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治现状 被引量:8
1
作者 罗楠 李荣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16-619,共4页
细菌感染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1],占肝硬化患者急性失代偿事件住院率的25%~46%[2]。细菌感染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增加4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慢加急性肝衰竭引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细菌感染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1],占肝硬化患者急性失代偿事件住院率的25%~46%[2]。细菌感染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增加4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慢加急性肝衰竭引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其次是尿路感染、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自发性菌血症[4]。SBP是指在没有明显腹腔感染因素的情况下发生于肝硬化和腹水患者的腹水细菌感染,约占肝硬化住院患者的10%~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eGFR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勇 冯继红 +2 位作者 李荣宽 聂振汪 杨小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对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 40例替诺福韦(TDF)、56例替比夫定(LDT)和68例恩替卡韦(ETV)初治的CHB患者,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对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 40例替诺福韦(TDF)、56例替比夫定(LDT)和68例恩替卡韦(ETV)初治的CHB患者,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方程对基线和治疗24个月eGFR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24个月时,ETV组和TDF组eGFR分别为(89.5±13.2)ml·min^(-1)·1.73 m^(-2)和(93.8±13.2)ml·min^(-1)·1.73 m^(-2),均明显较基线下降【分别为(93.4±9.8)ml·min^(-1)·1.73 m^(-2),P=0.041和(98.6±11.2)ml·min^(-1)·1.73 m^(-2),P=0.016】,而LDT组eGFR为(108.5±10.9)ml·min^(-1)·1.73 m^(-2),明显较基线升高【(96.6±10.3)ml·min^(-1)·1.73 m^(-2),P=0.002】;基线时3组患者eGFR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870),而在治疗24个月时3组患者eGFR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28),LDT组肾功能正常者的比例明显高于ETV和TDF组(P=0.001),TDF组和ETV组eGFR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861);24个月时,ETV和TDF组分别有16.7%(3/18)和44.4%(4/9)基线肾功能正常者进展成eGFR<90ml·min^(-1)·1.73 m^(-2),而69.2%(9/13)LDT组基线肾功能损伤患者eGFR水平恢复至正常(≥90 ml·min^(-1)·1.73 m^(-2))。结论应用LDT长期治疗CHB患者能改善eGFR水平,而应用TDF和ETV有可能导致eGFR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其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勇 冯继红 +2 位作者 李荣宽 聂振汪 颜悦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69-673,共5页
目的以往的研究表明替比夫定(LDT)和阿德福韦酯(ADV)单药治疗可以影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ADV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2月~2015年10月诊治的164例CHB患者,其中恩... 目的以往的研究表明替比夫定(LDT)和阿德福韦酯(ADV)单药治疗可以影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以ADV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2月~2015年10月诊治的164例CHB患者,其中恩替卡韦(ETV)联合ADV治疗42例,拉米夫定(LAM)联合ADV组68例、替比夫定(LDT)联合ADV组54例。比较3组治疗104周时血清肌酐(s Cr)、e GFR和e GFR≥90 ml·min^(-1)·1.73 m^2患者构成比的变化,并分析影响患者基线e GFR受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治疗104周时,ETV联合ADV组血清s Cr较基线升高(67μmol/L对73μmol/L,P=0.012),LAM联合ADV组血清s Cr较基线也升高(68μmol/L对79μmol/L,P=0.008),而LDT联合ADV组血清s Cr水平较基线降低(69μmol/L对64μmol/L,P=0.023);ETV联合ADV组e GFR较基线下降(107.8 ml·min^(-1)·1.73 m^2对96.1ml·min^(-1)·1.73 m^2,P=0.004),LAM联合ADV 104周e GFR较基线下降(105.4 ml·min^(-1)·1.73 m^2对87.3 ml·min^(-1)·1.73 m^2,P=0.000),而LDT联合ADV组e GFR较基线升高(104.1ml·min^(-1)·1.73 m^2对116.2 ml·min^(-1)·1.73 m^2,P=0.005);LDT联合ADV组肾功能正常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ETV联合ADV组和LAM联合ADV组(P=0.00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5)、男性(P=0.005)、基线e GFR(P<0.001)、LAM联合ADV(P<0.008)、ETV联合ADV(P=0.03)为预测基线e GFR下降>2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T联合ADV治疗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能改善e GFR,逆转轻度肾功能不全。对肾脏有潜在损伤的患者,可通过应用或联用LDT进行补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勇 冯继红 +1 位作者 黎志良 聂振汪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96-197,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实现持续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以延缓CHB病程进展和并发症发生。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ADV)和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能导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恩替卡韦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原文传递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红旗 徐艳 崔铁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440-3442,共3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状况,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04年1月-2009年12月69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对其职业、科室分布、职业暴露发生的操作环节、暴露源病种等进行分析。结果血源性...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状况,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04年1月-2009年12月69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对其职业、科室分布、职业暴露发生的操作环节、暴露源病种等进行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为55.07%,其次医师,为26.09%;外科发生职业暴露最多,占55.07%;手术中发生锐器伤占首位,占30.43%,其次为护士拔针操作,占23.19%;暴露源以乙型肝炎占首位,占60.87%。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操作培训,规范操作环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正确处理损伤性废物,积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触后的应急处理、随访与咨询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 职业暴露 监测 分析 对策
