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大量饮酒对大鼠心脏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丽 王佩显 林静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揭示长期大量饮酒对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脏损害的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酒精组(A组)。第5个月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处死大鼠,留取心肌组织标本。通过光镜、电镜、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目的:揭示长期大量饮酒对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脏损害的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酒精组(A组)。第5个月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处死大鼠,留取心肌组织标本。通过光镜、电镜、羟脯氨酸含量测定、TUNEL和半定量PCR了解心肌组织形态学及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情况。结果:A组较之C组LVEDD、LVESD和LA增大,而EF和FS差异不明显,Ea/Aa减低,IVRT增大,Ea/Aa<1;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凋亡细胞增多,有多处局灶性炎症和纤维化,多种细胞器异常;Caspase-3、Bax和Bcl-2的mRNA水平表达增多,Bcl-2无明显变化;羟脯氨酸含量、Ⅰ和Ⅲ型胶原mRNA水平表达增高。结论:(1)大剂量饮酒5个月后大鼠心脏主要表现为离心性肥大、舒张功能下降,但其收缩功能尚未下降,即形成了ACM无症状期。(2)酒精性心脏损害与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凋亡 纤维化 心脏
下载PDF
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X综合征患者心肌血流量
2
作者 王煜伦 孙根义 林静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0-742,共3页
目的:评价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MCSE)检测X综合征患者心肌血流量(MB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患者27例,分为X综合征组8例;对照组19例,均行经静脉心肌造影(MCE),其中对照组7例、X综合征组8例行经静脉多... 目的:评价心肌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MCSE)检测X综合征患者心肌血流量(MB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患者27例,分为X综合征组8例;对照组19例,均行经静脉心肌造影(MCE),其中对照组7例、X综合征组8例行经静脉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T)后重复MCE。检测心肌显影峰值密度(PI),闪烁显像后即刻至达到峰值密度的时间(TP),该节段的MBF[MBF=(PI/TP)·PI]。结果:对照组心肌声学显影的PI与X综合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综合征组TP较对照组长(P<0.05),X综合征组MBF较对照组低(P<0.01)。对照组负荷前、后MCE示,应用多巴酚丁胺后PI较负荷前有增加趋势,负荷后TP较负荷前有缩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后MBF较负荷前明显增加(P<0.01)。X综合征患者组负荷前、后心肌造影显示,经静脉DST前后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前后TP和MB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MCE、MCSE能够定量分析MBF,对检测微循环灌注异常的X综合征患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造影剂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多巴酚丁胺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6
3
作者 姚朱华 陈湾湾 +4 位作者 曹明英 李永斌 高雪梅 王静 尹浩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 Pro-U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安全性及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病房收治的经rh Pro-UK静脉溶栓治疗且符合纳入与...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 Pro-U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安全性及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病房收治的经rh Pro-UK静脉溶栓治疗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STEMI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注册研究(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GRACE评分〈109分,45例)、中危组(GRACE评分109~140分,29例)、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13例);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TIMI危险评分0~3分,49例)、中危组(TIMI危险评分4~6分,24例)和高危组(TIMI危险评分≥7分,14例)。观察并比较不同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30、60、90、120 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各组出血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GRACE评分、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比较采用H-L检验。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后30、60、90、120 min总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21.8%(19/87)、51.7%(45/87)、65.5%(57/87)、77.0%(67/87)。随着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延长,静脉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10例(11.5%);MACE发生情况:梗死后心绞痛12例(13.8%)、心律失常8例(9.2%)、再发心肌梗死7例(8.0%)、心力衰竭5例(5.7%)、死亡3例(3.4%)。GRACE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GRACE评分低危组,GRACE评分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GRACE评分中危组(P〈0.05)。TIMI危险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出血、MACE发生率均高于TIMI危险评分低危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疗效比较研究 溶栓 GRACE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0
4
作者 赵金艳 崔少楠 曹月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伴CHF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伴CHF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治疗前后检测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检测血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6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64%vs 80.36%,P=0.004)。2组治疗后LVMI、NT-proBNP、cTnI、PⅢNP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LVMI、NT-proBNP、cTnI、PⅢN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71%vs 23.21%;14.29%vs 28.57%,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CHF安全有效,通过抑制心肌纤维化、逆转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及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心室重构 缬沙坦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7
