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刘佩芳 鲍润贤 +1 位作者 牛昀 于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67-972,共6页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与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 3 8例行动态增强MR乳腺检查并经病理及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 (简称免疫组化 )染色证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动...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与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 3 8例行动态增强MR乳腺检查并经病理及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 (简称免疫组化 )染色证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增强MRI评价病变指标包括 :早期增强率、强化峰值和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病理组织切片经Ⅷ因子相关抗原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 ,测定病变组织MVD和VEGF表达水平 ,并进一步分析动态增强MRI上述表现特征、MVD和VEGF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3 8例中 ,恶性病变 2 1例 ,良性病变 17例。恶性病变MVD和VEGF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病变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且VEGF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性 (P <0 0 1)。在 3 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中 ,早期增强率 >60 %和曲线类型为Ⅱ、Ⅲ型的乳腺病变的MVD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增强率 <60 %和曲线类型为Ⅰ型的乳腺病变 ,除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分布与VEGF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外 (P >0 0 5 ) ,其余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乳腺良恶性病变强化峰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分析微血管分布显示恶性病变外周与中央区MVD的比值 (1 2 7)高于良性病变外周与中央区MVD的比值 (1 12 ) ,且恶性病变边缘区MVD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新生血管化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徐雅莉 孙强 +13 位作者 单广良 张瑾 廖海波 李世拥 姜军 邵志敏 蒋宏传 沈念春 石岳 尉承泽 张保宁 陈妍华 段学宁 李波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健康对照女性年龄、生活环境相匹配。应用1∶m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特点,明确其与乳腺癌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156例健康对照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OR=4.07,95%CI:2.98~5.55),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OR=1.68,95%CI:1.19~2.38),初潮年龄≥14岁(OR=1.41,95%CI:1.07~1.87),生存压力大(1~4级,OR=2.15,95%CI:1.26~3.66;5~9级,OR=3.48,95%CI:2.03~5.95),绝经(OR=2.22,95%CI:1.50~3.28)(P〈0.05),乳腺癌家族史(OR=1.72,95%CI:1.15~2.58),肿瘤家族史(乳腺癌除外)(OR=1.55,95%CI:1.22~1.98)。口服避孕药(OR=1.59,95%CI:0.83~3.05)亦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BMI≥24、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初潮年龄≥14岁、生存压力大、绝经、乳腺癌家族史及其他肿瘤家族史。本研究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性及广泛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72
3
作者 李春艳 王培 +2 位作者 张晟 刘艳 张瑾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3-467,共5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并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1450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并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1450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506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1886例(13.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_2)过表达型1958例(13.5%),LuminMA型7282例(50.2%),Luminal B型3380例(23.3%)。TNBC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比较,具有组织学分级明显较高,浸润性导管癌比例较低且病理分期较高等特点(均P〈0.001)。TNBC、HER-2过表达型、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5%、85.5%、89.3%和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5%、87.4%、91.1%和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影响TNBC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因素为发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化疗(均P〈0.05)。结论TNBC具有组织学分级明显较高,浸润性导管癌比例较低且病理分期较高等特点,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分子分型 预后
原文传递
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比较及保乳术预后因素观察 被引量:63
4
作者 郭雪 魏丽娟 +3 位作者 郑磊 贾志龙 丛义滋 刘俊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比较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后疗效,并对保乳手术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分别实施保乳手术(71例)及改良根治术(70例)的年轻乳... 目的:比较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后疗效,并对保乳手术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分别实施保乳手术(71例)及改良根治术(70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并分析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组织学分级等因素对保乳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56个月,中位时间56个月。保乳组: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8例,死亡7例;3年无瘤生存率94.4%,5年无瘤生存率78.9%,总生存率90.1%改良组: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6例,死亡5例;3年无瘤生存率95.7%,5年无瘤生存率82.9%,总生存率92.9%;且对两组进行比较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保乳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切缘阳性与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P均<0.05);淋巴结转移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P均<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在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对于早期年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是安全的,且局部控制尚满意,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乳腺癌 保乳手术 乳房改良根治术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1
5
作者 杨俊娥 陆苏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5-408,共4页
