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5
1
作者 张建国 林枫松 +4 位作者 尹双波 于建华 周连兴 赵欣 张铁良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7年1月~1999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单侧胫骨pilon骨折,术后16例出现伤口并发症、关节退行性变及关节强直,男13例,女3例;年龄25~55岁,平均36.5岁;坠落伤7例,交通伤5例,砸伤3例,其...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7年1月~1999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单侧胫骨pilon骨折,术后16例出现伤口并发症、关节退行性变及关节强直,男13例,女3例;年龄25~55岁,平均36.5岁;坠落伤7例,交通伤5例,砸伤3例,其它损伤1例。开放性骨折6例,均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1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25d,平均8.1d。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7例,Ⅲ型9例。7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9例行有限切开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可6例,其中Ⅱ型4例,Ⅲ型2例;差10例,其中Ⅱ型3例,Ⅲ型7例。术后发生创面不能闭合1例;切口感染4例,2例开放性骨折出现表浅感染,2例闭合性骨折出现深部感染;关节退行性变9例,其中2例出现较严重的踝关节内翻;关节强直11例。结论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有骨折类型、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移植骨的填充及钢板支撑固定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PILON骨折 相关因素分析 外科手术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踝关节骨折 被引量:115
2
作者 张铁良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流行病学 距骨运动轴线
原文传递
不同部位骨折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12
3
作者 臧加成 马信龙 +8 位作者 马剑雄 姜宏强 李鹏飞 李艳军 李风波 韩哲 姜轩 孔敬波 吕建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骨折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天津医院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所有创伤骨科住院患者发生DVT的病历进行回顾性查阅分析,详细记录每个病历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骨折部位、受伤...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骨折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天津医院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所有创伤骨科住院患者发生DVT的病历进行回顾性查阅分析,详细记录每个病历的一般资料、临床诊断、骨折部位、受伤机制、DVT发生时间、合并症等情况,对所有数据汇总,按照不同部位骨折分类,计算DYT总体发生情况及不同部位骨折DVT发生率。结果4年间创伤骨科共收治骨折患者24049例,其中1543例发生DVT,其总体发生率为6.41%(1543/24049)。1543例患者中,713例为下肢骨折,790例为髋周骨折,40例为上肢骨折。髋周骨折总体发生率最高为12.33%(790/6408),下肢骨折总体发生率(6.02%,713/11837)明显高于上肢骨折(0.69%,40/5804);下肢骨折中股骨远端骨折(股骨髁上、髁间骨折)DVT发生率最高,为23.04%(165/716),股骨干骨折为14.72%(178/1209),髌骨骨折7.27%(110/1513),胫骨平台骨折5.83%(79/1355),胫腓骨骨折2.86%(91/3180),踝关节骨折2.60%(55/2116),跟骨骨折1.17%(15/1281),前足部骨折4.28%(20/467);上肢骨折中肩部骨折最高,为2.97%(9/303),其余部位骨折均〈1%。结论DVT与骨折部位发生率密切相关,临床应对股骨远端、股骨干、髋周及骨盆骨折进行DVT重点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62
4
作者 吴英华 张铁良 +2 位作者 金硕 杨明富 张银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1995年3月至2003年10月间采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单纯“8”字钢丝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平均43.2岁。左侧14...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1995年3月至2003年10月间采用经尺骨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单纯“8”字钢丝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平均43.2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车祸及摔伤23例,其他3例。按照AO分型,C1型3例,C2型5例,C3型18例;开放骨折5例(CustiloⅠ型3例,Ⅱ型2例),皮肤挫伤3例,多发伤5例,合并原发性尺神经损伤4例。术后2~7d开始功能锻炼,以定期物理检查结果及X线片的表现作为判断截骨处骨愈合的指标,同时以Cassebaum的方法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1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9个月至8年,平均1年6个月。所有患者截骨处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周,无截骨块分离移位。4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2例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4例原发性尺神经损伤者术中探查尺神经连续性存在,均行尺神经前移术,3例完全恢复,1例遗留轻度感觉、运动障碍。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2例,良6例,可1例,差2例。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10°。结论经鹰嘴关节外斜行截骨具有不侵袭关节、操作简便、固定方式简单、力学性能优良、有利于术后功能锻炼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采用该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截骨术 治疗结果 肱骨髁间骨折 肘关节功能 截骨治疗 尺骨鹰嘴 斜行 平均愈合时间 术后功能锻炼
原文传递
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5
5
作者 袁天祥 马宝通 +1 位作者 刘林涛 张铁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7-259,i0002,共4页
