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二) 被引量:269
1
作者 黄从新 马长生 +11 位作者 杨延宗 黄德嘉 张澍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马坚 刘少稳 李莉 曹克将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7-197,共31页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建议 临床意义 60岁以上 发病率 心律失常 研究报告 年龄增长 人类健康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 被引量:237
2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9 位作者 黄德嘉 曹克将 陈柯萍 陈明龙 董建增 华伟 黄鹤 江洪 蒋晨阳 李莉 刘少稳 刘兴鹏 刘旭 刘育 马长生 马坚 孟旭 商丽华 苏晞 唐其柱 王祖禄 吴立群 吴书林 夏云龙 杨杰孚 杨新春 杨延宗 杨艳敏 姚焰 郑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21-384,共64页
前言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3年间,有关心房颤动(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 前言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3年间,有关心房颤动(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转子(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点,完善了以前的治疗策略,如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左心耳干预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观 循证医学证据 调节学说 中华医学会 口服抗凝药 心电生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 被引量:208
3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7 位作者 马长生 杨延宗 黄德嘉 曹克将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商丽华 华伟 张奎俊 李莉 丁燕生 马坚 王祖禄 刘少稳 刘旭 董建增 姚焰 陈柯萍 陈明龙 吴立群 廖德宁 黄鹤 李述峰 吴钢 蒋晨阳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46-289,共44页
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of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 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of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CardiovascularSociety,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会 中华医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心电生理 心血管病 加拿大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 被引量:93
4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0 位作者 马长生 杨延宗 黄德嘉 曹克将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商丽华 张奎俊 李莉 丁燕生 马坚 王祖禄 刘少稳 刘旭 董建增 姚焰 陈柯萍 陈明龙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28-369,共42页
前言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据Framingham研究提示[1],人群患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2];国内研究提示[3],我国房... 前言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据Framingham研究提示[1],人群患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2];国内研究提示[3],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 人类健康 人群 患病率
原文传递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59
5
作者 司金萍 陈艳伟 +8 位作者 杨洁 李骁 张艳丽 刘金秋 郭然 王珂 姜一农 夏云龙 刘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7-483,共7页
目的评估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住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因ADHF住院的患者199例,根据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 目的评估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住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因ADHF住院的患者199例,根据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用药情况分为ARNI组(n=92)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组(n=107)。纳入的患者中入院新诊断心力衰竭(心衰)患者61例,亦根据用药情况分为ARNI组(n=30)和ACEI组(n=31)。通过电子病历库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随访结果。有效性观察指标,主要指标为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次要指标为心衰再入院和全因死亡。安全性指标包括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ARNI组与ACEI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选患者随访时间为(15.2±6.5)个月,其中ARN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2.3±5.0)个月,ACE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2±6.5)个月。随访结束时,ARNI组LVEF提高≥5%患者的比例为48.9%(45/92),明显高于ACEI组的25.2%(27/107)(P=0.001);LVEF恢复正常患者的比例为17.4%(16/92),明显高于ACEI组的3.7%(4/107)(P=0.001);LVEDD缩小≥10 mm患者的比例为14.1%(13/92),明显高于ACEI组的3.7%(4/107)(P=0.009)。ARNI组患者心衰再入院的比例为50.0%(46/92),明显低于ACEI组的71.0%(76/107)(P=0.002);全因死亡的比例为5.7%(5/88),亦明显低于ACEI组的15.3%(13/85)(P=0.038)。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RNI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ACEI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两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恶化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入院时新诊断心衰的患者中,ANRI组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比例为30%(9/30)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水肿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 症状性低血压 早期应用 高钾血症 患者生存时间 全因死亡 再入院
原文传递
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6
作者 周艳丽 史铁英 +1 位作者 陆靖 宋翠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291-2293,共3页
