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6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被引量:256
1
作者 支修益 吴一龙 +17 位作者 马胜林 王天佑 王长利 王洁 石远凯 卢铀 刘伦旭 刘德若 陈东红 杨跃 杜祥 步宏 周清华 姜格宁 韩宝惠 程刚 程颖 焦顺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77-688,共12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诊疗规范 肿瘤死亡率 恶性肿瘤 卫生统计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 被引量:122
2
作者 孙燕 管忠震 +20 位作者 廖美琳 于欣 王长利 王洁 牛晓辉 石远凯 支修益 刘云鹏 刘孟忠 张沂平 杨跃 沈靖南 陈公琰 周清华 周彩存 郭其森 唐丽丽 段建春 梁军 章英剑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72,共16页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4]。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众癌之首,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IV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5]。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4]。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众癌之首,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IV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5]。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逐渐延长至1年左右[6]。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 SRE)的风险亦随之增高[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专家 诊疗 癌发病率 肺癌患者 原发性肺癌 骨相关事件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诊治孤立性肺小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叶剑飞 白宏宇 +4 位作者 王圆 刘旭峰 辛伟 夏洪刚 陈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背景与目的电视胸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诊治,但经常遇到术中无法准确定位病灶的情况。本研究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ant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诊治孤立性肺小结节过程中... 背景与目的电视胸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诊治,但经常遇到术中无法准确定位病灶的情况。本研究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ant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诊治孤立性肺小结节过程中的定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术前先行三维CT定位,如SPN≤1.5 cm,或深达肺胸膜下2.0 cm,予行Hook-wire定位,术中先用器械间接触诊法,如失败改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S),用手指直接触诊法定位,术中定位成功后,以直线切割缝合器行SPN楔形切除术,术后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本组23例完成了胸腔镜SPN的切除,其中完全胸腔镜手术10例,VAMS 13例。结论电视胸腔镜SPN切除术术前术中的精确定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电视胸腔镜手术 定位技术
下载PDF
nm23-H1基因对肺癌细胞株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郑海霞 周清华 +3 位作者 申东兰 彭安 何艳玲 曹菊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通过稳定、高效的基因转染方法将nm23-H1基因导入nm23-H1基因缺失的人肺大细胞癌细胞株L9981,探讨nm23-H1基因是否具有逆转肺癌恶性表型的功能。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nm23-H1基因导入L9981细胞株;利用细胞... 目的:通过稳定、高效的基因转染方法将nm23-H1基因导入nm23-H1基因缺失的人肺大细胞癌细胞株L9981,探讨nm23-H1基因是否具有逆转肺癌恶性表型的功能。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nm23-H1基因导入L9981细胞株;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Boyden小室法等方法研究转染前后细胞体外增殖、黏附、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后的L9981细胞株中有nm23-H1基因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转染后细胞株体外增殖速度减慢,克隆形成率降低,黏附性以及侵袭性均降低。结论:nm23-H1基因对肺癌细胞株L9981的体外生长、侵袭、转移具有负调控作用,表明nm23-H1基因具有逆转肺大细胞癌恶性转移表型的能力,为应用nm23-H1基因治疗肺癌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基因转染 肺癌细胞 肿瘤转移
下载PDF
nm23-H1基因稳定转染肺癌细胞的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海霞 周清华 +3 位作者 申东兰 彭安 何艳玲 曹菊秀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通过稳定、高效、低毒的基因转染方法将nm23-H1基因导入该基因缺失的人肺大细胞癌株L9981,从基因及蛋白水平鉴定nm23-H1基因转染肺癌细胞的建立。方法:以JM109为宿主菌,转化质粒载体PCMV-neo-Bam-nm23-H1,制备nm23-H1基因的真核表... 目的:通过稳定、高效、低毒的基因转染方法将nm23-H1基因导入该基因缺失的人肺大细胞癌株L9981,从基因及蛋白水平鉴定nm23-H1基因转染肺癌细胞的建立。方法:以JM109为宿主菌,转化质粒载体PCMV-neo-Bam-nm23-H1,制备nm23-H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将nm23-H1基因导入L9981细胞株。采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nm23-H1基因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后的L9981细胞株中可检测到nm23-H1 mRNA及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结论:建立表达nm23-H1基因的肺癌细胞株L9981,为研究nm23-H1对肺癌恶性转移表型的逆转作用作基础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基因转染 肺癌细胞 肿瘤转移
下载PDF
RNAi非特异效应的干扰素反应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永刚 刘红雨 +4 位作者 刘宝兴 白云 吴蘅 周清华 陈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6-22,共7页
