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门控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婷 徐文贵 +2 位作者 李剑明 卢如明 梁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门控SPECT心肌灌注显像(GSMPI)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其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行CRT植入且术前行GSMPI的CHF患者21例,经显像获得相位直方图带宽(PHB)、相位标准... 目的:探讨门控SPECT心肌灌注显像(GSMPI)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其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行CRT植入且术前行GSMPI的CHF患者21例,经显像获得相位直方图带宽(PHB)、相位标准差(P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EDV)、静息灌注评分(SRS)及疤痕面积(SS)等功能参数。所有患者于CRT后半年复查心脏超声,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LVEF增高(差值>5%),且半年内无再住院记录为CRT有效,将入选患者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参数间的差异、分析其对CRT疗效的预测价值。同时记录左室内最迟激动部位。结果:CRT有效组15例(71.4%),无效组6例(28.6%),两组患者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以PSD、PHB差异最显著(P<0.01)。左室内最迟激动部位位于心尖部、前壁、间壁者10例(47.6%),下壁者6例(28.6%),侧壁者5例(23.8%)。结论:GSMPI能够"一站式"提供多项功能参数,心脏收缩同步性定量参数及心肌梗死疤痕面积等可应用于预测术后疗效,其中PSD、PSW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参考左室内最迟激动点及心梗疤痕部位,可应用于指导CRT电极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门控血池显像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结外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党娜 徐文贵 +5 位作者 宋秀宇 戴东 朱磊 朱湘 马文超 王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原发结外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临床疑似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的PET-CT显像结果,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PET-CT、单纯CT、PET图像在诊断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中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原发结外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临床疑似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的PET-CT显像结果,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PET-CT、单纯CT、PET图像在诊断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中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及符合率。按病理类型分组,将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最大标准摄取值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9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原发结外淋巴瘤128例,结核、鼻咽癌、胃间质瘤、胃腺癌、肺腺癌、脑胶质瘤、骨髓纤维化、十二指肠腺癌各1例,其他类型转移癌3例。PET-CT诊断出真阳性病例106例,真阴性9例。PET-CT、CT、PET的敏感性分别为82.8%、65.6%、78.9%,特异性分别为81.8%、72.7%、36.4%,准确性分别为82.7%、66.2%、82.0%。PET-CT与CT比较,敏感性、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9.881和10.006,P值分别为0.003和0.002);与PET比较,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7,P=-0.034)。PET-CT与CT比较,胃肠道淋巴瘤、头颈部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110、5.278和8.711,P值分别为0.024、0.022和0.003)。PET-CT在不同原发部位、不同病理分型结外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类型分组,黏膜相关淋巴瘤最大标准摄取值为7.4±4.6,与DLBCL(15.8±10.6)和NK/T细胞淋巴瘤(13.6±7.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值均〈0.05),而DLBCL与NK/T细胞淋巴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在原发结外淋巴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应注意鉴别诊断,且结果应结合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脑断层扫描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局部微环境中叉头框蛋白P3+naturalT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凤 徐文贵 +5 位作者 戴东 宋秀宇 朱磊 刘建井 朱湘 马文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组织局部叉头框蛋白P3+(FOXP3+)naturalT细胞(CD3+CD56+)数量、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表面染色和胞内因子染色检测肝癌组织naturalT细胞数量、细胞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分泌等方面的变化...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组织局部叉头框蛋白P3+(FOXP3+)naturalT细胞(CD3+CD56+)数量、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表面染色和胞内因子染色检测肝癌组织naturalT细胞数量、细胞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分泌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n=16)局部浸润的natural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6.32±1.00比17.16±1.80,P〈0.05),而与正常志愿者(n=11)相比,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naturalT细胞比例上没有显著差异(5.95±0.91比5.76±1.16,P〉0.05)。在肝癌组织局部浸润的naturalT细胞存在有与传统T细胞(CD3+CD56-)比例相当的FOXP3表达阳性细胞群(21.96±5.28比15.00±2.22,P〉0.05)。在细胞表型上,FOXP3阳性naturalT细胞主要集中在CD4+CD8-细胞群,并且高比例表达CD45RO、CD25和CTLA-4等细胞活化标志。在细胞功能上,FOXP3阳性naturalT细胞不再表达分泌IFN-γ和perforin等免疫效应分子。