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1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 被引量:1589
1
作者 吴爱华 侯永峰 +1 位作者 杨秋波 郝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新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需要高校面向未来布局新工科建设,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在新工科建设的前期探索中,设置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新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需要高校面向未来布局新工科建设,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在新工科建设的前期探索中,设置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推进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微电子学院建设与改革,加快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下一步要面向当前产业急需和未来发展不断推动新工科建设,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在全面推进新时期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新体系”,加快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新经济 创新创业 协同育人
原文传递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 被引量:3127
2
作者 钟登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新工科(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3E)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 新工科(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3E)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新工科建设将阶段推进,需要重点把握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本土化与国际化三个任务,关键在于实现立法保障、扩大办学自主权、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三个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践 创新 卓越 工程人才
原文传递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847
3
作者 王成山 李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4,23,共6页
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从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微网技术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以及应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分布式发电技术有助于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但... 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从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微网技术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以及应重点关注的技术问题。分布式发电技术有助于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但分布式电源大规模的并网运行将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调度运行带来一定影响;微网技术通过不同层次的结构为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提供接口,是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的有效方式;智能配电网则可通过对微网的有效管理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最后,通过对三者的分析对实现智能配电网的思路与技术手段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发电 微网 配电网
下载PDF
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2
4
作者 张蔷 高文远 满淑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203-3207,共5页
黄芪药用历史悠久,古有"补药之长"之称,为历代中医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组成、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分分析表明,黄芪以多糖、三萜、黄酮等成分为主;药理实验及临床报道表明,黄芪在免... 黄芪药用历史悠久,古有"补药之长"之称,为历代中医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组成、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分分析表明,黄芪以多糖、三萜、黄酮等成分为主;药理实验及临床报道表明,黄芪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黄芪的各个有效成分的活性总结具有临床指示性意义。该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黄芪不同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为该药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多糖 三萜 黄酮
原文传递
智能电网述评 被引量:517
5
作者 余贻鑫 栾文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8,共8页
对智能电网的原动力、特征、主要技术组成、意义和挑战及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强调指出,智能电网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向智能电网的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存在多种技术的长期共存,必须认真规划。需求响应和... 对智能电网的原动力、特征、主要技术组成、意义和挑战及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强调指出,智能电网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向智能电网的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存在多种技术的长期共存,必须认真规划。需求响应和分布式洁净能源的并网运行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对输电容量和发电容量的需求。我国智能电网的研究在重视高级输电运行(advanced transmission operations,ATO)的同时,应对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高级配电运行(advanced distribution operations,ADO)、和高级资产管理(advanced asset management,AAM)给予足够重视;灵活的、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和集成的能量与通信系统(integrated energy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IECSA)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在电网规划中宜尽早考虑,以适应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未来的数字化社会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严格要求。智能电网的实施能带动众多产业发展,我国应鼓励广泛的企业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电源 需求响应 双向通信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520
6
作者 贾宏杰 王丹 +1 位作者 徐宪东 余晓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8-207,共10页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对提高社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提高社会基础设施利用率和能源供应安全,以及实现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研究方向。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发展...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对提高社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提高社会基础设施利用率和能源供应安全,以及实现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研究方向。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的重要研究课题。围绕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和运行优化这一专题,分别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通用建模理论、综合仿真理论与方法、规划理论与方法、安全性理论与方法、运行优化与控制、效益评估与运营机制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对各问题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方向和现状、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的综合能源战略和未来发展现状,对区域综合能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典型应用形式需求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综合能源系统 建模 仿真 规划 优化 安全分析 运营机制
下载PDF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423
7
作者 孟庆松 韩文秀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44-446,共3页
从系统学的角度提出了复合系统的复合因子、协调机制等概念 ,在此基础上以协同学为基础 ,给出了一类可以实际计算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并以某具体的“教育 -经济 -科技”复合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
关键词 复合系统 协调度 协调模型 系统学
下载PDF
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445
8
作者 王成山 王守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4,31,共5页
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是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研究课题。围绕高渗透率微网的复杂动态行为及安全高效运行这一重大问题,系统提出了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研究的4个方面的问题:微网运行特性及高渗透率下与大电网相互作用的机理;含微网新型配... 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是符合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研究课题。围绕高渗透率微网的复杂动态行为及安全高效运行这一重大问题,系统提出了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研究的4个方面的问题:微网运行特性及高渗透率下与大电网相互作用的机理;含微网新型配电系统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微网及含微网配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综合仿真与能量优化管理方法。并对各方面问题所涉及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概括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微网 配电网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智能电网 被引量:419
9