[目的]总结肱骨髁间粉碎骨折不同入路、不同固定方法、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63例不同类型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入路、不同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平均随访44个月(14~84个月),采用3种不同的评分系统进行... [目的]总结肱骨髁间粉碎骨折不同入路、不同固定方法、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63例不同类型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入路、不同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平均随访44个月(14~84个月),采用3种不同的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经鹰嘴入路、A0钢板固定技术适应证广、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经鹰嘴入路和A0钢板固定技术应作为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损伤的严重程度、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患者的配合程度对术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 粉碎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金利 袁天祥 +7 位作者 马宝通 刘锡步 袁树强 曹清 孙杰 赵宝成 董强 张铁良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1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4例;年龄33~60岁,平均47.8岁.AO/OTA分型:41-B2.2.4型...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1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4例;年龄33~60岁,平均47.8岁.AO/OTA分型:41-B2.2.4型2例,41-B3.1.2型3例,41-B3.3.2型3例,41-B3.1.2型+41-B3.3.2型2例,41-C3.3型1例.5例后外侧骨折采用膝关节Carlson后外侧入路;3例后内侧骨折采用Carlson后内侧入路;3例累及胫骨平台前、后侧及胫骨髁间嵴骨折者采用Carlson后内和(或)后外入路,辅以前侧入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6年.全部病例均获得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5~18分,平均16.7分.骨折愈合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75~96分,平均86.2分.后外侧入路5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0°-135°,后内侧入路3例0°-130°,混合入路3例-10°-12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表现为以后侧为主时,应选择后外或后内侧手术入路,于直视下进行复位及固定,便于操作,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间断给药对去卵巢大鼠成骨作用的初步实验观察 被引量:32
7
作者 叶伟胜 于顺禄 +1 位作者 马宝通 李健兵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28-432,共5页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间断给药对骨形成的作用。方法7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手术组实验组,50只和假手术组对照组,20只,术后30d,两组各处死10只动物,以确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制备成功。假手术组另10只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实验组40...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间断给药对骨形成的作用。方法7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手术组实验组,50只和假手术组对照组,20只,术后30d,两组各处死10只动物,以确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制备成功。假手术组另10只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实验组40只动物重新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动物单纯去卵巢组B组;雌激素组阳性对照组C组,给予尼尔雌醇0.1mg/kg·d;钙制剂组D组,给予碳酸钙10mg+维生素D32IU/kg·d辛伐他汀组E组,服用辛伐他汀5mg/kg·d,连续给药14d,停用28d再给药14d。于术后30d通过胃肠灌注给药,3个月后取材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骨计量学测定。结果E组动物服用辛伐他汀后,骨矿含量(46±11.34)mg和骨密度值(41.8±8.38)mg/cm2明显高于B组(34±5.16mg、31.6±7.04)mg/cm2和D组P<0.05但B、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组织计量学结果显示,E组骨体积(52.18%±3.42%)、类骨质表面(44.16%±3.99%)、骨重建时间(9.91±1.09d均高于B组P<0.01;同时骨吸收表面明显增加(30.62%±3.32%,P<0.01)。结论辛伐他汀间断给药具有刺激骨形成作用,但同时也有明显的促进骨质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 绝经 酶类 辅酶 酶抑制剂 动物替代试验 骨组织形态 他汀类药物
原文传递
踝关节骨折合并Tillaux--Chaput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和Volkmann 被引量:37
8
作者 辛景义 刘忠玉 严成渊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9月至2012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踝关节骨折合并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6-57岁,平均27-3岁;...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9月至2012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踝关节骨折合并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6-57岁,平均27-3岁;均为内踝、腓骨骨折合并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8例Tillaux—Chaput骨折经X线片确诊,7例经CT扫描确诊。依据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Ⅲ度11例,旋前外旋型Ⅳ度4例。采用后外侧入路,复位腓骨骨折后以钢板固定,复位Volkmann骨折后以1-2枚空心螺钉固定;采用内侧弧形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复位后以空心螺钉固定;于胫骨前结节做纵行切口,复位Tillaux-Chaput骨折后以空心螺钉固定。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随访8-20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36周,平均23.5周。末次随访时12例行走正常,3例轻度跛行。AOFAS评分71-94分,平均85.4分;其中优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6.7%(13/15)。3例踝关节活动受限,3例下地负重行走时疼痛不适。结论Tillaux—Chaput及Volkman骨折多发生于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时,X线检查容易漏诊,CT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要求精确复位及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与并发症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恩琪 袁天祥 +1 位作者 马宝通 张金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092-2094,共3页
锁骨骨折是目前临床上较多见的骨折类型,统计显示其占到全身骨折构成的6%以上。对于锁骨骨折的治疗,目前临床可用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传统观念认为,对锁骨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取得良好的... 锁骨骨折是目前临床上较多见的骨折类型,统计显示其占到全身骨折构成的6%以上。对于锁骨骨折的治疗,目前临床可用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传统观念认为,对锁骨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但最新的研究显示,成人锁骨骨折经保守治疗有部分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和部分肩关节功能受损,并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影响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并发症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5
