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版国际近视研究学会近视防控白皮书解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碧莹 王景慧 +3 位作者 杜蓓 刘桂华 刘琳 魏瑞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8-922,共5页
全球近视率居高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攀升。近视进展会影响个人视力、视力相关生活质量和生产力,高度近视及其相关眼部并发症亦会加剧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针对近视的机制、相关并发症与防控方法亟需进一步探究。国际近视研... 全球近视率居高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攀升。近视进展会影响个人视力、视力相关生活质量和生产力,高度近视及其相关眼部并发症亦会加剧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针对近视的机制、相关并发症与防控方法亟需进一步探究。国际近视研究学会(IMI)于2021-04发布了第二版近视防控白皮书,内容包括近视临床实践反思、近视的影响、近视的危险因素、近视进展过程中的调节与双眼视觉、病理性近视、近视防控及年度汇编。第二版白皮书在第一版白皮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上千篇文章和重要的会议摘要的研究,突出了近视防控相关的最新研究和进展。本文对上述第二版近视防控白皮书的内容进行简要汇总和解读,包括近视概述、近视影响、危险因素、近视进展过程中的调节与眼结构改变以及近视防控,以期对近视防控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概述 近视/防控 国际近视研究学会(IMI) 近视防控白皮书
下载PDF
PDSA循环在DRG付费模式下应对脑卒中病种分解住院问题的应用
2
作者 曹可 陈博年 +1 位作者 林诗雨 伊越 《现代医院》 2024年第7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探讨PDSA循环在DRG付费模式下降低脑卒中病种分解住院问题发生的应用价值,验证其中减少分解住院情况发生的对策的有效性。方法以天津某三级医院脑卒中专业病种2022年1月—2022年12月参与DRG付费的脑卒中病例作为基线值,以天津市医... 目的探讨PDSA循环在DRG付费模式下降低脑卒中病种分解住院问题发生的应用价值,验证其中减少分解住院情况发生的对策的有效性。方法以天津某三级医院脑卒中专业病种2022年1月—2022年12月参与DRG付费的脑卒中病例作为基线值,以天津市医保基金结算中心下发的《DRG/DIP联网审核实施细则(试行)》中的内容作为分解住院的判定标准,依据文件内容制定PDSA循环方案,于2023年1月—12月开展PDSA循环,利用SPSS 20.0分析PDSA循环前后分解住院发生例数的关系,确定其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过PDSA循环后,分解住院发生的例数由1268例下降至26例,总计下降了97.95%,各目标细分组例数和导致分解住院的原因发生次数均有显著下降。结论在应对DRG付费模式下的脑卒中病种分解住院问题PDSA循环有着明显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分解住院情况的发生,提升医保结算清单和病案首页的填报质量,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支付 PDSA 分解住院 脑卒中
下载PDF
现阶段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试验的总结与分析
3
作者 孔云珠 龚轶 邵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40-1245,共6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老年人不可逆性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经成为新生血管性ARMD的一线治疗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其预后,但干性ARMD还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预防为主,目前几种临床治疗方法正在探索中...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老年人不可逆性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经成为新生血管性ARMD的一线治疗方法,极大地改变了其预后,但干性ARMD还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预防为主,目前几种临床治疗方法正在探索中,包括抗氧化治疗、补体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基因治疗等。文章主要是对现有的治疗干性ARMD的临床试验及其进展进行归纳,以提供治疗干性ARMD的未来前景。一些临床试验已经得出了治疗干性ARMD有希望的结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取得成功,为干性ARMD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方法 临床试验 预防 治疗前景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est病1例
4
作者 龚轶 刘勃实 +2 位作者 邢东军 黄嘉威 李筱荣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1-4,共4页
患儿1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周余,左眼重”就诊。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双眼脉络膜视网膜炎?”,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未遵医嘱。初诊查体: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8,左眼最佳矫正视力0.03,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玻璃体清,未见炎性细胞... 患儿1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周余,左眼重”就诊。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双眼脉络膜视网膜炎?”,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未遵医嘱。初诊查体: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8,左眼最佳矫正视力0.03,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玻璃体清,未见炎性细胞。眼底可见双眼后极部黄白色环形病灶及颞下方类圆形病灶。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及光学相干血管成像(OCTA)检查提示:双眼黄斑囊样水肿,黄斑中心凹下可见大量视网膜下液,左眼黄斑中心凹上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局灶隆起,可见部分血流信号。初步诊断为“双眼非血管源性黄斑水肿,左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查找病因行全身检查,未发现弓形虫病、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等指标异常。为治疗左眼CNV,给予患者左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及左眼黄斑区微脉冲激光治疗,但无明显疗效。由于患者的广角像显示视网膜后极部多灶性、斑点状黄白色沉积物;自发荧光(FAF)表现为斑片状强荧光和弱荧光区;OCT可见囊样水肿、视网膜下液,脱离的神经上皮层下方观察到光感受器外节被拉长(钟乳石样改变),以上特征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Best病(ARB),后行基因检查确诊为该病。目前ARB尚无明确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该患者布林佐胺滴眼液和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可见囊样水肿部分吸收。讨论体会:ARB目前主要以国外研究报道为主,对于该类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结合影像学特征和基因检测对于诊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est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碳酸酐酶抑制剂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L抑制剂经线粒体途径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
5
