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左室肥厚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潘建红 王佩显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292-4294,共3页
目前,高血压仍然是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4],可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 目前,高血压仍然是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4],可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SCD)、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高血压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机制
下载PDF
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潘建红 姚民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258例老年(年龄≥60岁)住院患者超声心动图松果结果进行分析,重点观察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情况,并分析其与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 258例老... 目的分析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258例老年(年龄≥60岁)住院患者超声心动图松果结果进行分析,重点观察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情况,并分析其与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 258例老年患者中有122例检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检出率47.3%。发生部位以主动脉瓣最为多见(90例,73.8%),65例发生关闭不全。60~69岁组检出32例(29.9%),70~79岁组检出44例(51.2%),80岁以上组检出46例(70.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瓣膜钙化组合并高血压(45.9%)、高胆固醇血症(34.4%)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瓣膜无钙化组(18.4%和11.8%,均为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一种与增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相关的瓣膜退行性变,超声心动图是检出该病简便、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瓣膜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心电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建红 姚民强 王佩显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5期403-405,共3页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德国每年有100000人死于此病。虽然SCD通常发生在老年人,但也有5%-10%发生在健康年轻人。美国每年有多达7000名无临床症状的儿童发生SCD,其中半数没有任何先兆。虽然...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德国每年有100000人死于此病。虽然SCD通常发生在老年人,但也有5%-10%发生在健康年轻人。美国每年有多达7000名无临床症状的儿童发生SCD,其中半数没有任何先兆。虽然SCD大多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情恶化所引发,但约有10%的SCD的病因未明。这些死者生前无器质性心脏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电疾病 器质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缺血 心源性猝死 DEATH SCD 死亡原因 临床症状
下载PDF
Chiari网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潘建红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Ch iari网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4 MHz,连续观察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73例,了解Ch iari网形态、位置、运动、附着点,同时用彩色血流多普勒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共... 目的探讨Ch iari网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4 MHz,连续观察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73例,了解Ch iari网形态、位置、运动、附着点,同时用彩色血流多普勒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共检出Ch iari网5例,显示率为1.8%,大多位于下腔静脉入口周缘,止于三尖瓣环上方冠状窦开口周围或附近的右房壁上。4例呈条索状,1例呈网状,其中1例频发房性早搏,均未见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Ch iar网i是胚胎发育中静脉窦右瓣吸收不全形成的右房内的残存结构,常无临床症状,与血栓形成、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缠绕导管等相关,超声心动图是诊断Ch iari网准确、便捷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网 超声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梅毒性心血管病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民强 王兴民 王佩显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累及全身各器官的性传染病,其中心血管损害多在感染后10~25年才出现临床症状而被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梅毒性心血管病有望得到早期诊断。本文拟从梅毒性心血管病的病理...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累及全身各器官的性传染病,其中心血管损害多在感染后10~25年才出现临床症状而被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梅毒性心血管病有望得到早期诊断。本文拟从梅毒性心血管病的病理、免疫机制、超声心动图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加以综述,旨在为本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性心血管病 超声心动图 分子生物学指标
下载PDF
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复极异常三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民强 崔丽 王佩显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0-741,755,共3页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腱索 心室
下载PDF
心电图变化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颖 《现代仪器》 2006年第6期13-14,共2页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对其预后及诊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6年1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确诊的新发急性胰腺炎患者(230例)的心电图,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评价。结果2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9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41.31%)...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对其预后及诊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6年1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确诊的新发急性胰腺炎患者(230例)的心电图,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评价。结果2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9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41.31%),其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174例,出现心电图异常为61例(35.06%);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56例,出现心电图异常为34例(60.71%)。结论心电图的变化对急性胰腺炎预后及诊疗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心电图 预后 诊疗
下载PDF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8
作者 姚民强 崔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DEC)特征。方法对比8例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与10例非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和DEC特点。结果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均发生短阵心房颤动... 目的探讨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DEC)特征。方法对比8例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与10例非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和DEC特点。结果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均发生短阵心房颤动,发作时间为2~15min不等,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0.24±0.03)s,明显短于对照组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0.34±0.05)s(P〈0.01)。结论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DEC中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交替转换,诱发心房颤动发作的房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短,几乎均呈“P-on-T”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袖 房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P波离散度及P波最大时限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9
作者 孙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了解P波离散度(Pd)及P波最大时限(Pmax)的临床意义,探讨Pd、Pmax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分别分析83例正常人(A组)、64例偶发房早患者(B组)、56例频发房早伴阵发房速患者(C组)、39例阵发房颤患者(D组)的Pd、Pmax。结果A组与B组之... 目的了解P波离散度(Pd)及P波最大时限(Pmax)的临床意义,探讨Pd、Pmax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分别分析83例正常人(A组)、64例偶发房早患者(B组)、56例频发房早伴阵发房速患者(C组)、39例阵发房颤患者(D组)的Pd、Pmax。结果A组与B组之间Pd、Pmax无显著意义,A组及B组与D组之间Pd、Pmax有显著意义(P<O.01),C组与D组之间Pmax无显著意义,Pd有显著意义(P<O.01)。结论Pd、Pmax可作为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指标,在预测房颤时,Pd较Pmax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P波最大时限 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变化临床分析
10
作者 孙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CA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昼夜变化规律,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4例冠心病组及5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RV时域、频域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24h、日间、夜间HRV各项... 目的:研究冠心病(CA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昼夜变化规律,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4例冠心病组及5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RV时域、频域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24h、日间、夜间HRV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正常组日间与夜间HRV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冠心病组日间与夜间HRV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昼夜节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心率变异性 昼夜节律
下载PDF
325例胆石症患者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11
作者 姚民强 崔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的325例胆囊结石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结合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囊结石患者心律失常及ST-T异常的发生率:合并心血管疾病组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0.05)...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的325例胆囊结石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结合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胆囊结石患者心律失常及ST-T异常的发生率:合并心血管疾病组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0.05);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组高于中年组、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合并心脏疾患的老年胆石症患者心律失常及ST-T异常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ST—T异常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高频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34例分析
12
作者 赵家祯 孙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62-162,共1页
高频心电图(HFECG)是心脏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一种手段,常可显示出静息心电图未能反映的信息。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本文讨论34例HFECG阳性组(A组)的心电向量图(VCG)变化特征,了解两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有密切关系,A组VCG异常多见,HFEC... 高频心电图(HFECG)是心脏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一种手段,常可显示出静息心电图未能反映的信息。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本文讨论34例HFECG阳性组(A组)的心电向量图(VCG)变化特征,了解两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有密切关系,A组VCG异常多见,HFECG阴性组(B组)中VCG异常明显少见(P<0.01),且HFECG阳性又高于VCG异常,HFECG临床应用需进一步研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心电图 高频切迹 心电向量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