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和养殖梭鲈肌肉营养组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志鹏 曹顶臣 +6 位作者 裴玥 何立川 李崇文 吴学工 王炳谦 苗建发 郑先虎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2,共8页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2018年4—7月在乌苏里江抚远江段用挂网捕获的体长43.5~50.9cm、体质量1.6~2.5kg的野生和体长38.5~40.0 cm、体质量0.8~1.0kg的养殖梭鲈Sander lucioperca肌肉的营养成分,并用标准方法评价了梭鲈的营养品质。结果显示...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2018年4—7月在乌苏里江抚远江段用挂网捕获的体长43.5~50.9cm、体质量1.6~2.5kg的野生和体长38.5~40.0 cm、体质量0.8~1.0kg的养殖梭鲈Sander lucioperca肌肉的营养成分,并用标准方法评价了梭鲈的营养品质。结果显示:梭鲈肌肉(鲜重)中蛋白质含量为20.23%~21.03%,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73%~40.74%和38.93%~40.10%。野生梭鲈(20.23%)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养殖梭鲈(21.03%)(P<0.0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高达77.03%~81.10%,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标准。根据氨基酸评分(AAS),梭鲈肌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梭鲈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为丰富,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占总脂肪酸的45.67%~45.85%,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高达30.66%~30.96%。野生和养殖梭鲈肌肉中脂肪含量分别为0.75%和0.70%,差异不显著(P>0.05);水分和灰分含量也无显著差异。养殖梭鲈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高于野生梭鲈,其中MUFA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但两者PUFA含量相似(45.85%和45.67%)。野生梭鲈肌肉中EPA含量(10.31%)高于养殖梭鲈(6.43%),而DHA含量(20.65%)则显著低于养殖梭鲈(24.23%)(P<0.05),二者EPA和DHA总含量接近,分别为30.96%和30.66%。综上所述,梭鲈肌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优质脂肪酸的健康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鲈 肌肉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下载PDF
硫酸铜对梭鲈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车轮虫的灭杀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秋实 王乐 +5 位作者 裴月 曹顶臣 李崇文 郑先虎 吴学工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水温22.5~24℃条件下,将体质量(3.59±0.19)g的梭鲈Sander lucioperca幼鱼暴露在0.40mg/L、0.70mg/L、1.22mg/L、2.14mg/L、3.75mg/L和6.57mg/L的6个硫酸铜浓度中,研究硫酸铜对梭鲈幼鱼的急性毒性和灭杀车轮虫的有效浓度。结果表... 在水温22.5~24℃条件下,将体质量(3.59±0.19)g的梭鲈Sander lucioperca幼鱼暴露在0.40mg/L、0.70mg/L、1.22mg/L、2.14mg/L、3.75mg/L和6.57mg/L的6个硫酸铜浓度中,研究硫酸铜对梭鲈幼鱼的急性毒性和灭杀车轮虫的有效浓度。结果表明:硫酸铜的24h、48h和96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58 mg/L、2.35 mg/L和1.88mg/L,安全浓度为0.59mg/L。硫酸铜浓度在0.7mg/L以下,对梭鲈幼鱼的存活没有影响,硫酸铜浓度在0.4~0.7mg/L下作用24h,对车轮虫的杀虫率可达100%。建议全池泼洒0.4~0.7mg/L硫酸铜,或使用1.5mg/L硫酸铜浸泡2h,间隔1d再以同剂量药浴一次,可有效治疗梭鲈幼鱼的车轮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鲈 硫酸铜 车轮虫 灭杀
下载PDF
耐盐碱鱼类大鳞鲃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伟 耿龙武 +2 位作者 苗建生 郭佳祥 姜海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62-64,共3页
我国内陆有大量的低洼盐碱水资源,但由于盐碱度高、缓冲能力差、某些离子严重缺乏,这些地区的渔业生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改善这些盐碱地区的生态环境,拓宽宜渔水域是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我国盐碱水域渔业的开发... 我国内陆有大量的低洼盐碱水资源,但由于盐碱度高、缓冲能力差、某些离子严重缺乏,这些地区的渔业生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改善这些盐碱地区的生态环境,拓宽宜渔水域是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我国盐碱水域渔业的开发利用意义、国外引进耐盐碱鱼类品种大鳞鲃的研究现状、大鳞鲃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以期推动我国盐碱水域渔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鲃 养殖 盐碱 开发利用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鳞鲃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常安 徐奇友 +5 位作者 徐伟 许红 赵志刚 罗亮 苗建发 王洋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6-31,共6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初重(11.07±2.42)g大鳞鲃幼鱼(Barbus capito)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饲料蛋白质水平设7个梯度: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和48.12%(G7),每处理组设3个重...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初重(11.07±2.42)g大鳞鲃幼鱼(Barbus capito)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饲料蛋白质水平设7个梯度: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和48.12%(G7),每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试验鱼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G5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和G7(P<0.05);G4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G6和G7(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后肠蛋白酶活性先增大、后降低。