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前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网状荟萃分析
1
作者 陈丽梅 苗小霞 +1 位作者 徐舒展 刘巨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97-100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手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RRDCD)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选取以RRD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系统评价手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RRDCD)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选取以RRD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干预方式为手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排除重复、信息不完整或不相关文献。采用传统荟萃分析方法评估手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网状荟萃分析方法直接或间接比较手术前口服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球周注射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滴眼液、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后Tennon囊下注射TA等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漏斗图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43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的929只眼进行分析。其中,传统荟萃分析、网状荟萃分析分别纳入6、10篇文献。传统荟萃分析6篇文献中,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分别为5、1篇,共计575只眼。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组、对照组患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1.53,95%可信区间(CI)0.67~3.53,P=0.314]。网状荟萃分析10篇文献中,回顾性、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分别为7、2、1篇,共计606只眼。分析结果显示,玻璃体腔注射TA组与对照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9,95%CI 1.06~15.79)。与口服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者比较,后Tennon囊下注射TA者手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47,95%CI 1.42~14.13)。结论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TA可以提高RRDCD患者1期手术视网膜复位率;后Tennon囊下注射TA应该警惕高眼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糖皮质激素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缺氧状态下SB431542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2
作者 曹靖靖 韩菲菲 +3 位作者 寇振宇 东莉洁 李文博 梁景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4-1009,共6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缺氧状态下SB431542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内动物实验:健康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组、OIR+二甲基亚砜(DMSO)组、OIR+SB431542组,每组各12只。小鼠17日龄时,作视网膜铺片... 目的观察并分析缺氧状态下SB431542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内动物实验:健康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组、OIR+二甲基亚砜(DMSO)组、OIR+SB431542组,每组各12只。小鼠17日龄时,作视网膜铺片观察新生血管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ILM)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体内细胞实验: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分为正常组、缺氧组、缺氧+DMSO组、缺氧+SB431542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Matrigel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SB431542对hRMEC管腔形成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RMEC内细胞迁移情况;Seahorse XFe96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测定细胞内糖酵解、糖酵解储备、糖酵解容量的细胞外酸化率(ECAR)。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体内动物实验:与正常组比较,OIR组新生血管增多(t=41.621,P<0.001);与OIR组比较,OIR+SB431542组突破ILM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183,P<0.001)。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缺氧+SB431542组比较,缺氧组、缺氧+DMSO组细胞增殖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16,P<0.01);缺氧+SB431542组细胞增殖较缺氧+DMSO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82,P<0.001)。正常组、缺氧组、缺氧+DMSO组、缺氧+SB431542组细胞完整管腔形成数、迁移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513、41.862,P<0.001、<0.01)。与缺氧+DMSO组比较,缺氧+SB431542组细胞完整管腔形成数、迁移细胞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23、31.178,P<0.001、<0.01)。细胞能量代谢测定结果显示,与缺氧+DMSO组比较,缺氧+SB431542组细胞内糖酵解、糖酵解储备的ECAR降低,糖酵解容量的ECAR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75、33.623、37.276,P<0.05)。结论SB431542可抑制缺氧诱导的hRMEC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并降低细胞糖酵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431542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糖酵解 动物实验 细胞实验
原文传递
第二版国际近视研究学会近视防控白皮书解读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碧莹 王景慧 +3 位作者 杜蓓 刘桂华 刘琳 魏瑞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8-922,共5页