本科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新生力价值所在。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量,培养适应社会和患者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的受知识,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学生学习的... 本科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新生力价值所在。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量,培养适应社会和患者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的受知识,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扼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教学 PBL 内科护理 案例教学法 护理学生 护理教育 临床教师 教学双方 技能操作 临床护理教学
下载PDF
国产左西孟旦对比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45
7
作者 张宇辉 张健 +10 位作者 卿恩明 黎辉 孙英贤 张麟 白小涓 刘文娴 姜一农 曲鹏 韦丙奇 周琼 黄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 研究探讨国产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入选ADHF患者并随机分入左西孟旦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分别... 目的 研究探讨国产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入选ADHF患者并随机分入左西孟旦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分别静脉滴注24 h.结果 共入选8个参加医院的228例ADHF患者,左西孟旦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各114例,其中接受SwanGanz导管检查并达到评价指标者[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脏指数≤2.5 L·min-1·m-2]进行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每组各39例.治疗24 h后,左西孟旦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基线显著升高[(31.56±9.69)%与(28.44 ±7.08)%,P<0.01],LVEF相对于基线变化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1±6.90)%与(3.00±6.63)%,P >0.05].治疗24 h后,左西孟旦组PCWP相对于基线下降值较多巴酚丁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0 ±7.14)mm Hg与(-5.64 ±6.83)mm Hg,P=0.04].用药3d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较基线变化率在左西孟旦组显著大于多巴酚丁胺组[(- 22.36±38.98)%与(- 8.56±42.42)%,P<0.01].用药后24 h,左西孟旦组呼吸困难改善较多巴酚丁胺组显著.结论 国产左西孟旦对ADHF患者提高LVEF的作用与多巴酚丁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更显著降低PCW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改善症状,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左西孟旦 多巴酚丁胺
原文传递
自主神经系统与心律失常 被引量:40
8
作者 林治湖 杨延宗 杨东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自主神经系统 心律失常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9
作者 路岩 姜一农 +1 位作者 崔海燕 张英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检验阿托伐他汀有无“降脂外作用”的假说。方法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55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25例,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30例,正常对...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检验阿托伐他汀有无“降脂外作用”的假说。方法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55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25例,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30例,正常对照组25例。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比较治疗4周前后的变化。结果血脂正常高血压组患者内皮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10mg组治疗前后FMD分别为(7.5±2.7)%与(11.5±3.1)%,P<0.05,EID为(16.9±4.5)%与(17.4±5.3)%,P>0.05,阿托伐他汀20mg组治疗前后FMD分别为(7.3±3.4)%与(14.7±2.5)%,P<0.01,EID为(17.1±5.5)%与(18.2±5.6)%,P>0.05。阿托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治疗后比较,以20mg组FMD改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以外的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影响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洪丽 潘晓杰 +2 位作者 杨延宗 林春燕 林治湖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旨在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 ,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同期内 (相距时间 <1周 )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 83例 ,男 6 4例 ,女 19例 ,... 目的 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旨在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 ,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同期内 (相距时间 <1周 )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 83例 ,男 6 4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5 2± 10岁。运动试验阳性诊断标准为运动中或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 0 .1mV且持续 1分钟以上 ,或呈损伤缺血型抬高≥ 0 .2mV。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狭窄≥ 5 0 %为阳性 ,对比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1) 83例病人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 2 2例 ,其中运动试验阳性 13例 (真阳性 ) ,阴性 9例 (假阴性 )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 6 1例 ,其中运动试验阴性 45例 (真阴性 ) ,阳性 16例 (假阳性 )。 2 ) 6 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中女性 18例 ,假阳性 4例 (2 2 .2 %) ;男性 43例 ,假阳性 12例 (2 7.9%)。总假阳性率为 2 6 .2 %。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 9例假阴性 ,假阴性率为 40 .9%。 3) 13例真阳性组病人 7例在ST段发生缺血型改变同时伴随胸痛症状 (5 3.8%) ,16例假阳性组仅 3例伴胸痛 (18.7%) ,P <0 .0 5。 9例假阴性组 4例出现胸痛 (44 .4%) ,高于真阴性组 8.9%(P <0 .0 5 )。 