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5
1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4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张在其1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7.90±3.92(km);②院前心脏性猝死的病例数以第一季度为最多,且最多时间段是8:00~10:00,最少时间段是2:00~4:00;③男性院前心脏性猝死明显多于女性,但年龄明显小于女性;④院前心脏性猝死目击者CPR为4.48%,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6%。结论①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血管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附12568例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3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新医学》 2010年第11期708-711,770,F0003,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0±1.08) min、(13.68±7.14) min、(25.25±12.34) min、(13.75±6.48) min、(54.74±25.47) min、(7.86±3.91)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 min、(13.58±6.78) min、(25.53±12.34) min、(13.60±6.54) min、(53.79±23.77) min、(7.67±3.86) 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 min、(14.10±7.05) min、(24.79±12.08) min、(13.79±6.61) min、(54.80±25.36) min、(7.90±3.92)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与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②院前死亡总体、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月份及季节分布以2月份、第一季度为最多,日时间段分布以8:00~10:00为最多.③院前死亡患者中循环系统、其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数分别位居第一、二、四、五、八,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其中循环系统类中心脏性猝死死亡最多;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三、六,均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④男性院前死亡数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数均明显多于女性.⑤院前心脏性猝死占循环系统类死亡的绝大部分(67.33%),目击者现场心肺复苏(CPR)为4.46%,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1%.结论:①心脏性猝死是中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PCI术后ox-LDL及Lp-PLA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丽 刘寅 +2 位作者 王树峰 刘婷 郭胜利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联合应用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97例行PCI的ACS患者依据入院日期分为...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联合应用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97例行PCI的ACS患者依据入院日期分为单药组(42例,单日入院者)和联合组(55例,双日入院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再予以普罗布考(250 mg/次,2次/d)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Lp-PLA2、ox-LDL水平,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1)2组治疗前ox-LDL、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治疗后ox-LD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2组治疗后Lp-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联合组ox-LDL和Lp-PLA2水平均低于单药组(P<0.01)。(2)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Lp-PLA2的下降绝对值(ΔLp-PLA2)与ox-LDL的下降绝对值(Δox-LDL)呈正相关(r=0.314,P=0.020)。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ACS患者ox-LDL和Lp-PLA2水平,并且二者的下降幅度呈正相关,普罗布考通过抑制ox-LDL的生成进一步降低Lp-PLA2水平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磷脂酶A2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普罗布考 阿托伐他汀 抗氧化
下载PDF
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菲 申洋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3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到诊方式、接受院前急救时间及院前急救质量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比较患者的预后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120急救送诊组患者死亡率...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3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到诊方式、接受院前急救时间及院前急救质量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比较患者的预后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120急救送诊组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均低于自行送诊组患者;短时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均低于长时院前急救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院前急救患者致残率显著低于普通院前急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可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死亡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死亡率 致残率
下载PDF
创伤评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国振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创伤指数(TI),根据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循环状态、呼吸状态和中枢神经状态5个项目,在院前急救以及现场救治中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生理指标进行评分,以呼吸频率、呼吸幅度、收缩压和毛细血管再充盈度4个生理参数... 目的:通过研究创伤指数(TI),根据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循环状态、呼吸状态和中枢神经状态5个项目,在院前急救以及现场救治中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生理指标进行评分,以呼吸频率、呼吸幅度、收缩压和毛细血管再充盈度4个生理参数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在院前急救中,院前创伤评分是院前急救医生、救护人员可根据评分分值更科学的判定伤员是就地抢救还是立即转送,适合转到哪一级医院,途中是否需要采取补液等复苏措施。结论:对发病现场伤员进行诊断和检伤分类是院前急救医疗的第一步。在日常院前急救中病员大多数病情危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了解简要的病因,快速进行检查,大体明确患者创伤的情况,作出初步判断,找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在院前急救中,最主要的是伤情分类,分清轻重缓急,确定救治措施,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进行分级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创伤评分
原文传递
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擎 李开涛 +3 位作者 赵凯 高杰 孙大龙 邹文蕊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简述了部分发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特点,介绍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组织管理、网络建设、通讯信息系统、救援队伍、救援装备、联动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提高... 简述了部分发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特点,介绍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组织管理、网络建设、通讯信息系统、救援队伍、救援装备、联动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提高院前急救机构紧急医学救援系统建设水平和救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医学救援 体系 建设 发展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继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甲管"期间定点医院集束化院感防控体系的建设体会
8
作者 杨万杰 刘先夺 +26 位作者 王西墨 徐卫国 张磊 傅强 杨积明 钱静 张富玉 田丽 张文龙 张宇 陈征 邵世峰 王湘 耿莉 任怡 王莹 史丽霞 万振 谢祎 刘媛媛 于维莉 韩晶 刘莉 朱欢 于自江 刘宏阳 王士梅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1,共7页
