6)U/ml,(74.2±19.6)U/L和(46.5±6.6)U/L,均高于EBV DNA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率指标方面,血清EBV DNA、EBV-VCA-Ig M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EBV DN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体与EBV DNA水平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且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血清EBV DNA阳性率高于EBV-VCA-Ig M,将两者联合用于EB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便于及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EBV DNA水平 影响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天津地区肝病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状况分析
15
作者 刘洁 李嘉 +3 位作者 赵晶晶 高敏 周莉 郭洁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1-383,共3页
营养状况与肝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大多局限于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包括急性肝炎在内的不同肝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迄今缺少大宗病例报道.我们对天津地区各种原因所致肝病住院患... 营养状况与肝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大多局限于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包括急性肝炎在内的不同肝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迄今缺少大宗病例报道.我们对天津地区各种原因所致肝病住院患者335例进行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其与预后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炎症标志物在水痘中的疗效研究
16
作者 苏瑞 刘韦娜 +1 位作者 刘玮 乔坤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在水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9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水痘患者140例为水痘组,同时选取2020年9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职工100例作为健康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在水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9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水痘患者140例为水痘组,同时选取2020年9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职工10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两组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分析NLR和PLR与疾病进展和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水痘组患者的NLR和PLR分别为1.40±0.77和76.48±35.56,低于健康组的1.81±0.65和142.17±4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水痘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而水痘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选取35例水痘患者随访发现,水痘组的NLR和PLR呈下降趋势,而随着治疗的进行,NLR和PLR逐渐升高,CRP和PCT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无明显变化,SAA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NLR和PLR可有效反映水痘患者疾病发生和治疗效果,在水痘诊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淋巴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
原文传递
小干扰RNA在抗乙肝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徐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1期1597-1598,1591,共3页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经相关检测发现患者乙肝病毒呈现阳性,且伴有慢性肝炎病症超过半年时间或发病时间不清晰的患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恶心、腹部胀痛、全身乏力、不喜饮食、肝脏部位存在明显疼痛感等。慢性乙型肝炎极易引发并发症,且遍...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经相关检测发现患者乙肝病毒呈现阳性,且伴有慢性肝炎病症超过半年时间或发病时间不清晰的患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恶心、腹部胀痛、全身乏力、不喜饮食、肝脏部位存在明显疼痛感等。慢性乙型肝炎极易引发并发症,且遍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目前,临床上尚未研制出特异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只能依靠预防、调理来实现对病症发展趋势的控制,却无法彻底性治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应用于医疗卫生事业中,RNA干扰技术便是其中一种,而RNA干扰技术的出现,为相关研究人员在抗乙肝治疗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RNA干扰在抗乙肝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优势展进行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抗乙肝治疗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显效的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x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徐健 戴晨阳 +2 位作者 李秀梅 张贤杰 任文娟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7期9-10,共2页
目的对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显效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x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探究HBx基因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NAs治疗的显效慢乙肝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7... 目的对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显效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x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探究HBx基因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NAs治疗的显效慢乙肝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根据疾病病情分为A、B、C三组,A组为显效慢乙肝患者(23例),B组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25例),C组为肝细胞性肝癌患者(22例)。对全部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x基因展开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70例显效慢乙肝患者经检测发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HBx基因的患者为43例,即检出率为61.43%,且B、C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x基因的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P<0.05);在A、C两组部分患者中检测发现HBx基因存在热点突变,即A389T/G391A、T380C,且C组患者A389T/G391A热点突变的出现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采用NAs治疗的显效慢乙肝患者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x基因的检出率因病症发展情况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乙肝后肝硬化及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检出率较高,显效慢乙肝患者及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HBx基因存在热点突变,且后者出现的可能性远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治疗 慢乙肝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BX基因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混合型肝癌的增强模式分析及超声造影联合增强CT/MRI及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19
作者 周燕 李丹 +5 位作者 龙磊 丁建民 王凤梅 王彦冬 周洪雨 经翔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4-760,共7页
目的比较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HC)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和增强CT/磁共振成像(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CT/MRI)中增强... 目的比较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HC)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和增强CT/磁共振成像(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CT/MRI)中增强模式的差异并探究影像学与影像学、影像学与肿瘤标志物以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对CHC检出的提示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5例病理确诊的CH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灶在CEUS和CECT/MRI中增强模式进行比较。联合病灶在CEUS和CECT/MRI中的差异性增强模式、影像增强模式与肿瘤标志物的差异性表现以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差异性表现用于CHC检出。结果病灶在CEUS上表现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ICC)增强模式的比例为62.9%和37.1%;在CECT/MRI上表现为HCC、ICC及CHC增强模式的比例为48.6%、31.4%和20.0%。12例直径≤3.0 cm病灶在CEUS表现为HCC增强模式的比例为100%,在CECT/MRI表现为HCC和ICC增强模式的比例为91.7%和9.3%;23例直径>3 cm病灶在CEUS表现为HCC和ICC增强模式的比例为43.5%和56.5%,在CECT/MRI表现为HCC、ICC及CHC增强模式的比例为26.1%、43.5%和30.4%。以CEUS和CECT/MRI增强模式不一致、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不一致、AFP和CA19-9同时升高作为提示性诊断信息,78.6%的患者至少符合上述3种差异性表现中的1种。结论CHC在CEUS及CECT/MRI中的增强模式具有差异性。随着病灶直径增加,CHC在增强影像中的表现均由类HCC转变为类ICC或CHC。联合CEUS和CECT/MRI差异性增强模式、影像学与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差异性表现以及肿瘤标志物的差异表现有助于提高CHC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混合型肝癌 增强CT 磁共振成像 肿瘤标志物 联合诊断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34
20
作者 王婧涵 李嘉 赵新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1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分析其在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29例(慢性乙型肝...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分析其在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29例(慢性乙型肝炎41例,乙肝肝硬化39例,其中代偿期14例,失代偿期25例,乙肝肝癌49例)和健康体检者50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CA125、CA19-9、CEA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组中AFP分别为4.35 ng/ml、5.78 ng/ml和60.21 ng/ml,CEA为1.51 ng/ml、1.92 ng/ml和2.45 ng/ml,乙肝肝癌患者血清AFP、CE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其它三组(P<0.05)。对于中-大量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少量腹水和无腹水的肝硬化患者(P<0.05),且随腹水量的增多呈逐渐上升趋势。三组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CA19-9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CEA与MLE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P<0.05;0.36,P<0.05),CA19-9、AFP与MELD评分的线形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CA125与Child-Pugh评分显著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4,P<0.05),CA19-9、AFP、CEA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HBV感染者,血清CA125与腹水量呈正相关,并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CA125可作为辅助指标监测腹水变化及判断预后。非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CEA也可随肝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Child—Pugh评分 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 (MELD)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