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2017年移动源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庚 孙世达 +6 位作者 孙露娜 金嘉欣 房键旭 宋鹏飞 王婷 吴琳 毛洪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70-4481,共12页
移动源已成为城市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已有研究多关注道路移动源(机动车)或非道路移动源(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和民航飞机)中单一源类的排放,欠缺对移动源总体排放特征的把握.本研究提出了移动源高时空分辨率... 移动源已成为城市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已有研究多关注道路移动源(机动车)或非道路移动源(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和民航飞机)中单一源类的排放,欠缺对移动源总体排放特征的把握.本研究提出了移动源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的构建方法,据此建立了天津市2017年移动源排放清单,并分析其排放构成与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移动源CO、VOCs、NOx和PM10的排放量分别为18.30、6.42、14.99和0.84万t.道路移动源是CO和VOCs的主要贡献源,占比分别为85.38%和86.60%.非道路移动源是NOx和PM10的主要贡献源,占比分别为57.32%和66.95%.从时间变化来看,移动源所有污染物排放在2月均为最低,CO和VOCs在10月排放最高,而NOx和PM10则在8月排放最高.节假日(如春节和国庆节等)对移动源排放的时间变化影响显著.从空间分布来看,CO和VOCs排放主要集中于城区和车流量大的公路(高速路和国道)上,NOx和PM10在城区与港区均具有较高排放强度.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差异是由其主要贡献源的空间位置决定的.本研究可为天津市大气污染的精细化管控和空气质量模拟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为其他地区移动源排放清单的建立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源 排放清单 排放因子 空间分布 天津
原文传递
2000~2020年天津市机动车全过程VOCs排放特征及演变 被引量:4
2
作者 孙露娜 仲崇智 +8 位作者 孙世达 刘妍 佟惠 吴亚君 宋鹏飞 张丽娜 黄旭 吴琳 毛洪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6-1356,共11页
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城市地区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来源,排放清单是量化其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过程区分不清、排放因子测试不全和气象参数考虑不细等问题,基于文献调研与实验测试完善了排放因子库,在月尺度... 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城市地区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来源,排放清单是量化其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过程区分不清、排放因子测试不全和气象参数考虑不细等问题,基于文献调研与实验测试完善了排放因子库,在月尺度上提出了涵盖尾气排放和蒸发排放(包括运行损失、昼间排放、热浸排放和加油排放)的机动车全过程VOCs逐月排放清单构建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建立了2000~2020年天津市机动车全过程VOCs排放清单.研究期内,天津市机动车VOCs排放总量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后逐步下降的趋势,2020年排放总量为2.14万t,小型客车是对排放总量贡献最大的车型,贡献率达75.00%.排放标准升级对不同过程VOCs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尾气排放量的持续下降不同,蒸发排放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走势,且对总排放量的贡献逐年上升,2020年时贡献率为31.69%.机动车排放的月度变化受活动水平与排放因子的双重影响.VOCs排放量呈现出秋冬季高和春夏季低的特点,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封控措施限制了机动车活动水平,使得VOCs排放量显著低于往年同期.计算方法和数据结论可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清单 排放因子 蒸发排放 运行损失 机动车
原文传递
机动车尾气和非尾气排放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付家祺 王婷 毛洪钧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3-873,共11页