全球近视率居高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攀升。近视进展会影响个人视力、视力相关生活质量和生产力,高度近视及其相关眼部并发症亦会加剧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针对近视的机制、相关并发症与防控方法亟需进一步探究。国际近视研... 全球近视率居高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攀升。近视进展会影响个人视力、视力相关生活质量和生产力,高度近视及其相关眼部并发症亦会加剧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针对近视的机制、相关并发症与防控方法亟需进一步探究。国际近视研究学会(IMI)于2021-04发布了第二版近视防控白皮书,内容包括近视临床实践反思、近视的影响、近视的危险因素、近视进展过程中的调节与双眼视觉、病理性近视、近视防控及年度汇编。第二版白皮书在第一版白皮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上千篇文章和重要的会议摘要的研究,突出了近视防控相关的最新研究和进展。本文对上述第二版近视防控白皮书的内容进行简要汇总和解读,包括近视概述、近视影响、危险因素、近视进展过程中的调节与眼结构改变以及近视防控,以期对近视防控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概述 近视/防控 国际近视研究学会(IMI) 近视防控白皮书
下载PDF
虎杖苷对干眼症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4
作者 赵丽琼 魏瑞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13-2218,共6页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探讨虎杖苷(PD)对干眼症(DED)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组)、模型组(单纯DED组)、0.05%PD组、0.5%PD组和0.5%PD+PK...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探讨虎杖苷(PD)对干眼症(DED)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组)、模型组(单纯DED组)、0.05%PD组、0.5%PD组和0.5%PD+PKA抑制剂H-89组(0.5%PD+H-89组),每组15只。除Normal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眼球表面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12.5 mg/d的方式制备DED模型;与此同时,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液(0.5%、0.05%的PD,滴眼,每天3次;1 mg/kg的H-89,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7 d。检测各组大鼠的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结膜组织杯状细胞密度,观察其角膜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其角膜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和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ormal组比较,单纯DED组大鼠角膜组织上皮层增厚,基质层细胞排列紊乱、疏松且部分缺失,核间距较大,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泪液分泌量、结膜组织杯状细胞密度和PKA、CRE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角膜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单纯DED组比较,0.05%PD、0.5%PD组大鼠的角膜组织病理损伤有所缓解,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且0.5%PD组的改善效果更优(P<0.05);而H-89可显著逆转PD对各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PD可增加DED大鼠的泪液分泌量和结膜组织杯状细胞密度,减轻其角膜组织炎症反应和病理损伤,上述作用与激活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干眼症 炎症反应 PKA/CRE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眼免疫学组 张晓敏 +1 位作者 郑文洁 王茜子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共12页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生物制剂之一,其中阿达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因其在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在中国尚缺乏相关专家共识或指南。为促进抗肿瘤坏...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生物制剂之一,其中阿达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因其在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在中国尚缺乏相关专家共识或指南。为促进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的规范应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眼免疫学组联合国内葡萄膜炎领域资深专家在循证证据基础上形成此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阿达木单抗 英夫利昔单抗 生物制剂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PDSA循环在DRG付费模式下应对脑卒中病种分解住院问题的应用
6
作者 曹可 陈博年 +1 位作者 林诗雨 伊越 《现代医院》 2024年第7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讨PDSA循环在DRG付费模式下降低脑卒中病种分解住院问题发生的应用价值,验证其中减少分解住院情况发生的对策的有效性。方法以天津某三级医院脑卒中专业病种2022年1月—2022年12月参与DRG付费的脑卒中病例作为基线值,以天津市医... 目的探讨PDSA循环在DRG付费模式下降低脑卒中病种分解住院问题发生的应用价值,验证其中减少分解住院情况发生的对策的有效性。方法以天津某三级医院脑卒中专业病种2022年1月—2022年12月参与DRG付费的脑卒中病例作为基线值,以天津市医保基金结算中心下发的《DRG/DIP联网审核实施细则(试行)》中的内容作为分解住院的判定标准,依据文件内容制定PDSA循环方案,于2023年1月—12月开展PDSA循环,利用SPSS 20.0分析PDSA循环前后分解住院发生例数的关系,确定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过PDSA循环后,分解住院发生的例数由1268例下降至26例,总计下降了97.95%,各目标细分组例数和导致分解住院的原因发生次数均有显著下降。结论在应对DRG付费模式下的脑卒中病种分解住院问题PDSA循环有着明显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分解住院情况的发生,提升医保结算清单和病案首页的填报质量,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支付 PDSA 分解住院 脑卒中
下载PDF
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协同育人的眼视光课程思政改革
7
作者 张红梅 郭卫华 魏瑞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8期6-10,共5页
