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1
1
作者 徐宝山 胡永成 +5 位作者 郑得志 周静 王林森 徐瑾 唐天驷 倪才方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330,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灌注剂的调配方法与热效应及其临床效果。方法(1)用Palacos骨水泥加入适量造影剂调配灌注剂,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制成圆柱形标本,测量聚合反应时温度变化,并行生物力学测试。(2)①...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灌注剂的调配方法与热效应及其临床效果。方法(1)用Palacos骨水泥加入适量造影剂调配灌注剂,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制成圆柱形标本,测量聚合反应时温度变化,并行生物力学测试。(2)①用灌注剂在20只犬80个椎体上行PVP,术后CT扫描,于第1、2d分别随机取5只犬尸检,其余10只观察4周;②在5只猪10个椎体上取圆柱形骨块,形成空腔并注入灌注剂,测量灌注剂中心、边缘、椎体前缘、椎管前缘的温度变化,2周后取材观察灌注剂周缘骨组织坏死情况。(3)应用PVP治疗有疼痛症状的脊椎血管瘤、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和骨髓瘤及脊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6例共35个椎体,术后行CT检查。结果(1)骨水泥单体、粉末和造影剂按5ml∶6g∶1ml的比例调匀后,可保持易于注射的稀薄糊状5min左右,且透视下显影清晰,灌注剂聚合放热过程和力学特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①20只犬行PVP后均未发现肺栓塞表现,CT示椎管内常有渗漏,这与犬椎体的形态有关;②猪椎体内灌注剂平均最高中心温度为70.5℃、边缘为53.5℃、椎体前缘为40.8℃、椎管前缘为40.5℃,术后病理示灌注剂周缘有散在的骨细胞坏死灶。(3)26例PVP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CT示5例7个椎体存在渗漏,其中3例3个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应用 骨髓瘤 骨骼肿瘤 脊柱骨折 脊椎穿刺
原文传递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类型及损伤的MRI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淑丽 王林森 王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侧盘状半月板的MRI分型特征及不同类型盘状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资料与方法 将 89例MRI表现典型的外侧盘状半月板分作两组 ,即未成年组和成年组 ,其中未成年组 35例 (36膝 ) ,4~ 17岁 (平均13.2岁 ) ;成年组 5 4例 (5 7膝... 目的 探讨外侧盘状半月板的MRI分型特征及不同类型盘状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资料与方法 将 89例MRI表现典型的外侧盘状半月板分作两组 ,即未成年组和成年组 ,其中未成年组 35例 (36膝 ) ,4~ 17岁 (平均13.2岁 ) ;成年组 5 4例 (5 7膝 ) ,18~ 74岁 (平均 4 2 .0岁 )。将盘状半月板分作板型、楔型、肥角型。分析不同类型的盘状半月板合并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结果 未成年组板型 2 6膝、楔型 4膝、肥角型 6膝 ;成年组板型 36膝、楔形 15膝、肥角型 6膝。两组盘状半月板类型的发生比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10 )。无论未成年组或成年组均以板型常见。不同类型盘状半月板发生撕裂的比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肥角型全部显示半月板撕裂 ,板型盘状半月板撕裂比率高于楔型。结论 无论成年组或未成年组的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 ,其盘状半月板类型的分布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类型的盘状半月板合并半月板撕裂的概率是有差异的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 类型 磁共振成像检查 半月板损伤
下载PDF
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的认识与MRI诊断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植 王林森 +3 位作者 胡永成 张铁良 赵力 黄竟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8-413,共6页
目的认识并定义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探讨其发病机制及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5月~2002年7月,34例经MRI诊断的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X线片、CT及关节镜所见进行分析。从矢状、冠状及横断... 目的认识并定义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探讨其发病机制及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5月~2002年7月,34例经MRI诊断的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X线片、CT及关节镜所见进行分析。从矢状、冠状及横断三个平面行MR扫描。扫描方法采用:(1)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E3D)T1及T2加权像,该序列可较好地显示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损伤程度;(2)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反转恢复序列(STIR)PD加权像,该序列对骨及软骨损伤有非常高的敏感性;(3)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反转恢复序列(TSHIRT)T2加权像,该序列可显示韧带损伤情况。结果34例外伤后膝关节MRI均显示髌骨内下部及股骨外髁前外侧部对应的软骨下骨质异常信号改变,表明为骨损伤。与关节镜相比,34例中MRI可见20例髌骨内下部软骨骨折,其中15例为骨软骨骨折;8例股骨外髁前外侧部软骨骨折,其中6例为骨软骨骨折;11例于关节囊内可见游离软骨或骨软骨碎片影。27例MRI显示不同程度髌内侧支持带损伤,其中Ⅰ度8例,Ⅱ度12例,Ⅲ度7例。所有患者均可见关节积液,其中单纯积液6例,血性积液18例,脂肪血性积液10例。23例可见髌骨外侧半脱位。结论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拟定义为当膝关节急性屈曲外翻时,髌骨在向外侧滑脱或脱位后再自行复位的过程中,髌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 发病机制 MRI诊断 软骨损伤 X线片 髌骨脱位