目的:本研究对比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加/不加环磷酰胺(TE/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74例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患者术前接受新... 目的:本研究对比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加/不加环磷酰胺(TE/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74例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将其分为TE组及TEC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前接受2~4个周期化疗,并在术后完成剩余化疗周期。TE方案:多西他赛(DOC)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表柔比星(EPI)6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TEC方案:多西他赛(DOC)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表柔比星(EPl)6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6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以上方案均21天一个周期。结果:全组总有效率80.5%,其中TE组有效率77.4%,低于TEC组(8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TE组pCR为6.5%,低于TEC组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4)。TE组和TEC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呕吐、贫血、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TEC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TE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在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TE与TEC的3周方案近期疗效相近。但两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EC方案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E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多西他赛 表阿霉素
下载PDF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红 毛慧生 +4 位作者 傅西林 方志沂 冯玉梅 范宇 李树玲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 探讨nm2 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两组共 16 9例乳腺癌患者 ,应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方法检测nm2 3基因表达。结果 nm2 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 ,与生存率呈正相关... 目的 探讨nm2 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两组共 16 9例乳腺癌患者 ,应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方法检测nm2 3基因表达。结果 nm2 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 ,与生存率呈正相关。第 1组病例发生远处转移的 9例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 ,7例为nm2 3蛋白低表达 ;而 2 9例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腋淋巴结阳性患者中 ,nm2 3蛋白中表达及高表达者为 2 4例 (82 .8% )。第 2组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 6例患者其nm2 3mRNA均低表达。nm2 3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nm2 3基因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应用 ,可弥补常规指标的不足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基因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聚台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上皮性钙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1
7
作者 范宇 郎荣刚 +2 位作者 王颖 孙保存 付丽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黏附分子,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肿瘤细胞的集团性浸润、转移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复习2002年1月-2003年5月所有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切片,按WHO乳腺癌分类分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64例、浸润性导管癌(IDC)57例。采用... 目的 研究细胞黏附分子,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肿瘤细胞的集团性浸润、转移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复习2002年1月-2003年5月所有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切片,按WHO乳腺癌分类分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64例、浸润性导管癌(IDC)5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LSAB)法检测64例IMPC中E-钙黏附素的表达,并同IDC加以比较。结果 E-钙黏附素主要表达于IMPC细胞膜;IMPC E-钙黏附素表达率(85.9%,55/64)明显高于IDC(43.9%,25/57),并且在微乳头状肿瘤细胞集团内的细胞间连接面表达正常,而在细胞集团面向间质侧的表达明显减弱或不表达;IMP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85.9%,55/64)明显高于IDC(52.6%,30/57),其淋巴结阳性、E-钙黏附素阳性病例的α-连接素、β-连接素共同表达率(45.1%,26/51)也明显高于IDC(15.4%,2/13)。结论 IMPC的微乳头状肿瘤细胞集团内细胞间黏附性强、而与间质间的黏附性减弱或消失的特性可能是IMPC具有高转移潜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上皮性钙黏附素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的分布规律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31
8
作者 方志沂 邱晓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29-43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布规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0
9
作者 杨德宏 刘红 赵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01-504,共4页
目的:分析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2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509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er-2、ER、PR蛋白表达并分为两组,一组为三阴型(Triple-Negative)即Her-2(-),E... 目的:分析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2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509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er-2、ER、PR蛋白表达并分为两组,一组为三阴型(Triple-Negative)即Her-2(-),ER(-),PR(-),另一组为非三阴型乳腺癌。比较三阴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乳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21.4%(109/509)的病例为三阴型乳腺癌,其髓样癌、组织学Ⅲ级的比例以及复发转移率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P<0.05)。三阴型乳腺癌和非三阴型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9%和8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比非三阴型乳腺癌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 病理学 临床预后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国人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0