背景与目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项针对转录后特异序列基因沉默的技术,可用于调控基因表达和研究基因功能。但该技术引发的非特异效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干扰素反应为RNAi非特异效应的主要类型之一。本文拟探讨在RN... 背景与目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项针对转录后特异序列基因沉默的技术,可用于调控基因表达和研究基因功能。但该技术引发的非特异效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干扰素反应为RNAi非特异效应的主要类型之一。本文拟探讨在RNA干扰实验中干扰素反应的检测。方法在A549人肺癌细胞株中应用基因转染技术研究5个不同的FLJ20420 siRNA对FLJ20420基因沉默情况;应用real-time PCR和基因芯片技术相结合,分别检测经2个不同FLJ20420-siRNA干扰后A549细胞中干扰素激活基因(ISGs)表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在A549细胞中,5个不同的FLJ20420-siRNA可不同程度地对目的基因起到沉默作用,其中FLJ20420-siRNA-1和FLJ20420-siRNA-4两个的沉默效果最佳,分别为80%和90%;②应用real-timePCR检测与干扰素反应激活相关的16个主要标志性基因发现,A549-FLJ-siRNA-1细胞中有14个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而A549-FLJ-siRNA-4细胞中仅有2个基因的表达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提示在A549-FLJ-siRNA-1细胞中发生了RNAi的非特异性效应;③基因芯片分析发现在A549-FLJ-siRNA-1细胞中有51个干扰素激活基因(ISGs)表达上调2倍以上(P<0.05),而在A549-FLJ-siRNA-4细胞中仅有6个干扰素激活基因(ISGs)表达上调2倍以上(P<0.05),从而证实了A549-FLJ-siRNA-1细胞中存在RNAi的非特异性效应干扰素反应。结论在进行RNAi实验时,siRNA不仅能针对目的基因产生沉默效果,也可同时诱发干扰素反应。应用real-time PCR对于主要的干扰素激活基因(ISGs)的mRNA表达变化的检测将有助于发现RNAi非特异效应干扰素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FLJ20420 干扰素反应 干扰素激活基因
下载PDF
1例上腔静脉置换术后并发血栓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石怡 李梅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年第4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后的护理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1例纵膈肿物及肺切除、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后患者并发人造血管内血栓的护理经验,有效避免术后输入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产生刺激,加强呼吸管理、预防术...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后的护理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1例纵膈肿物及肺切除、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后患者并发人造血管内血栓的护理经验,有效避免术后输入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产生刺激,加强呼吸管理、预防术后感染。结果患者康复出院。结论患者在术后出现严重上腔静脉血栓并导致上腔静脉再次梗阻,二次手术前后,加强对患者早期体征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测,运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加强心理护理及疏导,在患者治疗、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上腔静脉置换术 护理 血栓
原文传递
全麻手术病人导尿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156
8
作者 杨翠芳 赵哲玲 +2 位作者 肖华 陈玉梅 李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 :探讨全麻状态下与清醒状态下对病人行导尿术有无差异。方法 :将 12 0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时行导尿术 ,实验组在麻醉后导尿。导尿时记录两组心率、血压 ;用相差镜观察导尿后尿液内红细胞形态的变... 目的 :探讨全麻状态下与清醒状态下对病人行导尿术有无差异。方法 :将 12 0例神经外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时行导尿术 ,实验组在麻醉后导尿。导尿时记录两组心率、血压 ;用相差镜观察导尿后尿液内红细胞形态的变异 ,鉴别红细胞性质 ,根据非肾小球性红细胞阳性率确定尿道黏膜损伤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2项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为减少术前导尿导致的病人不适和尿道黏膜损伤 ,宜选择在麻醉后行导尿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导尿管插入术 尿道黏膜损伤
原文传递
解读《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07年)》 被引量:115
9
作者 杨学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13-517,共5页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分类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临床Ⅱ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02
10
作者 马景鑑 杨树源 +11 位作者 魏伟 岳树源 钟跃 杨卫东 张大建 朱士广 朱涛 李萌 杨玉山 李牧 苏炳华 鄂正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通过Ⅱ期临床试验评价盐酸法舒地尔(FSD)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观察64例颅内动脉瘤破所致SAH。分为A、8两组各32例。治疗方式:手术夹... 目的通过Ⅱ期临床试验评价盐酸法舒地尔(FSD)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观察64例颅内动脉瘤破所致SAH。分为A、8两组各32例。治疗方式:手术夹闭47例,介入治疗17例。治疗方法:A组FSD 30mg+生理盐水40mL/次、3次/d,B组尼莫地平8mg(40ml)/次、3次/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临床表现、意识变化以GCS、病情以Hunt&Hess分级、预后以GOS 为指标,CT、TCD,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K、Na、Cl及血、尿、便常规。结果(1)总体病情两组均明显好转,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8)。(2)头颅CT:用药前无低密度区者用药后亦未见到改变。(3)TCD:治疗前MCA平均流速(单位:cm/s)A组97.15±51.01,治疗后第 7、14天分别下降为90.64±40.93,78.52±25.62;B组91.06±22.20,治疗后第7、14天分别为84.53± 26.17,85.88±35.8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4)预后:总有效率A组93.94%(PP)、 93.94%(ITT)和93.94%(GOS);B组相应为96.88%、94.12%和96.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对于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尿、便常规没有任何影响。结论此药具有安全、可靠和有效性.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是一种新型抗CVS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法舒地尔
原文传递
椎管内肿瘤402例报告 被引量:97
11