4)真阳性组病人运动量 (6 .6± 1.8METs)及运动时间 (2 8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诊断 冠心病 准确性 影响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李淑婷 徐佳莹 黄榕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4-690,共7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对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Scopus、Ovid MEDLINE、Ovid EMBASE、Ovid EBM Reviews CENTRAL、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和Ovid PsycInfo,...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对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Scopus、Ovid MEDLINE、Ovid EMBASE、Ovid EBM Reviews CENTRAL、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和Ovid PsycInfo,中文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15年3月1日,文种不限。共纳入8项研究,均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他汀类药物高依从性的定义均为覆盖时间与总时间比例(PDC)≥80%。由于该类研究不多,本研究他汀类药物低依从性组除纳入PDC〈80%的4篇文献,还分别各纳入了PDC〈40%及〈20%各2篇文献。运用RevMan 5.1软件进行高、低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影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荟萃分析。并对所纳入研究进行亚组分析,根据不同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定义及临床研究结局分类,探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心功能不全的发作等非致死性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全因死亡)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8篇纳入研究中,高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组189 556例;低依从性组11 384例。高依从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低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组(OR=0.68,95%CI 0.58~0.80,P〈0.001)。进一步分析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对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对以PDC=80%二分类依从性分组的4篇文献进行亚组分析,高依从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低于低依从性组(OR=0.63,95%CI 0.53~0.76,P〈0.001)。对以全因死亡为临床研究结局的5篇文献进行亚组分析显示,高依从性组全因死亡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7,95%CI 0.44~1.02,P=0.06)。而以非致死性心血管不良事件为临床研究结局的亚组分析显示,高依从性非致死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降血脂药 病人依从 预后
原文传递
中国医患共同决策心血管病领域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5
12
作者 黄榕翀 杨雪瑶 +2 位作者 宋现涛 Victor M.Montori Henry H.Ting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10期1-6,共6页
医患共同决策(SDM)是指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过程,与医生一起充分沟通讨论不同医疗选择的利弊后做出最终决策的医疗模式。这一方式有助于让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过程,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医患间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改善长期预后。... 医患共同决策(SDM)是指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过程,与医生一起充分沟通讨论不同医疗选择的利弊后做出最终决策的医疗模式。这一方式有助于让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过程,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医患间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改善长期预后。本文通过介绍SDM定义、要素、应用场景以及决策工具应用,进而以国外心血管病SDM研究为背景,最后介绍中国首次开展SDM研究如他汀选择、慢性闭塞性病变(CTO)选择的内容与结果,结合这些研究开展推进的情况,指出中国推广SDM研究的问题和可能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共同决策 心血管疾病 临床决策 中国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伴发心律失常检测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5
13
作者 黄立萍 王楠 +4 位作者 董颖雪 洪丽 张树龙 林治湖 杨延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829-832,共4页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及相伴发的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DCG监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评价SMI发作特点及与年龄的关系;SMI时ST-T改变幅度、持续...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及相伴发的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DCG监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评价SMI发作特点及与年龄的关系;SMI时ST-T改变幅度、持续时间与相关心律失常的关系;受累导联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48例出现SMI,共计218阵SMI发作;上午6:00至12:00SMI的发作频率最高有110阵(50.5%);SMI发作快频率依赖者32例(66.7%),慢频率依赖者5例(10.4%);SMI发作伴发心律失常33例,检出率79.6%;随年龄增长SMI发生率增高,年龄65-75岁患者中发生118阵,(4.3±2.9)次,人,年龄75-85岁患者中SMI发作97阵,(5.2±2.9)次/人。结论SMI是老年冠心病常见的表现形式,动态心电图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及其伴发的心律失常,利于评估猝死风险,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策略选择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袁晨 钟雷 黄榕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6-535,共10页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三联抗栓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荟萃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三联抗栓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荟萃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中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等在线电子数据库,手工检索国际上重要会议论文集,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30日,语言选择英文和中文。