专业课教师在把握自己教授的专业课程基础上,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与之适配的思政育人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专业课教学即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目前,在理... 专业课教师在把握自己教授的专业课程基础上,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与之适配的思政育人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专业课教学即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目前,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已经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而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应成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实践思政元素亟待挖掘。文章以眼视光课程为例,阐明眼视光实践思政的重要性,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活动中,将理论思政和实践思政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用专业知识保护人民的眼健康。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协同育人的视光课程思政改革,将课程思政落地,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指引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理论思政 实践思政 眼视光学 教学改革 思政育人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8
作者 王茜子 郑文洁 张晓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生物制剂作为继传统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药物后的新型治疗选择,因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广泛应用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其中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为单抗)最为常用,但其在临床中的规范合理应用... 生物制剂作为继传统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药物后的新型治疗选择,因其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广泛应用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其中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为单抗)最为常用,但其在临床中的规范合理应用仍缺乏指导。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眼免疫学组牵头制定了《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国专家共识》,遵循共识制订原则,基于循证基础,结合多位专家的临床治疗经验,系统全面地对于阿达木单抗及英夫利昔单抗的应用进行推荐,形成12条应用建议。针对该共识要点进行解读,有助于提高眼科及风湿免疫科医师对抗TNF-α单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专家共识 解读
原文传递
现阶段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试验的总结与分析
9
作者 孔云珠 龚轶 邵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40-1245,共6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老年人不可逆性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经成为新生血管性ARMD的一线治疗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其预后,但干性ARMD还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预防为主,目前几种临床治疗方法正在探索中...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老年人不可逆性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经成为新生血管性ARMD的一线治疗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其预后,但干性ARMD还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预防为主,目前几种临床治疗方法正在探索中,包括抗氧化治疗、补体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基因治疗等。文章主要是对现有的治疗干性ARMD的临床试验及其进展进行归纳,以提供治疗干性ARMD的未来前景。一些临床试验已经得出了治疗干性ARMD有希望的结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取得成功,为干性ARMD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方法 临床试验 预防 治疗前景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手术日间管理模式真实世界研究
10
作者 王漫峤 刘勃实 +9 位作者 胡博杰 程朝晖 韩金栋 刘巨平 张珑俐 邵彦 石怡 任新军 张楠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4-618,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初步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开展日间手术管理后运营效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8月至2023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日间和(或)住院行微创PPV治疗的10895例患者10895只眼17528例手术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534... 目的观察并初步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开展日间手术管理后运营效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8月至2023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日间和(或)住院行微创PPV治疗的10895例患者10895只眼17528例手术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5346例5346只眼,女性5549例5549只眼;年龄(57.74±13.15)(0~95)岁。将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日间手术初步开展期)3615只眼6381例手术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日间手术扩大开展期)7280只眼11147例手术作为观察组。根据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将观察组再分为分散管理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集中管理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分别为2905、4375只眼和4646、6501例手术。对比观察不同组间日间手术占比、平均住院日、平均非计划再手术率的变化。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行日间PPV分别为7852(70.44%,7852/11147)、24(0.38%,24/6381)例,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1)、5(3)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间手术占比显著增多(x^(2)=8051.01)、平均住院日显著降低(Z=453684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分散管理组、集中管理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3)、1(0)d,非计划再手术分别为34(0.73%,34/4646)、171(2.63%,171/6501)例;与分散管理组比较,集中管理组平均住院日明显降低(Z=1436.94)、非计划再手术率明显升高(x^(2)=54.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PPV日间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日,但也会造成非计划再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玻璃体切除术 医院管理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伴COL2A1基因突变的仅眼部表型Stickler综合征1例