机动车尾气排放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排放特征随燃烧条件和燃料种类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尾气排放控制标准日益严格和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非尾气排放污染对交通大气污染的贡献逐年加大.因此,包括刹... 机动车尾气排放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排放特征随燃烧条件和燃料种类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尾气排放控制标准日益严格和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非尾气排放污染对交通大气污染的贡献逐年加大.因此,包括刹车磨损、轮胎磨损、道路扬尘再悬浮和路面磨损在内的非尾气排放过程作为城市环境PAHs的重要污染源,其占比不容忽视.机动车来源PAHs及其衍生物的排放特征主要受燃烧条件、路面条件和机动车部件材料种类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非尾气排放PAHs及其衍生物的数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总的来说,对于尾气排放,严格的排放标准导致PAHs及其衍生物排放量降低;冷启动、加速等工况下,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排放量增大;柴油车排放量远高于汽油车;汽油直喷发动机比气道喷射发动机排放更高;车辆行驶里程增加排放量增加.且研究发现刹车片化学成分、制动情况、轮胎材料和路面条件等均会影响排放,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分析机动车来源PAHs及其衍生物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排放特征,为排放控制技术发展和政策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 多环芳烃 硝基多环芳烃 含氧多环芳烃 尾气排放 非尾气排放
下载PDF
江苏省高时空分辨率机动车排放清单构建及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世达 王博 +4 位作者 孙露娜 黄旭 王星星 张世达 薄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90-4502,共13页
针对自上而下法建立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时空分辨率偏低的问题,从月度排放计算、行驶里程权重、交通数据融合等方面系统优化了传统的方法学框架,据此建立了2018年江苏省机动车排放清单,分析了排放的结构层次特征、社会经济关联和时空分布规... 针对自上而下法建立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时空分辨率偏低的问题,从月度排放计算、行驶里程权重、交通数据融合等方面系统优化了传统的方法学框架,据此建立了2018年江苏省机动车排放清单,分析了排放的结构层次特征、社会经济关联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18年江苏省机动车CO、VOCs、NO_(x)和PM_(2.5)的排放量分别为84.00,16.68,61.72和2.11万t.CO和VOCs主要由汽油小型客车贡献,NO_(x)和PM_(2.5)主要由柴油重型货车贡献,国3及以下标准车辆排放贡献高于其保有量占比,冬季机动车排放高于其它季节.在城市尺度上,机动车排放集中在苏州、无锡、南京、徐州、南通、连云港和常州,机动车人均CO和VOCs排放量与道路排放强度的相关性高于NO_(x)和PM_(2.5),机动车排放与城市GDP以及建成区面积的相关性较为显著.机动车CO和VOCs排放聚集于中心城区,NO_(x)和PM_(2.5)排放呈条带状分布,排放日变化存在着“两峰一谷”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 大气污染物 排放清单 高时空分辨率 江苏省
下载PDF
河北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进程中的减污降碳协同效益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世达 张改革 +8 位作者 孙露娜 徐晨曦 郭梦婕 崔泽琪 何学娟 李富柏 宋子谦 薄宇 贺克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31-5442,共12页
当前,我国面临着大气污染治理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减污降碳"成为了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清单是"减污降碳"工作的基础支撑,但已有研究存在着物种覆盖不全、源类体系不一、时间范围较... 当前,我国面临着大气污染治理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减污降碳"成为了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清单是"减污降碳"工作的基础支撑,但已有研究存在着物种覆盖不全、源类体系不一、时间范围较窄等问题.基于统一的源分类体系与源排放表征技术,建立了河北省2013~2020年排放清单,据此分析了排放的总量趋势、结构演变、变化驱动、协同效益和区域分布.研究期内,河北省取得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为源排放控制的双赢,SO_(2)排放在"大气十条"期间下降速度较快,VOCs和NH_(3)排放在"蓝天保卫战"期间减排效果更好,NO_(x)和PM_(2.5)排放的下降速度相对稳定,CO_(2)排放略有上升.燃煤治理有效削减了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降低了SO_(2)、NO_(x)和PM_(2.5)排放,但VOCs治理力度有待提升.电力源和民用源实现了大气污染物与CO_(2)的协同减排,散煤治理从源头优化了能源结构,使得民用源具有更高的减排协同度.河北省"减污降碳"的重点区域为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和廊坊.研究提出的方法与结论可为区域"减污降碳"工作提供技术借鉴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大气污染物 碳排放 协同效益 河北省
原文传递
天津冬季两个典型污染过程高浓度无机气溶胶成因及来源分析
6
作者 卢苗苗 韩素芹 +5 位作者 刘可欣 唐晓 孔磊 丁净 樊文雁 王自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81-2595,共15页
