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家庭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颂贤 强万敏 郭凤丽 《护理管理杂志》 2019年第2期86-89,118,共5页
目的调查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家庭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3.0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310例青年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调查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家庭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3.0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310例青年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141.49±15.21)分,其中情感反应、角色、行为控制、问题解决得分较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分为(52.82±21.25)分,家庭功能与整体生存质量呈正相关(P<0.01或P<0.05)。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均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方面的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晚期癌症 家庭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中药预防伊立替康腹泻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战宇 姜战胜 +3 位作者 巴一 柳建中 冯玉梅 谢广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对伊立替康化疗后腹泻的预防作用,同时结合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28(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中药疗效分析。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共2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中药组(化疗联合中药)。全部... 目的:探讨中药对伊立替康化疗后腹泻的预防作用,同时结合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28(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中药疗效分析。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共2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中药组(化疗联合中药)。全部患者在化疗开始前均接受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化疗采用标准FOLFIRI方案,中药于化疗前2 d开始服用,至伊立替康化疗后第5天结束。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00例患者中TA6/6野生基因型144例,非野生基因型56例(TA7/7纯合型12例和TA6/7杂合型44例)。2级以上腹泻者共58例,中药组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14%(22%vs.36%,P=0.029)。除腹泻以外,2级以上呕吐发生率中药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5%vs.27%,P=0.037)。患者总体有效率为37.5%,中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vs.35%,P=0.465)。UGT1A1*28野生基因型患者2级以上腹泻发生率(22.9%vs.44.6%,P=0.002)和呕吐发生率(16.7%vs.23.2%,P=0.016)均低于与非野生基因型患者。在中药治疗组中,非野生基因型与野生型相比,2级以上腹泻发生率(22.2%vs.21.9%,P=0.974)和呕吐发生率(18.5%vs.13.7%,P=0.7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可有效预防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性腹泻,对于UGT1A1*28非野生基因型患者的迟发性腹泻同样具有预防作用。UGT1A1*28基因非野生基因型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基因型,在使用伊立替康治疗前应检测患者的该基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伊立替康 腹泻 UGT1A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25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樊庆 胡江 +6 位作者 宫轲 朱斌 路夷平 王桐生 刘玉德 唐亮 张能维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 总结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经验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7月行乳晕腋窝入路全内镜下甲状腺癌手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部25例患者均在全内镜下成功实施甲状腺根治性手术,1... 目的 总结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经验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7月行乳晕腋窝入路全内镜下甲状腺癌手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部25例患者均在全内镜下成功实施甲状腺根治性手术,11例行患侧腺叶全切,14例行患侧腺叶全切加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7例术中清扫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23例,滤泡状癌2例),中位随访时间28.0月(5~58月),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病例,全部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兼顾安全性,可行性及美容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原文传递
伴血管变异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个体化手术入路的多学科临床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汤思哲 王仆 +4 位作者 田斐 李鸿立 李绪彬 李金茹 孔大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中结肠动脉(middle colic artery,MCA)和回结肠静脉(ileocolic vein,ICV)血管变异及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入路选择的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8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 目的:探讨中结肠动脉(middle colic artery,MCA)和回结肠静脉(ileocolic vein,ICV)血管变异及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入路选择的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8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1例MCA和ICV血管变异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MDT诊疗过程。患者经MDT讨论后接受有限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结果:1)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患者顺利完成有限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11 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9枚。病理学分期为pT3N0,病理学类型为中分化腺癌。3)随访情况:术后随访时间为10个月,无瘤生存。结论:个体化手术是结肠外科未来的发展趋势。采取MDT有利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探索更安全和精准的手术入路,从而让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中结肠动脉 回结肠静脉 血管变异 根治术 腹腔镜 多学科协作体系 个体化手术
