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1
作者 张书婧 周庆红 +3 位作者 姜伟 刘英华 张静 钱智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24-1028,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非侵入性且高敏感性的检测手段,近年来在CRC的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综述了当前CR...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非侵入性且高敏感性的检测手段,近年来在CRC的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综述了当前CRC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生物标志物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海参牛磺酸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英华 张书婧 +3 位作者 张静 周殿明 周庆红 钱智勇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18期2490-2493,共4页
目的 对海参牛磺酸胶囊的免疫功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半数溶血值试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试验、碳廓清试验、腹腔巨噬鸡红细胞试验等方法,探讨海参牛磺酸胶囊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结果 高剂量... 目的 对海参牛磺酸胶囊的免疫功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半数溶血值试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试验、碳廓清试验、腹腔巨噬鸡红细胞试验等方法,探讨海参牛磺酸胶囊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结果 高剂量组海参牛磺酸胶囊促进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脾T淋巴细胞转化反应,高剂量组为0.248±0.034,对照组为0.198±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足跖厚度差值分别为(0.74±0.23)、(0.74±0.17)mm,与对照组[(0.48±0.16)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半数溶血值(278.3±16.2)较对照组(247.4±12.4)的高,中剂量组抗体生成细胞数[(33.4±4.9)×10^(3)个]较对照组[(28.1±3.8)×10^(3)个]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海参牛磺酸胶囊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牛磺酸胶囊 免疫力功能 小鼠
原文传递
氯氰菊酯的神经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英华 张书婧 +2 位作者 张静 周殿明 钱智勇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6期855-860,共6页
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农业及卫生害虫防治中被广泛应用,其对人类产生的潜在毒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氯氰菊酯的主要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其可通过对神经递质、离子通道、脂质过氧化作用等产生影响而发挥其神经毒性作... 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农业及卫生害虫防治中被广泛应用,其对人类产生的潜在毒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氯氰菊酯的主要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其可通过对神经递质、离子通道、脂质过氧化作用等产生影响而发挥其神经毒性作用。本文对氯氰菊酯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氯氰菊酯的安全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神经毒性 毒性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抗体标记的新型碳点在呕吐毒素检测中的研究
4
作者 杜郁 刘智勇 +2 位作者 张毅 张明月 林肖惠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8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免疫荧光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技术,本研究期望利用该技术制备1种低毒、经济、高效的碳点作为免疫荧光的标记物,并将其标记于呕吐毒素抗体上,利用这种免疫探针去检测识别样品中的呕吐毒素(deoxyn... 目的免疫荧光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技术,本研究期望利用该技术制备1种低毒、经济、高效的碳点作为免疫荧光的标记物,并将其标记于呕吐毒素抗体上,利用这种免疫探针去检测识别样品中的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方法利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作为表面修饰剂,以柠檬酸为碳源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了1种可以标记于抗体上的碳点,并使用氨基/羧基偶联的方法将这种碳点与DON的抗体相结合,制成免疫荧光探针并镜下观察探针与DON结合的情况。结果这种碳点在激发光为334 nm时能够发出445 nm的强烈蓝光,经过红外表征确定该碳点表面含有羧基,以及PEI所修饰的氨基,因此能够与表面含氨基的抗体结合,并能够发出荧光信号,作为免疫荧光探针去检测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信号。结论将制备的荧光碳点通过氨基/羧基偶联的方法与抗体结合制备了呕吐毒素的免疫荧光探针,并成功将这种免疫探针用于检测D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抗体 免疫学方法 免疫荧光探针
原文传递
水中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5
作者 李欣欣 贾叶青 +3 位作者 李淼 王曼曼 王茜 郝玉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建立水环境中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取35 ml水样,调节水样pH值为6,采用40 mg Ce/MOF-801固相萃取柱富集5 min,1 ml乙腈洗脱待测物,经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乙腈∶水(体积比为52∶... 目的建立水环境中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取35 ml水样,调节水样pH值为6,采用40 mg Ce/MOF-801固相萃取柱富集5 min,1 ml乙腈洗脱待测物,经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乙腈∶水(体积比为52∶4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柱温25℃。采用紫外检测器(200 nm)测定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2~1.00μg/ml的范围内,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所得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2。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57~0.117μg/L,定量下限为0.171~0.351μg/L;平均回收率为79.3%~107.2%,RSD为0.51%~4.47%。吸附剂可重复使用至少8次,富集因子可以达到56.6~73.9。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简便且快速等优点,适用于水环境中痕量4种紫外吸收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三唑类 金属有机骨架 分散固相萃取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原文传递
基于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体系(GSHC)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敏 吴超 +3 位作者 林珺 吴炜亮 隋海霞 杨杏芬 《毒理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99-506,513,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体系(Green Screen human cells,GSHC),并将其应用于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食品接触材料改性淀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MS/PBAT)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将克隆有GADD45α基因启动子和增强... 目的建立基于GADD45α基因的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体系(Green Screen human cells,GSHC),并将其应用于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食品接触材料改性淀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MS/PBAT)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将克隆有GADD45α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质粒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感染p53野生型人淋巴母细胞系TK6,构建稳转细胞系。用已知遗传毒性阳性和阴性的物质对构建的GSHC系统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MS/PBAT为研究材料,对使用4%乙酸、20%乙醇、50%乙醇和95%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进行迁移实验获得的多组分迁移物开展遗传毒性评价,并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对遗传毒性阳性迁移物进行验证。结果在GSHC筛选体系下,遗传毒性阳性物质甲基磺酸甲酯(MMS)、丝裂霉素C(MMC)和环磷酰胺(CTX)和遗传毒性阴性物质DMSO,均得到了预期结果。GSHC筛选体系下的MA/PBAT的4%乙酸、50%乙醇和95%乙醇3种阳性迁移物的Ames实验结果为阴性。结论GSHC方法可用于多组分迁移物的遗传毒性评价。需要进一步确定GSHC的生物检测限(LOBD),并与成熟的体外测试法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MS/PBAT 多组分迁移物 GSHC 遗传毒性评价
原文传递
莱茵衣藻辅助降血糖功能研究
7
作者 张力 管彤 +3 位作者 李敏 张大龙 张静 钱智勇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14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 研究莱茵衣藻对四氧嘧啶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大鼠的辅助降血糖功效。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高热能饲料喂饲基础上,辅以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05 mg/(kg·bw),以构建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以0.5,1.0,2.0 g/(kg&... 目的 研究莱茵衣藻对四氧嘧啶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大鼠的辅助降血糖功效。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高热能饲料喂饲基础上,辅以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05 mg/(kg·bw),以构建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以0.5,1.0,2.0 g/(kg·bw·d)剂量连续33 d经口给予莱茵衣藻粉测定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指标,血清胆固醇(cholesterol,CHO)、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考察莱茵衣藻对大鼠辅助降血糖功能。同时20只Wistar大鼠分为剂量组[(2.0 g/(kg·bw·d)]和对照组,连续33 d经口给予莱茵衣藻粉并喂饲普通饲料测定空腹血糖值,考察莱茵衣藻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功能。结果 对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大鼠,莱茵衣藻粉[2.0 g/(kg·bw·d)]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指标结果阳性;各剂量组的血脂(CHO和TG)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莱茵衣藻粉对正常大鼠空腹血糖无影响(P>0.05)。结论 莱茵衣藻对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大鼠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衣藻 降血糖 高血糖模型 糖耐量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