11
作者 拜思琼 段纳新 +3 位作者 聂泽彤 李文博 胡博杰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8-639,共2页
患儿男,11岁。因右眼外伤(拳击伤)于2021年5月17日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光感、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6、11mmHg(1mmHg=0.133kPa)。双眼眼前节... 患儿男,11岁。因右眼外伤(拳击伤)于2021年5月17日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光感、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6、11mmHg(1mmHg=0.133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右眼10~4点时钟位锯齿缘离断,180°巨大裂孔,视网膜向下翻转(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ckler综合症 视网膜脱离 移码突变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组织蛋白酶L抑制剂经线粒体途径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
12
作者 何珍 寇振宇 +1 位作者 东莉洁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9-386,共8页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CTS)L抑制剂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过氧化氢(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置...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CTS)L抑制剂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过氧化氢(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置于含400μmol/L H_(2)O_(2)的培养基孵育24 h;H_(2)O_(2)+CTSL抑制剂组同时加入10μmol/l CTSL抑制剂。正常组为常规培养细胞。建模后24 h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TSL表达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超氧化物表达水平;MitoTracker染色观察线粒体形态,定量分析线粒体平均面积、形状因子、分支节点。两组间比较采用双尾Student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_(2)O_(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7,P=0.0297);细胞中CTSL表达水平升高(t=19.950、6.916、14.220,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CTSL抑制剂组CTSL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40、4.718、16.680,P<0.05)。H_(2)O_(2)+CTSL抑制剂组细胞线粒体呈细长椭圆形或杆状;H_(2)O_(2)组细胞线粒体失去其连续轮廓与完整形态。4组细胞线粒体评价面积、形状因子、分支节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700、34.010、60.500,P<0.0001)。结论H_(2)O_(2)显著诱导RPE细胞的凋亡、CTSL表达升高;CTSL抑制剂可抑制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有效恢复线粒体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线粒体 细胞实验
原文传递
青少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薄涵 刘巨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4-568,共5页
近20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运动量的巨大变化,青少年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率在T2DM青少年人群中也在逐年上升。由于视网膜疾病早期起病隐匿,因此定... 近20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运动量的巨大变化,青少年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率在T2DM青少年人群中也在逐年上升。由于视网膜疾病早期起病隐匿,因此定期筛查对于DR的及时诊断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仍存在人群重视程度低,筛查率不足等问题。今后应当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健康宣教,优化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同时积极制定适宜的筛查策略,促进远程医疗和新兴技术的使用,及早发现可治疗的病变,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筛查 综述
原文传递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14
作者 白洋 李昊儒 +1 位作者 隋金沅 魏瑞华 《国际眼科纵览》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yopia traction maculopathy,MTM)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失明的主要并发症。视网膜前牵引力(玻璃体牵引、视网膜前膜牵引、内界膜牵引)、视网膜后牵引力(后巩膜葡萄肿、眼轴的延长)以及视网膜自身因素等被认为是其发...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yopia traction maculopathy,MTM)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失明的主要并发症。视网膜前牵引力(玻璃体牵引、视网膜前膜牵引、内界膜牵引)、视网膜后牵引力(后巩膜葡萄肿、眼轴的延长)以及视网膜自身因素等被认为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MTM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针对不同的牵引力有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如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术、视网膜前膜剥除术、后巩膜加固术、黄斑扣带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原文传递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est病1例
15
作者 龚轶 刘勃实 +2 位作者 邢东军 黄嘉威 李筱荣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1-4,共4页
