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1
1
作者 张立红 彭道勇 +6 位作者 张策 王翠 赵红玲 蔺建文 李迪 许建平 王苏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2-965,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发病4.5h内缺血性脑卒中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32例,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37例,60~79岁组63例,≥80岁组32例。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如...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发病4.5h内缺血性脑卒中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32例,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37例,60~79岁组63例,≥80岁组32例。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如无出血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溶栓后2、24h,7、14d疗效,统计平均有效时间,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3组年龄、心房颤动、缺血性心脏病、吸烟、饮酒、NIHSS>15分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所有患者平均有效时间为7.207d(95%CI:6.169~8.245)。<60岁组平均有效时间为5.303d(95%CI:3.428~7.179),60~79岁组平均有效时间为7.635d(95%CI:6.135~9.134),≥80岁组平均有效时间为8.467d(95%CI:6.331~10.603)。3组有效性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6,P=0.001)。结论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均有效,并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出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心房颤动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几种常见炎症因子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0
2
作者 关敏 白雪梅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急性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病房的肺炎儿童301例,分为重症MPP组(100例)、轻症MPP组(103例)及非MPP组(NMPP组,即除外明显细菌感染,以轻症病毒感染为主,共98例)。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sIL-2R、IL-6、IL-8、IL-10、TNF-α、CRP、PCT的水平变化。结果重症MPP组患儿急性期血清中IL-6、PCT、CRP、IL-8、TNF-α、sIL-2R浓度均高于轻症MPP组、N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中IL-10水平在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IL-6诊断重症MPP的特异性(77.1%)最高,TNF-α的灵敏性(85.0%)最高。重症MPP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的3项炎症指标分别为IL-6、PCT、CRP,IL-6与PCT、IL-6与CRP、PCT与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7、0.361、0.538,P均<0.05)。结论血清中IL-6、PCT、CRP、IL-8、TNF-α、sIL-2R的水平对重症MPP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原文传递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调查中国人群骨密度水平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多中心大样本体检人群调查 被引量:59
3
作者 程晓光 董剩勇 +11 位作者 王亮 冯剑 孙冬茂 章秋 黄际远 温庆祥 胡荣 李娜 王倩倩 马远征 付晓霞 曾强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1-58,共8页
目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调查我国不同地区成年体检人群平均骨密度水平和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方法选取2008—2018年在全国7家三甲医院参加健康体检且年龄在20岁以上的受检者75321人,采用GE Lunar Prodigy或iDXA型号DXA... 目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调查我国不同地区成年体检人群平均骨密度水平和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方法选取2008—2018年在全国7家三甲医院参加健康体检且年龄在20岁以上的受检者75321人,采用GE Lunar Prodigy或iDXA型号DXA扫描仪测量腰椎1~4、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用同一欧洲脊椎体模(ESP)在每台DXA机器上重复扫描10次并分别构建每个中心的回归方程校正骨密度值。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计算峰值骨量,以平均峰值骨量和标准差计算T值。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年龄标准化。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共75321人,其中男性40944人(54.36%),女性34377人(45.64%);总体年龄(51.8±10.9)岁,男性和女性年龄分别为(51.1±10.6)岁和(52.7±11.1)岁。各测量部位平均骨密度值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从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到西南地区呈递减趋势,随着体质指数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P均<0.001)。男性峰值骨密度出现在20~30岁,腰椎1~4、股骨颈和全髋峰值骨密度分别为1.09g/cm^2、0.97g/cm^2和0.97g/cm^2;女性峰值骨密度值出现在35~40岁,腰椎1~4、股骨颈和全髋峰值骨密度分别为1.11g/cm^2、0.84g/cm^2和0.88g/cm^2。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最高的部位男性为股骨颈(4.58%),女性为腰椎1~4(23.38%)。50岁以上人群年龄标准化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男性为6.46%,女性为29.13%。按照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骨质疏松症患者男性10879115例,女性49286542例。结论我国20岁以上体检人群骨密度水平与性别、年龄、地区和体重水平相关。全国5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年龄标准化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6.46%和2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8
4
作者 董玉金 张铁慧 +2 位作者 钟声 任远飞 郑志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为DVT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以 2010年1月至 2013年12 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鲜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534例为研究对象, 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为DVT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以 2010年1月至 2013年12 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鲜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534例为研究对象, 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受伤类型、骨折情况、手术情况及化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 并以 3 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结果 534例创伤骨折患者中DVT总发生率为11.99%。