无机气溶胶是天津冬季霾天出现的主要成分,研究挑选了2020年1月污染天中两个典型的高浓度无机气溶胶(SIA)过程(CASE1和CASE2),利用观测数据和耦合了在线污染物来源追踪方法的大气化学传输模式NAQPMS综合探究了气象要素、区域输送和化学... 无机气溶胶是天津冬季霾天出现的主要成分,研究挑选了2020年1月污染天中两个典型的高浓度无机气溶胶(SIA)过程(CASE1和CASE2),利用观测数据和耦合了在线污染物来源追踪方法的大气化学传输模式NAQPMS综合探究了气象要素、区域输送和化学过程的影响.两个过程的ρ(SIA)均值分别为76.8μg·m^(−3)和66.0μg·m^(−3),硝酸盐浓度高于硫酸盐和铵盐,均为硝酸盐为主导的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影响了无机气溶胶的生成,CASE1过程ρ(SIA)>80μg·m^(−3)对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区间分别是[−6℃,0℃]、[2℃,4℃]和[50%,60%]、[80%,100%];CASE2过程对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区间分别是[2℃,4℃]和[60%,70%].外来源对CASE1和CASE2过程SIA的平均贡献率为62.3%和22.1%,分别为区域传输主导和局地生成主导过程.CASE1本地排放对硝酸盐和硫酸盐的贡献分别为16.2μg·m^(−3)和8.2μg·m^(−3),均高于外来源的贡献(31.7μg·m^(−3)和8.8μg·m^(−3));CASE2过程本地排放对硝酸盐和硫酸盐的贡献分别为29.3μg·m^(−3)和25.1μg·m^(−3),而外来源的贡献为8.1μg·m^(−3)和9.4μg·m^(−3).这表明CASE1本地生成和外来源输送贡献造成硝酸盐高于硫酸盐浓度,而CASE2仅本地源造成硝酸盐浓度高于硫酸盐.两个污染过程气相氧化反应是无机气溶胶生成的首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48.9%和57.8%;非均相反应也是重要过程,对SIA的贡献率分别为48.1%和42.2%;液相反应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气溶胶 气象因素 区域传输 化学过程 天津
原文传递
机动车减污降碳综合评价体系综述
7
作者 范朝阳 佟惠 +1 位作者 梁晓宇 彭剑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机动车排放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推动机动车减污降碳工作是助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构建全面科学的机动车减污降碳协同评价体系和量化方法,是科学有效开展机动车减污降碳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面综述现有大... 机动车排放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推动机动车减污降碳工作是助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构建全面科学的机动车减污降碳协同评价体系和量化方法,是科学有效开展机动车减污降碳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面综述现有大气减污降碳协同性评价和综合环境效益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聚焦机动车排放特征,系统梳理机动车协同减排评价关键指标,并从健康暴露成本、气候变化影响成本和污染物治理成本这3个方面综述政策效果的量化方法,可为相关减排政策的制定、方案的组合选取及其效果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未来机动车协同减排评估研究应加快建立统一指标体系、深入分析环境效益的空间分布、重点关注机动车电动化导致的污染转移问题和探究极端天气的气候变化成本量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减污降碳 指标体系 环境效益 政策评价
原文传递
郑州市公交车队电动化减污降碳环境效益
8
作者 邹超 汪亚男 +3 位作者 吴琳 何敬 倪经纬 毛洪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3-1303,共11页
公交车队电动化是道路交通部门实现减污降碳的重要手段,评估当前公交车队电动化减排成效,对推进大中型城市公交全面电动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基于燃料生命周期法分析了郑州市公交车队电动化前后CO_(2)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并评估了不同电动... 公交车队电动化是道路交通部门实现减污降碳的重要手段,评估当前公交车队电动化减排成效,对推进大中型城市公交全面电动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基于燃料生命周期法分析了郑州市公交车队电动化前后CO_(2)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并评估了不同电动化情景下的车队排放.结果表明,本轮电动化使公交车队燃料生命周期内CO_(2)和PM_(2.5)排放量分别增长32.6%和42.6%,CO、NO_(x)和VOC排放量下降了28%,34%和25%.优化发电结构对于电动化过程中的CO_(2)及PM_(2.5)减排尤为重要,在全面电动化和发电结构优化的最佳情景下,CO_(2)、CO、NOx、VOC和PM_(2.5)减排可达38.7%、80.1%、84.4%、92.2%、30.2%.在全面电动化进程中,应优先对中长里程线路车辆进行电动化替换,此外,插电混动天然气车型的纯电动化替换对减排利弊兼有,同步推进车队替换和电力结构调整进程才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化 燃料生命周期 碳排放 公交车 减污降碳
原文传递
