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MRI影像组学对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京城 刘金韵 +3 位作者 胡景卉 侯承师 潘先攀 罗先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病例的临床及增强MRI图像资料,其中MVI阳性45例,MVI阴性63例。对增强MRI动脉期(AP)、门静脉期(PVP)及延...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病例的临床及增强MRI图像资料,其中MVI阳性45例,MVI阴性63例。对增强MRI动脉期(AP)、门静脉期(PVP)及延迟期(DP)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筛选最有价值的组学特征,采用五折交叉验证将样本量训练组和测试组,对训练组构建基于AP、PVP、DP及基于3期特征融合的影像组学联合逻辑回归模型,并对MVI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逻辑回归模型。选择最优影像组学模型并结合临床影像特征模型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模型。所有模型结果均用五折交叉均值表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并用测试组进一步验证。结果:MVI临床影像特征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甲胎蛋白、肿瘤最大径、瘤内动脉及包膜情况。临床影像特征模型在训练组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0.864,测试组AUC值0.843。AP、PVP、DP及3期联合模型在训练组的诊断效能AUC值分别为0.898、0.874、0.894及0.898,测试组AUC值分别为0.861、0.864、0.86及0.881。Delong检验分析发现测试组中增强MRI影像组学模型中3期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较高,其与临床影像特征结合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诊断性能达到最优,训练组与测试组AUC值为0.934及0.911。结论:基于增强MRI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在术前无创地评估和预测M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建立临床-影像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及其分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郑鑫 徐运军 +2 位作者 黄京城 陈迪 葛亚琼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60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数据资料,按7︰3将数据分为训练组(118例)和验证组(49例)。验证组MVI阳性68例,其中低危(M1)组41...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数据资料,按7︰3将数据分为训练组(118例)和验证组(49例)。验证组MVI阳性68例,其中低危(M1)组41例和高危(M2)组27例;MVI阴性(M0)50例。通过分析得出影响HCC患者MVI的重要危险因素,建立临床-影像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能。结果:MVI临床-影像特征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肿瘤最大径、肿瘤边缘、瘤周强化、瘤内动脉、瘤周低密度。临床-影像特征模型对M0、M1、M2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7、0.68、0.88,测试组相应的AUC值分别为0.81、0.59、0.79。结论:基于增强CT建立的临床-影像模型在术前无创地评估和预测MVI的发生及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肝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联合低剂量增强CT对肝脏低对比度病灶显示的影响
3
作者 魏巍 杨旭 +4 位作者 童小雨 王诗耕 范勇 张竞颐 刘义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通过门静脉期肝脏图像质量评价,探究不同级别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增强对肝脏低对比度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2022年8月行全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27)为常规辐射剂量组,... 目的:通过门静脉期肝脏图像质量评价,探究不同级别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增强对肝脏低对比度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2022年8月行全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27)为常规辐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剂量调制3级),重建Karl 5级图像;B组(n=35)为低辐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剂量调制2级),重建DL(1~4)4个等级图像,记为B1~B4。记录A、B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肝实质、门静脉、病灶以及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统计A、B组病灶检出数量并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2名观察者采用5分法评估A、B组图像质量以及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A、B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ED相较于A组降低了33.96%(P<0.05);A、B各组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组内肝实质、门静脉SNR、CNR随着DL等级升高逐渐升高(P<0.05);A、B两组比较,仅B3组肝实质、门静脉的SD值、SNR及CNR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仅B4组病灶CNR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名观察者对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24~0.878,P<0.05),B3组与A组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DL算法可显著减少低剂量图像噪声,保证肝脏低对比度病灶的清晰显示,DL 3为推荐的最佳重建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肝脏疾病 深度学习算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甲泼尼龙冲击无效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婷婷 杨春 +1 位作者 孙博 邢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以眼球后及眼眶周围组织浸润性病变为特征的器官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严重时可因视神经受累而出现视力下降或丧失。严重TAO的一线治疗方案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但其疗效不确切,故探讨新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
关键词 甲泼尼龙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吗替麦考酚酯
原文传递
弥散张量成像对阿尔茨海默病脑白质改变的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孟明 董春波 +3 位作者 宋清伟 徐斌 陈建文 赵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0,共7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白质结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7例AD组和32例对照组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n,MMSE)评估和DTI扫描。采用基于全脑体素分析法对两组全脑白质各...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白质结构改变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7例AD组和32例对照组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n,MMSE)评估和DTI扫描。采用基于全脑体素分析法对两组全脑白质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FA值差异,并评估AD组MMSE评分与FA值相关性。结果 AD患者出现FA值下降区域广泛分布在右侧额叶、颞叶、枕叶、丘脑及双侧扣带回、胼胝体、楔前叶、顶叶下回、顶下小叶、缘上回及海马旁回(其中P<0.001,未经校正的P值);当使用经FWE校正的P<0.05后,AD患者右侧扣带回、左侧胼胝体、颞叶下回及双侧顶叶下回、额叶下回、楔前叶区域F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AD患者FA值下降与MMSE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01,未经校正)。