5
作者 李永斌 姚朱华 +2 位作者 许振坤 马梅 曹月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介入治疗的396例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在患者出院前及术后12个月使用HADS量表对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量...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介入治疗的396例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在患者出院前及术后12个月使用HADS量表对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量化评分,评价其变化特点,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结果 介入术后的焦虑同性别(P=0.003)、年龄(P=0.004)及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P=0.009)相关,抑郁同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P〈0.001)相关。随访12个月,分别有76.3%的患者焦虑状态稳定,79.5%的患者抑郁状态稳定,多因素分析表明,焦虑情绪恶化同是否有心血管不良事件(OR:1.323,95%CI:1.026~1.705,P=0.031)、西雅图心绞痛评分(OR:O.870,95%CI:0.772~0.981,P=0.023)、出院前焦虑评分(OR:1.228,95%CI:1.053~1.432,P=0.009)相关,而抑郁程度恶化同出院前抑郁评分(OR:1.287,95%CI:1.072~1.545,P=0.007)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12个月绝大部分焦虑及抑郁状态稳定,围手术期充分沟通、术后有效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抑郁 焦虑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沅洋 张宇凡 +3 位作者 徐月 孙旭森 齐新 魏丽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6-922,共7页
目的:基于单中心数据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623例,其中495例患者组成建模组,12... 目的:基于单中心数据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623例,其中495例患者组成建模组,128例患者组成验证组,终点事件为心力衰竭。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预测因子,应用Empowerstats软件绘制预测模型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实际观察3年内心力衰竭发生率校准图对模型识别度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Gensini评分、梗死后心律失常、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肌酐(Scr)、心脏结构改变及心室壁运动幅度改变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重要预测因素;列线图预测3年无心力衰竭生存率的C-index为0.81(95%CI:0.77~0.84),拟合优度的检验值为6.69(P=0.57)。结论:本列线图可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3年内心力衰竭的发生概率,并为这一特定群体开发了风险预测模型,实现了个体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蔡洪滨 姚朱华 高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复方丹参滴丸组(33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每次270mg,每日2次,口服。氯吡格雷片组(35例)给予氯吡格雷片每...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复方丹参滴丸组(33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每次270mg,每日2次,口服。氯吡格雷片组(35例)给予氯吡格雷片每次75mg,每日1次,口服。联合治疗组(34例)给予前两种治疗方案联合治疗。各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的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TXB2)。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氯吡格雷片组、联合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9%、91.4%、94.1%,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8%、85.7%、88.2%,各组症状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TXB2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TXB2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片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或氯吡格雷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 氯吡格雷 血小板 血栓素B2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齐新 刘克强 +3 位作者 王敏 尹皓烨 赵春杰 李松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按照标准入选15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及53例查体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治疗指南分为稳定性心绞...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按照标准入选15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及53例查体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治疗指南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7例(阿司匹林100mg/d),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0例(阿司匹林100 mg/d+达肝素5000UQ12h皮下注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3例(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达肝素5000U Q12h皮下注射)。正常对照组和所有患者入院即刻肘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全项、血常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11-脱氢—血栓素B2含量、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AMI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UAP组[(15.46±8.22)mg/L,(7.61±6.11)mg/LP<0.01)]、UAP组高于SAP组[(7.61±6.11)mg/L,(4.25±2.95)mg/LP<0.01]、SA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4.25±2.95)mg/L,(2.07±1.28)mg/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UAP组、AMI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SAP组(P<0.05),UAP组与AMI组间、SA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尿11-脱氢—血栓素B2含量在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hsCRP水平与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0.473,P=0.000);与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0.434,P=0.000);与尿11-脱氢—血栓素B2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554,P=0.000)。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状态存在紧密关联,两者共同影响着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稳定状态,是评价冠心病临床状态的检测指标,早期有效抗血小板治疗和减轻炎症反应会有效控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聚集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慢血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黎文婷 姚朱华 +4 位作者 庞志华 蔡洪滨 程立松 曹明英 宋敏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于改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情况。