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情况包括男性、年龄≥6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 kg/m2、有吸烟史、缺乏锻炼者DVT的发生率较高;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者DVT的发生率亦高于总体水平。不同受伤类型中坠落伤患者DVT的发生率最高(达45.71%)。不同部位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不同, 股骨干骨折最高(达20.69%)。3处以上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为50.00%, 2处为15.29%, 而单处骨折仅为3.98%。粉碎性骨折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水平。DVT发生率随手术持续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 术中大量输血或全身麻醉患者DVT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A)阳性,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升高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DVT在创伤骨折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 年龄 ≥60岁、BMI ≥25 kg/m2、有吸烟史、坠落伤、股骨干及髋部骨折、3处以上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手术持续时间 ≥2h、术中大量输血、全身麻醉及ACA阳性, D-二聚体、Fib和CRP升高等均与DVT发生相关, 必须引起骨科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及近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世军 岳庆雄 +9 位作者 王苏平 潘晓芳 赵红玲 王琳 庞占琪 董赫 杨健 李亚文 马奔 孙喜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情况。方法:对24例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包括偏头痛15例,其中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双侧皮层及皮层下多发小灶脑梗死3例,不明原因卒中9例,偏头...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情况。方法:对24例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包括偏头痛15例,其中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双侧皮层及皮层下多发小灶脑梗死3例,不明原因卒中9例,偏头痛合并卒中3例]。分别在术后即刻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检查,在术后3天、1个月、3个月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术后第6个月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及头颅电子CT检查。偏头痛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行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结果:共21例成功封堵,3例不明原因卒中患者未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放弃封堵治疗。封堵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提示右向左残余分流分别为7例、4例、3例、3例。封堵术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提示残余分流少量、中量、大量封堵术后即刻分别为8例、1例、0例和6个月分别为1例、1例、1例。所有患者复查头颅电子CT无新发梗死病灶。21例中有15例出现偏头痛,其中14例患者封堵术后6个月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P<0.001)。所有封堵患者无卒中再发。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可预防卒中再发及改善偏头痛症状,但短期内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余右向左分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治疗 多普勒发泡试验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 残余分流
下载PDF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知信行水平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杨玲 梁秀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8期2200-220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知信行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2017年1-12月)43例和对照组(2016年1-12月)42例。...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知信行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2017年1-12月)43例和对照组(2016年1-12月)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下的呼吸功能训练,干预组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指导下的呼吸功能训练。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知信行水平、肺功能、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分别为(13.12 ± 1.24)、(17.65 ± 2.12)、(17.12 ± 2.2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65 ± 1.16)、(15.32 ± 1.62)、(15.23 ± 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9、5.684、4.467,P<0.05);干预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FVC分别为(78.32 ± 6.45)%、(65.78 ± 4.35)%、73.12 ± 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6 ± 7.45)%、(58.70 ± 5.65)%、65.65 ± 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4、6.483、6.045,P<0.05);干预组患者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并发症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 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知信行水平,改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多元化健康教育 呼吸功能训练 知信行
原文传递
应用神经导航结合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韩鹏 李旭琴 +3 位作者 于天元 于军 刘乐 冷晓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导航结合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神经导航结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44例(内镜导航组)...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导航结合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神经导航结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44例(内镜导航组),显微镜手术51例(显微镜组).对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内镜导航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显微镜组[分别为(91.5±6.0)%和(83.7±6.8)%,P<0.001],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4.1±14.0) ml和(224.9 ±32.6)ml]、手术时间[分别为(69.6±13.7) min和(128.2±28.4) min]、住院时长[分别为(12.4±2.8)d和(18.3±2.4)d]、住院费用[分别为(3.86 ±0.96)万元和(5.23±1.12)万元]均少于显微镜组(均P <0.001).随访6个月GOS内镜导航组优于显微镜组(P =0.029).