原文传递
成人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小舟 杨清銮 +7 位作者 陈宇明 刘爱平 郑建铭 屠燕婕 虞胜镭 李荣宽 邵凌云 张文宏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的59例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慢性... 目的探讨成人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住院的59例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和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急性病程组(IM)和慢性病程组(CAEBV^(+)淋巴瘤),比较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功能、炎症指标、EB病毒DNA、EB病毒抗体和T淋巴细胞)检查结果。统计学处理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59例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患者中,IM 23例(39.0%),淋巴瘤23例(39.0%),CAEBV 13例(22.0%);发热57例(96.6%),淋巴结肿大37例(62.7%)、脾大36例(61.0%)。慢性病程组有17例患者合并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慢性病程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07(1.94,8.35)×10^(9)/L、89.5(74.5,108.0)g/L、100(37,161)×10^(9)/L,分别低于急性病程组的9.91(6.75,17.38)×10^(9)/L、132.5(118.2,152.0)g/L、197(129,233)×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69、5.22、3.61,均P<0.01)。慢性病程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分别为0.45(0.15,1.13)μg/L、47.75(17.57,84.67)mg/L、2000(682,2002)μg/L,分别高于急性病程组的0.12(0.07,0.28)μg/L、6.39(3.13,11.38)mg/L、482(159,127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95、-3.77、-4.16,均P<0.01)。慢性病程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CD19^(+)B淋巴细胞计数、自然杀伤细胞计数分别为259.15(101.98,509.26)、214.69(119.31,529.47)、46.14(4.44,135.87)和81.09(41.53,118.46)/μL,分别低于急性病程组的738.88(592.20,893.94)、1609.17(920.88,3952.34)、144.52(83.65,215.14)和309.82(123.78,590.68)/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66、3.80、2.90、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成年人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淋巴瘤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干预措施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刚 刘群 +2 位作者 杨顺杰 王溶 王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438-5440,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28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对感染患者采取不同干预措施,评...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28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对感染患者采取不同干预措施,评价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感染25例,感染率为8.65%;术后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液各项指标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患者术后6个月,干预患者关节疼痛、活动、畸形和功能评分总评分达到(97.73±4.29)分,高于未干预患者的(78.84±3.45)分,干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低、手术时间长、引流时间长等多种因素均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在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感染 特点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2013年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解莹 刘文芝 +3 位作者 王红旗 刘群 崔铁军 潘立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掌握医院感染发生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重要病原体的检出率。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2013年医院感染病原菌、感染部位和抗菌药物使用状况,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资料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掌握医院感染发生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重要病原体的检出率。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2013年医院感染病原菌、感染部位和抗菌药物使用状况,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资料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12月17日0∶00-24∶00 1 882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5例、67例次,感染现患率3.45%、例次感染率3.56%;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38.46%;共培养出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占68.75%、革兰阳性菌3株占18.75%;调查当日有523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27.79%,一联使用446例占85.28%、二联使用75例占14.34%、三联使用2例占0.38%;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中预防性用药占0.38%、治疗性用药占99.62%。结论现患率调查基本反映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抗菌药物使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结节病并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9