波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持续3年,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的疫情防控经历了应急性超常规防控阶段、应急常态化防控阶段和应急常态化向"乙类乙管"常态化过渡转段阶段,取得了疫情... 波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持续3年,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的疫情防控经历了应急性超常规防控阶段、应急常态化防控阶段和应急常态化向"乙类乙管"常态化过渡转段阶段,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天津市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定点医院在疫情防控的各阶段均圆满完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总结定点医院"乙类甲管"期间院感防控(感控)体系建设经验,概括为集束化"3、2、1"感控体系,即外、中、内"三环",绿、橙、红"三区",前、中、后"三事";"两天预净化"和"双点长制";"一个模块"化管理。应急情况下,可采用简化版的集束化感控体系,其特点为:一是强调"集束化",即关键措施的整体效能,避免任何短板的发生。二是强调感控理念的转变,使感控最大化地为医疗服务提供安全保障。三是强调流程的优化,防控措施既要全面和重点突出,又要防止过度;利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佳的感控效果。四是强调对感控工作的质量控制,关注流程的重要性,提倡"制度瘦身,流程增肥"的理念。五是强调未来的发展寄希望于人工智能,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防控质量和效率。六是强化持续的培训和再培训,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多样化的培训方法,确保感染控制的政策和程序清晰易懂、易于遵循,并建立实施评估和反馈机制,使医务人员随时保持应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乙类甲管 集束化 防控体系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流程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潘三改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第9期22-25,共4页
时间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发病4.5 h以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脑血管病指南一致推荐的治疗方案,溶栓越早,开通堵塞血管越快,救治效果越好,可显著减少残疾... 时间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发病4.5 h以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脑血管病指南一致推荐的治疗方案,溶栓越早,开通堵塞血管越快,救治效果越好,可显著减少残疾及改善预后。时间窗是关键,要提高溶栓率,就要缩短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因此,研究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现状,研究脑卒中患者救治过程中相关的院前和院内的延误原因,针对延误原因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建设和规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连贯的急救救治流程,实现院前、院内的无缝链接达到一体化救治,减少延误时间,加快急救速度,提高溶栓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前延误 院内延误 无缝链接
原文传递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紧急医疗救援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尚伦 张擎 +3 位作者 李开涛 张颖 刘艳 闫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61-1463,共3页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现场多种危化品为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困难,天津市急救中心承担了爆炸事故现场伤员救援、转院、医疗保障等任务。为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天津...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现场多种危化品为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困难,天津市急救中心承担了爆炸事故现场伤员救援、转院、医疗保障等任务。为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天津市急救中心在爆炸事故中紧急医疗救援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和思考,分析救援各环节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设想,现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医疗救援 爆炸事故 天津港 案例分析 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能力 医疗救援工作 急救中心
原文传递
论质控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卯池 李金年 李继良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院前急救是集通讯、医疗、转送为一体,以维持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防止病人病情加重,为院内急救创造条件为目的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质控管理考核机制,对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避免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 院前急救是集通讯、医疗、转送为一体,以维持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防止病人病情加重,为院内急救创造条件为目的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质控管理考核机制,对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避免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服务质量 监控考核
下载PDF
天津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邵小颖 刘先夺 +3 位作者 常文清 律扬 顾乃刚 张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的对天津市2019年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进行总结回顾,论述院前体系建设取得经验及对今后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方法针对天津市初步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通过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接报、统一质控的院前急救运... 目的对天津市2019年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进行总结回顾,论述院前体系建设取得经验及对今后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方法针对天津市初步完善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通过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接报、统一质控的院前急救运行模式,合理规划院前医疗急救中心及分部、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布局,补充院前医疗急救人员、车辆及设备,增加经费投入,建设急救分中心6个,急救站点169个,救护车达到406辆,急救人员近2000人,院前急救重要监控指标10 s接听率保持在100%,接报至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在10 min以内,建成快速响应、高效运转、可持续发展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同时通过明确院前医疗急救人员激励保障政策,合理确定人员保障水平,明确分级分类经费保障,保证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长久正常运转。结论天津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可以为院前医疗急救提供安全高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体系 救护车 患者转运
原文传递
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丽红 李小丹 +3 位作者 赵虹 贾彦青 贾志 党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141-3143,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予以健康管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半年后比...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予以健康管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半年后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BMI)、血脂〔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血糖(FPG)的水平及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MI、CHO、TG、LDL、FP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CHO、TG、LD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FPG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BMI、CHO、TG、LDL、F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冠心病 血糖 血脂 空腹血糖
下载PDF
纳洛酮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晓博 《医疗装备》 2016年第5期158-159,共2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用于院前急救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急救中心急诊科收治的CO中毒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院前急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结果对比意识恢复时间... 目的观察纳洛酮用于院前急救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急救中心急诊科收治的CO中毒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院前急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结果对比意识恢复时间与机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院前急救CO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纳洛酮
下载PDF
5人救治团队院前急救在猝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王素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2929-2931,共3页