天津市典型市区隧道机动车黑碳污染排放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启钧 杨磊 +2 位作者 魏宁 吴琳 毛洪钧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8-413,共6页
在天津五经路隧道开展机动车排放的黑碳(Black carbon,BC)浓度特征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对机动车排放BC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计算获得汽油车和柴油车的BC排放因子,并通过美国环保局(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BC的健... 在天津五经路隧道开展机动车排放的黑碳(Black carbon,BC)浓度特征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对机动车排放BC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计算获得汽油车和柴油车的BC排放因子,并通过美国环保局(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BC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隧道入口和出口处BC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21±0.74)和(4.02±1.56)μg·m^(-3).隧道内BC累计质量浓度在凌晨、早高峰和晚高峰3个时间段上存在极大值点,说明交通道路BC浓度变化与车辆类型和车流量变化密切相关.隧道中机动车BC综合排放因子为(2.62±0.60)mg·km^(-1)·辆^(-1),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获得隧道内汽油车和柴油车的BC排放因子分别为(1.51±0.24)和(56.9±15.2)mg·km^(-1)·辆^(-1).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儿童和成人,隧道进口与出口处BC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在安全范围之内.但BC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均超过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阈值(10^(-4)~10^(-6)),很大可能会对暴露人群造成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测试 机动车 黑碳 排放因子 健康风险 天津
原文传递
典型大气环流对天津市大气PM_(2.5)与O_(3)复合污染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雅姿 杨亦成 +4 位作者 刘永吉 孟鹏 孙乃秀 吴琳 毛洪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78-5187,共10页
为探究海陆风环流对沿海城市PM_(2.5)和O_(3)污染的影响特征,基于2016~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污染物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以及ERA5气象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海陆风环流特征对天津市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5)和O_(3)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 为探究海陆风环流对沿海城市PM_(2.5)和O_(3)污染的影响特征,基于2016~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污染物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以及ERA5气象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海陆风环流特征对天津市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5)和O_(3)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20年天津共有海陆风日411d,6~9月出现最为频繁,12月频率最低.海陆风环流的季节特征差异造成了对PM_(2.5)和O_(3)的影响不同,冬季陆风环流会使PM_(2.5)在沿海区域积累,海风环流对沿海地区PM_(2.5)污染有稀释作用.夏季海陆风环流会改变沿海地区O_(3)分布情况,使O_(3)谷值更低且峰值更高,市区点、郊区点和沿海点O_(3)峰值浓度分别高于平均峰值4.1,8.9,16.0μg/m^(3),海陆风对峰值的影响程度随着站点与海岸线距离的增长逐渐减弱.2016~2020年间共有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日94d,17次出现海陆风环流.海陆风型复合污染日中陆风环流将PM_(2.5)由中心城区传输至沿海,海风环流清洁海风对PM_(2.5)有清除作用.陆风环流时O_(3)光化学净消耗速率较高,海风环流时光化学净生成O_(3)时间更久,使O_(3)峰值出现时间延后,浓度提高.环流对O_(3)和PM_(2.5)的不同作用降低了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频率,海陆风对沿海地区污染物的输送和再分配使得区域污染成因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风环流 PM_(2.5) O_(3) 复合污染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典型城市隧道观测的机动车排放年际变化与控制政策评估
11
作者 宋爱楠 彭剑飞 +6 位作者 国纪良 张进生 佟惠 吕宗焱 杨宁 唐邈 毛洪钧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178,共13页