原文传递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所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黄竟敏 王植 +2 位作者 赵力 王林森 杜莉如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3-407,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其指导制定关节镜下手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将157个(147例)膝关节分为两组,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组107膝,运动创伤(sportinjury,SI)组50膝。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152膝行关节镜下手术,按半月板... 目的探讨MRI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其指导制定关节镜下手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将157个(147例)膝关节分为两组,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组107膝,运动创伤(sportinjury,SI)组50膝。所有病例均行MR检查,152膝行关节镜下手术,按半月板损伤MRI诊断标准进行分级诊断,并将结果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结果OA组中MRI诊断Ⅰ级21膝,Ⅱ级34膝,Ⅲ级40膝,Ⅳ级12膝,各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21/21)、91.2%(31/34)、92.5%(37/40)和100%(12/12),OA组总诊断准确率为94.39%;关节镜下行半月板修整15膝,部分切除及成形术25膝,次全切除4膝,全切8膝,未处理55膝。SI组中MRI诊断Ⅰ级5膝,Ⅱ级4膝,Ⅲ级26膝,Ⅳ级15膝,ⅡⅣ级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3/4)、92.3%(24/26)和93.3%(14/15),SI组ⅡⅣ级总诊断准确率为91.11%;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2膝,半月板部分切除及成形21膝,半月板次全切5膝,半月板全切9膝,半月板修补2膝,未处理6膝。结论MRI诊断Ⅰ级的半月板损伤可不必手术;Ⅱ级损伤必要时可行关节镜探查;Ⅲ级损伤可行部分切除或成形术,关节囊缘撕裂可行半月板修补术;Ⅳ级损伤应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或全切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MRI诊断 关节镜 骨性关节炎 运动创伤 部分切除 成形术 半月板修补术 全切术
原文传递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晖 胡永成 +2 位作者 王林森 潘涛 陈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6-470,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进行临床相关性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肿瘤中位于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2例,骶椎3例。术后复发3例,伴动脉瘤... 目的:分析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进行临床相关性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肿瘤中位于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2例,骶椎3例。术后复发3例,伴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X线及CT表现为偏心性溶骨性破坏,病灶内密度较均匀,8例伴发病理骨折,3例复发病例的影像学表现为虫蚀状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MR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混杂高信号,3例伴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表现为多囊状高信号。结论:脊柱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治疗及术后处理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巨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
下载PDF
肩袖损伤的MR诊断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晖 王林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42-444,共3页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可表现为全层撕裂或部分撕裂。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直接显示肩袖损伤部位及相关病理改变。本文复习肩袖的解剖结构,总结肩袖撕裂的MR诊断标准和主要表现及与X线平片、CT、B超相比...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可表现为全层撕裂或部分撕裂。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直接显示肩袖损伤部位及相关病理改变。本文复习肩袖的解剖结构,总结肩袖撕裂的MR诊断标准和主要表现及与X线平片、CT、B超相比的优越性、敏感性。研究表明,高场强MRI能更好地显示肌腱未受损部分与撕裂的对比,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 磁共振成像 全层撕裂 部分撕裂