方法选取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59例,根据PCI术后靶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为2组,TIMI≤2级为...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于改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情况。方法选取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59例,根据PCI术后靶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为2组,TIMI≤2级为慢血流/无复流组(31例),TIMI血流3级为复流正常(reflow)组(12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CI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数(CTFC)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血栓征象、病变血管数目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给予慢血流/无复流组的患者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观察用药前后血流改善情况。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慢血流/无复流组吸烟史、糖尿病史、患高脂血症、术中发生低血压、多支架(≥3个)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者的比例,CTFC、有血栓征象的比例明显高于复流正常组患者(P<0.05);2组患者术中心率、IRA分布、病变血管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MACE发生率、术后7 d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血流/无复流组应用尼可地尔后,患者TIMI血流3级比例,术后c TFC、TMPG 3级比例均明显高于应用尼可地尔前(P<0.05)。有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多支架(≥3个)、术中低血压、血栓征象是冠脉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NSTEMI患者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心肌再灌注损伤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慢血流/无复流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血清GDF-15与PⅠCP、PⅢNP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曾超 于盼盼 +3 位作者 李彩虹 陈万里 朱振宇 齐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探究GDF-15对心衰患者心室重构的指导作用。方法纳入219例心衰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探究GDF-15对心衰患者心室重构的指导作用。方法纳入219例心衰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Ⅰ级组58例、Ⅱ级组39例、Ⅲ级组47例、Ⅳ级组75例;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组(LVEF<0.45,HFrEF组,69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组(LVEF≥0.45,HFpEF组,150例);选取3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PⅠCP、PⅢ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以及LVEF,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分析心衰患者血清GDF-15与PⅠCP、PⅢNP、NT-proBNP、LVEDD、LA、LVMI及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GDF-15、PⅠCP、PⅢNP水平随NYHA分级增加而升高(P<0.05)。对照组、HFpEF组和HFrEF组LA、LVEDD、LVMI、NT-proBNP、GDF-15、PⅠCP及PⅢNP依次升高(P<0.05)。心衰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PⅠCP、PⅢNP、NT-proBNP、LA、LVEDD、LVMI呈正相关(r_s分别为0.549、0.533、0.539、0.393、0.403、0.485,均P<0.01),与LVEF呈负相关(r_s=-0.568,P<0.01)。结论心衰患者血清GDF-15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并可反映心衰患者心室重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生长分化因子15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何国英 张美云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并统计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5例资料,根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Pea...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并统计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5例资料,根据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神经精神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在记忆、定向、视空功能、抽象思维及语言方面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0.05);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衰以及心肌梗死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糖尿病、房颤、脑卒中史以及烟酒史(P<0.05)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有脑卒中史和糖尿病史(P<0.05)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主动改变生活习惯,戒烟酒,积极治疗相关老年疾病,定期随访,及时复诊,并给予积极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评估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和精神心理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彬 赵威 +6 位作者 许梦雀 华建平 张秋瓒 刘艳迪 王东旭 唐艳萍 王邦茂 《胃肠病学》 201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s),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精神心理产生一定影响。目的:探讨IBS和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精神心理异常状况,并初步分析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2...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s),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精神心理产生一定影响。目的:探讨IBS和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精神心理异常状况,并初步分析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天津市6家医院就诊的FG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焦虑、抑郁状况,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初步探讨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 117例FGIDs患者完成问卷,其中单纯IBS患者32例(2.9%),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113例(10.1%)。IBS组睡眠障碍、精神心理异常以及两者同时存在的比例分别为59.4%、93.8%和59.4%,IBS重叠组分别为82.3%、95.6%和78.8%。性别、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可能是IBS重叠组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14,P=0.049,P=0.025)。