患儿1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周余,左眼重”就诊。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双眼脉络膜视网膜炎?”,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未遵医嘱。初诊查体: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8,左眼最佳矫正视力0.03,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玻璃体清,未见炎性细胞... 患儿1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周余,左眼重”就诊。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双眼脉络膜视网膜炎?”,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未遵医嘱。初诊查体: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8,左眼最佳矫正视力0.03,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玻璃体清,未见炎性细胞。眼底可见双眼后极部黄白色环形病灶及颞下方类圆形病灶。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及光学相干血管成像(OCTA)检查提示:双眼黄斑囊样水肿,黄斑中心凹下可见大量视网膜下液,左眼黄斑中心凹上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局灶隆起,可见部分血流信号。初步诊断为“双眼非血管源性黄斑水肿,左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查找病因行全身检查,未发现弓形虫病、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等指标异常。为治疗左眼CNV,给予患者左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及左眼黄斑区微脉冲激光治疗,但无明显疗效。由于患者的广角像显示视网膜后极部多灶性、斑点状黄白色沉积物;自发荧光(FAF)表现为斑片状强荧光和弱荧光区;OCT可见囊样水肿、视网膜下液,脱离的神经上皮层下方观察到光感受器外节被拉长(钟乳石样改变),以上特征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Best病(ARB),后行基因检查确诊为该病。目前ARB尚无明确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该患者布林佐胺滴眼液和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可见囊样水肿部分吸收。讨论体会:ARB目前主要以国外研究报道为主,对于该类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结合影像学特征和基因检测对于诊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est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碳酸酐酶抑制剂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4调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迁移
16
作者 李文博 曹靖靖 +2 位作者 庄彤彤 王晴 东莉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4,共7页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条件下骨形成蛋白4(BMP4)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RPE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单纯4-羟基壬烯醛(HNE)组(4-HNE组)、4-HNE+空白对照组...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条件下骨形成蛋白4(BMP4)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RPE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单纯4-羟基壬烯醛(HNE)组(4-HNE组)、4-HNE+空白对照组(4-HNE+NC组)、4-HNE+小干扰BMP4组(4-HNE+siBMP4组)。噻唑蓝比色法检测4-HNE对RPE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测定4-HNE、BMP4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BMP4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拍照观察siBMP4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氧(MitoSOX)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内EMT标志物钙粘蛋白E(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4-HNE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19、24.469,P<0.05);细胞内BMP4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41,P<0.05);BMP4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63、37.163,P<0.05)。转染siBMP424 h后,RPE细胞中BMP4转染效率>90%。与4-HNE组、4-HNE+NC组比较,正常组、4-HNE+siBMP4组细胞内BMP4蛋白(F=27.241)、mRNA(F=36.943)相对表达量、细胞迁移率(F=46.723)、MitoSOX水平(F=39.721)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增多,间充质标志物Fibronection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722、45.153,P<0.05)。结论氧化应激条件下BMP4抑制RPE增殖和迁移;BMP4参与诱导RPE细胞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骨形成蛋白4 上皮-间充质转化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活性氧
原文传递
人眼表微生物群与眼表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丹 杨瑞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44-1848,共5页
眼表微生物群是人体眼表微环境的一部分,在维持其稳定中占据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对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眼表微生物群的组成进行探究,但研究结果基于内外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微生物失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肠道微... 眼表微生物群是人体眼表微环境的一部分,在维持其稳定中占据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对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眼表微生物群的组成进行探究,但研究结果基于内外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微生物失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物与全身性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眼科研究者们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对眼表微生物群与眼表非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将对正常眼表核心微生物群、眼部及全身性疾病眼表微生物群的变化进行综述,并讨论微生物失调引起疾病的可能机制,希望对未来眼表微生物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微生物群 干眼 过敏性结膜炎 Sj?gren综合征 微生物失调机制
下载PDF
巩膜镜与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18
作者 蒋倩旎 陈碧池 +4 位作者 周佳奇 曾里 薛枫 魏瑞华 陈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777-783,共7页