下载PDF
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林 胡永成 +8 位作者 袁斌斌 王臻 叶招明 于秀淳 屠重棋 吴苏稼 黄洪超 王淑丽 万业达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2-768,共7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国内6家骨肿瘤治疗单位的105例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包括36例术后局部复发病例和69例术后未复发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临床因素(...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国内6家骨肿瘤治疗单位的105例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包括36例术后局部复发病例和69例术后未复发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临床因素(包括发病性别、年龄、部位、临床评分、分级、手术方式)和影像学因素与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放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中确定影响肿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患者中,男49例,女56例;随访时间为(45.6±32.1)个月.其中复发组36例,平均年龄(35.64±10.87)岁,复发时间为术后平均(18.9±6.5)个月;未复发组69例,平均年龄(36.32±13.82)岁.单因素x2检验显示病灶边缘清晰或硬化、骨皮质中断、软组织肿块、Hu评分和手术方式与术后复发有关,其他临床因素(发病性别、年龄、部位、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以及部分影像学因素(膨胀性、多房性或骨性分隔、骨皮质破坏、病理性骨折、病灶是否达到关节面、骨髓水肿、病灶囊性变)与术后复发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边缘清晰或硬化(P=0.048)、软组织肿块(P=0.041)、Hu评分(P=0.040)和手术方式(P=0.001)与肿瘤术后复发密切相关.结论 膝关节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病灶边缘模糊、软组织肿块两项影像学征象为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Hu评分和手术方式是影响肿瘤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巨细胞瘤 复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林森 宋其韬 +2 位作者 耿欣 王植 赵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08-612,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urface shded display,SSD)和多平面重建(mu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儿童髋臼'Y'型软骨的解剖为基础,将成人髋臼分为'二柱'(前、后柱)、&#...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urface shded display,SSD)和多平面重建(mu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儿童髋臼'Y'型软骨的解剖为基础,将成人髋臼分为'二柱'(前、后柱)、'四壁'(前、后、内侧、顶壁).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1年8月68例髋臼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依据SSD和MPR准确划分骨折部位并进行统计分类.结果68例中双柱三壁(前、后柱,前、后、内侧壁)复合骨折28例、单柱三壁(前柱,前、后、内侧壁)复合骨折7例、单柱两壁(前柱,前、内侧壁)复合骨折5例、单纯后壁骨折21例、单纯前壁骨折7例;对其中21例双柱三壁骨折、7例单柱三壁骨折、5例单柱两壁骨折、15例单纯后壁骨折、3例单纯前壁骨折患者行钢板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对其余7例双柱三壁骨折、6例单纯后壁骨折、4例单纯前壁骨折患者,因髋臼骨折骨块分离、移位不明显而采用牵引复位治疗,直至骨折愈合.X线片与SSD、MPR比较在显示骨折数目和分型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SD、MPR对于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固定器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累及前柱或后柱的骨折须钢板固定才能使骨折部位稳定,而前壁或后壁的骨块只须螺钉内固定即可,内侧壁骨折后形成的较小的碎骨块手术时应予以清除,避免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因此,SSD和MPR是复杂性髋臼骨折、脱位术前常规而且重要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髋臼骨折
原文传递