10
作者 梅晓龙 曾宪铁 舒衡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8-533,共6页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35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采用撬拨复位Ilizarov支架固定术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1岁,平均... 目的比较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35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采用撬拨复位Ilizarov支架固定术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1岁,平均(34.46±10.21)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例,Ⅲ型8例,Ⅳ型3例;软组织损伤Tscheme.Gotzen分度:2度9例,3度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3.59±12.07)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3例,Ⅲ型15例,Ⅳ型4例;软组织损伤Tseheme—Gotzen分度:0度13例,1度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AOFAS评分。结果术前两组病例跟骨解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患侧跟骨Bhler角支架组(27.77°±2.86°)小于钢板组(30.45°±3.45°),Gissane角支架组(131.23°±3.92°)大于钢板组(127.82。±4.65°),轴位角支架组(19.23°±2.20°)小于钢板组(22.64°±5.14°),足跟宽度支架组[(33.61±3.43)mm]小于钢板组[(36.05±3.26)mm],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跟骨长度支架组[(63.23±5.67)mini&于钢板组[(63.59±4.58)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伤至手术时间支架组[(4.77±0.83)d]少于钢板组[(6.68±1.84)d],手术出血量支架组[(45.00±6.04)m1]少于钢板组[(292.95±43.66)m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支架组[(9.31±1.38)周]小于钢板组[(9.82±1.4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一后足评分,支架组为34-97分,平均(83.69±21.05)分,其中优7例,良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76.9%(10/13);钢板组为37-97分,平均(7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跟骨 骨折
原文传递
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刚 魏万富 +1 位作者 刘欣 杨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1期3240-3245,共6页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3例,女24例,年龄(6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Mult...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3例,女24例,年龄(6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72±7)min比(89±9)min,t=6.365,P<0.05];术中出血量为(56±6)ml,低于对照组的(74±8)ml(t=7.923,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1%(16/17)、对照组为90.0%(18/20)(χ^2=0.209,P>0.05)。观察组术后1 d VAS评分为(3.6±0.8)分,低于对照组的(4.9±0.8)分(t=4.706,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1±8)分,高于对照组的(76±8)分(t=2.156,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外翻角度为19.21°±2.88°,大于对照组的16.32°±2.63°(t=3.189,P<0.05),肱骨头内翻角度为3.57°±0.47°,肱骨颈干角度139°±10°,均小于对照组(分别为5.24°±1.26°和146°±13°)(t=5.159、2.258,均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髓内钉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固定 锁定钢板固定 老年
原文传递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4
12
作者 马宝通 张铁良 +2 位作者 舒衡生 张建国 于建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对8例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及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其中3例皮瓣的血管筋膜蒂上保留1.5cm...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对8例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及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其中3例皮瓣的血管筋膜蒂上保留1.5cm宽的皮桥,作为切开隧道的顶部,这样可避免皮瓣蒂经皮下隧道时血管受压。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6cm×5cm,平均9cm×6.3cm。结果7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满意。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取材方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即使下肢受区皮肤血运条件差的患者也可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修复术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的认识与MRI诊断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植 王林森 +3 位作者 胡永成 张铁良 赵力 黄竟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8-413,共6页