目的:比较屈光不正成人配戴巩膜镜(SL)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符合条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成人屈光不正患者41例... 目的:比较屈光不正成人配戴巩膜镜(SL)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符合条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成人屈光不正患者41例(41眼)。采用计算机区组随机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RGPCL组和SL组。其中RGPCL组21例(21眼),SL组20例(20眼)。在戴镜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戴镜远视力、眼部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多形性变化、角膜中央厚度、眼压及主观可接受性评分间的差异。仅选择右眼数据用于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Friedman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戴镜远视力在取镜,戴镜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各个时间点眼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2.00,P=0.165)。2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多形性变化、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在3个月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各个时间点在主观舒适度及视觉清晰度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镜片可操作性评分方面,取镜及戴镜1、3个月时,SL组均略低于RGPCL组(Z=2.38,P=0.017;Z=2.72,P=0.007;Z=3.70,P<0.001);在镜片可清洁性评分方面,戴镜3个月时,SL组略低于RGP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P=0.004)。随访期间2组均未发现镜片相关眼部并发症。结论:与RGPCL相比,成人配戴SL矫正屈光不正同样具有良好且稳定的视力矫正效果,且短期配戴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屈光不正 巩膜镜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主观评分
原文传递
天津医科大学学生豹纹状眼底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张红梅 邵彦 +3 位作者 刘巨平 胡立影 李炳钦 魏瑞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34-640,共7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天津医科大学不同屈光状态大学生豹纹状眼底(TF)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2019年9~12月单纯随机抽取天津医科大学学生346名纳入研究。行裂隙灯显微镜、非散瞳电脑验光、主觉验光、最佳矫正视力、眼生物参数... 目的调查并分析天津医科大学不同屈光状态大学生豹纹状眼底(TF)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2019年9~12月单纯随机抽取天津医科大学学生346名纳入研究。行裂隙灯显微镜、非散瞳电脑验光、主觉验光、最佳矫正视力、眼生物参数测量和非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对比观察黄斑区是否有TF的受检者基本特征、眼生物学参数差异。根据等效球镜度(SE),将受检者分为无近视组(SE>-0.50D)、近视组(SE≤-0.50D)。近视组再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SE≤-0.50D)、中度近视组(-6.00D<SE≤-3.00D)、高度近视组(SE≤-6.00D)。根据眼轴长度(AL),将受检者分为AL<24mm组、24~26mm组、>26 mm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F的危险因素。对独立危险因素与TF进行趋势性检验。结果346名受检者中,近视组324名(93.6%,324/346),其中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分别为73(21.1%,73/346)、167(48.3%,167/346)、84(24.3%,84/346)名;无近视组22名(6.4%,22/346)。黄斑区有TF者294名(85.0%,294/346),其中无近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分别为9(40.91%,9/22)、58(79.45%,58/73)、145(86.83%,145/167)、82(97.62%,82/84)名;无TF者52名(15.0%,52/346)。黄斑区有、无TF者性别构成比(χ^(2)=4.47)、SE(t=6.29)、AL(=-8.29)、前房深度(Z=-2.62)、晶状体厚度(Z=-2.23)、平均角膜曲率半径(Z=-3.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AL是影响TF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随近视程度、AL增加,TF发生风险增加(P趋势<0.001)。结论天津医科大学学生TF总检出率为85.0%。无近视、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者眼底均检出TF;近视程度越高,AL越长,TF可能性越高,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豹纹状眼底 等效球镜度 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 大学生
原文传递
核因子-κappa B信号通路在Behçet病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0
作者 郑传珍 张晓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2-867,共6页
Behçet病(BD)是一种多系统血管炎,病情交替反复发作缓解为主要特征,涉及生殖器、口腔、眼、皮肤和关节等器官。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在BD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蛋白学研究发现,BD患者中NF-κB通路活化标志为血浆CD40配体高表达,其... Behçet病(BD)是一种多系统血管炎,病情交替反复发作缓解为主要特征,涉及生殖器、口腔、眼、皮肤和关节等器官。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在BD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蛋白学研究发现,BD患者中NF-κB通路活化标志为血浆CD40配体高表达,其通过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活性氧和细胞外陷阱来促进炎症。细胞学研究发现,BD患者巨噬细胞通过NF-κB通路极化为经典活化巨噬细胞型,加剧炎症。活化NF-κB与T细胞抗凋亡蛋白表达相关,延长炎症状态。微生物学研究发现,BD患者肠道菌群减少导致肠道屏障受损,NF-κB通路参与中性粒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Th)1/Th17细胞功能调控,加剧炎症。基因学研究发现,BD患者免疫调节基因多态性,通过NF-κB通路促发炎症。BD患者NF-κB相关基因突变增加风险,A20内源性抑制剂突变导致NF-κB异常活跃,维持炎症。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证实,NF-κB抑制剂减轻炎症,靶向NF-κB信号通路上游炎症因子药物在BD患者疗效良好。NF-κB信号通路在BD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研发NF-κB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BD的新途径。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NF-κB在BD发病机制中的详细作用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çet病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基因多态性 抑制剂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