作者 杨小舟 肖丛书 +3 位作者 刘宇 陶娟 王镇山 李荣宽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61-564,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发热8 d”于2020年9月22日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疾病科。患者8 d前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9℃,无寒战,伴头晕、头痛、乏力及肌肉酸痛。于当地医院住院查血常规:WBC 15.11×109/L,N...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发热8 d”于2020年9月22日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疾病科。患者8 d前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9℃,无寒战,伴头晕、头痛、乏力及肌肉酸痛。于当地医院住院查血常规:WBC 15.11×109/L,N%72.9%,HGB 127 g/L,PLT 144×109/L。ESR 73 mm/h,CRP>200 mg/L,PCT 0.4ng/mL。浅表淋巴结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22 mm×9 mm,边界清,淋巴门结构模糊,可见血流信号。胸部CT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结节病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下载PDF
鞍山中心医院丙型肝炎病毒亚型的分布状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艳红 解莹 +2 位作者 谢晨 刘文芝 魏越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58-360,366,共4页
目的了解鞍山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的情况。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逆转录巢式PCR法对鞍山地区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的患者共189例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189份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血清中基因型分别检测出了1b和2a型,未发现混合... 目的了解鞍山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的情况。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逆转录巢式PCR法对鞍山地区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的患者共189例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189份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血清中基因型分别检测出了1b和2a型,未发现混合型感染,其中11份为阴性。结论鞍山地区基因型有1b型和2a型两种型,未发现其他亚型,1b型(53%)和2a型(47%)基本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亚型 型特异性引物 逆转录巢式PCR法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聂振汪 李荣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周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周内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比较两组12、24、48、72周时肝功能指标、血清病毒学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并观察患者临床结局。结果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值和Child-Pugh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同一时段,试验组ALT、TBiL值和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ALB和PT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HBV DNA值逐渐降低(P<0.01),同一时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周时,试验组HBV DNA<500copies/mL者的比例、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学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Child-Pugh C级患者死亡分别为3例(6.52%)和4例(8.7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有助于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提高HBeAg阴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血清病毒学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小舟 崔铁军 +3 位作者 解莹 王红旗 刘群 刘文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9-291,297,共4页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情况,探讨应用核苷类药物预防性抗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40例肿瘤内科及血液内科住院的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情况,探讨应用核苷类药物预防性抗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40例肿瘤内科及血液内科住院的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至少化疗前1周予核苷类药物口服,至化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对照组化疗前仅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出现HBV-DNA升高时再予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至化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发生率、血清病毒学指标(乙型肝炎五项定量、HBV-DNA)及肝生化学指标差异;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后4、12周、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后24周的HBV激活率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4周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12周、化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24周,两组患者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药物治疗可以诱发恶性肿瘤患者HBV再激活,且随着化疗周期的逐渐延长,激活率呈上升趋势,所以化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及HBV-DNA;化疗前予核苷类药物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HBV再激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再激活 肿瘤 化疗 核苷类药物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温雅婷 沙丽艳 徐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0期44-46,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f生分析169例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内感染、颅内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9例开颅术后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44例,感...