目的认识并定义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探讨其发病机制及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5月~2002年7月,34例经MRI诊断的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X线片、CT及关节镜所见进行分析。从矢状、冠状及横断... 目的认识并定义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探讨其发病机制及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5月~2002年7月,34例经MRI诊断的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X线片、CT及关节镜所见进行分析。从矢状、冠状及横断三个平面行MR扫描。扫描方法采用:(1)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E3D)T1及T2加权像,该序列可较好地显示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损伤程度;(2)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反转恢复序列(STIR)PD加权像,该序列对骨及软骨损伤有非常高的敏感性;(3)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反转恢复序列(TSHIRT)T2加权像,该序列可显示韧带损伤情况。结果34例外伤后膝关节MRI均显示髌骨内下部及股骨外髁前外侧部对应的软骨下骨质异常信号改变,表明为骨损伤。与关节镜相比,34例中MRI可见20例髌骨内下部软骨骨折,其中15例为骨软骨骨折;8例股骨外髁前外侧部软骨骨折,其中6例为骨软骨骨折;11例于关节囊内可见游离软骨或骨软骨碎片影。27例MRI显示不同程度髌内侧支持带损伤,其中Ⅰ度8例,Ⅱ度12例,Ⅲ度7例。所有患者均可见关节积液,其中单纯积液6例,血性积液18例,脂肪血性积液10例。23例可见髌骨外侧半脱位。结论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拟定义为当膝关节急性屈曲外翻时,髌骨在向外侧滑脱或脱位后再自行复位的过程中,髌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 发病机制 MRI诊断 软骨损伤 X线片 髌骨脱位
原文传递
后踝骨折分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4
作者 何锦泉 马信龙 +1 位作者 马宝通 辛景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863-870,共8页
后踝在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后踝骨折约占踝关节损伤的7%~44%。研究显示,当踝关节骨折累及后踝时,其治疗效果通常不能令人满意,骨折复位不良可导致畸形愈合、疼痛和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症状明显者还需行截骨... 后踝在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后踝骨折约占踝关节损伤的7%~44%。研究显示,当踝关节骨折累及后踝时,其治疗效果通常不能令人满意,骨折复位不良可导致畸形愈合、疼痛和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症状明显者还需行截骨矫形手术。Haraguchi等将后踝骨折分为三型:Ⅰ型,后外斜型;Ⅱ型,内侧延伸型;Ⅲ型,小壳型(小片剥脱型)。Mangnus等认为可将后踝骨折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后外型和后内型。Bartonícek等在CT扫描和三维重建的基础上,根据骨块位置、形状、大小和胫骨腓切迹完整性等因素,将后踝骨折分为四型:Ⅰ型,切迹外骨折;Ⅱ型,后外侧骨折;Ⅲ型,后踝两部分骨折;Ⅳ型,后外侧大三角形骨折。后踝骨折的形态在个体间差异较大,目前尚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分型方法能够充分体现骨折的受伤机制和损伤程度,并对治疗有指导意义。骨折块的大小仍然是决定后踝骨折是否需行内固定术的重要因素,患者伤后应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了解踝关节骨折、脱位和韧带损伤等情况,同时通过CT及三维重建对后踝骨折块的形态、大小、移位程度等进行详细地术前评估和计划,确定适宜的手术入路,如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或后外侧与后内侧联合入路,并根据骨折块的大小选择螺钉或钢板内固定,以达到后踝骨折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及胫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骨折分型 治疗效果 踝关节损伤 后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踝关节骨折 截骨矫形手术
原文传递
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兆杰 张金利 +8 位作者 沈啟捷 刘忠玉 李恩琪 郑玉晨 赵宝成 曹清 张弢 朱少文 赵俊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301-1310,共10页
目的探讨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1例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25~67岁,平均41.2岁;摔伤7例,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胫骨平台骨折根据罗... 目的探讨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1例过伸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25~67岁,平均41.2岁;摔伤7例,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胫骨平台骨折根据罗从风三柱分型,其中单纯内侧柱骨折9例,内侧柱+后侧柱骨折2例;合并腓骨小头骨折6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术前MRI显示前十字韧带损伤3例,后十字韧带损伤4例,内侧半月板损伤5例,外侧半月板损伤3例,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髂胫束损伤2例,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损伤9例。所有胫骨平台骨折均先采取膝关节内侧切口切开及复位、固定骨折,同时探查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边缘撕裂的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予以同期缝合。而后检查膝关节稳定性,对仍不稳定的7例患者行膝关节外侧切口,修复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结构。6例腓骨小头骨折行锚钉或空心钉内固定,2例合并后十字韧带完全断裂者同期行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其余韧带及半月板损伤均未予处理。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6.5周。术后1年,所有患者膝关节伸直均可达0°;屈曲120°~145°,平均135°。其中4例韧带损伤较轻单纯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膝关节屈曲132°~145°,平均137°;7例行后外侧复合体损伤修复及后十字韧带完全断裂重建术患者膝关节屈曲120°~140°,平均132°。按Rasmussen放射学评价标准,所有患者评分14~18分,平均16.3分;其中优10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11/11)。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为79~96分,平均86.7分;其中优9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11/11)。1例患者屈膝30°位内翻应力试验及拨盘试验均为阳性,考虑为韧带修补术后随活动出现松弛所致,患者未进一步治疗;其余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试验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韧带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Ilizarov外固定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随访报告) 被引量:30
16
作者 舒衡生 马宝通 +4 位作者 阚世廉 庞贵根 师红立 方广文 赵志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8年9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5...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8年9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0~58岁,平均40岁;皮瓣面积6 cm×5 cm~15 cm×10 cm。[结果]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33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14例获得了骨性愈合,创面一期修复,炎症未再复发。1例皮瓣部分坏死,炎症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平均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为6.5个月。平均去除外固定支架的时间为7个月。[结论]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可以有效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感染骨折 不愈合 外固定 皮瓣