下载PDF
脂肪酸分解代谢相关基因ABHD1和PLA2G15在结直肠癌不良预后及肿瘤进展中的研究
5
作者 王文鹏 邓露 +4 位作者 施丹 胡均 王捷夫 云铎 孔大陆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目的构建脂肪酸分解代谢(FAC)相关基因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并验证模型中基因ABHD1和PLA2G15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FAC相关基因集来自GSEA官网。从TCGA下载结直肠癌RNA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并对癌组织和正常组织样本进行FAC相关基因差异... 目的构建脂肪酸分解代谢(FAC)相关基因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并验证模型中基因ABHD1和PLA2G15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FAC相关基因集来自GSEA官网。从TCGA下载结直肠癌RNA测序数据和临床信息,并对癌组织和正常组织样本进行FAC相关基因差异分析。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差异基因,之后,利用LASSO回归进一步分析并筛选出目标基因建立预后模型。外部数据集(GSE39582)验证预后模型。最后采用CCK-8、集落形成和细胞周期实验验证目标基因中ABHD1和PLA2G15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作用。结果102个FAC相关基因通过差异分析、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及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由ABHD1、ACOX1、CPT2、HADH和PLA2G15构建的风险评分预后模型。与低风险评分相比,高风险评分的预后更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预后模型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外部数据集(GSE39582)也验证了该模型评估预后的作用。对ABHD1和PLA2G15基因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ABHD1和PLA2G15在体外具有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FAC相关基因风险模型具有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作用。ABHD1和PLA2G15可能对结直肠癌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脂肪酸分解代谢 ABHD1 PLA2G15 预后
原文传递
结肠癌肝转移物理消融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俊锋(综述) 郭志(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物理消融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它可以有效地原位破坏结肠癌肝转移病灶,同时保留周围正常肝组织。与手术相比,消融治疗创伤较小、易于开展且可以重复。对于不能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有较好的局部控制,对于肝功能较差或存在严重合并症的... 物理消融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它可以有效地原位破坏结肠癌肝转移病灶,同时保留周围正常肝组织。与手术相比,消融治疗创伤较小、易于开展且可以重复。对于不能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有较好的局部控制,对于肝功能较差或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以作为替代治疗。它可以人为地增大手术切缘,增加手术切除率。当结合肝切除时可以清除肝多发病灶和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的病灶。消融治疗的主要限制在于局部复发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将其作为多学科治疗的一部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治疗 结肠癌 肝转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及JOSD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7
作者 王文鹏 施丹 +2 位作者 云铎 孔大陆 王捷夫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92-396,共5页
蛋白泛素化是一种关键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可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对于维持蛋白质稳态和丰度至关重要。去泛素化酶是泛素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水解酶,其作用是逆转泛素化这一过程,通过从蛋白质中切除蛋白链并回收泛素分子来调节蛋白质稳... 蛋白泛素化是一种关键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可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对于维持蛋白质稳态和丰度至关重要。去泛素化酶是泛素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水解酶,其作用是逆转泛素化这一过程,通过从蛋白质中切除蛋白链并回收泛素分子来调节蛋白质稳定性。去泛素化酶活动异常与许多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去泛素化酶JOSD2是Machado-Joseph病蛋白结构域蛋白酶家族的一员,该酶仅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具有催化酶活性的Josephin结构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其与恶性肿瘤相关。本文就目前去泛素化酶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及JOSD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行阐述,并指出JOSD2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 JOSD2 恶性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女性盆底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王捷夫 路心然 王文鹏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573-577,共5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研究4种个体化ELAPE手术对于女性盆底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6种女性盆底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4种个体化ELAPE模型,测量6种模型在相同载荷作用下的各组织最大应力,并观察应力分布。