CT血管成像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主-髂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蔡华琦 傅菲 +6 位作者 汪洋 李金宝 曹健鹏 黄梅 罗嗣频 魏啸晨 万业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5-639,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MA)和主-髂动脉范围内各条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天津市天津医院70例因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而进行主-髂-股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确诊为LEAOD患...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MA)和主-髂动脉范围内各条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天津市天津医院70例因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而进行主-髂-股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确诊为LEAOD患者的图像。采用曲面重建对主-髂动脉范围内各条动脉进行高级血管分析(AVA)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包括SMA主干、腹主动脉(AA)、左侧和右侧髂总动脉(LCIA、RCIA)、左侧和右侧髂内动脉(LIIA、RIIA)、左侧和右侧髂外动脉(LEIA、REIA)〕,选取正常值参考层面和最大狭窄层面,应用软件自动计算重建范围内每条动脉的狭窄率。将患者的影像资料按两种方式分组:①根据SMA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Ⅰ组(狭窄程度≤70%)和Ⅱ组(狭窄程度〉70%);②将不同性别LEAOD患者分别分为中年期组(45~59岁)、老年前期组(60~74岁)和老年期组(75~89岁)。SMA和主-髂动脉范围内各条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结果70例LEAOD患者的SMA狭窄发生率为100%。相关性分析显示,狭窄Ⅰ组(64例)和Ⅱ组(6例)的SMA与AA、LCIA、RCIA、LIIA、RIIA、LEIA、REIA的狭窄程度均不具有相关性(Ⅰ组r值分别为-0.021、0.023、0.023、-0.137、0.182、-0.113、0.141,Ⅱ组r值分别为0.020、-0.560、0.010、0.306、-0.204、-0.381、0.393,均P〉0.05)。在52例男性患者中,中年期组(16例)、老年前期组(27例)和老年期组(9例)SMA与AA、LCIA、RCIA、LIIA、RIIA、LEIA、REIA的狭窄程度均不具有相关性(中年期组r值分别为-0.032、0.024、0.324、0.146、0.312、0.008、0.344,老年前期组r值分别为-0.108、-0.116、-0.040、-0.249、-0.082、-0.052、0.096,老年期组r值分别为0.182、0.311、0.400、0.360、0.688、0.498、0.406,均P〉0.05);在18例女性患者中,老年前期组(11例)和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肠系膜上动脉 CT血管成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骨肉瘤的影像病理对照表现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明 孙鼎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5-787,共3页
目的 总结原发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探讨有关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 搜集 1980~ 1999年 14例原发骨肉瘤 ,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男 6例 ,女 8例 ,平均 2 3.5岁。其中股骨 9例 ,腓骨 2例 ,肱骨 2例 ,胫骨 1例。回顾性分析 14... 目的 总结原发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探讨有关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 搜集 1980~ 1999年 14例原发骨肉瘤 ,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男 6例 ,女 8例 ,平均 2 3.5岁。其中股骨 9例 ,腓骨 2例 ,肱骨 2例 ,胫骨 1例。回顾性分析 14例原发骨肉瘤的 X线平片、CT和 MRI的表现并对照相关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原发骨肉瘤影像学表现包括广泛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 ,部分病例可见肿瘤骨和肿瘤钙化。病理证实影像学确定病变范围不准确。X线平片诊断最佳 ,CT检查和 MRI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 原发骨肉瘤骨破坏范围大 ,成骨型诊断较易 ,溶骨型应与 Ewing's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影像学 病理学 X线平片 CT RRI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小儿髋臼发育不良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其韬 杨建平 +1 位作者 王林森 任秀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在小儿髋臼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Picker2000S螺旋CT扫描装置对39例单侧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骨盆三维重建。全部患儿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岁(3.5~8岁)。其中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17例,...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在小儿髋臼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Picker2000S螺旋CT扫描装置对39例单侧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骨盆三维重建。全部患儿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岁(3.5~8岁)。其中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17例,全脱位22例。分别测量:(1)健侧、患侧髋臼的深度和表面积;(2)健侧、患侧髋臼底最低点(O点)分别至髋臼前柱外缘前端(A点)、髋臼顶中点(B点)、髋臼后柱外缘后端(C点)的距离。