各处理组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的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降低:G7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3和G6(P<0.05);G7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和G4(P<0.05);G7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G7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G2、G3和G4(P<0.05)。从而得出结论: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大鳞鲃幼鱼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而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33%时,大鳞鲃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鱼巴 蛋白质 消化酶
下载PDF
温度对唇鱼骨消化组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旋 贾志超 +4 位作者 张家全 兰淑平 宁博 季延滨 白东清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2-35,共4页
以唇鱼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对唇鱼骨体内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唇鱼骨消化组织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温度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唇鱼骨肝胰脏、前肠、中肠蛋白酶... 以唇鱼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对唇鱼骨体内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唇鱼骨消化组织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温度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唇鱼骨肝胰脏、前肠、中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后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35℃;肝胰脏、前肠、中肠脂肪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45℃,后肠的最适温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舒 温度 消化酶
下载PDF
乌苏里拟鲿对盐度、碱度的适应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广 王心华 +5 位作者 胡玉花 田梦园 胡少迪 席梦丹 苗建新 刘金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2-35,共4页
用直线回归法和概率单位法分别研究了盐度(S)和碱度(ALK)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ussuriensis)的急性毒性作用,并采用Marking联合指数相加法评价了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盐度对乌苏里拟鲿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 用直线回归法和概率单位法分别研究了盐度(S)和碱度(ALK)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ussuriensis)的急性毒性作用,并采用Marking联合指数相加法评价了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盐度对乌苏里拟鲿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51、11.57和9.81‰,其安全浓度为2.97‰;碱度对乌苏里拟鲿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10、24.37和13.76mmol/L,其安全浓度为4.21 mmol/L。不同时间段的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和碱度对乌苏里拟鲿均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盐度 碱度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下载PDF
不同规格乌苏里拟鲿耗氧率及窒息点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金兰 陈志伟 +5 位作者 张家全 张博伦 董少杰 苗建新 楚伟 齐红莉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7,31,共5页
采用流水封闭式装置,测定了不同大小乌苏里拟鲿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及其24 h的昼夜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16.97±1.94 g)、中(1.06±0.06 g)和小规格(0.10±0.01 g)乌苏里拟鲿耗氧率分别为0.160 8、0.191 2和0.275 0 mg/h.g,... 采用流水封闭式装置,测定了不同大小乌苏里拟鲿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及其24 h的昼夜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16.97±1.94 g)、中(1.06±0.06 g)和小规格(0.10±0.01 g)乌苏里拟鲿耗氧率分别为0.160 8、0.191 2和0.275 0 mg/h.g,且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窒息点分别为0.411 4、0.571 9和0.865 2 mg/L,且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所有规格乌苏里拟鲿晚上11:00耗氧率最高,其中大规格和中规格晚上(20:00-8:00)耗氧率持续高于白天(8:00-18:00),且分别在白天和晚上两时段内耗氧率平稳,而小规格乌苏里拟鲿昼夜耗氧率没有明显规律性变化;所有规格乌苏里拟鲿晚上平均耗氧率均高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 耗氧率 窒息点
下载PDF
生长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在镜鲤繁殖群体中的验证 被引量:6
8
作者 鲁翠云 曹顶臣 +2 位作者 李超 李崇文 孙效文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3-18,共6页