下载PDF
胫骨远段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 被引量:29
17
作者 吴英华 杨明富 +3 位作者 王增约 陈杰 张银光 张铁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8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胫骨远段骨折 内固定治疗 解剖钢板 MAY钢板 解剖型钢板 2004年 LINK
下载PDF
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适应范围及疗效探讨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亚非 庞桂根 张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的适应范围。了解上述固定物的特点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0年6月~2003年9月应用带锁髓内钉、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治疗116例胫腓骨骨折病人,其中男83例,女33例,年龄16~74岁...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的适应范围。了解上述固定物的特点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0年6月~2003年9月应用带锁髓内钉、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治疗116例胫腓骨骨折病人,其中男83例,女33例,年龄16~74岁,平均38岁。带锁髓内钉固定者60例;自锁髓内钉固定者56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9个月,对于上述2种手术方法列表进行了比较。[结果]在带锁钉组优良率、愈合率、闭合复位率、扩髓率、并发症、抗旋转能力分别为89.5%、96.7%、71.6%、51.6%、21.6%和+++。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组对应相关数据分别是91.5%,98.2%,89.3%,5.3%,3.5%和+。[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自锁钉的手术适应症基本上同带锁钉。但自锁钉弹性固定,保持微动状态,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手术更易达到微创水平。胫骨中段或中下1/3横断、斜行骨折尽量选用自锁钉。带锁钉则适宜粉碎、多段骨折。本文带锁钉扩髓与自锁钉不扩髓术式比较,两者愈合方面未显出不同。胫腓骨骨折髓内钉固定一般不必要扩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髓内扩张自锁钉
下载PDF
合并偏瘫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29
19
作者 臧加成 王裕民 +3 位作者 王敬博 李欣 杨爽 马信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466-1473,共8页
目的探讨合并偏瘫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高限制型防脱位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CombiCup全髋关节系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3例合并偏瘫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5例,女28例;年龄60-84岁,... 目的探讨合并偏瘫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高限制型防脱位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CombiCup全髋关节系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3例合并偏瘫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5例,女28例;年龄60-84岁,平均(71.5-5.6)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15例,Ⅳ型28例。下肢肌力3级20例,4级19例,5级4例。伤前可独立行走16例,拄拐行走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d。术前通过模板技术测量预测假体大小及偏心距,根据术中实际测量结果结合术前计划选择假体型号,采用高限制型防脱位假体恢复偏心距,重建外展肌力臂。根据患者骨密度及髓腔形态选择生物型或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术后即刻通过骨盆x线检查评价假体植入位置和双下肢长度差。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随访,指导功能锻炼,记录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以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评价偏瘫肢体功能。结果术后骨盆X线片示假体位置均良好,髋臼外展角平均45.1°±2.3°。双下肢基本等长,双下肢长度差均≤5mm,平均(2.2±0.8)mm。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2±3.5)个月。3例于术后第2天发现患肢小腿深静脉血栓,经溶栓后再通。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7-96分,平均(90.2±3.8)分。Fugl—Meyer评分为83-100分,平均(97.1±2.5)分。15例肌力由术前3级改善为4级,16例由4级改善为5级。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假体脱位、感染,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对合并偏瘫的Gardenm、Ⅳ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如患肢肌力3级以上、伤前可离床活动,采用高限制型防脱位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脱位率低的优点,偏瘫肢体功能可得到进一步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偏瘫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微创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7
20
作者 王裕民 王敬博 李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694-1698,共5页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其中女7例,男5例,年龄72~86岁,平均(78....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其中女7例,男5例,年龄72~86岁,平均(78.70±3.60)岁。另按纳入标准随机抽取17例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作为对照。[结果]DAA组手术切口(8.61±1.22)cm,比后外侧组(12.51±1.65)cm小;手术时间(95.02±10.14)min,比后外侧组(72.05±11.57)min长;术中出血量(155.01±26.03)ml,比后外侧组(220.03±32.53)ml少;术后引流量(109.11±15.52)ml,比后外侧组(158.97±21.82)ml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DAA组为(92.51±5.83)分,与后外侧组(91.88±6.32)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全髋关节置换,不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利于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直接前方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