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f生分析169例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内感染、颅内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9例开颅术后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44例,感染率为26.04%(44/169);感染例次数为5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1.36%(53/169)。感染部位以肺内感染最高24例,感染率为14.20%(24/169),占感染例次数的45.28%(24/53);其次为颅内感染16例,感染率为9.47%(16/169),占感染例次数的30.19%(16/53);再次为泌尿系感染8例,感染率为4.73%(8/169),占感染例次数的15.09%(8/53);最后是其他感染5例,感染率为2.96%(5/169),占感染例次数的9.43%(5/53)。最终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OR=1.155)、导尿管留置时间(OR=2.925)、术后非清醒时间(OR=2.736)、气管切开(OR=3.752)和腰大池置管引流(OR:10.592)是开颅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气管切开(OR=7.264)和ICU住院时间(OR=1.189)是开颅术后患者发生肺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脊液漏(OR=29.426)和腰大池置管引流(oR=29.063)是开颅术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导尿管留置时间(OR=7.858)和糖尿病(OR=23.586)是开颅术后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住院时间、糖尿病、导尿管留置时间、气管切开、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漏和术后非清醒时间均为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核苷(酸)类似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勇 冯继红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35-40,共6页
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核苷(酸) 类似物(NAs)在国内已上市者包括阿德福韦酯(ADV)、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ADV和TDF均有肾毒性,LAM和ETV对肾功能影响较小,LDT具有一... 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核苷(酸) 类似物(NAs)在国内已上市者包括阿德福韦酯(ADV)、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ADV和TDF均有肾毒性,LAM和ETV对肾功能影响较小,LDT具有一定的改善肾功能作用。NAs致肾损伤的诊断标准为血清肌酐(Scr)连续2次较基线升高>44.2 μmol/L和/或血磷水平<0.5 mmol/L。ADV致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TDF。ADV和TDF致肾损伤的临床表现为范可尼综合征,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骨痛、骨质疏松、肌无力,严重时可出现活动受限、骨软化,实验室检查显示Scr升高、血磷降低、血尿酸降低等。ADV和TDF肾毒性机制与其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肾小管相关转运蛋白改变、药物在近曲小管内聚集有关。NAs的肾毒性与剂量、患者年龄、体重、估算肾小球率过滤 (eGFR) 基线水平、基础疾病、遗传因素、饮食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长期服用NAs特别是ADV或TDF者应定期监测Scr、血磷、eGFR、血尿酸和尿微量蛋白、尿糖等。出现ADV或TDF相关肾损伤时应及时停药,改用LDT或ETV,并补充磷制剂、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核苷类 肾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乙肝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勇 冯继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乙肝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给...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乙肝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SST治疗,对照组给予SST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4.12%),高于观察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血时间(23±4.35)h,短于观察组(28±5.26)h,平均住院天数(7.62±1.74)d,短于观察组(9.25±2.13)d,48 h再出血率(5.97%),低于观察组(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T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乙肝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迅速,住院时间短,48 h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垂体后叶素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TACE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勇 冯继红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NAs)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乙肝相关性肝...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NAs)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乙肝相关性肝癌且行TACE术患者共181例,经过筛选后将最终的10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TACE联合抗病毒组)57例;对照组(TACE组)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每3个月1次,比较两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发生率、乙肝病毒DNA定量(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最终47例、对照组最终43例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的ALT、AST、TBIL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BV DNA转阴率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治疗组分别为17.02%、38.30%、42.55%,对照组分别为4.65%、13.95%、13.9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随访的12个月中,对照组有15例发生乙肝病毒激活,治疗组有4例发生乙肝病毒激活,HBV激活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ACE可以导致HBV的激活,NAs可以抑制HBV复制。TACE联合NAs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核苷(酸)类似物 乙肝相关性肝癌
下载PDF