作者 何珍 寇振宇 +1 位作者 东莉洁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9-386,共8页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CTS)L抑制剂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过氧化氢(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置...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CTS)L抑制剂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过氧化氢(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置于含400μmol/L H_(2)O_(2)的培养基孵育24 h;H_(2)O_(2)+CTSL抑制剂组同时加入10μmol/l CTSL抑制剂。正常组为常规培养细胞。建模后24 h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TSL表达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超氧化物表达水平;MitoTracker染色观察线粒体形态,定量分析线粒体平均面积、形状因子、分支节点。两组间比较采用双尾Student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_(2)O_(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7,P=0.0297);细胞中CTSL表达水平升高(t=19.950、6.916、14.220,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CTSL抑制剂组CTSL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40、4.718、16.680,P<0.05)。H_(2)O_(2)+CTSL抑制剂组细胞线粒体呈细长椭圆形或杆状;H_(2)O_(2)组细胞线粒体失去其连续轮廓与完整形态。4组细胞线粒体评价面积、形状因子、分支节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700、34.010、60.500,P<0.0001)。结论H_(2)O_(2)显著诱导RPE细胞的凋亡、CTSL表达升高;CTSL抑制剂可抑制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有效恢复线粒体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L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线粒体 细胞实验
原文传递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6
作者 白洋 李昊儒 +1 位作者 隋金沅 魏瑞华 《国际眼科纵览》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yopia traction maculopathy,MTM)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失明的主要并发症。视网膜前牵引力(玻璃体牵引、视网膜前膜牵引、内界膜牵引)、视网膜后牵引力(后巩膜葡萄肿、眼轴的延长)以及视网膜自身因素等被认为是其发...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yopia traction maculopathy,MTM)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失明的主要并发症。视网膜前牵引力(玻璃体牵引、视网膜前膜牵引、内界膜牵引)、视网膜后牵引力(后巩膜葡萄肿、眼轴的延长)以及视网膜自身因素等被认为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MTM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针对不同的牵引力有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如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术、视网膜前膜剥除术、后巩膜加固术、黄斑扣带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原文传递
人眼表微生物群与眼表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丹 杨瑞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44-1848,共5页
眼表微生物群是人体眼表微环境的一部分,在维持其稳定中占据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对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眼表微生物群的组成进行探究,但研究结果基于内外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微生物失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肠道微... 眼表微生物群是人体眼表微环境的一部分,在维持其稳定中占据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对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眼表微生物群的组成进行探究,但研究结果基于内外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微生物失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物与全身性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眼科研究者们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对眼表微生物群与眼表非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将对正常眼表核心微生物群、眼部及全身性疾病眼表微生物群的变化进行综述,并讨论微生物失调引起疾病的可能机制,希望对未来眼表微生物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微生物群 干眼 过敏性结膜炎 Sj?gren综合征 微生物失调机制
下载PDF
巩膜镜与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8
作者 蒋倩旎 陈碧池 +4 位作者 周佳奇 曾里 薛枫 魏瑞华 陈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777-783,共7页
目的:比较屈光不正成人配戴巩膜镜(SL)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符合条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成人屈光不正患者41例... 目的:比较屈光不正成人配戴巩膜镜(SL)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符合条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成人屈光不正患者41例(41眼)。采用计算机区组随机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RGPCL组和SL组。其中RGPCL组21例(21眼),SL组20例(20眼)。在戴镜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戴镜远视力、眼部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多形性变化、角膜中央厚度、眼压及主观可接受性评分间的差异。仅选择右眼数据用于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Friedman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戴镜远视力在取镜,戴镜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各个时间点眼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2.00,P=0.165)。2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多形性变化、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在3个月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各个时间点在主观舒适度及视觉清晰度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镜片可操作性评分方面,取镜及戴镜1、3个月时,SL组均略低于RGPCL组(Z=2.38,P=0.017;Z=2.72,P=0.007;Z=3.70,P<0.001);在镜片可清洁性评分方面,戴镜3个月时,SL组略低于RGP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P=0.004)。随访期间2组均未发现镜片相关眼部并发症。结论:与RGPCL相比,成人配戴SL矫正屈光不正同样具有良好且稳定的视力矫正效果,且短期配戴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屈光不正 巩膜镜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主观评分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