结论肝癌癌组织局部浸润的natural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并使得naturalT获得FOXP3的阳性表达。FOXP3+naturalT细胞具有与调节性T细胞相类似的特异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NATURAL 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自然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 SUL_(peak)测量方法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文超 徐文贵 +2 位作者 张青菊 甄玉莎 朱磊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手工及PET VCAR(PET Volume Computed Assisted Reading)软件自动测量肝脏及肺癌病灶SULpeak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18 F-FDG PET/CT显像结果。两名医生、同一医生一周前后分别测定肝右后叶及肺癌... 目的分析手工及PET VCAR(PET Volume Computed Assisted Reading)软件自动测量肝脏及肺癌病灶SULpeak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18 F-FDG PET/CT显像结果。两名医生、同一医生一周前后分别测定肝右后叶及肺癌病灶感兴趣区内高代谢区域的5个体积为1cm3(直径为1.2cm球形)的随机像素点的SULmax,取5个SULmax的均数定义为SULpeak-手工;同时应用AW46工作站的PET VCAR软件自动测定肝右后叶及肺癌病灶SULpeak-自动。采用Bland-Altman分析和配对T检验评价SULpeak-手工和SULpeak-自动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通过PET VCAR测量肝右后叶和肺癌病灶的SULpeak-自动误差均为0g/ml*,重复性均为100%。肝右后叶同一医生不同时间及不同医生手工测量的SULpeak-手工值均低于SULpeak-自动(P<0.001);Bland-Altman分析示同一医生不同时间及不同医生间分别有1/50(2%)、2/50(4%)个点位于95%一致性界限外。肺癌病灶SULpeak-手工值均高于SULpeak-自动(P<0.05);Bland-Altman分析示同一医生不同时间及不同医生间分别有1/50(2%)、2/50(4%)个点位于95%一致性界限外。结论SULpeak-手动受手工操作的影响明显,重复性和一致性均较SULpeak-自动差,而SULpeak-自动有良好的可靠性。PET VCAR自动测量SULpeak为PET/CT精确定量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助于推动以SULpeak为主要评价指标的PERCIS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Response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标准的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方法 脱氧葡萄糖 瘦体重标准化摄取值峰值 一致性 重复性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在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慧 徐文贵 +3 位作者 戴东 宋秀宇 朱研佳 张莹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PET-CT)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5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PET-CT)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5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前1周内血清癌胚抗原(CEA)是否升高分为低CEA组(CEA小于5μg/L,128例)和高CEA组(CEA大于或等于5μg/L,122例)。分析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25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有166例确诊存在复发或转移,84例未发现复发或转移。低CEA组与高CEA组诊断转移或复发的灵敏度分别为98.5%和99.0%,特异度分别为88.9%和8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1%和97.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和94.4%,准确率分别为93.8%和96.7%;两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结论不论CEA水平升高或正常,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复发 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18氟-脱氧葡萄糖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肝癌糖代谢重编程诱导肝癌免疫逃逸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磊 徐文贵 +2 位作者 李小凤 尹国涛 张宇帆 《癌症》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288-292,共5页
肝癌组织比癌旁组织的有氧糖酵解显著增强,同时局部浸润的免疫抑制细胞显著增多,抗肿瘤免疫显著减弱。肝癌细胞和局部浸润免疫细胞共处于同一个局部微环境下,它们对于有氧糖酵解的共同依赖引起二者之间的葡萄糖代谢竞争和糖酵解终产物... 肝癌组织比癌旁组织的有氧糖酵解显著增强,同时局部浸润的免疫抑制细胞显著增多,抗肿瘤免疫显著减弱。肝癌细胞和局部浸润免疫细胞共处于同一个局部微环境下,它们对于有氧糖酵解的共同依赖引起二者之间的葡萄糖代谢竞争和糖酵解终产物乳酸的胞外堆积。本文对肝癌糖代谢重编程诱导肝癌免疫逃逸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肝癌免疫治疗联合糖代谢干预的肝癌综合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糖代谢重编程 免疫逃逸
下载PDF
局部黏着斑激酶抑制剂defactinib微晶制剂对肝细胞癌体内抗肿瘤作用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旻姝 马文超 +1 位作者 朱磊 徐文贵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7-433,共7页
目的制备局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抑制剂defactinib的微晶制剂,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对免疫缺陷小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模型进... 目的制备局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抑制剂defactinib的微晶制剂,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对免疫缺陷小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模型进行PET检测,确定defactinib微晶制剂体内抑制HCC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作用,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球磨法制备defactinib微晶制剂,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晶型特征。在不同HCC细胞系中检测FAK的蛋白表达水平,选取FAK最高表达的HCC细胞系接种于BalB/c免疫缺陷小鼠(裸鼠)皮下,形成皮下肿瘤。