作者 杨树源 洪国良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总结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去 2 5年来我科对 40 2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结果 本组椎管内肿瘤脊膜瘤 136例 ( 33 8% ) ,神经鞘瘤 130例 ( 32 3% ) ,室管膜瘤 2 8例 ( 7% ) ,星形细胞瘤 2 1例 ( 5 2 ... 目的 总结治疗椎管内肿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去 2 5年来我科对 40 2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结果 本组椎管内肿瘤脊膜瘤 136例 ( 33 8% ) ,神经鞘瘤 130例 ( 32 3% ) ,室管膜瘤 2 8例 ( 7% ) ,星形细胞瘤 2 1例 ( 5 2 % ) ,脂肪瘤 19例 ( 4 7% ) ,转移瘤 16例 ( 4% ) ,血管瘤 11例 ( 2 7% ) ,蛛网膜囊肿 10例 ( 2 5 % )及少见的肿瘤如淋巴瘤、先天性肿瘤、结核瘤等。肿瘤位于髓外硬膜内 ,占 6 8 6 % ,位于硬膜外者 16 2 % ,位于脊髓髓内者占 17 7%。肿瘤位于颈部者2 9 6 % ,位于胸段者占 5 2 % ,位于腰段者占 10 4% ,骶段占 8%。肿瘤全切除率为 72 4% ,髓外肿瘤为 74% ,髓内肿瘤为 6 2 % ,室管膜瘤显微镜下全切除率为 92 9%。出院时运动功能障碍 77 9%得以改善 ,感觉障碍改善率为 74 9% ,括约肌功能障碍改善率为 78 4% ,自发性疼痛 84%消失。结论 椎管内肿瘤以良性居多 ,手术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4
12
作者 刘兵 张建宁 +1 位作者 王志涛 只达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6-498,共3页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探讨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建立颅脑损伤数据库,总结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探讨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建立颅脑损伤数据库,总结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车祸致伤152例(71.4%),手术103例(48.4%),其中血肿清除加标准大骨瓣减压术75例。GCS 3~5分患者死亡率61.2%,GCS 6~8分患者死亡率19.1%,总死亡率39.4%。外院转入99例(46.5%)。直接来院及入院时间在4h以内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血糖明显升高(>13mmol/L)、上消化道出血和严重的低氧血症可以增加患者死亡率,尤其是晚期死亡者。结论在强化现场急救、规范住院治疗的基础上,完善转诊机制、减少转院、缩短入院时间,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尤其是早期(24h之内)的死亡,有重要意义。加强继发性损伤的治疗、预防并及时准确处理并发症,可以降低患者的中晚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死亡率 数据库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被引量:94
13
作者 杨翠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并发症 俯卧位 神经外科手术 护理 预防 后颅窝 手术成功 中线 侧面 合理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 被引量:76
14
作者 魏俊吉 康德智 +10 位作者 赵元立 胡锦 江荣才 石广志 柴文昭 王宁 高亮 孙世中 彭斌 林元相 郭树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36-448,共13页
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 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 专家 管理 重症医学 诊疗规范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68
15
作者 温智勇 张淑清 +5 位作者 吴恩惠 张云亭 廉宗澈 韩悦 王明璐 杨树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useaxonalinjury,DAI)的病理改变及与CT、MRI特征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实验应用自行设计的“损伤加速机”对22只猫按两种大小不等的角加速度损伤,首次应用猫...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useaxonalinjury,DAI)的病理改变及与CT、MRI特征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实验应用自行设计的“损伤加速机”对22只猫按两种大小不等的角加速度损伤,首次应用猫建立了DAI动物模型。结果:急性期(72小时内)DAI的病理表现为轴索的扭曲、肿胀、断裂及间质水肿。CT可见弥漫性脑肿胀、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出血。MRI可见弥漫性脑肿胀(脑白质在T1加权像上信号减低及脑沟、脑裂消失)和单发或多发脑白质小灶性损伤(脑白质在T2加权像上可见单发或多发小灶性高信号影)。离体脑白质磁共振波谱(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检查发现损伤后脑白质游离水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损伤后结合水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二者T1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结论:MRI对DA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通过对CT、MR图像分析,可以间接推测DAI的病理改变及程度,有利于做出正确、全面的诊断和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轴索损伤 CT NMR 成像 病理学 诊断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9
16
作者 姜涛 刘彤 王鹏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0-515,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LS)与开腹手术(OS)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1991年1月—2010年7月公开发表的LS与OS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入选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有关临床效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有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LS)与开腹手术(OS)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1991年1月—2010年7月公开发表的LS与OS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入选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有关临床效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有14篇RCT共计5 478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分析。LS组与OS组患者基本特征均衡。LS组术中出血量较OS组减少125 m l(P<0.001),手术时间延长42 m in(P<0.001),肿瘤直径、淋巴结检出数量、纵向切缘阳性率和环周切缘阳性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以及围术期病死率均较OS组明显降低(P<0.001),其他并发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如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S组穿刺孔肿瘤种植较OS组切口肿瘤种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4)。结论 LS创伤小,可安全地根治结直肠癌,远期效果与OS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脑脓肿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65