结论:IBS和IBS重叠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或)精神心理异常,性别、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可能是IBS重叠组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睡眠障碍 精神障碍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年龄≥75岁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应用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庞志华 姚朱华 +1 位作者 田留洋 潘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究年龄≥75岁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新方案。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75岁的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和试验组(予以利伐沙班治疗),每... 目的探究年龄≥75岁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新方案。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75岁的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和试验组(予以利伐沙班治疗),每组90例,监测患者用药前和用药1个月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肺动脉压(PAP)和LVEF水平,随访1年,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1个月后较用药前PAP[(33.5±0.5)mm Hg(1mm Hg=0.133kPa)vs(50.0±5.2)mm Hg,(42.0±2.0)mm Hg vs(53.5±5.5)mm Hg]、NT-proBNP[(1697.0±643.0)ng/L vs(5303.5±534.5)ng/L,(3200.0±408.0)ng/Lvs(5339.0±239.0)ng/L]水平明显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1个月后LVEF水平较用药前明显提高[(56.5±1.5)%vs(48.0±3.0)%]。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用药后1年脑梗死、心肌梗死以及脑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年龄≥75岁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中,利伐沙班临床疗效优于华法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低的出血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抗凝药 华法林
下载PDF
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号隋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书丽 王金莹 +4 位作者 崔林阳 朱晓冬 张美云 程焱 薛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主诉存在睡眠行为异常并经视频-多...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主诉存在睡眠行为异常并经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检查确诊的22例RBD患者为病例组.募集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并经v-PSG检查排除RBD诊断的23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v-PSG监测,并应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淡漠症状评定量表(AES)、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评定量表(SCOPA-AUT)、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状况评定量表(SCOPA-SLEEP)进行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评估。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睡眠结构及周期性腿动指数(PL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觉醒指数等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等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病例组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等量表评分与睡眠结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非快速眼动期(NREM)-Ⅰ期睡眠增多,NREM-Ⅱ、NREM-Ⅲ期睡眠减少,PLMI增高,CES-D评分增高,SCOPA-AUT量表中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及总分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ES—D评分与NREM—Ⅰ期睡眠所占睡眠结构的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20,P=-0.000),SCOPA-SLEEP量表中夜间失眠(SLEEP-N)评分及总分(SLEEP-T)与PL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65,P=-0.029;r=0.444,P=0.039),SCOPA-SLEEP量表中日间嗜睡(SLEEP-D)评分与NREM-Ⅲ期睡眠所占睡眠结构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480,P=0.041),SCOPA-AUT量表中心血管系统症状评分与PL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39,p=-0.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 情绪状态 自主神经功能症状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靳明星 刘艳迪 +2 位作者 张宝凤 李慕然 边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200-201,共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等为主。目前,临床常采用常规抗抑郁、促胃动力及解痉药物治疗等方法,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等为主。目前,临床常采用常规抗抑郁、促胃动力及解痉药物治疗等方法,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容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Hp关系密切。本研究对49例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Hp根除治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春生 董昭樱 +3 位作者 张静 蒋津艳 马春杰 金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连续两年4个月住院的2816例脑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全部患者均进行CT平扫、MRI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扫...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连续两年4个月住院的2816例脑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全部患者均进行CT平扫、MRI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扫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血管的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31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占全部脑梗死的1.1%(31/2816),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8.18岁,平均发病时间43.81h。异手综合征者3例(11%),高血压病史17例(54.83%),冠心病16例(51.61%),糖尿病10例(32.25%),脑梗死史者9例(29.03%),神志和精神异常的17例(54.83%),语言障碍的患者18例(58.1%),21例(74.19%)患者有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31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共34处胼胝体梗死病灶,胼胝体梗死的患者合并其它部位陈旧性梗死灶22例(70.96%),伴有白质稀疏16例(61%),发现血管狭窄9例(29%,其中狭窄超过60%者6例),有7例(22.58%)伴有微出血。结论具有典型胼胝体综合征的胼胝体梗死患者发生率低,可能与重叠供血有关。胼胝体梗死常发生于有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已经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结合MRI矢状T1加权(T1WI)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横断扫描是诊断胼胝体梗死的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梗死 核磁共振 失连接现象 异手综合征