利用大样本镜鲤繁殖群体分析和验证8个生长相关微卫星标记与体质量和体长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个微卫星标记在镜鲤繁殖群体中均获得了稳定、清晰的DNA条带,片段大小在100~322bp之间,共检测到33个等位基因、75种基因型。对每个微卫星座... 利用大样本镜鲤繁殖群体分析和验证8个生长相关微卫星标记与体质量和体长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个微卫星标记在镜鲤繁殖群体中均获得了稳定、清晰的DNA条带,片段大小在100~322bp之间,共检测到33个等位基因、75种基因型。对每个微卫星座位的基因型与体质量、体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HLJ343与体质量、体长显著相关;HLJ319、HLJ302及HLJE339与体长显著相关。本研究用大样本随机群体证实了此4个QTL位点与体质量或体长性状具有相关性,下一步可根据优势基因型指导家系配组,开展基于QTL结果的分子聚合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体重 体长 镜鲤
下载PDF
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mtDNA COⅠ序列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大莉 董仕 +6 位作者 白俊杰 苗建发 胡莹 李胜杰 苗建新 张兴华 马冬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采用PCR技术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北方亚种(21尾)和佛罗里达亚种(19尾)的mtDNA COⅠ区段进行扩增,得到约1400 bp的扩增片段,经测序获得了碱基排列顺序清晰的1337 bp片段。北方亚种个体间没有变异,只检测到1种单倍型,与Ge... 采用PCR技术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北方亚种(21尾)和佛罗里达亚种(19尾)的mtDNA COⅠ区段进行扩增,得到约1400 bp的扩增片段,经测序获得了碱基排列顺序清晰的1337 bp片段。北方亚种个体间没有变异,只检测到1种单倍型,与GenBank中大口黑鲈全序列(DQ536425)中的COⅠ区段相应部位比对,有5个碱基出现置换;佛罗里达亚种检测到5种单倍型,19个个体与本研究中的北方亚种比对,有41个碱基出现完全置换。将6种单倍型的序列提交GenBank后获得序列号为KF176376~KF176381,运用Mega 4.0软件计算两个亚种的碱基组成和碱基差异,北方亚种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性(k)均为0,佛罗里达亚种的H、Pi、k分别为0.784、0.003 42和4.573,两个亚种平均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为0.0351。研究表明,大口黑鲈佛罗里达亚种mtDNA COⅠ区段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北方亚种,该序列可作为鉴别两个亚种的DNA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COⅠ序列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NJ系统树
下载PDF
温度和pH值对卡拉白鱼消化组织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东清 梁广海 +3 位作者 苗建发 吴旋 宁博 贾志超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0-43,共4页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卡拉白鱼消化组织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值范围内,各消化组织内淀粉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温度和pH值对卡拉白鱼消化组织内淀粉酶活性的影...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卡拉白鱼消化组织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值范围内,各消化组织内淀粉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温度和pH值对卡拉白鱼消化组织内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较大(P<0.05),肝胰脏、前肠、中肠与后肠中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40℃;肝胰脏、前肠、中肠与后肠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4、7.4、7.0和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白鱼 消化组织 淀粉酶 温度 PH值
下载PDF
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大莉 杨蔷 +3 位作者 郝君 刘斌 李胜杰 董仕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8-12,共5页
应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2尾大口黑鲈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眼、脑和鳃等7种组织的12种同工酶及蛋白质进行了检测筛选的预试验。实验认为,肌肉和肝脏的电泳带清晰、可以判别个体基因型的同工酶有7种,分别为AAT、GPI、IDH、LDH... 应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2尾大口黑鲈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眼、脑和鳃等7种组织的12种同工酶及蛋白质进行了检测筛选的预试验。实验认为,肌肉和肝脏的电泳带清晰、可以判别个体基因型的同工酶有7种,分别为AAT、GPI、IDH、LDH、MDH、ME和PGM。依据筛选结果,检测了50尾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40尾佛罗里达亚种肌肉和肝脏组织的7种同工酶,共检测出13个基因座位。除AAT-1*基因座位之外的12个基因座位上两个亚种群体内的个体间无变异,平均杂合度观察值Ho和平均杂合度预期值He均为0。IDH-1*和MDH-1*两个基因座位在两个亚种间有明显差异,佛罗里达亚种均具有*a基因,北方亚种均具有*b基因,可以此鉴定两个亚种。两亚种群体间的Nei遗传距为0.18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 被引量:3
12
作者 苗建春 马云 《渔业现代化》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水产养殖业 产业化经营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市场经济 基地建设 连锁经营
下载PDF
多级生物净化系统浮游植物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成渤 苗建生 +3 位作者 韩志慧 赵冬艳 李建国 荣海燕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52-57,共6页
