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传统绘画空间意识的特性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学凡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2X期40-42,共3页
文化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艺术的表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表现,具有与西方传统绘画空间意识不同的特性和内涵。蕴有自己的哲学特性、诗意特性、思维特性和书法特性四个主要方面的内涵。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空间意识
特性
原文传递
技术与身体:后人类视域中“身体”的形态、问题与反思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伟
陶锋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2年第10期15-32,共18页
身体是事件的缩影,后人类身体浓缩着技术与人身体遭遇后的种种形态。身体的赛博格化,是技术事件,也是文化事件。技术构成了身体的第二起源,身体表现出向技术进化的过程。重塑、增强与被抛呈现的是技术“拼接”“嵌入”“取代”身体的由...
身体是事件的缩影,后人类身体浓缩着技术与人身体遭遇后的种种形态。身体的赛博格化,是技术事件,也是文化事件。技术构成了身体的第二起源,身体表现出向技术进化的过程。重塑、增强与被抛呈现的是技术“拼接”“嵌入”“取代”身体的由外而内、由局部至整体的路径与企图。技术侵入,也“撕裂”了身体的文化事实。纯粹人性、公平正义、道德价值是否会随之倾塌,令人忧虑。技术不具备创造自身的动因,技术与身体的碰撞乃是人性自我的较量。但人无法脱离技术,需要重建关于“身体”的童话与想象,接受“本体流动性”后身体世界即将到来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
身体
技术
后身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会饮》中的爱若斯和阿佛洛狄忒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建洪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共5页
爱若斯及其本性的问题贯穿柏拉图《会饮》的整个文本,历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这部作品对爱若斯的赞颂。爱若斯和阿佛洛狄忒的关系是理解《会饮》的关键问题。在《会饮》中,柏拉图以爱若斯与阿佛洛狄忒代表爱的不同品质,确立了爱若斯作为神...
爱若斯及其本性的问题贯穿柏拉图《会饮》的整个文本,历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这部作品对爱若斯的赞颂。爱若斯和阿佛洛狄忒的关系是理解《会饮》的关键问题。在《会饮》中,柏拉图以爱若斯与阿佛洛狄忒代表爱的不同品质,确立了爱若斯作为神人共主的地位,并取代阿佛洛狄忒,成为爱尤其是精神之爱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会饮》
爱若斯
阿佛洛狄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宗羲献 托古自化——明末清初王铎临古书法研究
4
作者
孙赟路
《荣宝斋》
2019年第6期6-39,共34页
王铎是明末清初重要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兴之主',终其一生都在宣扬'临古'的主张。王铎的'临古'观念不同于传统,在他这里,临摹即是创作,他的很多所谓的'临古'作品其实都是带有个人特征的'意创'...
王铎是明末清初重要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兴之主',终其一生都在宣扬'临古'的主张。王铎的'临古'观念不同于传统,在他这里,临摹即是创作,他的很多所谓的'临古'作品其实都是带有个人特征的'意创'。虽然此一传统并非王铎首创,但无疑是他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王铎提倡'独宗羲献',学书主要临习《淳化阁帖》,进而转益多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教序
明末清初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传统绘画空间意识的特性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学凡
机构
天津南开大学
哲
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2X期40-42,共3页
文摘
文化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艺术的表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表现,具有与西方传统绘画空间意识不同的特性和内涵。蕴有自己的哲学特性、诗意特性、思维特性和书法特性四个主要方面的内涵。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空间意识
特性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技术与身体:后人类视域中“身体”的形态、问题与反思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伟
陶锋
机构
天津南开大学
哲
学院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2年第10期15-32,共18页
基金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后人类视域下的科技美学研究”(AS211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身体是事件的缩影,后人类身体浓缩着技术与人身体遭遇后的种种形态。身体的赛博格化,是技术事件,也是文化事件。技术构成了身体的第二起源,身体表现出向技术进化的过程。重塑、增强与被抛呈现的是技术“拼接”“嵌入”“取代”身体的由外而内、由局部至整体的路径与企图。技术侵入,也“撕裂”了身体的文化事实。纯粹人性、公平正义、道德价值是否会随之倾塌,令人忧虑。技术不具备创造自身的动因,技术与身体的碰撞乃是人性自我的较量。但人无法脱离技术,需要重建关于“身体”的童话与想象,接受“本体流动性”后身体世界即将到来的事实。
关键词
后人类
身体
技术
后身体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会饮》中的爱若斯和阿佛洛狄忒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建洪
机构
天津南开大学
哲
学院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20011)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AS0908)
文摘
爱若斯及其本性的问题贯穿柏拉图《会饮》的整个文本,历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这部作品对爱若斯的赞颂。爱若斯和阿佛洛狄忒的关系是理解《会饮》的关键问题。在《会饮》中,柏拉图以爱若斯与阿佛洛狄忒代表爱的不同品质,确立了爱若斯作为神人共主的地位,并取代阿佛洛狄忒,成为爱尤其是精神之爱的代名词。
关键词
柏拉图
《会饮》
爱若斯
阿佛洛狄忒
Keywords
Plato
the Symposium
Eros
Aphrodite
分类号
I545.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宗羲献 托古自化——明末清初王铎临古书法研究
4
作者
孙赟路
机构
天津南开大学
哲
学院
出处
《荣宝斋》
2019年第6期6-39,共34页
文摘
王铎是明末清初重要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兴之主',终其一生都在宣扬'临古'的主张。王铎的'临古'观念不同于传统,在他这里,临摹即是创作,他的很多所谓的'临古'作品其实都是带有个人特征的'意创'。虽然此一传统并非王铎首创,但无疑是他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王铎提倡'独宗羲献',学书主要临习《淳化阁帖》,进而转益多师。
关键词
圣教序
明末清初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传统绘画空间意识的特性
徐学凡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6
原文传递
2
技术与身体:后人类视域中“身体”的形态、问题与反思
刘伟
陶锋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会饮》中的爱若斯和阿佛洛狄忒
陈建洪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独宗羲献 托古自化——明末清初王铎临古书法研究
孙赟路
《荣宝斋》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