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壶藻对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宏超 程镇燕 +4 位作者 翟胜利 林城丽 王金娥 乔秀亭 白东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48,共7页
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的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40%、0.80%、1.20%、1.60%和2.00%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56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血液... 选用初始体重为(26.77±1.56)g的津新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40%、0.80%、1.20%、1.60%和2.00%裂壶藻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56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对津新鲤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80%裂壶藻水平组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肥满度则在1.20%水平组中达到最大值(P<0.05),各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均可以显著提高津新鲤的抗氧化能力,其中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分别在1.20%、0.80%和1.20%组中达到最高(P<0.05);而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0.80%组中达最低(P<0.05)。不同水平的裂壶藻均可以显著提高津新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溶菌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20%组活性最高(P<0.05)。一氧化氮含量随裂壶藻水平增加而增加,各添加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在0.80%组中达到最小值(P<0.05)。随着裂壶藻水平的增加,津新鲤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免疫保护率得到显著提高,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累计死亡率则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0.80%组最佳。综合生长、血液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病力来分析,饲料中裂壶藻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80%–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津新鲤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抗病力
下载PDF
Characters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Stems and Leaves of Viburnum Sargenti Koehne
2
作者 毛金枫 聂江力 +3 位作者 王海凤 陈婷 裴毅 杨雪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957-960,970,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study the pharmacognostical properties of medicinal parts of stems and leaves of Viburnum Sargenti Koehne to provide refer- ence for its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Method] Methods...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study the pharmacognostical properties of medicinal parts of stems and leaves of Viburnum Sargenti Koehne to provide refer- ence for its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Method] Methods of characters and micro- scopic identification were used. [Result] Characters, transaction and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stems and leaves of V. sargenti Koehne were analyzed systemati- cally.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harma- cognostical identification, furth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tems and leaves of V. Sargenti Koeh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urnum Sargenti Koehne Stems and leaves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生理响应及抗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贲蓓倍 刘海学 +4 位作者 赵里曼 武丽娟 王海凤 杜锦 杨仁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142-7152,共11页
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本研究通过对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复合污染下的玉米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结合D值聚类分析,对玉米的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磺... 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本研究通过对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复合污染下的玉米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结合D值聚类分析,对玉米的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不同。丙二醛与可溶性糖,株高与鲜重、干重、POD活性,鲜重与POD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溶性蛋白与POD活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株高与根长,根长与鲜重、干重,鲜重与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AT活性、鲜重和干重3个指标在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变异较大。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D值进行计算,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得到4个低抗品种,7个中抗品种和1个高抗品种。综合评价抗性较高的前3个玉米品种为‘郑单958’、‘伟科702’和‘天塔619’,可作为后续抗性研究的供试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玉米 生长 生理 抗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