10
作者 安彦虹 叶兆祥 +5 位作者 李弋 青春 杨建梅 赵玉梅 刘佩芳 陈可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估分类在国人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9年8月至12月参加乳腺癌筛查项目中行乳腺X线摄影的3483名妇女资料,参照BI-RADS标准对乳腺评估分类,对于疾病的诊断最终以组织病理... 目的 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估分类在国人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9年8月至12月参加乳腺癌筛查项目中行乳腺X线摄影的3483名妇女资料,参照BI-RADS标准对乳腺评估分类,对于疾病的诊断最终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BI-RADS评估分类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BI-RADS各类的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3483名受检妇女乳腺组成中脂肪型、散在腺体型、不均匀致密型和高度致密型分别有267、1245、1890和81名.进行BI-RADS评估分类,0~5类分别为273(7.8%)、1011(29.0%)、1741(50.0%)、383(11.0%)、59(1.7%)和16(0.5%)名.71例受检者的77个乳腺病变经病理证实,包括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48例.BI-RADS评估分类的准确度为63.6%(49/77),敏感度为93.1%(27/29),特异度为45.8%(22/48),BI-RADS总体PPV为50.9%(27/53),0类、4类和5类的PPV分别为25.0%(1/4)、36.4%(12/33)和87.5%(14/16),2类、3类的NPV分别为90.9%(10/11)和100.0%(12/12).结论 乳腺X线摄影应用BI-RADS评估分类可以有效地预测乳腺恶性病变,在国人女性乳腺癌筛查应用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致密型乳腺病变诊断的初步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李弋 叶兆祥 +3 位作者 吴涛 安彦虹 刘佩芳 鲍润贤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特征的显示效果,以及FFDM检查、FFDM结合DBT检查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准确性,评价DBT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致密型乳腺患者134例,分别采用F... 目的研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特征的显示效果,以及FFDM检查、FFDM结合DBT检查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准确性,评价DBT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致密型乳腺患者134例,分别采用FFDM、FFDM结合DBT进行独立诊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FFDM、FFDM结合DBT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准确性。比较FFDM和DBT显示的病变特征以及肿块型病变的最长径。结果134例患者中,良性病变69例,恶性病变65例。65例恶性病变中,DBT和FFDM检出毛刺征分别为30例和14例。在69例良性病变中,DBT和FFDM检出肿物边缘清楚分别为46例和33例。DBT检查显示血管穿人征3例。在3型乳腺中,FFDM与DBT检查毛刺征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清楚和血管征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层厚1mm时,63.9%(23/36)的DBT与FFDM显示钙化的效果相似,5.6%(2/36)的DBT显示效果优于FFDM,30.6%(11/36)显示效果差于FFDM;FFDM与DBT显示钙化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改变层厚为1cm时,二者显示钙化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测量肿块型病变最长径为(2.46±1.64)cm,FFDM测量最长径为(2.58±1.62)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DM、FFDM结合DBT诊断病变的准确性分别为88.8%和91.8%。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FFDM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FFDM结合DBT诊断的AUC值为0.918。结论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诊断,DBT在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和微小钙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FFDM结合DBT对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疾病 诊断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俊田 岳杰 +1 位作者 任秀宝 李慧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4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4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5.1±2.9)%,高于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和健康志愿者(P均<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肿物大小、TGFβ1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1和0.253),与CD8+CD28+T细胞和NK细胞呈负相关(r分别为-0.243和-0.3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高,对乳腺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检测 免疫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被引量:34
13
作者 赵晶 付丽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2期35-40,共6页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分子生物学技术 方案治疗 早期肿瘤 总死亡率 病理类型 临床分期
原文传递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亚甲蓝注射液在早中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4
作者 葛洁 颜博 曹旭晨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随机将无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T1N0M0-T2N0M0乳腺癌患者116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亚甲蓝注射液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示踪。其中亚甲蓝组51例,纳米炭组6...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随机将无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T1N0M0-T2N0M0乳腺癌患者116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亚甲蓝注射液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示踪。其中亚甲蓝组51例,纳米炭组65例。在摘取SLN后进行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或乳腺癌仿根治术,对全部ALN进行清扫,比较两组患者中SLN的检出率、假阴性率、特异性、准确率及灵敏度。结果亚甲蓝组SLN检出率为88.2%,假阴性率为13.3%,灵敏度为86.7%,准确率为84.3%,特异性为100%;纳米炭组SLN检出率为98.5%,假阴性率为8.7%,灵敏度为91.3%,准确率为95.4%,特异性为100%。纳米炭组的检出率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亚甲蓝组(P〈0.05),纳米炭组与亚甲蓝组的假阴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亚甲蓝注射液相比,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亚甲蓝注射液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4
15