结论 神经内镜结合神经导航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疗效好、预后佳、费用低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糖尿病合并不同阶段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白蛋白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栩晗 李国生 +2 位作者 李欣宇 王冰 高政南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糖尿病合并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HbA1c及糖化白蛋白(GA)反应血糖控制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及CKD 2、3及4-5期患者,各20例,行血常规、肝肾功能、HbA1c、GA、72hC...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糖尿病合并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HbA1c及糖化白蛋白(GA)反应血糖控制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及CKD 2、3及4-5期患者,各20例,行血常规、肝肾功能、HbA1c、GA、72hCGMS及每日7次指尖血糖检测(SMBG),采用Pearson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CGMS的平均血糖浓度和HbA1c和GA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及CKD2、CKD3组HbA1c(r=0.452、0.512、0.642)和GA(r=0.499、0.507、0.512)均与CGMS的平均血糖浓度相关(P〈0.05),CKD4-5组HbA1c与CGMS无相关性(r=0.358,P=0.121)。在无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CKD4-5组GA与CGMS相关(r=0.463,P〈0.05)。CKD4-5组实测的HbA1c比根据CGMS计算出的HbA1c值低[(6.7±1.0)%vs(7.4±0.6)%,P〈0.05]。结论HbA1c低估CKD4-5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无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GA能更准确地反映CKD4和5期患者的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白蛋白
原文传递
卡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宁 高政南 +1 位作者 李欣宇 谷晓岚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的86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的86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卡格列净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卡格列净组患者在原胰岛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卡格列净口服,对照组联合二甲双胍口服,两组均治疗2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体质指数(BMI)、血糖达标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每日胰岛素用量和BM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卡格列净组FPG、2 h PG和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格列净组血糖达标率为72.1%,高于对照组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卡格列净组BMI水平和每日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卡格列净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提高血糖达标率,降低患者BMI和胰岛素用量,但可能会增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格列净 糖尿病 2型 肥胖 胰岛素
原文传递
表现为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培 李迪 李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27-731,共5页
临床上表现为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不少见,然而对该部分患者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治疗原则。文中对表现为低NIHSS评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治... 临床上表现为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不少见,然而对该部分患者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治疗原则。文中对表现为低NIHSS评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治疗进展、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及目前治疗上的困惑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对其的认识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药物治疗 血管内治疗
原文传递
PBL+CBL+TBL联合SP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患沟通执业技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君 修子冉 +3 位作者 张金小 王国文 王晓丽 邓根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PBL+CBL+TBL联合SP"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患沟通执业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在医院住培的2017级大连医科大学并轨研究生54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CBL+TBL联合S... 目的探讨"PBL+CBL+TBL联合SP"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患沟通执业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在医院住培的2017级大连医科大学并轨研究生54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CBL+TBL联合SP"教学法,通过SEGUE技能评价表、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评估分析。结果2组学员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但用SEGUE量表对2组学员医患沟通技能进行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试验组学员均高于对照组学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CBL+TBL联合SP"教学法能提高住培学员医患沟通执业技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培学员 医患沟通 PBL CBL TBL SP
下载PDF
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6
12