在皮下肿瘤中注射defactinib微晶制剂,在固定时间点收集动物血液或肿瘤组织标本,通过检测标本中defactinib的分布确定defactinib微晶制剂的缓释特性。在此基础上,使用defactinib微晶制剂在皮下肿瘤组织中进行注射。在固定时间点进行PET检测:动物行尾静脉注射300μCi(11.1 MBq)的核素探针^(18)F-FDG,约50 min后进行PET检测,使用盖革计数器检测动物皮下肿瘤组织与血液的放射性强度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所选细胞系中,MHCC97-H细胞中FAK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系。defactinib微晶制剂具有缓释特性,能够长效抑制MHCC97-H皮下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单次给予defactinib微晶制剂就能够实现。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FAK抑制剂defactinib的微晶制剂,建立了利用PET检测defactinib微晶制剂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黏着斑激酶 肝细胞癌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defactinib 药物微晶制剂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结合^(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对肺腺癌EGFR突变亚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子阳 尹国涛 +1 位作者 李小凤 徐文贵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79-485,共7页
目的:探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肺腺癌(LU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38例LUAD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 目的:探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肺腺癌(LU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38例LUAD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其中EGFR突变型为126例(男54例,女72例,中位年龄62岁);EGFR野生型112例(男68例,女44例,中位年龄61岁)。分别对PET、CT图上感兴趣体积(VOI)进行三维勾画,提取三维和二维影像组学特征。使用K-最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Adaboost分别对CT、PET和PET/CT融合组学特征进行学习,并对EGFR突变亚型进行预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126例EGFR突变型患者中3例为18号外显子突变,6例为20号外显子突变,42例为19号外显子突变,75例为21号外显子突变。前2个亚型患者因数量较少,分类器难以进行充分的训练而被排除。PET/CT平均融合特征模型预测EGFR突变亚型的效果[Adaboost:曲线下面积(AUC)=0.87,95%CI:0.75~0.99]优于PET特征模型(Adaboost:AUC=0.64,95%CI:0.46~0.83;z=2.04,P<0.05)和CT特征模型(Adaboost:AUC=0.64,95%CI:0.45~0.83;z=2.06,P<0.05)。PET/CT平均融合特征模型(SVM:AUC=0.76,95%CI:0.56~0.96)和PET/CT拼接融合特征模型(SVM:AUC=0.75,95%CI:0.59~0.92)预测EGFR突变亚型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4,P>0.05)。结论:机器学习结合18F-FDG PET/CT融合影像组学特征在EGFR突变亚型预测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突变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对胃癌和原发性胃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婷 王子阳 +2 位作者 陈旖文 李小凤 陈薇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97-4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胃癌(GC)和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155例GC患... 目的探讨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胃癌(GC)和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155例GC患者[男104例、女51例,年龄(59.3±12.8)岁]和82例PGL患者[男40例、女42例,年龄(56.8±14.6)岁],使用Python3.7.1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对PET和CT图像进行感兴趣体积(VOI)勾画,提取三维和二维影像组学特征。使用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M)2种机器学习模型分别对CT影像组学特征、PET影像组学特征和PET/CT影像组学特征进行学习,以鉴别GC和PGL。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训练集166例,测试集71例。基于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SVM模型在GC和PGL的鉴别诊断方面(AUC=0.88,95%CI:0.83~0.94)有优于MLP机器学习模型(AUC=0.80,95%CI:0.73~0.87)的趋势(z=1.15,P=0.337)。基于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SVM预测模型对2种疾病的预测效果优于单独CT影像组学特征模型(CT-SVM:AUC=0.74,95%CI:0.67~0.81;z=2.28,P=0.022)。结论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有望成为GC和PGL患者术前无创且有效的鉴别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瘤 神经网络(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原文传递
PET报告基因显像监测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凤 徐文贵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6-429,共4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在体无创分子影像手段,PET显像能够实现过继免疫细胞的在体运输、肿瘤靶向、数量维持、扩增活化及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定量可视化监测,从而在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案选择及临床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就目前研究较深入... 