结果先天性半脱位患儿健侧髋臼深度为(23.89±1.56)mm,患侧为(21.25±1.25)mm,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脱位患儿健侧髋臼深度为(24.67±1.43)mm,患侧为(20.76±1.12)mm,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半脱位患儿健侧髋臼表面积为(27.78±1.65)mm2,患侧为(24.25±2.72)mm2,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脱位患儿健侧髋臼表面积为(28.26±2.25)mm2,患侧为(24.54±2.51)mm2,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脱位患儿OA,OB,OC距离健侧分别为(46.92±4.07)mm、(55.65±4.34)mm和(64.36±5.21)mm,患侧为(40.73±4.28)mm、(44.28±6.43)mm和(48.09±4.85)mm,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半脱位患儿OA,OB,OC距离健侧分别为(47.68±3.98)mm、(54.25±3.34)mm和(12.96±4.6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小儿 髋臼 发育不良 髋脱位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疾病 发育性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术治疗髋部骨样骨瘤 被引量:10
12
作者 纪经涛 胡永成 +1 位作者 夏群 王林森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5-940,共6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术治疗髋部骨样骨瘤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8月至2010年1月对8例髋部骨样骨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男5例,女3例;年龄12-25岁,平均18.8岁。患者均有髋部疼痛症状,夜间加剧。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术治疗髋部骨样骨瘤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8月至2010年1月对8例髋部骨样骨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男5例,女3例;年龄12-25岁,平均18.8岁。患者均有髋部疼痛症状,夜间加剧。病史2个月至10年。病变部位:股骨颈4例、股骨小转子2例、股骨大转子1例,股骨转子间1例。术中应用CT薄层横断扫描确定病灶部位,将骨穿刺针经皮穿入瘤巢中心。行CT扫描证实穿刺针位置准确后撤出针芯,用穿刺针套管刮除瘤壁及瘤巢内肿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再将微波探针沿骨穿刺针穿入瘤巢中心,将瘤巢中心温度逐渐加热至90℃,保持4-6min。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d。结果3例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骨样骨瘤,另5例仅获得诊断性描述。全部病例随访6-21个月。术后24h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例随访5个月时仍有轻度夜间隐痛,再次行微波热消融治疗,随访8个月无复发:所有患者均未见股骨头坏死及其他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骨样骨瘤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术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髋部疼痛症状,术后并发症少,短期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骨瘤 骨样 微波 导管消融术
原文传递
3 T MRI关节软骨生化成分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艳 万业达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53-456,共4页
近年来,3 T MRI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应用于软骨病变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各种软骨成像序列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目前已从传统的二维、三维形态成像向生化成分成像转变,以期能够对关节软骨形态学改变之前的软骨生化改变进行显示,为早期软... 近年来,3 T MRI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应用于软骨病变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各种软骨成像序列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目前已从传统的二维、三维形态成像向生化成分成像转变,以期能够对关节软骨形态学改变之前的软骨生化改变进行显示,为早期软骨损伤诊断和监测提供临床参考依据。目前,关节软骨生化成分成像技术包括T2mapping、T2*mapping及T1ρ成像等。就3 T MR关节软骨生化成分成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3 T 磁共振成像 T2mapping T1ρ T2*mapping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诊断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万鑫 陈思 +1 位作者 刘利国 袁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及相关情况。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214例,其中男188例,女26例,年龄19~74岁,平均(38.7±11.3)岁。根据Kuwade分型将跟腱断裂... 目的研究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及相关情况。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214例,其中男188例,女26例,年龄19~74岁,平均(38.7±11.3)岁。