结论 AD患者存在特定脑区白质结构改变,并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晚发性抑郁症脑白质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炳蔚 许晶 +1 位作者 张琳 孙美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晚发性抑郁症(late-onset depression,LO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对20名LOD患者及16名在性别、年龄、教育年限以及血管危险因素评分均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执行功能测验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选取的感... 目的探讨晚发性抑郁症(late-onset depression,LO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对20名LOD患者及16名在性别、年龄、教育年限以及血管危险因素评分均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执行功能测验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选取的感兴趣区分别对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其与执行功能、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OD患者执行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患者右前额叶背外侧白质区及右侧前扣带束FA值较对照组减低(Ps<0.05);在病例组,左前扣带束FA值和Stroop测验C卡片耗时、耗时干扰效应量呈负相关(Ps<0.05)。结论右前额叶背外侧白质区及右侧前扣带束白质微结构损害可能是LOD患者抑郁症状和执行功能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性抑郁症 弥散张量成像 血管危险因素
下载PDF
残端宫颈淋巴上皮样癌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传家 孔繁斗 +1 位作者 倪鸣飞 冯璐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79-381,共3页
患者,女,71岁,G1P1,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0余天”于2018年4月19日入院。10天前于外院就诊,因病灶较大直接行宫颈活检术,病理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24年前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左附件切除术。2型糖尿病病史20年,口... 患者,女,71岁,G1P1,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0余天”于2018年4月19日入院。10天前于外院就诊,因病灶较大直接行宫颈活检术,病理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24年前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左附件切除术。2型糖尿病病史20年,口服拜糖苹及注射胰岛素治疗控制良好。妇科查体:外阴正常,宫颈直径约3cm,前唇表面见菜花样肿物1.5cm×1.0cm×1.0cm,触血(+)。盆腔及双附件区触诊未及异常。三合诊:主骶韧带及直肠阴道隔无异常。入院诊断:(1)残端宫颈鳞状细胞癌IB1期;(2)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端宫颈癌 淋巴上皮样癌 诊断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电极周围脑组织水肿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涛 刘炳武 +2 位作者 姜迎君 裴晨卉 梁战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1期3390-3391,共2页
患者男,68岁,10年前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既往高血压、精尿病史10年。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脑组织水肿 原发性帕金森病 周围 电极 术后 大连医科大学 医院诊断
原文传递
产后头痛诊断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1例
9
作者 张晓雯 周颖 +1 位作者 张丽娜 石芳鑫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5-217,共3页
本文报告了1例产后发生雷击样头痛, 诊断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产后第2天出现雷击样头痛, 渐加剧, 产后第4天突发抽搐伴高血压, 考虑为"产后子痫", 于2020年5月19日收入院。入院后完善颅脑磁共振血管... 本文报告了1例产后发生雷击样头痛, 诊断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产后第2天出现雷击样头痛, 渐加剧, 产后第4天突发抽搐伴高血压, 考虑为"产后子痫", 于2020年5月19日收入院。入院后完善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 经神经内科会诊, 明确诊断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经治疗, 患者血压降至正常, 产后50余日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血管痉挛缓解。患者出院后随访至2021年6月, 再未发生头痛或抽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症 原发性 血管痉挛 颅内 产褥期疾病 高血压
原文传递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硬膜下血肿二例
10
作者 李涛 梁战华 +3 位作者 刘炳武 裴晨卉 殷肖雪 荆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7期2955-2956,共2页
病例1患者女,73岁,原发性帕金森病史8年,肢体震颤为主,出现开关现象及异动症1年,否认高血压。查体四肢肌张力略增高,伴静止性震颤。头MRI示轻度脑萎缩。用药包括多巴丝肼片、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恩他卡朋、司来吉兰、金刚烷胺、普... 病例1患者女,73岁,原发性帕金森病史8年,肢体震颤为主,出现开关现象及异动症1年,否认高血压。查体四肢肌张力略增高,伴静止性震颤。头MRI示轻度脑萎缩。用药包括多巴丝肼片、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恩他卡朋、司来吉兰、金刚烷胺、普拉克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硬膜下血肿 丘脑底核 多巴丝肼片 术后 原发性帕金森 静止性震颤 肢体震颤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胰尾囊性淋巴管瘤一例及文献回顾
11
作者 陈涛 穆华 +3 位作者 王欣 贾娟娟 赵莹 谭广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75-677,共3页
本文回顾2020年3月16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胰尾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回顾,以期提供这一疾病的临床诊疗新思路。
关键词 淋巴管瘤 胰腺
原文传递
腔内CT密度值用于评估冠状动脉钙化及狭窄程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杉 王照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成像(CCTA)中,根据冠状动脉钙化(CAC)近端与远端冠状动脉管腔CT值及校正后冠状动脉强化值(CCO)差值评估钙化部位管腔狭窄的准确度。方法对CCTA显示钙化的233支主要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根据狭...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成像(CCTA)中,根据冠状动脉钙化(CAC)近端与远端冠状动脉管腔CT值及校正后冠状动脉强化值(CCO)差值评估钙化部位管腔狭窄的准确度。方法对CCTA显示钙化的233支主要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和完全闭塞组,比较各组CCO差值,分析以钙化近远端CCO差值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结果完全闭塞组CCO差值高于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P<0.001);重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CCO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CCO差值高于轻度狭窄组(P<0.001)。以钙化近远侧CCO差值0.0869作为诊断界点,其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67%、75.47%、91.39%和48.78%;以0.2070作为诊断界点时,其诊断冠状动脉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4%、79.89%、54.88%和97.35%。结论冠状动脉钙化近远端管腔CCO差值随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以之作为评价指标,可明显提高评估冠状动脉钙化及狭窄程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钙质沉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