作者 董玉金 张铁慧 +1 位作者 钟声 任远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826-83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3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21~5... 目的:探讨应用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3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21~50岁,平均35.5岁;均为足踝背侧合并足底皮肤缺损,创面均伴有肌腱、骨或内固定外露,缺损面积12 cm×10 cm^20 cm×15 cm。采用超声多普勒确定皮瓣穿支血管部位,并以此为中心,根据缺损创面的形状及大小,设计携带股前外侧皮神经皮瓣,切取该皮瓣,保留大部分阔筋膜,游离皮瓣至仅血管蒂相连时,修薄皮瓣,从外周至血管皮支穿出点附近按次序阶梯样修剪并削除皮下脂肪,皮瓣四周皮下脂肪可完全削去,仅保留真皮层,穿出点周围1.0~2.0 cm组织不予修剪;观察皮瓣血供,防止穿支血管损伤,皮瓣修薄后,形成分叶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创面。结果3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血管危象,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在术后第5天出现皮瓣远端约1.5 cm×1.0 cm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无臃肿,肤色接近正常皮肤,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3.0~5.0 mm,足踝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分为55~100分,平均90分,其中优22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达97%(31/32)。结论带神经削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可用于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皮瓣可存活,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佳鑫 许卫兵 +1 位作者 杨东方 张贵齐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25-429,共5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对于严重的或逐渐加重的神经损伤、持续性疼痛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开放性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式,但其较大的医源性创伤对肌肉和韧带等解剖组织产生负面影响[1]。脊... 腰椎退行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对于严重的或逐渐加重的神经损伤、持续性疼痛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开放性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式,但其较大的医源性创伤对肌肉和韧带等解剖组织产生负面影响[1]。脊柱内窥镜技术是治疗腰椎疾病新的技术手段。主流脊柱内窥镜手术大多通过一个通道进行,2016年,Hwa等[2]开展了一种将脊柱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分别通过2个相对独立的通道进行操作的技术,即双通道下脊柱内窥镜手术(UBE/BESS)技术。该技术具有内窥镜及器械可操作角度大、可使用常规手术器械、镜下视野清晰及对椎旁肌肉损伤小等优点。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UBE/BESS技术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综述文献
下载PDF
TCD发泡试验对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筛查及封堵治疗后评价的意义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红玲 李世军 +4 位作者 王苏平 岳庆雄 解丽丽 李福荣 孙喜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观察TCD发泡试验(c-TCD)对偏头痛患者筛查卵圆孔未闭(PFO)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方法偏头痛患者126例,男45例,女81例,平均年龄42.3±3.6岁,其中先兆偏头痛(MA)78例,非先兆偏头痛(MO)48例。所有患者均行c-TCD、食道超声心动... 目的观察TCD发泡试验(c-TCD)对偏头痛患者筛查卵圆孔未闭(PFO)的价值及封堵PFO后的疗效。方法偏头痛患者126例,男45例,女81例,平均年龄42.3±3.6岁,其中先兆偏头痛(MA)78例,非先兆偏头痛(MO)48例。所有患者均行c-TCD、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及头部CT检查。对诊断为卵圆孔未闭且同意封堵治疗的患者进行经皮穿刺介入封堵治疗,并在封堵术后1m、3m行c-TCD及常规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在术后6m行TTE联合TCD声学造影及头部CT检查。结果 126例偏头痛患者中,46例(36.5%)c-TCD提示心脏存在右向左分流且TEE证实存在卵圆孔未闭,其中MA 32例,MO 14例;12例(MA 8例,MO 4例)接受介入封堵治疗,其中10例封堵术后偏头痛症状消失,2例封堵术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4例封堵术后3m内c-TCD提示存在右向左分流,较术前明显减少,其中2例仅在Valsalva动作后出现。封堵术后6m c-TCD联合TTE声学造影检查,2例(均为术后3m常规c-TCD阳性)患者仍存在右向左分流,所有头部CT无新发梗死病灶。结论 c-TCD对PFO的筛查及介入封堵术后随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介入封堵治疗可明显改善合并PFO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封堵治疗6m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余右向左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 经胸超声心动图 介入封堵治疗
下载PDF
李克特量表计分法在儿童锥形束CT检查前心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淑艳 连世东 栾丹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9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锥形束CT(CBCT)检查中,通过李克特量表评价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检查首次成功率、图像伪影及检查时长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行CBCT检查的98例0~6岁患儿,在检查前对其活泼度、适应性、注意力、情绪、性别、年龄、家长态度7个... 目的探讨婴幼儿锥形束CT(CBCT)检查中,通过李克特量表评价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检查首次成功率、图像伪影及检查时长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行CBCT检查的98例0~6岁患儿,在检查前对其活泼度、适应性、注意力、情绪、性别、年龄、家长态度7个方面进行赋分,并计算其总评分,以其总评分作为检验变量,以首次检查成功率、图像伪影及检查时长是否超过2 min作为状态变量,利用SPSS 16.0做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性、最大约登指数及其所对应的诊断(评判)临界值。结果首次检查成功率为78.6%(77/98),其AUC为0.949±0.025,显著性P<0.05,最大约登指数为0.766,所对应的诊断(评判)临界值为15;无伪影率为67.3%(66/98),其AUC为0.873±0.038,显著性P<0.05,最大约登指数为0.549,所对应的诊断(评判)临界值为15;检查时长在2 min内的比例为80.6%(79/98),其AUC为0.854±0.039,显著性P<0.05,最大约登指数为0.614,所对应的诊断(评判)临界值为14。结论基于托马斯儿童气质分析理论的李克特量表计分法在儿童锥形束CT检查前心理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总评分≥14分的患儿,应当在检查前进行镇静或心理疏导,以期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降低图像的伪影出现率,进一步避免增加患儿所受辐射及影响检查流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气质 李克特量表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对于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宇津 王梓 +3 位作者 尹梦虹 李莉 唐晓男 齐志明 《中国康复》 2019年第7期347-350,共4页
目的:观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的临床效果。方法:此项研究选取肩袖损伤诊断明确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共计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术后0~12周分3个... 目的:观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的临床效果。方法:此项研究选取肩袖损伤诊断明确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共计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术后0~12周分3个阶段行制动康复训练、保护康复训练、增强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采用被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增加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3周、6周及12周采用UCLASS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和ROM评分评估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周、6周及12周,2组分别与组内术前比较,UCLASS、constant及RO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3周、6周及12周,2组各评分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早期提供规律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另外在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肩袖损伤 肩袖修补术后 功能恢复 疼痛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20