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制定纳入、排除标准。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缺血性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三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抗栓治疗组和双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组。根据标准制定检索策略,提取文献资料。运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质量偏倚风险进行评估,比较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j联抗栓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MACE、缺血性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2项,包含患者11353例,其中三联抗栓治疗组3486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7867例。分析发现,两组间MACE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CE:OR=0.93,95%C/0.74~1.18,P〉0.05;缺血性卒中:OR=0.88,95%C/0.70~1.10,P=0.27),但三联抗栓治疗组患者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OR:1.94,95%C/1.33~2.82,P=0.0006)。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三联抗栓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远期疗效相当,但出血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心房颤动 抗栓治疗
原文传递
CBL、P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肿瘤心脏病学医师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吕海辰 赵吉 +1 位作者 孙伟 杨晓蕾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4297-4299,共3页
癌症患者的心血管健康问题逐渐被重视,"肿瘤心脏病学"这一交叉学科应运而生。本文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基于案例学习(CBL)和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模式用于肿瘤心脏病学医师培训的具体过程,结合该院的经验和教学反馈,探讨... 癌症患者的心血管健康问题逐渐被重视,"肿瘤心脏病学"这一交叉学科应运而生。本文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基于案例学习(CBL)和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模式用于肿瘤心脏病学医师培训的具体过程,结合该院的经验和教学反馈,探讨该立体教学模式的推行条件、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此类联合教学模式的推行条件及价值,为提高此类交叉学科的临床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案例的教学法 基于问题学习 循证医学 医学肿瘤学 心脏病学 医师培训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国草 刘艳军 +6 位作者 夏云龙 高连君 张树龙 杨延宗 董颖雪 尹晓盟 常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083-208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AMI患者137例,其中男109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5±12.5)岁。按病情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PC...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AMI患者137例,其中男109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5±12.5)岁。按病情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PCI组31例、择期PCI组61例、未行PCI(拒绝或无法行PCI治疗)组45例,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周、术后2周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fQRS的发生率;同时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fQRS将其分成两组〔fQRS组(70例)和无fQRS组(67例)〕,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组、择期PCI组、未行PCI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心房纤颤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7例患者中急诊PCI组、择期PCI组及未行PCI组患者术前心电图梗死部位对应导联可见fQRS者分别为14例(45.2%)、35例(57.4%)、21例(46.7%);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周3组心电图fQR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周和随访6个月时3组fQR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周急诊PCI组与择期PCI组患者心电图fQRS发生率较未行PCI组均降低(P<0.01),随访6个月时急诊PCI组心电图fQRS发生率较择期PCI组和未行PCI组降低(P<0.01)。3组患者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有fQRS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无fQRS组〔8.6%(6/70)与0%(0/67),P=0.028〕。结论 AMI后fQRS可能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早期开通冠状动脉血管可以降低心电图fQRS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律失常 心性 碎裂QRS波
下载PDF
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导管标测与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杨延宗 高连君 +5 位作者 张树龙 杨东辉 刘少稳 丛培欣 林治湖 宋道岭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对症状明显、药物无效的10例顽固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进行治疗。将消融电极送至右室流出道区域,以S1S1或RS2早搏刺激标测到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记录的自发室早QRS波群图形完全相同,并且激动标测时... 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对症状明显、药物无效的10例顽固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进行治疗。将消融电极送至右室流出道区域,以S1S1或RS2早搏刺激标测到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记录的自发室早QRS波群图形完全相同,并且激动标测时自发室早的局部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ms以上的部位为消融靶点。以室早在放电后10s内消失,维持稳定窦性心律30~60min为即刻成功标准。9例患者经10~20W、消融60~180s,早搏和短阵室速完全消失;1例失败。平均随访11个月,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9例中8例无早搏、1例为偶发室早,均无并发症。提示射频导管消融术是治疗某些右室流出道早搏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导管标测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丁世军 黄榕翀 +6 位作者 贾崇富 钟雷 安攀 王兆谦 朱皓 武宝林 周旭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3-878,共6页