结果正常模型和ELAP...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研究4种个体化ELAPE手术对于女性盆底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6种女性盆底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4种个体化ELAPE模型,测量6种模型在相同载荷作用下的各组织最大应力,并观察应力分布。结果正常模型和ELAPE模型的非肛提肌组织内最大应力为(1.953±0.060)MPa和(5.111±0.081)MPa。模型1的肛提肌部分保留侧和完整切除侧非肛提肌组织内最大应力分别为(3.101±0.133)MPa和(4.868±0.123)MPa,均低于ELAPE模型(均P<0.01)。模型2的双侧非肛提肌组织内的最大应力均为(5.138±0.091)MPa,与ELAPE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3和模型4的非肛提肌组织内的最大应力为(4.700±0.105)MPa和(3.653±0.156)MPa,均低于ELAPE模型(均P<0.01)。结论单侧肛提肌切除平面靠近直肠的、双侧耻骨尾骨肌外侧切断肛提肌的、保留直肠前方肛提肌的ELAPE手术对于盆底非肛提肌组织内的应力均有降低作用,其中单侧肛提肌切除平面靠近直肠的ELAPE手术在肛提肌部分保留侧更为明显;单侧肛提肌切除平面靠近盆壁的ELAPE手术对于盆底非肛提肌组织内的应力无明显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ELAPE手术 盆底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病理及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菊红 张立弋 +2 位作者 石珍珍 王栋 郭建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5-659,共5页
目的结直肠癌具有广泛的异质性。2型糖尿病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并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分析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有助于制定精准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本研究分析了123例合并或不合并2型... 目的结直肠癌具有广泛的异质性。2型糖尿病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并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分析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有助于制定精准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本研究分析了123例合并或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并应用PCR及焦磷酸测序法分析了所有患者常见结直肠癌基因突变位点,包括KRAS(密码子12、13、61及146)、BRAF(密码子600)及PIK3CA(外显子9及20)基因,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其年龄及体重指数大于未合并结直肠癌的患者,但两组在结直肠癌位置、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分级方面均无差异。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尤其是长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PIK3CA突变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8.6%对10.3%,P〈0.05),两组在常见BRAF、KRAS突变位点上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并不改变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但长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PIK3CA突变率,因此靶向该基因突变的治疗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糖尿病 2型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小视野高清扩散加权MRI技术在直肠癌检测中的价值
10
作者 吴冰杰 刘颖 +3 位作者 张宇威 张宏钰 刘嘉 叶兆祥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4-638,65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缩放成像技术(ZOOMit)的小视野高清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内镜活检确诊为单发直肠癌的初诊病人77例[男53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6±4.3)岁],均行ZOOMit-DWI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 目的探讨基于缩放成像技术(ZOOMit)的小视野高清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内镜活检确诊为单发直肠癌的初诊病人77例[男53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6±4.3)岁],均行ZOOMit-DWI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DWI(SS-EPI-DWI)检查,由2名医师进行影像主观评分及参数测量。采用Kappa检验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主观评分及定量测量的一致性。采用Likert评分量表对影像抑脂、伪影和影像质量进行定性评分。测量2种DWI影像直肠癌病灶信号强度,计算病灶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2种DWI影像在同一层面上与T2WI上病灶影像的重叠率。2种影像的定性和定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2名医师的影像主观评分及定量参数测量的一致性均较好(P<0.05)。ZOOMit-DWI影像的抑脂、伪影、影像质量主观评分均高于SS-EPI-DWI(P<0.05)。ZOOMit-DWI影像的病灶信号强度、SNR以及CNR均高于SS-EPI-DWI[分别为305.45±57.15和208.85±46.33,83.98(69.20,112.68)和54.86(45.10,66.20),39.76(29.38,54.27)和27.34(18.22,36.53);均P<0.05]。ZOOMit-DWI影像的病灶影像重叠率中位数为75.59%(60.51%,88.17%),高于SS-EPI-DWI影像[63.35%(49.40%,73.24%)](P<0.05)。结论ZOOMit-DWI具有较好的影像质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直肠肿瘤成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结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文鹏 王捷夫 +4 位作者 胡均 王俊锋 刘嘉 孔大陆 李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3-361,共9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并通过列线图预测该肿瘤生存概率,为指导临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获取199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结直肠间质瘤... 