17
作者 张建宁 杨树源 胡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脑脓肿病原菌的长期细菌培养结果及其发展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地观察四十八年间脑脓肿病原菌的培养结果 ,并结合脑脓肿的来源、类型及不同时期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脑脓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本组 5 98例脑脓肿的细菌... 目的 总结分析脑脓肿病原菌的长期细菌培养结果及其发展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地观察四十八年间脑脓肿病原菌的培养结果 ,并结合脑脓肿的来源、类型及不同时期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脑脓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本组 5 98例脑脓肿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6 3 2 % ,近 10年细菌培养阳性率已降致 47 9%。单一细菌感染占 6 8 3% ,混合感染占 31 8%。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链球菌(32 0 % )、葡萄球菌 (2 9 1% )、变形杆菌 (2 8 0 % )。厌氧菌培养阳性率为 2 0 0 % ,常见的厌氧菌是 :厌氧性链球菌、脆弱拟杆菌、黑色素拟杆菌。结论 近年来脑脓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也显著下降 ,直接播散型脑脓肿比例逐渐减少 ,而隐源性脑脓肿的比例逐渐增高 ,病原菌培养时链球菌、葡萄球菌的阳性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细菌学 厌氧菌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9
18
作者 杨学军 洪国良 +1 位作者 苏少波 杨树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外减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需行颅骨修补术的颅脑损伤病人,比较在本院和在当地医院接受外减压术所发生的并发症。结果在当地医院接受减压术的病人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硬膜下积液、...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外减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需行颅骨修补术的颅脑损伤病人,比较在本院和在当地医院接受外减压术所发生的并发症。结果在当地医院接受减压术的病人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硬膜下积液、伤口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应严格掌握指征并尽可能地减少医源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手术并发症 脑积水 硬膜下积液 脑脊液漏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6
19
作者 马红 魏伟 沈钺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年第6期268-270,共3页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991年Guglielmi发明了著名的可操纵电解脱铂微弹簧圈,简称GDC(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成功率,成为介入治疗时代的开端。GDC...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991年Guglielmi发明了著名的可操纵电解脱铂微弹簧圈,简称GDC(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成功率,成为介入治疗时代的开端。GDC操作简便,可以避免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副作用。正确处理和预防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护理至关重要,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在胃肠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筛查中的应用调查 被引量:54
20
作者 孙晓红 胡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43-1645,1649,共4页
目的探讨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量表作为胃肠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筛查工具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2—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行择期手术的住院胃肠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使用PG-SGA量表评估其营养状况,将... 目的探讨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量表作为胃肠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筛查工具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2—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行择期手术的住院胃肠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使用PG-SGA量表评估其营养状况,将其分为营养良好〔PG-SGA(A)〕组和营养不良〔PG-SGA(B+C)〕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体质量、1个月内体质量下降百分比、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客观营养指标。结果经PG-SGA量表评定PG-SGA(A)组44例,PG-SGA(B+C)组5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07,t=-0.941,P>0.05)。PG-SGA(A)组的体质量、BMI、Hb、Alb、TLC均高于PG-SGA(B+C)组,而1个月内体质量下降百分比、PG-SGA总分均低于PG-SGA(B+C)组(P<0.05)。PG-SGA总分与体质量、BMI、Hb、Alb、TLC呈负相关(rs=-0.359、-0.439、-0.632、-0.442、-0.412,P<0.05),与1个月内体质量下降百分比呈正相关(rs=0.530,P<0.05)。结论 PG-SGA量表可很好地将胃肠恶性肿瘤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患者区分开,不但可以作为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筛查工具,而且为临床医护人员使用PG-SGA量表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筛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 营养筛查 数据收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