利用不同生物的功能特性及其间的协同作用,由水生经济植物浮床、芦苇湿地、固定化微生物膜、底栖软体动物和滤食性鱼类组成了多级生物净化系统,除芦苇湿地、滤食性鱼类外,全部设置在多级生物净化水渠中。不仅充分利用了水面,节约了材料... 利用不同生物的功能特性及其间的协同作用,由水生经济植物浮床、芦苇湿地、固定化微生物膜、底栖软体动物和滤食性鱼类组成了多级生物净化系统,除芦苇湿地、滤食性鱼类外,全部设置在多级生物净化水渠中。不仅充分利用了水面,节约了材料、能源,提高了净化效率,而且有效调控和净化了养殖池塘的水质,实现了养殖排放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养殖效益。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排放水经过多级生物净化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控制在69.114~43.832 mg/L,平均减少率为13.44%~0.47%,蓝藻平均减少率为58.41%~5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生物净化系统 养殖池塘 浮游植物 生物修复
下载PDF
标记指导大规模混合家系选育技术应用实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翠云 李超 +4 位作者 曹顶臣 匡友谊 郑先虎 李崇文 孙效文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2,共5页
本研究介绍了标记指导镜鲤Cyprinus carpio L.大规模混合家系选育技术的操作步骤及其效果。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镜鲤亲本群体雌、雄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120~2.0794之间,其中43.28%的个体间遗传距离位于种内家系遗传配组的最佳"... 本研究介绍了标记指导镜鲤Cyprinus carpio L.大规模混合家系选育技术的操作步骤及其效果。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镜鲤亲本群体雌、雄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120~2.0794之间,其中43.28%的个体间遗传距离位于种内家系遗传配组的最佳"阈值"范围内;用配组软件初次建立了约500个混合家系。将其中约30万尾苗种在相近环境中混合养殖,在1龄(30 000尾/300 000尾)和2龄(300尾/30 000尾)分2次以体质量和体长作为目标性状留种,最终选出300尾优良个体作后备亲鱼,平均体质量(1 564.93±335.05)g,平均体长(35.85±3.10)cm,累计留种比例为1 000∶1。再次用基于亲本遗传背景的配组软件将后备亲鱼划分为20个繁殖系谱,其中15个群组的平均体质量超过预定指标(1 500 g)。本实验结果表明,此技术路线操作简便,选择强度大,所获选育群体系谱清晰,适于苗种生产单位的遗传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大规模混合家系 镜鲤
下载PDF
养殖大鳞鲃发病死亡F_3个体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玉梅 鲁翠云 +2 位作者 苗建发 李崇文 梁利群 《水产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24个已报道的多态微卫星标记对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养殖的大鳞鲃Barbus capito F_2亲本及F_3成活和病发死亡个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有8个标记无多态,13个标记用以分析本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结构。遗传参数... 采用24个已报道的多态微卫星标记对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养殖的大鳞鲃Barbus capito F_2亲本及F_3成活和病发死亡个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有8个标记无多态,13个标记用以分析本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结构。遗传参数分析显示,13个标记在87个大鳞鲃个体中分别检测到2~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4.27~4.53)极显著高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09~3.22)(P<0.01);观察杂合度(0.58~0.64)整体低于期望杂合度(0.64~0.65),多态位点比例明显下降(8/24),表明大鳞鲃F2及F_3个体的纯合度增加,遗传多样性下降。聚类分析显示,F2亲本与成活子代亲缘关系更近,聚在一起;而死亡子代单独聚为1支。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亲本与子代清晰地划分成两大类群,多数亲本与多数成活个体归为第一类群(划分概率为51.8%~97.7%),少数亲本与多数死亡个体归为第二类群(划分概率为52.9%~98.4%),这与亲缘关系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少数亲本是F_3死亡个体遗传组成的直接贡献者。本研究初步认定,由于几个亲本的近亲交配,子代基因组纯合度增加,遗传多样性下降,抗逆性下降,这可能是F_3出现不明缘由病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养殖大鳞鲃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近交衰退
下载PDF
天津地区大口黑鲈“优鲈1号”冬季温室养殖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烁 王妍 +8 位作者 董仕 胡莹 张兴华 苗建发 苗建新 李崇文 白俊杰 李胜杰 马冬梅 《科学养鱼》 2017年第11期39-40,共2页
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的淡水河流、湖泊,属大型肉食性鱼类。于1983年引入我国大陆,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我国大口黑鲈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等南方地区,春季放苗,当年年底养成上市,销往全国各地。... 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的淡水河流、湖泊,属大型肉食性鱼类。于1983年引入我国大陆,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我国大口黑鲈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等南方地区,春季放苗,当年年底养成上市,销往全国各地。每年4月份以后,南方大口黑鲈供货量少,可上市的大口黑鲈少,特别是夏季,温度高,运输不便,使得北方地区售价上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养殖试验 天津地区 淡水养殖品种 温室 冬季 南方地区 肉食性鱼类
下载PDF
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对水中氮、磷去除效率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小燕 孙成渤 韩志慧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随着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利用生物净化水质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其特有的组织、生态功能及易于人工操纵等特点,在净化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水生维管束植物金鱼藻(Cera... 随着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利用生物净化水质受到人们的重视。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其特有的组织、生态功能及易于人工操纵等特点,在净化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水生维管束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率,为水生维管束植物金鱼藻用于净化水质提供科学依据。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调控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满足金鱼藻的生长所需。试验结果表明,金鱼藻对水体中NO3-N、NO2-N、NH3-N、PO4-P的去除效果较好;对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长效管理,是决定水质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金鱼藻 富营养化 净化水质