根据Kuwade分型将跟腱断裂分为Ⅰ、Ⅱ、Ⅲ、Ⅳ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下肢DVT的诊断标准,分析各型跟腱断裂病人下肢DVT的发生率、血栓检出时间,以及血栓范围分布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不同跟腱断裂分型的血栓发生率和血栓检出时间。结果本组病人DVT总发生率为10.7%,其中周围型(血栓累及腘静脉以下)DVT 22例,混合型(血栓累及全下肢深静脉)DVT 1例。不同跟腱断裂分型间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跟腱断裂分型间血栓检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跟腱断裂血栓检出时间最长,Ⅲ型次之,Ⅳ型检出时间最短。结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DVT相关检查不可忽视,及早发现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可避免发展成为致命的中央型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跟腱断裂后下肢DVT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急性断裂 深静脉血栓 超声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脑白质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修威 吴巧玲 +3 位作者 雒媛 孙曼 尹建忠 倪红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目的采用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方法搜集aMCI患者26例和正常对照者(NC)24名进行头部磁共振扩散序列扫描,采用FSL软件计算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图各向异性分数(FA)... 目的采用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方法搜集aMCI患者26例和正常对照者(NC)24名进行头部磁共振扩散序列扫描,采用FSL软件计算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图各向异性分数(FA),采用NODDI_toolbox计算NODDI的参数图神经突密度指数(NDI)和方向离散度指数(ODI)。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TBSS)构建FA、NDI和ODI白质纤维骨架图,对两组间骨架图进行双样本t检验;提取有统计学差异的纤维束的参数值,分别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做相关性分析。对相关性最强的纤维束的各参数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较,aMCI组FA值无统计学差异,NDI值在左侧扣带束、双侧钩束、左侧外囊、双侧内囊前肢及后肢、胼胝体压部和双侧上纵束显著降低(P<0.01,TFCE校正),ODI值在双侧扣带束、左侧皮质脊髓束、右侧上纵束显著降低(P<0.01,TFCE校正)。在NDI和ODI参数图中,胼胝体压部NDI值(r=0.351,P=0.012)及右侧上纵束ODI值(r=0.314,P=0.027)与MMSE评分相关性最强;胼胝体压部NDI值(r=0.448,P=0.001)及右侧扣带束ODI值(r=0.348,P=0.013)与MoCA评分相关性最强。ROC曲线下面积(AUC)相比较,胼胝体压部NDI值显著大于FA值(AUC=0.849,0.635,P=0.008),右侧上纵束NDI值与FA值AUC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UC=0.755,0.574,P=0.050),右侧扣带束ODI值与FA值AUC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UC=0.736,0.579,P=0.241)。结论MCI阶段存在神经突密度以及树突复杂性的降低,NODDI对白质的变化较DTI敏感,对aMCI的诊断可能较DTI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扩散加权成像 神经突密度 方向离散度 各向异性分数
原文传递
T1ρ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孟祥虹 王植 万业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630,共5页
T1ρ为在旋转坐标系下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常数,反应大分子物质与水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常规MR检查无明显形态学改变时,病变的T1ρ值可发生变化。目前,T1ρ已应用于骨关节、颅脑、肝脏、心肌等多个部位。本文对T1ρ的基本原理及临床... T1ρ为在旋转坐标系下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常数,反应大分子物质与水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常规MR检查无明显形态学改变时,病变的T1ρ值可发生变化。目前,T1ρ已应用于骨关节、颅脑、肝脏、心肌等多个部位。本文对T1ρ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ρ 磁共振成像 关节软骨 心肌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晖 王林森 韩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6例经病理证实的各种类型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囊性型29例,表现为骨端膨胀性偏心性骨破坏;溶骨型39例,表现为骨皮质中断,边缘模糊;恶性8例,出现...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6例经病理证实的各种类型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囊性型29例,表现为骨端膨胀性偏心性骨破坏;溶骨型39例,表现为骨皮质中断,边缘模糊;恶性8例,出现虫蚀样骨破坏,有骨膜反应和生长迅速的软组织肿块;伴动脉瘤样骨囊肿的19例,MRI显示可出现液-液平面;复发9例,植骨区为肿瘤组织代替。