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在场的在场”: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处境 |
李晓峰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0
|
|
2
|
集体记忆·文化符号·民族形象——论195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民族主义话语 |
李晓峰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3
|
多民族母语文学跨语际传播的困境与新路 |
李晓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4
|
重读玛拉沁夫 |
李晓峰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人文精神·责任承当·生命体验·文体意识——评都媛的《心的涟漪》 |
李晓峰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6
|
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四个缺失 |
李晓峰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危机·穿越·认同——“阿库乌雾现象”的文化思考 |
李晓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8
|
原乡记忆与日常叙事——关于孙惠芬的乡土小说创作 |
丁颖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9
|
都市空间与现代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建构 |
丁颖
|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
2012 |
0 |
|
10
|
中国文学空间特征谫论 |
李晓峰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