为探究典型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和年际变化,分别于2017年、2019年和2021年在天津城市隧道开展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观测研究,并对交通排放政策控制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天津市混合车队的NO_(x)、CO和PM_(2.5)平均排放因子... 为探究典型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和年际变化,分别于2017年、2019年和2021年在天津城市隧道开展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观测研究,并对交通排放政策控制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天津市混合车队的NO_(x)、CO和PM_(2.5)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30.1±4.2)、(316.4±23.9)和(6.9±1.5)mg·km^(-1)·辆^(-1),比2019年分别降低了51.2%、22.3%和17.9%,比2017年分别降低了62.3%、33.0%和25.8%.污染物排放呈明显的日变化特征,0:00—5:00时段车队平均排放因子显著高于白天,这与柴油车占比高度相关.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分析发现,2021年观测期间隧道内柴油车NO_(x)、CO和PM_(2.5)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403.7、1597.4和112.8 mg·km^(-1)·辆^(-1),分别是汽油车排放因子的18.4、5.3和34.2倍.基于排放因子年际变化的政策评估分析表明,老旧车淘汰政策对NO_(x)、CO和PM_(2.5)减排分别贡献了25.7%、15.0%和7.3%,国Ⅵ排放标准出台的贡献分别为10.4%、6.5%和5.1%,机动车电气化政策分别贡献了NO_(x)、CO和PM_(2.5)排放因子降低量的17.6%、11.5%和9.3%.结合隧道实测排放因子与天津市车队构成进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年际减排评估分析,2021年天津市机动车NO_(x)、CO和PM_(2.5)排放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40.5%、10.1%和5.8%,其中,汽油车NO_(x)减排37%,PM_(2.5)减排19.6%;柴油车NO_(x)减排43.7%,CO减排38.3%,PM_(2.5)无明显减排,与目前国Ⅵ标准柴油车在车队中的较低占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 隧道观测 年际变化 气态污染物 细颗粒物 天津
原文传递
机动车尾气VOCs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
作者 高鑫 荆博宇 +2 位作者 吴琳 刘可欣 毛洪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78,共10页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深入了解机动车尾气VOCs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其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台架试验和车载测试是研究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关键方法,该文主要综述了机动车尾气VOCs的...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深入了解机动车尾气VOCs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其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台架试验和车载测试是研究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关键方法,该文主要综述了机动车尾气VOCs的实验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测试方法下的机动车尾气VOCs排放特征,对比了不同研究得到的VOCs排放因子及组分特征,包括燃料与车辆类型、排放标准、运行工况、启动方式、累计行驶里程及燃油组分等不同因素对VOCs排放的影响,并提出OVOCs组分的分析测定、机动车驾驶行为减排和生物质燃料的应用是未来研究重点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机动车尾气 排放因子 组分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地下停车场VOCs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妍 杨宁 +5 位作者 孙露娜 吴亚君 宋鹏飞 赵耀 娄昆 毛洪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453-5463,共11页