目的:探究结直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并通过列线图预测该肿瘤生存概率,为指导临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获取199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结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资料,对入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独立预后因素绘制成列线图,之后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生存准确性。结果:546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发病年龄64岁,区域淋巴结转移率9.4%。546例患者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发病年龄>64岁、未婚/离婚、结肠间质瘤(与直肠间质瘤相比)、非手术治疗、组织分化级别高、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更差的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P均<0.05),美国东部地区诊治患者比西部地区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时间(P=0.027),以上独立预后因素预测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为0.76(95%CI:0.72-0.80)和0.75(95%CI:0.72-0.78)。在174例组织分化级别和肿瘤部位明确的患者中,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年龄、组织分化级别和是否行手术治疗(P均<0.05),而肿瘤部位仅与肿瘤特异性生存显著相关(P=0.041),未证实与总生存显著相关(P=0.057),采用这4个预后影响因素预测546例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是0.71(95%CI:0.66-0.75)和0.73(95%CI:0.70-0.77),能较准确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总生存率。结论:结直肠间质瘤预后受多个临床病理因素影响,列线图能为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列线图
下载PDF
两种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捷夫 王伟达 +4 位作者 刘嘉 陈昱彤 喻经纬 赵鹏 柳建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9-633,共5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探讨2种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对于女性盆底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建立4种女性盆底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2种个体化ELAPE模型,测量4种模型在相同载荷作用下的各组织最大应力,并...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探讨2种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对于女性盆底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建立4种女性盆底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2种个体化ELAPE模型,测量4种模型在相同载荷作用下的各组织最大应力,并观察应力分布。 结果单侧肛提肌切除平面靠近直肠的ELAPE模型的肛提肌部分保留侧和完整切除侧非肛提肌组织内最大应力分别为(3.114±0.129)和(4.856±0.128)MPa,前者低于后者,二者均低于ELAPE模型,为(5.127±0.070)MPa,均高于正常模型,为(1.963±0.061)MPa(均P〈0.01);单侧肛提肌切除平面靠近盆壁的ELAPE模型的双侧非肛提肌组织内的最大应力均为(5.131 ±0.067)MPa,与ELAPE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侧肛提肌切除平面靠近直肠的ELAPE术对于盆底双侧非肛提肌组织内的应力均有降低作用,在肛提肌部分保留侧更为明显;单侧肛提肌切除平面靠近盆壁的ELAPE术对于盆底双侧非肛提肌组织内的应力无明显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ELAPE术 盆底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β-tubulin Ⅲ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俊忠 庄建彬 +2 位作者 张传山 刘贤明 孔大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0-775,F0003,共7页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患者癌组织中β-tubulinⅢ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肠腺癌组织标本111例,根据β-tubulinⅢ的阳性细胞分布部位分为浸润前沿组(n=72例)和非浸润前沿组(n=3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腺癌患者癌组织中... 目的:检测结肠腺癌患者癌组织中β-tubulinⅢ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肠腺癌组织标本111例,根据β-tubulinⅢ的阳性细胞分布部位分为浸润前沿组(n=72例)和非浸润前沿组(n=3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腺癌患者癌组织中β-tubulinⅢ的阳性表达率,分析β-tubulinⅢ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和死亡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死亡和复发结肠腺癌患者间β-tubulinⅢ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沿组和非浸润前沿组患者癌组织中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P=0.01)。低中分化病例多见于浸润前沿组,而高分化病例多见于非浸润前沿组(χ~2=6.88,P=0.03)。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β-tubulinⅢ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4)。非前沿组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细胞胞质呈黄色颗粒;与低分化组比较,高分化癌组织中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结论:结肠腺癌组织中β-tubulinⅢ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结肠腺癌组织多见于非浸润前沿组。非浸润前沿组患者β-tubulinⅢ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腺癌 Β-TUBULI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单侧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对盆底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捷夫 柳建中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003-1005,I0006,共4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单侧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和ELAPE手术对于盆底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女性盆底的3种有限元分析模型: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单侧(右)ELAPE模型,测量3种模型在相同载荷作用下的各组织最大应...