目的:探讨5人救治团队院前急救在猝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中心2021年12月—2023年6月634例猝死患者按救治流程分为对照组(n=283)和观察组(n=351)。对照组采用常规3人心肺复苏(CPR)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5人救治团队院前急救,... 目的:探讨5人救治团队院前急救在猝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中心2021年12月—2023年6月634例猝死患者按救治流程分为对照组(n=283)和观察组(n=351)。对照组采用常规3人心肺复苏(CPR)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5人救治团队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心跳恢复率及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时间(心脏胸外按压持续时间、到达现场至开始除颤时间、猝死发生至开始心脏胸外按压时间)均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心跳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即刻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后5min、10min、15min SBP及SpO2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人救治团队院前急救应用于猝死患者可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复苏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猝死 胸外按压
下载PDF
电子人事档案在急救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海怡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化管理正在逐步深入各个领域。电子化管理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得以革新,在此情况下,原始人事档案资料必须提升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由此出现了电子人事档案。电子人事档案不仅管理效率高,还能更好地保...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化管理正在逐步深入各个领域。电子化管理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得以革新,在此情况下,原始人事档案资料必须提升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由此出现了电子人事档案。电子人事档案不仅管理效率高,还能更好地保证信息的精准性、便捷性,这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急救中心为例,首先分析电子人事档案在急救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意义,然后介绍电子人事档案在急救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电子人事档案在急救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人事档案 人力资源管理 急救中心
下载PDF
5G技术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探索
17
作者 刘洋 王士梅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30-233,F0003,共5页
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往的创伤医疗救治模式已不能适应未来医学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大数据共享背景下的5G技术助力创伤急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已在一些救治过程中尝试应用。探索出更多5G技术应用于创伤识别、救治及预防的新场景... 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往的创伤医疗救治模式已不能适应未来医学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大数据共享背景下的5G技术助力创伤急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已在一些救治过程中尝试应用。探索出更多5G技术应用于创伤识别、救治及预防的新场景,有望实现区域急救资源合理调配、生命体征信息实时传输及创伤救治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急救 5G技术 智慧医疗
下载PDF
院前急救机构应对疫情防控转段阶段措施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李帅 张擎 +3 位作者 唐峰 邵小颖 谭沛泽 李尚伦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44-747,共4页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机构针对疫情防控转段阶段的应对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比疫情防控转段期间与2021年同期天津市急救中心电话呼入量、10 s接听率、派车量、急救反应时间、平均院内交接时间变化、病情分级患者变化等数据。结果疫情防...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机构针对疫情防控转段阶段的应对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比疫情防控转段期间与2021年同期天津市急救中心电话呼入量、10 s接听率、派车量、急救反应时间、平均院内交接时间变化、病情分级患者变化等数据。结果疫情防控转段后120电话呼入量增加181.2%,10 s接听率由88.97%回升到100%,派车量增加125.2%;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由18 min 4 s缩短到11 min左右;普通患者、急症患者、危重患者、濒危患者分别增加了176.7%、-30.0%、102.1%、227.9%,普通患者占比为71.03%,与2021年同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院内交接时间延长至19 min 16 s后逐渐回落。结论院前急救机构通过提前布局扩充调派负荷能力、构建战时服务指挥体系、动态分类调配救治转运力量、畅通院前院内病员交接等措施,可有效应对突发工作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但也暴露出在急救资源挤兑情况下,确保危重症患者优先得到救治及院前院内衔接方面有所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疫情防控转段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就诊方式对急性肺水肿急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井溪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诊接收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特点,并观察患者接受院前急诊救治与不接受院前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51例经120急救中心接诊送院的急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自行到急... 目的分析院前急诊接收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特点,并观察患者接受院前急诊救治与不接受院前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51例经120急救中心接诊送院的急性肺水肿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自行到急诊就诊的51例急性肺水肿患者为参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治疗有效率及急诊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高于参照组的5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2,P<0.05)。研究组患者急诊留置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肺水肿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现场紧急救治可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患者缺氧状况,在此基础上再送急诊处置,急救效果更好,既可以保证患者安全转送,又可以缩短患者急诊留置时间,为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危、急、重症患者以此方式就诊可保证院前安全,为院内治疗争取时间不失为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诊 急性肺水肿 急救效果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及临床护理治疗进展
20
作者 张志姣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4期29-31,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该病是指由于颅内血管病变导致的不伴有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以及局灶性脑功能、脊髓或者视网膜功能障碍,多数患者症状可在24 h内缓解,且多数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不会留下任何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故而人们...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该病是指由于颅内血管病变导致的不伴有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以及局灶性脑功能、脊髓或者视网膜功能障碍,多数患者症状可在24 h内缓解,且多数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不会留下任何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故而人们对该病的危险性并不重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容易反复发作,患者若多次发病,不能获得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脑梗死,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近年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危害严重,故而临床十分重视。及时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对及时诊断及有效预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院前急救护理、院内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降脂治疗、中医治疗及外科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有效预防以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病因 临床治疗 诊断 院前急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