机动车尾气和蒸发排放的VOCs在地下停车场的半密闭环境中不断积累,威胁居民健康.为探究停车场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水平和变化特征与车队活动水平之间的关系,阐明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选取天津市某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开展了为期9d的... 机动车尾气和蒸发排放的VOCs在地下停车场的半密闭环境中不断积累,威胁居民健康.为探究停车场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水平和变化特征与车队活动水平之间的关系,阐明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选取天津市某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开展了为期9d的VOCs样品采集,利用臭氧生成潜势(OFPs),·OH反应速率(L·OH)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s)综合评价停车场内VOCs大气反应活性,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停车场内VOCs浓度和组分变化主要受车队活动影响,工作日和周末的浓度峰值均与进场和出场车流峰值同步出现,即早晚高峰时段,工作日和周末早高峰浓度分别为(463.76±148.42)μg·m^(-3)和(391.47±135.37)μg·m^(-3),晚高峰为(334.29±176.57)μg·m^(-3)和(416.20±134.64)μg·m^(-3).停车场夜间几乎没有车辆活动,但夜间ρ(VOCs)[工作日(320.33±115.57)μg·m^(-3);周末(364.77±155.32)μg·m^(-3)]仍高于午间[工作日(255.76±103.65)μg·m^(-3);周末(350.91±108.73)μg·m^(-3)],且夜间时段烯炔烃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时段,这是由于夜间车辆静置时发生昼间排放产生较多的烯烃.②烯炔烃和芳香烃对OFPs和L·OH贡献率最大(84.10%~88.04%),芳香烃对各时间段的SOAPs贡献率最大(98.03%~98.99%),说明芳香烃和烯炔烃的大气反应活性强且广泛存在于机动车源,是提高排放标准、升级油品时需首要考虑降低的关键组分.③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停车场内VOCs非致癌风险危险指数(HI):0.19~0.55,暂无健康风险.而各时间段致癌风险均超过阈值(1×10^(-6))1.56~3.11倍,停车场作为居民每天必经场所,应开启机械通风措施保证其中空气流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地下停车场 臭氧生成潜势(OFPs) ·OH消耗速率(L·OH)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s)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排放及其环境影响与预测
14
作者 汪亚男 孙乃秀 +5 位作者 冯建红 吴琳 马根慧 彭剑飞 边向征 毛洪钧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165,共13页
本研究结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PKX)运营后一年间的实际航班飞行数据,参考国际民航组织(ICAO)最新发布的飞机发动机排放数据库(EEDB),建立了大兴机场飞机起飞着陆循环(LTO)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将排放清单分为试运营、新冠疫情和常态化3个... 本研究结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PKX)运营后一年间的实际航班飞行数据,参考国际民航组织(ICAO)最新发布的飞机发动机排放数据库(EEDB),建立了大兴机场飞机起飞着陆循环(LTO)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将排放清单分为试运营、新冠疫情和常态化3个阶段,利用ADMSAirport模型模拟评估了不同阶段机场排放大气污染物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航班活动水平和气象要素的预测方法,预测了中长期规划下,机场对未来的大气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LTO循环CO、NO_(x)、HC、SO_(2)和PM的排放量分别为389.55、574.37、31.21、45.22和4.85 t,其中NO_(x)和CO是主要排放污染物,分别占总排放污染物的54.9%和37.3%.CO和HC排放主要分布于滑行阶段,分别占该污染物总排放量的93.4%和94.1%,而NO_(x)排放主要集中在起飞和爬升阶段,约占其排放总量的63.7%.在该机场起降所有机型中,B738排放污染物总量最高,A332/333单位LTO循环排放的PM最高.空气质量模拟结果显示,受主导风向(西南风)影响,常态化阶段机场排放大气污染物对最近邻环境空气质量站点的月均浓度贡献最大,CO、NO_(x)、HC、SO_(2)和PM的均值浓度贡献分别为1.43、1.30、0.11、0.12、0.01μg·m^(-3).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机场排放污染物对最近邻站点的CO年均浓度贡献为2.24μg·m^(-3),NO_(x)为3.21μg·m^(-3),HC为0.17μg·m^(-3),SO_(2)为0.25μg·m^(-3),PM为0.03μg·m^(-3),该结果可以为今后机场环境空气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飞着陆循环 排放清单 空气质量模拟 预测
原文传递
机动车来源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殷佐 赵静波 +1 位作者 王婷 毛洪钧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共12页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排放成为大部分大中城市大气中PAHs及其衍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汇总了台架实验、车载实验、隧道实验、路边实验等常用的机动车尾气采集方法,对机动车来源PAHs及其衍生物的排放特...