结论:大多数骨巨细胞瘤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断,CT和MRI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接触系统激活与血栓事件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秀婵 王植 白人骁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接触系统的激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入选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天津医院风湿科收治的69例SLE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VD)将患者分为单纯SLE组(38例)和... 目的探讨外周血接触系统的激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入选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天津医院风湿科收治的69例SLE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VD)将患者分为单纯SLE组(38例)和SLE+VD组(31例),后者再根据合并VD的种类分为SLE合并心肌梗死(sLE+MI,10例)、SLE合并深静脉血栓(SLE+DVT,13例)、SLE合并动脉血栓(SLE+AT,8例)3个亚组;同期选取6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浆Ⅻ因子-C抑制剂复合物(FⅫa-CIINH)和Ⅻ因子抗凝血酶复合物(FⅫa-AT)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SLE患者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含量;Spearman相关分析FⅫIa-CIINH和FⅫa-AT与血小板相关因子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Ⅻa-cIINH和FⅫIa-AT对SLE血栓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组血浆FⅫa-CIINH水平显著下降[nmol/L:0.00(0.00,0.07)比0.08(0.03,0.13),P〈0.01],FⅫa-AT水平显著升高[mnol/L:0.18(O.07,0.38)比0.16(0.12,0.26),P〈0.05]。与单纯SLE组相比,SLE+DVT组和SLE+AT组FⅫa-cIINH水平显著下降[nrnol/L:0.03(0.02,0.07)、0.02(0.01,0.04)比0.07(0.02,0.11),均P〈0.05],SLE+AT组血浆FⅫa-AT水平显著升高[nmol/L:0.34(0.21,0.52)比0.17(0.06,0.30),P〈0.01]。相关分析显示,SLE患者FⅫa-C11NH与FⅫa-AT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416);干扰素介导跨膜蛋白1(IFITMl)、干扰素诱导双链RNA依赖性激活剂(PRKRA)的产生与FⅫa-AT上调和FⅫa-cIINH下降均有相关性(IFITM1与FⅫa-AT:r=0.39、P=O.0012,IFITMl与FⅫa-c1INH:r=-0.30、P=0.0146,PRKRA与FⅫa-AT:r=0.29、P=O.0176,PRKRA与FⅫ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接触系统 血栓事件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组在急诊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园园 万业达 +1 位作者 赵学媛 王瑞娟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8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1例经手术、肠镜或临床明确诊断的肠梗阻病例。由2位高年资放射医师用盲法分析其CT表现,据梗阻区肠壁的厚度及密度,肠管管腔和...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组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1例经手术、肠镜或临床明确诊断的肠梗阻病例。由2位高年资放射医师用盲法分析其CT表现,据梗阻区肠壁的厚度及密度,肠管管腔和周围肠系膜、血管等的改变,并结合临床及相关病史,分析肠梗阻的病因。结果 CT提示病因诊断28例,占90.32%,包括肠粘连9例、肿瘤7例、粪石及肠石性梗阻3例、腹股沟疝2例、股疝1例、血运性肠梗阻1例、肠套叠1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小肠扭转2例,误诊3例。结论 64排螺旋CT平扫及多平面重组在梗阻病因的明确中优势明显,可以为临床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帮助,可作为临床肠梗阻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肠梗阻
下载PDF
MRI 3D序列对踝关节跗骨窦区的显示价值
20
作者 王志炜 万业达 李天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探究2D MRI序列对跗骨窦韧带的显示率;应用3D MRI序列显示跗骨窦韧带,为跗骨窦的扫描技术及疾病的影像诊断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设备,8通道踝关节相控阵线圈,对15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观察2D序列图像对跗骨窦韧带... 目的 探究2D MRI序列对跗骨窦韧带的显示率;应用3D MRI序列显示跗骨窦韧带,为跗骨窦的扫描技术及疾病的影像诊断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设备,8通道踝关节相控阵线圈,对15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观察2D序列图像对跗骨窦韧带的显示情况,利用3D序列进行重建,观察跗骨窦区的显示情况。结果 2D序列中,CL、ITCL在冠状位的显示率最高,CL、ITCL前束在矢状位的显示率次之,ITCL后束在轴位的显示率次之。3D序列可重建出跗骨窦内韧带,这些韧带与矢状面、水平面均成一定角度,在临床工作中可依据此角度对踝关节进行扫描。结论 利用MRI3D序列可完整重建出跗骨窦内韧带并对其进行测量,对诊断跗骨窦内病变提供了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3D序列 跗骨窦 颈韧带 距跟骨间韧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