作为一种重要的在体无创分子影像手段,PET显像能够实现过继免疫细胞的在体运输、肿瘤靶向、数量维持、扩增活化及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定量可视化监测,从而在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案选择及临床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就目前研究较深入、应用较为广泛的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PET报告基因显像进行重点阐述,旨在为日后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疗法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基因 报告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两种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给药途径所致肝癌患者近期不良反应的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井 戴东 +2 位作者 马小英 李小凤 徐文贵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2种给药途径所致患者近期不良反应的差异,探讨131I-美妥昔单抗经外周静脉给药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优势。 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131I-美妥昔单抗... 目的通过对比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2种给药途径所致患者近期不良反应的差异,探讨131I-美妥昔单抗经外周静脉给药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优势。 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131I-美妥昔单抗治疗的54例肝癌患者(男45例,女9例,年龄33~80岁)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给药途径将患者分为静脉组(经外周静脉给药)和动脉组(经肝动脉给药),例数分别为33和21。分别对治疗前1周、治疗后4周和12周2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及进展情况。患者均在治疗后10 d行γ显像,观察其体内药物分布。采用χ2检验或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静脉组与动脉组年龄、性别、TNM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1, χ2:0.561、4.769,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静脉组患者治疗后4周出现一定程度的血液毒性和肝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较治疗前WBC减少和总胆红素水平升高(χ2=7.041和10.297,均P〈0.05),12周后均恢复到基线水平;动脉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未明显受损,WBC和PLT较治疗前减少(χ2=8.949和8.778,均P〈0.05),12周后基本恢复。2组中治疗前ALT正常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33%(1/30)和5/19(χ2=5.718,P〈0.05);其余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正常的患者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术前指标异常的患者不良反应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2.500,均P〉0.05)。2组患者在药物体内分布、甲状腺功能损伤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外周静脉途径行131I-美妥昔单抗治疗安全性良好,并没有明显加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抗体 单克隆 碘放射性同位素 注射 静脉内 注射 动脉内 副作用
原文传递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抑制剂BAY-876体内活性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测
12
作者 王旻姝 马文超 +2 位作者 朱磊 宋秀宇 徐文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对小动物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模型进行PET检测,建立GLUT抑制剂的小动物体内活性检测方法。在HCC细胞系中检测GLUT-1的表达,选取GLUT-1表达水平最高的细胞系接种BalB/c免疫缺陷动物皮下,形成免疫缺陷动物皮下肿瘤模型。连续三日口服灌胃给药,给予动物5 mg/kg的GLUT-1抑制剂BAY-876后,进行PET检测。动物行尾静脉注射200μCi的核素探针^(18)F-FDG,约30 min后进行PET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盖革计数器检测动物肿瘤与血液的放射性强度比较。在所选细胞系中,MHCC-97H细胞中GLUT-1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系,BAY-876治疗动物能够显著抑制MHCC-97H皮下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GLUT-1抑制剂BAY-876能够显著抑制HCC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成功建立了利用PET检测GLUT抑制剂动物体内活性的PET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葡萄糖转运体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药物活性检测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融合特征结合XGBoost模型对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旖文 王子阳 陈薇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55,共6页
目的评估基于^(18)F-FDG PET/CT图像的影像组学融合特征结合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 目的评估基于^(18)F-FDG PET/CT图像的影像组学融合特征结合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1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46,60)岁;HER2阳性95例,HER2阴性115例],采用Python 3.7.1软件从HER2阳性组及HER2阴性组分别随机抽取70%作为训练集[147例,其中HER2阳性67例,年龄52(46,60)岁;HER2阴性80例,年龄55(45,62)岁],30%作为测试集[63例,其中HER2阳性28例,年龄54(43,65)岁;HER2阴性35例,年龄52(45,61)岁]。在CT和PET图像上进行肿瘤分割后,分别提取CT、PET影像组学特征,经后处理获得PET/CT融合特征(包括PET/CT拼接特征和PET/CT平均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输入经特征筛选后保留的特征,用于预测乳腺癌原发灶中HER2的表达状态,并用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采用Delong检验分析不同模型及组学特征的预测效能,并绘制预测效能最高的机器学习模型的校准曲线。结果与SVM模型比较,XGBoost模型在输入CT特征、PET特征、PET/CT拼接特征和PET/CT平均特征时均有更佳的预测效能(z值:2.26~3.54,P值:0.016~0.040)。在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中,PET/CT平均特征预测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ROC AUC为0.83(95%CI:0.73~0.93),优于CT特征[0.75(95%CI:0.63~0.88);z=3.57,P=0.027]、PET特征[0.73(95%CI:0.60~0.86);z=2.64,P=0.034]及PET/CT拼接特征[0.74(95%CI:0.60~0.87);z=2.49,P=0.037]。结论基于PET/CT影像组学融合特征建立的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有望用于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