9
作者 贺美男 弭宝月 +4 位作者 祝颖 刘琳 张子瑜 杜蓓 魏瑞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4-482,共9页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连续纳入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或近视前期儿童72例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连续纳入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或近视前期儿童72例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每组24例24眼。对所有受试者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行电脑验光,采用综合验光仪测量主觉验光,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采用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AMP),采用瞳孔仪测量瞳孔直径,采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测量33 cm处的近视力,采用Keratograph 5M行泪液评估并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各组受试眼分别双眼点1滴0.01%、0.02%、0.04%阿托品滴眼液后每10 min测量1次瞳孔直径,至3次瞳孔直径不再变化时,测量各组眼部参数记录为单次用药后数据。各组受试者分别使用对应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每晚1次,用药后1周测量眼部参数;随后0.01%阿托品组及0.02%阿托品组用药频率改为每日早晚各1次,0.04%阿托品组保持每晚1次,1周后测量眼部参数。均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组用药前后瞳孔直径、AMP及其他眼部参数变化。结果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用药前瞳孔直径分别为(5.59±0.48)、(5.35±0.76)、(5.65±0.43)mm,单次用药后瞳孔直径分别为(7.00±0.68)、(7.17±0.58)和(8.40±1.71)mm,连续用药后1周分别为(6.67±0.62)、(6.56±0.65)和(7.60±0.69)mm,连续用药后2周分别为(6.96±0.49)、(7.04±0.53)和(7.60±0.36)mm,3个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9.430,P<0.001,F时间=156.620,P<0.001)。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用药前AMP分别为(12.94±3.02)、(13.25±2.81)和(13.42±2.60)D,单次用药后分别为(11.62±2.61)、(11.53±2.06)和(9.6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用法和用量 瞳孔直径 调节幅度
下载PDF
调节引起眼前节变化的生物学测量
10
作者 赵佳威 钱学翰 《国际眼科纵览》 2022年第6期491-496,共6页
调节是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基本能力,随年龄增长调节能力逐渐下降。由于调节异常引起的双眼视功能异常可出现在不同年龄阶段。常见的测量调节方法如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等参数受到检测时眼部状态影响,可能有较大的波动性。随着检测... 调节是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基本能力,随年龄增长调节能力逐渐下降。由于调节异常引起的双眼视功能异常可出现在不同年龄阶段。常见的测量调节方法如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等参数受到检测时眼部状态影响,可能有较大的波动性。随着检测技术的逐渐发展,基于不同原理的检测仪器可准确地测量眼前节各项参数,获得调节过程中眼内形态的改变。调节过程中或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前节变化的研究对正视化、老视的发生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 晶状体 相干光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虎杖苷对干眼症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11
作者 赵丽琼 魏瑞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13-2218,共6页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探讨虎杖苷(PD)对干眼症(DED)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组)、模型组(单纯DED组)、0.05%PD组、0.5%PD组和0.5%PD+PK...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探讨虎杖苷(PD)对干眼症(DED)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组)、模型组(单纯DED组)、0.05%PD组、0.5%PD组和0.5%PD+PKA抑制剂H-89组(0.5%PD+H-89组),每组15只。除Normal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眼球表面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12.5 mg/d的方式制备DED模型;与此同时,各药物组给予相应药液(0.5%、0.05%的PD,滴眼,每天3次;1 mg/kg的H-89,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7 d。检测各组大鼠的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结膜组织杯状细胞密度,观察其角膜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其角膜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和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ormal组比较,单纯DED组大鼠角膜组织上皮层增厚,基质层细胞排列紊乱、疏松且部分缺失,核间距较大,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泪液分泌量、结膜组织杯状细胞密度和PKA、CRE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角膜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单纯DED组比较,0.05%PD、0.5%PD组大鼠的角膜组织病理损伤有所缓解,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且0.5%PD组的改善效果更优(P<0.05);而H-89可显著逆转PD对各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PD可增加DED大鼠的泪液分泌量和结膜组织杯状细胞密度,减轻其角膜组织炎症反应和病理损伤,上述作用与激活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干眼症 炎症反应 PKA/CRE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协同育人的眼视光课程思政改革
12
作者 张红梅 郭卫华 魏瑞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8期6-10,共5页
专业课教师在把握自己教授的专业课程基础上,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与之适配的思政育人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专业课教学即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目前,在理... 专业课教师在把握自己教授的专业课程基础上,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与之适配的思政育人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在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这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专业课教学即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目前,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已经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而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应成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实践思政元素亟待挖掘。文章以眼视光课程为例,阐明眼视光实践思政的重要性,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活动中,将理论思政和实践思政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用专业知识保护人民的眼健康。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协同育人的视光课程思政改革,将课程思政落地,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指引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理论思政 实践思政 眼视光学 教学改革 思政育人