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排放成为大部分大中城市大气中PAHs及其衍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汇总了台架实验、车载实验、隧道实验、路边实验等常用的机动车尾气采集方法,对机动车来源PAHs及其衍生物的排放特征(排放因子、气粒分配规律、成分谱研究以及机动车车型、工况和行驶里程的影响等)进行了总结,为不同研究需求下实验方法的选取以及机动车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此外,为缓解能源问题和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中国计划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由于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的性质存在诸多不同,乙醇汽油对机动车排放的影响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因此分析了乙醇汽油实施对机动车尾气PAHs及其衍生物的污染特征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为机动车污染防控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多环芳烃 硝基多环芳烃 含氧多环芳烃 乙醇汽油
下载PDF
实测路谱加载条件下的燃油系统动态泄漏性研究
16
作者 毛洪钧 宋鹏飞 +3 位作者 陈强 彭剑飞 孙露娜 李菁元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8-1045,共8页
车辆燃油系统的动态油液泄漏将严重影响行驶安全与蒸发排放控制水平。基于实测姿态路谱在六自由度台架上探究了国Ⅵ阶段5种类型燃油系统的动态油液泄漏表现,按照炭罐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标准研究了国Ⅵ与国Ⅴ阶段两种排放标准的炭罐在油液... 车辆燃油系统的动态油液泄漏将严重影响行驶安全与蒸发排放控制水平。基于实测姿态路谱在六自由度台架上探究了国Ⅵ阶段5种类型燃油系统的动态油液泄漏表现,按照炭罐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标准研究了国Ⅵ与国Ⅴ阶段两种排放标准的炭罐在油液泄漏发生后的有效吸附容量变化。结果表明:国Ⅵ阶段部分燃油系统存在不能有效防止动态油液泄漏的隐性设计缺陷,在单次路谱的加载过程中泄漏0~140 mL不等的油液;炭罐的有效吸附容量与进油量呈负相关,国Ⅵ阶段炭罐的有效吸附容量衰减速度可能快于国Ⅴ标准。建立的测试方案和实测姿态路谱数据将完善燃油系统耐久性测试体系,基于油液泄漏量的炭罐有效吸附容量模型将提升在用车蒸发排放量的核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燃油系统 燃油泄漏 蒸发排放 路谱 炭罐
下载PDF
基于燃料生命周期的中国铁路排放趋势
17
作者 佟惠 范朝阳 +4 位作者 梁晓宇 孙露娜 门正宇 赵肖阳 毛洪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7-1296,共10页
铁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空气质量改善和“双碳”目标的双重约束下,厘清铁路运输CO_(2)和污染物排放趋势,对于交通领域的减污降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燃料生命周期法分析了中国火车2001~2018年的CO_(2)和污染物排放特征,... 铁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空气质量改善和“双碳”目标的双重约束下,厘清铁路运输CO_(2)和污染物排放趋势,对于交通领域的减污降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燃料生命周期法分析了中国火车2001~2018年的CO_(2)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情景分析评估了2019~2030年的铁路排放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铁路电气化进程的推进、内燃机车新车投入使用和燃油标准的不断升级,铁路运输燃料生命周期的CO_(2)和污染物排放整体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而其上游阶段的排放占比逐年升高.2018年铁路运输的CO_(2)、NO_(x)、CO、BC和SO_(x)排放总量分别为3780.29万t、11.98万t、3.94万t、0.20万t和3.08万t.情景分析表明,加快电力结构改善和降低单位运输能耗分别是降低铁路CO_(2)、SO_(x)和NO_(x)、BC、CO排放的最佳单一控制手段.积极应对铁路减污降碳工作的综合情景下,CO_(2)、NO_(x)、CO、BC和SO_(x)的减排率可分别达35%、37%、39%、32%和45%.电力结构改革和铁路电气化进程的停滞均会造成铁路运输排放总量的显著增加,铁路减污降碳工作仍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生命周期 铁路排放 排放清单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原文传递
机动车制动磨损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的组分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门正宇 刘笃优 +4 位作者 郭全有 张静 彭剑飞 吴琳 毛洪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348-4356,共9页