作者 余贻鑫 栾文鹏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面临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网利用系数低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等诸多挑战,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阐述了智能电网的特点、目标和主要组成,引用国外例证,估算了智能电网的投资和效益,指出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 针对电力系统在新世纪面临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电网利用系数低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等诸多挑战,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阐述了智能电网的特点、目标和主要组成,引用国外例证,估算了智能电网的投资和效益,指出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应加快我国智能电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电源 快速仿真与模拟 高级配电自动化 高级计量体系
下载PDF
综合评价中确定权重向量的几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319
10
作者 王靖 张金锁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52-57,共6页
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排序问题为实证范例,对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测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可信度做了比较研究,目的是探索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文献通过理论分析特别是实证比较,认为样本数据完整,熵值法... 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排序问题为实证范例,对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测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可信度做了比较研究,目的是探索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文献通过理论分析特别是实证比较,认为样本数据完整,熵值法则较高;如果缺乏样本数据,则应采用AHP法,可信度高于德尔菲法;若样本中含有大量的模糊数据,且同一层次指标个数较多,应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分类,再用AHP法分别做各个子类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技术创新 权重微量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下载PDF
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 被引量:407
11
作者 王成山 肖朝霞 王守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8-103,共6页
考虑到微网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所具有的分散性,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以及与储能装置的不同组合方式,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相应控制器的设计。基于下垂特性的电压/频率(V/f)控制实现了负荷功率变化时不同分布式电源间变化功率的... 考虑到微网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所具有的分散性,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以及与储能装置的不同组合方式,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相应控制器的设计。基于下垂特性的电压/频率(V/f)控制实现了负荷功率变化时不同分布式电源间变化功率的共享,且在微网孤岛运行时能为微网系统提供频率支撑;PQ控制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实现分布式电源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指定控制。通过对微网孤岛运行模式和联网运行模式之间切换、孤岛模式下切/增负荷以及微网内某一电源功率变化3种情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微网中相应分布式电源的功率、电压、电流及系统频率的变化规律,证明了PQ-V/f综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微网 V/F控制 PQ控制 联网模式 孤岛模式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442
12
作者 李霞林 郭力 +1 位作者 王成山 李运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7,共16页
微电网是未来智能配用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可更高效可靠地接纳风、光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储能单元、电动汽车及其他直流用电负荷。该文首先对国... 微电网是未来智能配用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可更高效可靠地接纳风、光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储能单元、电动汽车及其他直流用电负荷。该文首先对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在直流微电网领域的相关技术和实验系统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然后,从技术角度对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优化规划、运行控制、保护及通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最后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等方面展望了直流微电网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能源互联网 智能配电网 运行控制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简述 被引量:435
13
作者 余晓丹 徐宪东 +2 位作者 陈硕翼 吴建中 贾宏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对综合能源系统和能源互联网这两个热点问题的发展理念和关注重点进行梳理及分析。简单回顾了综合能源系统和能源互联网两个领域的一些典型研究,并从中梳理出各自的内涵和技术观点,分析讨论了两者在发展理念和未来愿景上的异同。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互联网 能源 信息技术
下载PDF
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 被引量:426
14
作者 宋艳玲 孟昭鹏 闫雅娟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活动颠倒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颠倒了学习内容传递与内化的顺序。自翻转课堂产生以来,很多学校或教育机构采用此模式,并取得了较优的成效。与此同时,可汗学院的出现也成为了翻转课堂得以迅速发展的催化...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活动颠倒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颠倒了学习内容传递与内化的顺序。自翻转课堂产生以来,很多学校或教育机构采用此模式,并取得了较优的成效。与此同时,可汗学院的出现也成为了翻转课堂得以迅速发展的催化剂。目前,国内众多学校都在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期望翻转课堂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转折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是降低了认知负荷,使学习者的认知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通过分析多位学者提出的不同翻转课堂模式,以期能为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起源 认知负荷 模式 案例
下载PDF
并联机床——机床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27
15
作者 汪劲松 黄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103-1107,共5页
并联机床是90 年代问世的新型数控加工装备,其研发使机床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简要评述了并联机床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样机设计与制造的实践经验,提出亟待解决的若干理论与技... 并联机床是90 年代问世的新型数控加工装备,其研发使机床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简要评述了并联机床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样机设计与制造的实践经验,提出亟待解决的若干理论与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概念设计 数控技术 精度补偿 机床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 被引量:192
16
作者 王春峰 万海晖 张维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4-32,共9页
研究了神经网络技术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实证结果表明, 与传统统计方法(判别分析)相比,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信用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 评估
原文传递
金融市场风险测量模型——VaR 被引量:169
17
作者 王春峰 万海晖 张维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7-75,85,共10页
详细介绍了目前测量市场风险的主流模型—— Va R,包括 Va R产生的背景、Va R的概念 ;综述了 Va R的各种计算方法及其发展动态 ,比较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指出了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最后就 Va
关键词 市场风险 风险测量 金融市场 VAR模型
下载PDF
灰色预测公式的理论缺陷及改进 被引量:280
18
作者 张大海 江世芳 史开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0-142,共3页
分析 GM(1 ,1 )预测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 ,指出在形成预测公式时规定 ^ X( 1 ) (1 )为已知条件是不合理的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数据 .本文对原公式进行修正和拓广 ,提出了新的预测公式 ,为提高预测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关键词 灰色预测公式 理论缺陷 GM(1 1)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
原文传递
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随机潮流计算 被引量:288
19
作者 王成山 郑海峰 +1 位作者 谢莹华 陈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9-44,共6页
近年来,分布式发电技术大量引入。诸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这些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发 电方式会出现出力随机波动的情况,而因此造成的系统电压越限等问题目益显著。基于此,文中重 点研究了分布式发电中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随机出力... 近年来,分布式发电技术大量引入。诸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这些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发 电方式会出现出力随机波动的情况,而因此造成的系统电压越限等问题目益显著。基于此,文中重 点研究了分布式发电中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随机出力对配电系统电压质量的影响,建立了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随机分析模型,将此模型引入到接有分布式发电的IEEE 34配电系统中 进行随机潮流计算,得到了节点电压概率密度曲线及系统年期望电压越限小时数。文中还将风力 -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与单独风力发电系统进行比较,得到了前者更有利于提高系统电压质量的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风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 随机潮流 配电系统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隐含层单元数的确定 被引量:311
20
作者 沈花玉 王兆霞 +3 位作者 高成耀 秦娟 姚福彬 徐巍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13-15,共3页
本文针对BP神经网络隐含层单元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的减少了验证次数,提高了确定隐含层最佳单元数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BP神经刚络 隐含层 单元 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