下载PDF
天津市小学生生活方式与近视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盛鑫 杜蓓 +4 位作者 金楠 唐春玉 宋德胜 张欣 魏瑞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小学生生活方式与近视的关联,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近视风险,为小学生近视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4—7月,采用普查的方式对天津市15个区的373180名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测和生活方式相关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天津市小学生生活方式与近视的关联,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近视风险,为小学生近视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4—7月,采用普查的方式对天津市15个区的373180名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屈光检测和生活方式相关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学生生活方式与近视的关联,并构建近视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天津市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3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每日户外活动时长1~2 h(OR=0.94)和>2 h(OR=0.84)、每日近距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2 h(OR=1.03)、每日近距离纸质材料读写时长1~2 h(OR=1.02)和>2 h(OR=1.09)、每周新鲜蔬菜摄入2~6次(OR=0.93)和≥7次(OR=0.88)均与近视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近视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表明,影响天津市小学生近视患病风险的因素依次是年级、近视家族史、性别、每日户外活动时长、每周新鲜蔬菜摄入频率、每日近距离纸质材料读写时长和每日近距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结论天津市小学生生活方式与近视存在关联,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为识别近视重点干预人群及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近视 列线图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肿瘤血管异常化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14
作者 田馨迪 姚旭阳 +10 位作者 韩濡郁 朱康伟 孙立宇 郭华 贺钰超 田向东 陈平 唐伟 宋培培 宋天强 陈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4-720,共7页
肿瘤病理性血管的形成可介导缺氧和高渗漏的肿瘤微环境,进而促进肿瘤复发转移、免疫抑制及药物抵抗等诸多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发生。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微环境中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等被... 肿瘤病理性血管的形成可介导缺氧和高渗漏的肿瘤微环境,进而促进肿瘤复发转移、免疫抑制及药物抵抗等诸多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发生。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微环境中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等被大量释放,进而刺激周围正常血管的增生和突破,形成比正常血管更脆弱、更不稳定以及更容易出血和渗漏的血管网络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因此,了解和干预肿瘤异常血管生成的机制,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虽然通过阻断肿瘤血管形成从而减少肿瘤血供和营养的抗血管生成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已取得一定成功,但适用肿瘤类型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存在的副反应和耐药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的普适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善肿瘤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增加氧气和药物的输送效率以及增加免疫细胞浸润,这种促进血管的修复和正常化的策略是当前肿瘤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异常化 血管生成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伴COL2A1基因突变的仅眼部表型Stickler综合征1例
15
作者 拜思琼 段纳新 +3 位作者 聂泽彤 李文博 胡博杰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8-639,共2页
患儿男,11岁。因右眼外伤(拳击伤)于2021年5月17日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光感、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6、11mmHg(1mmHg=0.133kPa)。双眼眼前节... 患儿男,11岁。因右眼外伤(拳击伤)于2021年5月17日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光感、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6、11mmHg(1mmHg=0.133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右眼10~4点时钟位锯齿缘离断,180°巨大裂孔,视网膜向下翻转(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ckler综合症 视网膜脱离 移码突变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基于OCTA测量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形态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隋金沅 李昊儒 +2 位作者 白洋 杜蓓 魏瑞华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区域,由视网膜黄斑区毛细血管丛相互连接而成,其形态可以间接反映黄斑区微循环的变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可以无创的可视化和量化FAZ区域,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O...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区域,由视网膜黄斑区毛细血管丛相互连接而成,其形态可以间接反映黄斑区微循环的变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可以无创的可视化和量化FAZ区域,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OCTA展现出的巨大价值使其成为眼科及各个领域重要的辅助检查工具。在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科疾病中,FAZ的面积及周长已被证实具有临床诊断价值,近年来FAZ的几何形态也展现出一定的临床意义,圆度指数、非圆指数、轴比等描述FAZ几何形态的参数为疾病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全方面研究FAZ区域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探索眼部疾病发生和发展机制,或可预测疾病的早期变化及精确病理分期,为监测疾病进展及评估患者的视觉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圆度指数 高度近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糖尿病玻璃体性状特点及其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轶 邵彦 李筱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2-1485,共4页