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单侧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和ELAPE手术对于盆底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建立女性盆底的3种有限元分析模型: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单侧(右)ELAPE模型,测量3种模型在相同载荷作用下的各组织最大应力,并观察应力分布。结果在肛提肌保留侧,单侧ELAPE模型非肛提肌组织内的最大应力低于ELAPE模型,而与正常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肛提肌切除侧,其最大应力也低于ELAPE模型,但高于正常模型;其肛提肌保留侧的整体应力低于切除侧。结论相比于ELAPE手术,单侧ELAPE手术可降低盆底双侧的非肛提肌组织内的应力,在肛提肌保留侧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会阴 骨盆底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ELAPE手术
下载PDF
IL-22改善脂多糖诱导的Caco-2单层肠上皮紧密连接损伤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健 唐富琴 +1 位作者 孔大陆 胡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紧密连接(TJ)屏障功能障碍在炎症性肠病(IBD)中起重要作用。据报道IL-22对IBD有直接的保护作用。研究IL-22对TJ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肠上皮Caco-2单层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IL-22组、LPS+IL-22组。采用LPS(100μ... 目的紧密连接(TJ)屏障功能障碍在炎症性肠病(IBD)中起重要作用。据报道IL-22对IBD有直接的保护作用。研究IL-22对TJ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肠上皮Caco-2单层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IL-22组、LPS+IL-22组。采用LPS(100μg/mL)或IL-22(100 ng/mL)处理肠上皮Caco-2单层细胞0、12、24、48 h。Western blot检测IL-22受体IL-22R1和TJ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检测Caco-2单层细胞膜跨膜电阻(TEER)。分析Caco-2单层细胞被LPS、IL-22处理48 h后的细胞膜TEER、TJ蛋白变化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TJ蛋白在细胞膜的分布。结果LPS可上调Caco-2细胞中IL-22R1的表达。LPS可显著降低Caco-2单层细胞膜TEER(刺激24 h,下降水平接近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IL-22组ZO-1、Occludin表达水平高于LPS组、LPS+IL-22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LPS+IL-22组ZO-1、Occludin表达水平高于LP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可见,对照组和IL-22组ZO-1、Occludin位于细胞膜,呈明亮连续条带;LPS组,位于细胞膜的ZO-1、Occludin明亮带变暗,显示强度和间断度降低;LPS+IL-22组细胞膜可见ZO-1、Occludin明亮带,但明亮带略弱于对照组和IL-22组。结论IL-22在LPS诱导的肠屏障功能紊乱中起保护作用,并为IL-22在IBD中如何促进肠上皮屏障的完整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肠上皮屏障 紧密连接 屏障功能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Hes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CD38^-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6
作者 田晨 贾勇圣 +1 位作者 胡冬至 张翼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研究Hes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CD34+CD38-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初治AML患者及正常供者骨髓样本后,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38-细胞比例及其细胞周期。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CD... 目的:研究Hes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CD34+CD38-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初治AML患者及正常供者骨髓样本后,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38-细胞比例及其细胞周期。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CD38-细胞后,体外集落形成实验(CFC)检测其增殖能力,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其Hes1的表达量。构建Hes1过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正常供者骨髓CD34+细胞后,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的改变,CFC检测其增殖的改变。结果:AML患者骨髓CD34+CD38-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患者来源CD34+CD38-细胞大多数进入静止期,CFC结果显示患者CD34+CD38-细胞体外扩增能力下降。Realtime PCR结果发现患者CD34+CD38-细胞中Hes1表达上调。提高正常供者CD34+细胞中Hes1的表达后,细胞增殖减少,进入静止期。结论:在AML中CD34+CD38-细胞比例下降,进入静止期,与Hes1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白血病 CD34+CD38-细胞 HES1 细胞周期增殖
下载PDF
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后壁肿瘤对盆底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建生 陈柯蓉 +6 位作者 刘嘉 战阳 郑磊 胡冬至 田斐 孔大陆 王捷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治疗低位直肠后壁肿瘤对术后盆底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 10.01、Geo Magic Studio 12及ANSYS Workbench 14.0软...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治疗低位直肠后壁肿瘤对术后盆底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 10.01、Geo Magic Studio 12及ANSYS Workbench 14.0软件,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招募的27例健康未育女性志愿者的盆底核磁共振数据并建立3种盆底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个体化ELAPE模型,测量3种模型在相同载荷作用下非肛提肌组织内的最大应力及正常模型与个体化ELAPE模型肛提肌内的最大应力,并观察应力分布。