利用制动惯性实验台测试了6套制动系统,分别采集了制动磨损颗粒物(BWPs)和制动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提取并检测了颗粒物中39种元素、12种水溶性离子、7种碳组分和18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了气体样品中74种VOCs的浓... 利用制动惯性实验台测试了6套制动系统,分别采集了制动磨损颗粒物(BWPs)和制动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提取并检测了颗粒物中39种元素、12种水溶性离子、7种碳组分和18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了气体样品中74种VOCs的浓度.含量较高的12种无机元素(即Sb、Mg、Cu、Zn、Ti、Ca、Si、Zr、K、Ba、Al和Fe)在PM_(2.5)和PM_(10)中的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43.4%和40.3%,其中Fe的质量分数最高,在PM_(2.5)和PM_(10)中分别为16.6%和13.1%.元素的粒径分布与BWPs质量分布一致.12种水溶性离子在PM_(2.5)和PM_(10)中的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6.5%和12.6%,其中NO^(-)_(3)、SO_(4)^(2-)和Ca^(2+)的质量分数平均值较高.总碳(TC)在PM_(2.5)和PM_(10)中的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21.9%和18.1%,有机碳(OC)的质量分数平均值是元素碳(EC)的5倍左右.检出率大于50%的PAHs共有6种,其中萘(Nap)含量最为丰富.74种VOCs的浓度平均值为316.04μg·m^(-3),其中芳香烃的浓度最高.6套制动系统排放的BWPs组分和VOCs构成的差异较大,主要是由刹车片的品牌和制造使用的材料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磨损 颗粒物 化学组分 粒径分布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原文传递
2012~2019年天津市公交站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被引量:2
19
作者 冉铮 杨柳 +4 位作者 韩坤 殷小鸽 齐靖宇 王伟伟 金陶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549-4555,共7页
于2012年9月、2014年3月、2015年6月和2019年6月在天津市八里台公交站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分析该微环境中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污染的整体改善趋势以及PM_(10)中碳组分、水溶性离子组分以及元素组分的特征和4次采样之间的差异.结果表... 于2012年9月、2014年3月、2015年6月和2019年6月在天津市八里台公交站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分析该微环境中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污染的整体改善趋势以及PM_(10)中碳组分、水溶性离子组分以及元素组分的特征和4次采样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次采样的PM_(10)浓度分别为281,217,188,78μg/m^(3),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水溶性离子组分和元素组分浓度逐年降低,但其占比变化不大(平均浓度占比分别为22%和39%),4次采样的二次离子SNA(即SO_(4)^(2-),NO_(3)−和NH_(4)^(+))占PM_(10)比例分别为11%,9%,9%,17%;总碳质量浓度逐年降低,碳组分在PM_(10)中所占的比例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从18%上升至32%,平均为25%),根据估算结果,4次采样的二次有机碳(SOC)占PM_(10)比例分别为4%,9%,9%,13%.研究显示,天津市交通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但二次组分(SNA和SOC)在PM_(10)中占比呈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二次污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公交站 空气质量 PM10 二次污染
下载PDF
北京市2019年工程机械排放污染测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永腾 彭永伦 +1 位作者 张崇波 金陶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5-2844,共10页
为了建立北京市工程机械排放清单,测算北京市工程机械气体污染物排放,在获得北京市工程机械保有量、功率分布、排放阶段分布和使用强度等数据之后,通过对不同机械类别、不同排放阶段的工程机械进行PEMS排放试验获得机械排放因子,最终依... 为了建立北京市工程机械排放清单,测算北京市工程机械气体污染物排放,在获得北京市工程机械保有量、功率分布、排放阶段分布和使用强度等数据之后,通过对不同机械类别、不同排放阶段的工程机械进行PEMS排放试验获得机械排放因子,最终依据《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中的方法,测算北京市2019年工程机械排放总量。结果显示:NO_(x)排放因子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相比国Ⅰ排放阶段,国Ⅱ、国Ⅲ、京Ⅳ阶段挖掘机排放因子削减比例分别为51%、65%、74%;叉车削减比例分别为29%、54%、62%;装载机削减比例分别为29%、60%、79%。CO排放因子削减比例没有显示出持续下降或上升趋势。相比国Ⅰ排放阶段,国Ⅱ、国Ⅲ、京Ⅳ阶段挖掘机排放因子削减比例分别为18%、28%、21%;叉车削减比例分别为8%、12%、31%;装载机削减比例分别为52%、29%、73%。2019年北京市非道路工程机械NO_(x)、CO、CO_(2)的排放量分别是6222 t、1635 t、56.7万t。按机械类别划分,挖掘机、装载机、叉车对污染排放量贡献最大,此三种机械污染物之和在NO_(x)、CO、CO_(2)排放总量中占比分别达到94.7%、93.8%、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工程机械 排放因子 排放总量 北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