糖尿病患者体内持续的高血糖及相应的病理状态不仅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也会影响玻璃体代谢,导致糖尿病玻璃体病变。由于玻璃体与视网膜在解剖位置上毗邻,因此糖尿病玻璃体病变与DR在发生发展方面相互促进,特别是玻璃体后脱离(P... 糖尿病患者体内持续的高血糖及相应的病理状态不仅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也会影响玻璃体代谢,导致糖尿病玻璃体病变。由于玻璃体与视网膜在解剖位置上毗邻,因此糖尿病玻璃体病变与DR在发生发展方面相互促进,特别是玻璃体后脱离(PVD)和玻璃体劈裂等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改变,为纤维血管增殖膜的生长提供了支架,并与玻璃体切割术(PPV)术中操作密切相关。本文整理了糖尿病患者玻璃体结构及胶原交联产物改变、玻璃体视网膜界面改变及其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关系的相关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糖尿病玻璃体病变,为DR的研究和治疗、PPV手术方案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 糖尿病玻璃体病变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下载PDF
青少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薄涵 刘巨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4-568,共5页
近20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运动量的巨大变化,青少年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率在T2DM青少年人群中也在逐年上升。由于视网膜疾病早期起病隐匿,因此定... 近20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运动量的巨大变化,青少年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率在T2DM青少年人群中也在逐年上升。由于视网膜疾病早期起病隐匿,因此定期筛查对于DR的及时诊断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仍存在人群重视程度低,筛查率不足等问题。今后应当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健康宣教,优化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同时积极制定适宜的筛查策略,促进远程医疗和新兴技术的使用,及早发现可治疗的病变,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筛查 综述
原文传递
骨形成蛋白4调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迁移
19
作者 李文博 曹靖靖 +2 位作者 庄彤彤 王晴 东莉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4,共7页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条件下骨形成蛋白4(BMP4)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RPE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单纯4-羟基壬烯醛(HNE)组(4-HNE组)、4-HNE+空白对照组...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条件下骨形成蛋白4(BMP4)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RPE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单纯4-羟基壬烯醛(HNE)组(4-HNE组)、4-HNE+空白对照组(4-HNE+NC组)、4-HNE+小干扰BMP4组(4-HNE+siBMP4组)。噻唑蓝比色法检测4-HNE对RPE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测定4-HNE、BMP4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BMP4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拍照观察siBMP4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氧(MitoSOX)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内EMT标志物钙粘蛋白E(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4-HNE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19、24.469,P<0.05);细胞内BMP4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41,P<0.05);BMP4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63、37.163,P<0.05)。转染siBMP424 h后,RPE细胞中BMP4转染效率>90%。与4-HNE组、4-HNE+NC组比较,正常组、4-HNE+siBMP4组细胞内BMP4蛋白(F=27.241)、mRNA(F=36.943)相对表达量、细胞迁移率(F=46.723)、MitoSOX水平(F=39.721)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增多,间充质标志物Fibronection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722、45.153,P<0.05)。结论氧化应激条件下BMP4抑制RPE增殖和迁移;BMP4参与诱导RPE细胞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骨形成蛋白4 上皮-间充质转化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活性氧
原文传递
贝美前列素对比拉坦前列素治疗青光眼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欣宜 魏会宇 刘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3-999,共7页
目的比较贝美前列素与拉坦前列素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2年3... 目的比较贝美前列素与拉坦前列素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2年3月。收集贝美前列素(试验组)对比拉坦前列素(对照组)治疗青光眼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共计21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终点眼压下降值(IOPR)[MD=0.89,95%CI(0.53,1.25),P<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膜充血发生率[RR=1.89,95%CI(1.59,2.24),P<0.00001]、睫毛增长发生率[RR=3.17,95%CI(1.97,5.08),P<0.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眼睛刺激/异物感、瘙痒、眼干、眼部炎症、眼痛、视觉障碍、虹膜/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不同用药时间节点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用药1、3、6个月时的IOP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稳健。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与拉坦前列素比较,贝美前列素在改善眼内压方面效果更优,但结膜充血和睫毛增长的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美前列素 拉坦前列素 青光眼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