异土木香内酯通过caspase依赖凋亡途径抑制K562/A02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7
作者 官永海 张小旦 +1 位作者 蔡虹 杨春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异土木香内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选用异土木香内酯0、6.25、12.5、25、50和100μmol/L分别处理K562/A02细胞12、24和48 h,用CCK-8法测定异土木香内酯对K562/A02细胞的增殖抑... 目的:探讨异土木香内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选用异土木香内酯0、6.25、12.5、25、50和100μmol/L分别处理K562/A02细胞12、24和48 h,用CCK-8法测定异土木香内酯对K562/A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土木香内酯对K562/A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及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异土木香内酯能够明显抑制K562/A02细胞增殖,其作用24 h的IC_(50)值约为(15±1.42)μmol/L(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0、10、15、20μmol/L异土木香内酯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5±0.52)%、(18.07±4.03)%、(27.53±3.01)%和(34.99±4.91)%(P<0.05),同时线粒体膜电位逐渐降低,分别为(96.42±3.59)%、(74.25±6.91)%、(60.97±5.69)%和(31.28±4.95)%;此外,也伴随着细胞内活性氧的增加,分别为(5.03±1.43)%、(17.55±3.85)%、(32.09±3.23)%和(44.38±5.92)%。异土木香内酯能够明显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结论:异土木香内酯对K562/A0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土木香内酯 白血病 凋亡 线粒体途径
下载PDF
重楼皂苷D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官永海 蔡虹 杨春辉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D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浓度为0、0.1、0.2、0.4、0.8、1.2、2.4μmol/L重楼皂苷D作用于K562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重楼皂苷D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D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浓度为0、0.1、0.2、0.4、0.8、1.2、2.4μmol/L重楼皂苷D作用于K562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重楼皂苷D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皂苷D对K562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楼皂苷D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24 h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0.9±0.1)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0.9μmol/L重楼皂苷D作用于K562细胞12、24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较对照组的(2.05±0.45)%分别提高到(11.46±1.51)%、(28.8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37,P<0.05).重楼皂苷D能够显著下调bcl-2、CDK1、cyclin B1、bcr-abl融合蛋白的表达,上调Bax、细胞色素C、活化的caspase-3以及p21的表达(均P<0.05).此外,重楼皂苷D能够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F=42.355,P<0.05).结论 重楼皂苷D能够明显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及促进细胞周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重楼皂苷D K562细胞
原文传递
前列腺素E_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MELD评分变化
19
作者 纪民 金萍 +1 位作者 李巍 张雪松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08例慢性重型肝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53例予一般综合治疗,治疗组55例在一般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 PGE120μ...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08例慢性重型肝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53例予一般综合治疗,治疗组55例在一般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 PGE120μg/d,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ELD评分(22.18±10.08),与治疗前MELD评分(28.36±7.61)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27.82±9.64)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ipo PGE1对慢性重型肝炎有明显疗效,可改善病人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 慢性重型肝炎 MELD评分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致范科尼综合征合并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勇 黎志良 +1 位作者 冯继红 聂振汪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461-463,共3页
1例63岁女性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用药第7年患者出现右膝和左肩部疼痛,随后相继出现右侧髋部以及双侧肋骨、髋部、膝盖和足跟疼痛.用药第8年疼痛进展到下背部,右侧髋部痉挛性疼痛,行走无力,活动受限.... 1例63岁女性患者因慢性乙型肝炎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用药第7年患者出现右膝和左肩部疼痛,随后相继出现右侧髋部以及双侧肋骨、髋部、膝盖和足跟疼痛.用药第8年疼痛进展到下背部,右侧髋部痉挛性疼痛,行走无力,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血磷0.48 mmol/L,钙2.28 mmol/L,尿酸77μmol/L;尿糖(+),尿蛋白(++),尿隐血(+),尿 β2微球蛋白2.5 mg/L.骨密度测定提示骨量减少.骨盆X线检查示髋骨骨质疏松,右侧股骨颈骨折.诊断:阿德福韦酯致范科尼综合征合并股骨颈病理性骨折.停用阿德福韦酯,改用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并给予果糖二磷酸钠(10 g、1次/d)、5%碳酸氢钠注射液(125 ml、1次/d)静脉滴注,碳酸钙(1500 mg/d、1次/d)、阿法骨化醇胶囊(0.25μg、3次/d)口服.1周后行右侧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右侧股骨干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继续上述治疗.停用阿德福韦酯后5周复查,血磷0.72 mmol/L,尿酸136μmol/L,尿蛋白(+),骨痛明显好转;停用阿德福韦酯后5个月复查,血磷0.87 mmol/L,尿酸215μmol/L,尿糖(-),尿蛋白(-);停用阿德福韦酯后9个月复查,血磷1.02 mmol/L,可以正常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范科尼综合征 股骨颈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