下载PDF
BAP和β-CTX与肺癌骨转移进展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唐琼 赵辉 +1 位作者 贾锐 刘林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4-147,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易发生骨转移,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 isomer of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es,BAP)在骨质代谢中是重要的生化标记物,本研究旨在探... 背景与目的肺癌易发生骨转移,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 isomer of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es,BAP)在骨质代谢中是重要的生化标记物,本研究旨在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和肺癌骨转移进展程度的相关性,有助于早期判断是否有肺癌骨转移的发生。方法天津市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共收治92例肺癌并发生骨转移患者,全部病例其原发灶均经细胞学检查证实,骨转移灶的数目及类型经ECT结合X线片、CT证实,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β-CTX、BAP的浓度水平。结果收集的92例肺癌伴骨转移的患者中,转移灶<3处为58例,≥3处为34例;溶骨型68例,成骨型9例,混合型15例。血β-CTX、BAP水平在不同的骨转移数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TX在肺癌溶骨型骨转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β-CTX、BAP对肺癌骨转移具有辅助诊断意义,是判断转移进展程度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指标 β-CTX BAP 肺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结构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7
18
作者 武玉琳 齐新 +1 位作者 魏丽萍 侯文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入选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1例,分为高血压Ⅰ组84例、高血压Ⅱ组100例和高血压Ⅲ组77例,选择同期住院的血压正常者58例为对照组,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入选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1例,分为高血压Ⅰ组84例、高血压Ⅱ组100例和高血压Ⅲ组77例,选择同期住院的血压正常者58例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LVEF,计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每搏量、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心做功指数(LCWI)、无创LVEF等。结果对照组、高血压Ⅰ、Ⅱ、Ⅲ组高血压史、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左心房内径和LVMI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高血压Ⅰ、Ⅱ、Ⅲ组每搏指数、每搏量、心脏指数、LVEF、LCWI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SVR、SVRI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SVR和SVRI与每搏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每搏指数、LCWI、无创LVEF呈负相关(P<0.01),与高血压史、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左心房内径、LVEDD、LVMI呈正相关(P<0.01)。SVR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6(95%CI:0.610~0.742),诊断左心室肥厚的价值较高(P=0.00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呈现"减排高阻"的现象,临床可用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心脏结构的评估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心室功能 室间隔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靳明星 刘艳迪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终身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炎症状态,并伴有异常的凝血和血液高凝状态。IB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主要临床范围在于激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其发生机制复杂,原因不明,是IBD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终身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炎症状态,并伴有异常的凝血和血液高凝状态。IB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主要临床范围在于激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其发生机制复杂,原因不明,是IBD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IB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IB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及预防是IBD治疗过程中的难点及重点。因此,检测IBD患者的凝血状态,重视IBD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早期快速诊断及干预DVT,对于改善IBD患者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炎症性肠病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高凝状态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宋敏 姚朱华 +3 位作者 门剑龙 曹明英 黎文婷 陈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73-19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PCI术6个月后复查的患者95例,根据术后服用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其分为替格瑞洛...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PCI术6个月后复查的患者95例,根据术后服用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其分为替格瑞洛组(n=33)和氯吡格雷组(n=62)。其中,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服用标准剂量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6个月后改为低剂量替格瑞洛(45 mg/次,2次/d),氯吡格雷组患者术后持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两组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比较两组患者PCI术6个月后服药1周、3个月时采用光比浊(LTA)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CI术6个月后服药1周、3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服药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轻度出血、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氯吡格雷,可有效减少PCI术后患者的缺血事件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