下载PDF
津鲢的同工酶分析
18
作者 杨蔷 郝君 +5 位作者 鲍迪 梁爱军 金万昆 李崇文 张兴华 董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178-10180,共3页
[目的]对津鲢进行同工酶分析。[方法]使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选育品种津鲢进行AAT、EST、α-GPD、GPI、IDH、LDH、MDH、ME、PGM和PROT共10种同工酶及蛋白质的电泳分析,并以购自湖北省荆州市的鲢人工繁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以肌... [目的]对津鲢进行同工酶分析。[方法]使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选育品种津鲢进行AAT、EST、α-GPD、GPI、IDH、LDH、MDH、ME、PGM和PROT共10种同工酶及蛋白质的电泳分析,并以购自湖北省荆州市的鲢人工繁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以肌肉和肝脏作为检测用组织,共检测出18个基因座位;在津鲢群体中有变异的基因座位为GPI*和PGM*,荆州鲢群体中有变异的基因座位为GPI*;津鲢与荆州鲢的多态基因座位(最高基因频率≤0.99)比例和平均杂合度预期值分别为11.11%、5.56%和0.015 0、0.001 1,群体间Nei遗传距离为0.000 59;2群体GPI*基因座位最高基因频率间的χ2检验结果表明这2个群体间呈极显著差异。[结论]为津鲢的大面积推广奠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Isozyme Analysis of Jin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r Jin)
19
作者 杨蔷 郝君 +5 位作者 鲍迪 梁爱军 金万昆 李崇文 张兴华 董仕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7期1571-1574,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arry out isozyme analysis of jin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r Jing). [Method] The isozyme of AAT, EST, α-GPD, GPI, IDH, LDH, MDH, ME, PGM and PROT of muscles and liver in 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arry out isozyme analysis of jin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r Jing). [Method] The isozyme of AAT, EST, α-GPD, GPI, IDH, LDH, MDH, ME, PGM and PROT of muscles and liver in two populations of the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Jin silver carp (a breed through selective breeding) and artificially propagated population bought from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were examined by horizontal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Result] Eighteen loci were observed in two populations. Two loci of GPI* and PGM* in Jing silver carp population and the locus of GPI* in Jingzhou population were polymorphic. The proportions of polymorphic loci (maximum allele frequency≤0.99) of Jing silver carp and Jingzhou populations were 11.11% and 5.56% respectively,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were 0.015 0 and 0.001 1 respectively. The Nei’s genetic distances were 0.000 59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The result of chi-square test of the GPI* gene in two populations showed that their genetic structure has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large-scale extension of Jing silver ca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ISOZYME Genetic diversity
下载PDF
我国大鳞鲃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20
作者 耿龙武 杜汝君 +4 位作者 丛艳锋 徐伟 李晨宇 裴玥 苗建发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大鳞鲃(Luciobarbus brachycephalus)是我国引进的一个耐盐碱鱼类新种,自2013年全人工繁育苗种推广后,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和养殖推广,现已在国内形成规模化生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总结和梳理了大鳞鲃的分类及资源... 大鳞鲃(Luciobarbus brachycephalus)是我国引进的一个耐盐碱鱼类新种,自2013年全人工繁育苗种推广后,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和养殖推广,现已在国内形成规模化生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总结和梳理了大鳞鲃的分类及资源状况、人工繁育、盐碱耐受性、养殖模式、饵料营养和鱼病防治等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养殖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的渔业养殖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鲃 养殖 问题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