目的 应用64排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分析心肌桥的发生率、心肌桥解剖性质以及心肌桥特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心内科住院,因疑诊... 目的 应用64排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分析心肌桥的发生率、心肌桥解剖性质以及心肌桥特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心内科住院,因疑诊冠心病需行64排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检查的患者1 132例.记录入选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心肌桥患者同时记录心肌桥长度、厚度、收缩期和舒张期压迫程度.采用Spearman检验、单因素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心肌桥患者临床特征、心肌桥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1 132例患者中发现心肌桥者330例,其中329例心肌桥位于壁冠状动脉,以左前降支中段为主,心肌桥平均长度20.1 m(3.3 -95.5 mm),平均厚度2.13 mm(0.24- 12.40 mm),表浅型心肌桥189(57.4%),纵深型140例(42.6%).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素(OR =0.361,P=0.000).相比心肌桥远端,心肌桥近端血管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存在心肌桥的患者,年龄、高血压和桥-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压迫程度是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64、2.186、1.049,P值分别为0.000、0.002、0.000).心肌桥厚度和桥-壁冠状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具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4.227、3.398,P值分别为0.000、0.001).结论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生率29%,其近端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且心肌桥厚度和舒张期压迫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心电图以ST段抬高为特征的TakoSTubo心肌病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28
19
作者 梁滨 黄榕翀 +5 位作者 康美丽 史晓利 李智 刘俊 朱皓 周旭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4-539,共6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年临床数据,探讨Tako STubo心肌病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2008-01至2014-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初步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 042例。... 目的:分析单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年临床数据,探讨Tako STubo心肌病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2008-01至2014-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初步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 0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更正诊断为Tako STubo心肌病有10例患者纳入Tako STubo心肌病组。选取同一时期内发病时间≤6 h,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前降支单支病变的32例患者纳入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血脂水平、心肌标志物水平、常规12导联心电图前壁导联病理性Q波发生率、QTc间期及倒置T波分布情况。结果:在初步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修正诊断为Tako STubo心肌病的比例为1.06%。Tako STubo心肌病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中女性占9%(P<0.01)。Tako STubo心肌病组发病前存在应激史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组(70%vs 22%,P=0.02),Tako STubo心肌病组患者心肌标志物峰值水平显著低于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组[肌酸激酶:(486.0±249.0)U/L vs(716.0±132.0)U/L,肌酸激酶同工酶:(13.5±17.1)mg/L vs(47.5±21.9)mg/L,心肌肌钙蛋白I:(22.8±16.3)ng/ml vs(56.4±24.0)ng/ml,P均<0.01]。两组间发病年龄、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前壁导联Q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ako STubo心肌病组与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组在QTc间期[(630.0±117.0)ms vs(540.0±62.0)ms,P=0.001]、12导联心电图Ⅱ、Ⅲ、a VF、a VR、V6导联倒置T波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0.00%vs 3.13%;60.00%vs 6.25%;90.00%vs 3.13%;100.00%vs 21.88%;100.00%vs 46.88%;P均<0.05)。结论:与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相比,心电图以ST段抬高为特征的Tako STubo心肌病患者发病前多伴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oSTubo心肌病 急性心肌梗死 前壁 心电图
下载PDF
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4
20
作者 崔海燕 姚书霞 +1 位作者 路岩 姜一农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1-523,共3页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是指尿的白蛋白排泄率超过正常范围,但低于临床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尿白蛋白水平。MAU最初受到关注始于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物。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也是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危...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是指尿的白蛋白排泄率超过正常范围,但低于临床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尿白蛋白水平。MAU最初受到关注始于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物。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也是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明显增加的一个标志物,即使是非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或普通人群,MAU与心血管疾病危险亦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微量白蛋白尿 早期标志物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患者 白蛋白排泄率 蛋白水平 临床常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