作者 郭晓静 陈凌 +2 位作者 郎荣刚 范宇 付丽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观察51例乳腺IMPC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LSAB法)检测IMP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受体(R)-3的表达并计数淋巴管密...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观察51例乳腺IMPC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LSAB法)检测IMP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受体(R)-3的表达并计数淋巴管密度,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乳腺IMPC病理组织学分级Ⅱ、Ⅲ级组的淋巴结转移数平均12.5个,明显高于Ⅰ级组的4.0个;(2)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27/28,96.4%)明显高于(-)和(±)组(14/23,60.9%),且其淋巴结转移数平均14.4个,也明显高于(-)和(±)组的4.6个;(3)IMPC肿瘤细胞的VEGF-C表达在病理组织学分级Ⅱ、Ⅲ级组显著高于Ⅰ级组(P=0.03),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6);淋巴管密度与VEGF-C表达(P=0.009)、淋巴结转移(P=0.007)呈正相关;(4)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的多少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关系,淋巴结转移灶为纯IMPC或以IMPC成分为主;(5)28例伴有导管原位癌的IMPC中,14例为微乳头状型导管原位癌(14/28,50%)。结论乳腺IMPC的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管密度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是影响IMPC淋巴结转移的关键性因素。VEGF-C和VEGFR-3表达增高是促使IMP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原因。微乳头状型导管原位癌可能是IMPC的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 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乳手术安全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君 方志沂 +2 位作者 于泳 赵晶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女性保乳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方法:对48例切缘阴性象限切除标本大切片观察乳腺内原发癌及癌旁病变累犯范围;并对62例全乳腺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PCNA、p53、C-erbB-2等表达情况,分...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女性保乳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方法:对48例切缘阴性象限切除标本大切片观察乳腺内原发癌及癌旁病变累犯范围;并对62例全乳腺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PCNA、p53、C-erbB-2等表达情况,分析癌瘤向周边浸润及周围组织癌变趋向的规律。结果:随距原发癌越远,癌旁发生高危病变、PCNA、C-erbB-2及p53阳性的比例逐渐降低(P<0.05);近乳头端和肿瘤两侧癌旁危险因素阳性病变较远侧端范围广泛(P<0.05);癌旁不同范围危险因素比例与乳腺原发癌伴有广泛的导管内癌成分(EIC)、C-erbB-2及p53阳性有关(P<0.05);原发癌组织学I级者癌旁未见危险因素存在。结论:保乳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绝大多数(95.2%)在瘤缘外2cm以内存在,因此推荐以癌旁2cm作为保乳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远离乳头端可缩小手术范围至癌旁1cm处;同时对原发癌EIC(+)、C-erbB-2和/或p53阳性表达者应扩大切除范围,达到切缘阴性,降低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切除范围 分子病理
下载PDF
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7
17
作者 王颖 张学慧 亓发芝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再造乳房的适应证、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本院对94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皮肤皮下乳腺组织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再造乳房的适应证、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本院对94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皮肤皮下乳腺组织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TRAM)、背阔肌肌皮瓣(latissimus dorsi myocutaneous flap,LDM)联合或不联合假体、单纯乳房假体植入4种方式即刻再造乳房。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带蒂TRAM再造47例,LDM再造共42例(其中联合假体28例),单纯乳房假体植入5例。4例出现轻微术后并发症(4.25%)。经过3~67个月随访,局部区域复发率为0,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效果满意,术后外观评价优良率97.87%。结论合理选择病例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是安全可靠的,切口隐蔽并能够保留原有乳房皮肤的感觉,从而获得最佳美容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皮肤乳房切除术 乳房再造 乳腺癌
原文传递
p53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许少峰 付丽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9-561,共3页
关键词 P53基因 人类肿瘤 治疗 突变 野生型P53 抑制血管生成 新进展 参与 过程 类型
原文传递
乳腺MRI在X线检查乳腺阴性腋淋巴结转移癌阳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小康 徐熠琳 +2 位作者 刘佩芳 路红 张淑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MR检查对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的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寻找其乳腺内原发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3例以腋淋巴结转移癌为首诊表现(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患者的乳腺MR影像资料,依据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 目的 探讨乳腺MR检查对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的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寻找其乳腺内原发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3例以腋淋巴结转移癌为首诊表现(临床乳腺触诊和X线检查均为阴性)患者的乳腺MR影像资料,依据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MRI标准对所有病变进行分析,并将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33例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中,30例临床行乳腺根治术,其中17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乳腺MRI检出其中的16例,包括10例肿块性病变和6例非肿块性病变,肿块性病变直径0.5~2.6 cm(平均1.5 cm),直径≤1.5 cm者6例;非肿块性病变包括4例导管性强化和2例段性强化;另1例病理切片发现乳腺癌但乳腺MRI为阴性.其余13例行乳腺根治术患者病理检查未发现乳腺癌灶,其中9例乳腺MRI亦呈阴性表现,另4例MRI提示可疑癌灶.余3例临床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乳腺MRI亦为阴性.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检出乳腺原发癌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1%、69.2%和83.3%.结论 相对于一般乳腺癌而言,隐匿性乳腺癌MRI表现更以小灶性的肿块性病变和导管或段性强化的非肿块性病变为常见表现类型.乳腺MR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应作为这类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0
作者 汪洋 孙英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5-637,共3页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1]。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在置管及维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患者^[1]。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在置管及维护期间会出现一定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栓最严重^[2]。吴红娟等[3]对135例PICC的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 肿瘤患者 化疗患者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干预 血栓 静脉穿刺置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