结果: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个体化ELAPE模型的非肛提肌组织内最大应力分别为(1.963±0.061)、(5.127±0.070)、(3.667±0.126)MPa(均P<0.01),三者的高应力区均出现在盆底左右两侧与骨盆内侧壁的连接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左右两侧最前端与耻骨连接处;正常模型与个体化ELAPE模型的肛提肌内最大应力分别为(0.812±0.042)、(1.437±0.043)MPa(P<0.01),二者的高应力区均出现在左右两侧与肛提肌腱弓连接处的前部,最大应力均出现在左右两侧最前端与耻骨连接处。结论:本研究采用的个体化ELAPE术对于盆底非肛提肌组织内的应力有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骨盆底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结直肠癌诊疗相关性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亮 孔大陆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遗传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异逐渐累积的结果,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出现症状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接受手术治疗和化疗后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遗传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异逐渐累积的结果,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出现症状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接受手术治疗和化疗后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趋势。随着人们对结直肠癌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关于结直肠癌的分子标志物不断被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将分子标志物应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个体化治疗前进行分子标志物检测可优化治疗方案,并提示患者预后情况。将目前研究较多且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分子标志物做简要概述,以期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分子标志物 CpG岛甲基化表型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原文传递
组蛋白甲基化及其抑制剂对结直肠癌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凯 王粹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预后,需要进一步阐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表观遗传能够直接影响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转移,而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修饰手段,能够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过程。... 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预后,需要进一步阐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表观遗传能够直接影响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转移,而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修饰手段,能够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过程。大量研究结果证实组蛋白甲基化对结直肠癌的进展产生影响,相关组蛋白甲基化及去甲基化的抑制剂可作为潜在的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发挥作用。对结直肠癌及其相关甲基化调控进行综述,总结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类型及其调控,论证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与去甲基化酶参与结直肠癌进展调控方式,并总结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对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意义,探究相关抑制剂作为结直肠癌治疗药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表观遗传 组蛋白甲基化 甲基转移酶 去甲基化酶
原文传递
非编码环状RNA circ_0024597促进大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健 胡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非编码环状RNA circ0024597在调控大肠癌细胞增殖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6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大肠癌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2.4岁(标准差4.65岁);病理诊断均为腺癌,ⅢA期2例,ⅢB期4例。取... 目的探讨非编码环状RNA circ0024597在调控大肠癌细胞增殖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6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大肠癌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2.4岁(标准差4.65岁);病理诊断均为腺癌,ⅢA期2例,ⅢB期4例。取该临床病例标本和距离癌变边缘> 5 cm处的癌旁组织。通过高通量circRNA芯片,筛选出高表达于大肠癌组织中的非编码环状RNA circ0024597,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在组织层面(33例病理诊断明确腺癌的Ⅲ期大肠癌患者)验证circ0024597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构建针对非编码环状RNA circ0024597的质粒,通过转染人大肠癌Colo-320细胞系,上调circ0024597表达(Colo-320-circl-H细胞组),设计针对circ0024597的小干扰RNA,转染Colo-320细胞系,下调非编码环状RNA circ0024597表达(Colo-320-circl-L细胞组);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和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侵袭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circ0024597,癌旁组织中极少表达,两者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ΔCt:26.850±0.384 vs 18.350±0.468。P <0.000 1)。上调非编码环状RNA circ0024597可以促进大肠癌Colo-320细胞系的增殖(培养72 h,约高于Colo-320细胞1.7倍)和侵袭能力(与Colo-320细胞比,侵袭力为2.310±0.573)(P <0.05);下调非编码环状RNA circ0024597表达则抑制大肠癌Colo-320细胞系的增殖(培养72 h,约低于Colo-320细胞0.5倍)和侵袭力(与Colo-320细胞比,侵袭力为0.580±0.482)(P <0.05)。结论非编码环状RNA circ0024597能够促进大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在大肠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circ0024597 大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