17
作者 董玉金 张铁慧 徐连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类型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SPBRA)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不同类型SPBRA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8例46指,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7~54(38.5± 15.5)岁.指端缺损面积1.5 ...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类型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SPBRA)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不同类型SPBRA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8例46指,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7~54(38.5± 15.5)岁.指端缺损面积1.5 cm×3.5 cm^2.5 cm×5.5 cm.其中双侧游离SPBRA穿支皮瓣修复8例;13指携带掌长肌腱修复;30指皮瓣携带桡神经浅支分支,16指皮瓣未携带神经.皮瓣面积1.6 cm×4.0 cm^2.8 cm×6.0 cm,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对38例进行随访,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随访时进行皮瓣各项评价指标的测量及记录,并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及手指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38例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均成活.有1例皮瓣远端约有0.5 cm×0.3 cm浅表坏死,经换药后逐渐愈合.随访6~24(14.5±8.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无臃肿,肤色接近正常皮肤,感觉功能恢复良好,TPD为5.0~8.5 mm,手指关节活动均良好.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参照《手外科手术学》的皮瓣综合评定标准进行皮瓣综合评价,结果为优42例(91.30%),良3例(6.52%),可1例(2.17%),优良率为97.83%.结论 应用不同类型的游离SPBRA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可以一期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及肌腱缺损,简便易行,皮瓣成活满意,手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穿支皮瓣 指端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胡宇童 付豪 +2 位作者 杨东方 王鑫 许卫兵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1期3281-3287,共7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行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ULBD)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通过PLIF和UBE-ULBD治疗的64例重度腰椎管狭...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行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ULBD)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通过PLIF和UBE-ULBD治疗的64例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UBE组和PLIF组。UBE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9.8±6.8)岁;PLIF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69.3±6.3)岁。记录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是否输血、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手术成本情况。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 d、1个月、6个月和1年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和术后6个月MRI下硬膜囊横截面积(DSCA)及Schizas标准分级。结果UBE组手术时间为(69.2±8.0)min,低于PLIF组的(139.0±15.3)min(P<0.05);UBE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为(19.5±5.6)和(15.0±10.8)ml,低于PILF组的(212.4±34.1)和(169.6±43.8)ml(均P<0.05);UBE组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为(1.8±0.7)和(3.0±0.9)d,低于PLIF组的(4.5±1.4)和(7.1±1.7)d(均P<0.05);UBE组手术费用也低于PLIF组[人民币(1.84±0.10)万元比(3.39±0.24)万元,P<0.05],且UBE组无输血病例;UBE组2例发生硬膜囊破裂,PLIF组3例出现硬膜囊破裂、1例神经根损伤和1例感染。UBE组术后的腰疼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而PLIF组术后1 d腰疼VAS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但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UBE组术后1 d腰疼VAS评分和术后1个月ODI优于PLIF组(均P<0.05),而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腰疼VAS评分和术后6个月和1年的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DSCA均较术前扩大(均P<0.05),PLIF组术后DSCA较UBE组更大(P<0.05);Schizas标准分级上,UBE组术后25例恢复至A级,5例至B级,PLIF组术后30例恢复至A级,4例恢复至B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重度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 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43例肿瘤大小与超声图像特点关联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姜雪 黄学忠 +2 位作者 祖国 姜力群 郭文斌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提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本研究对比分析≤5mm与>5mm PTMC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5mm与>5mm PTMC的超声图像特点的差异,从而指导临床医生针对不... 目的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提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本研究对比分析≤5mm与>5mm PTMC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5mm与>5mm PTMC的超声图像特点的差异,从而指导临床医生针对不同大小PTMC制定不同的超声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015-01-01-2017-12-31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行甲状腺癌根治术,且术前均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术后病理确诊为PTMC的患者143例,其中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患者32例,阳性26例。将全部143例患者根据病灶最大径,分为小病灶组(直径≤5mm)及大病灶组(直径>5mm且≤10mm)2组,其中小病灶组72例,大病灶组71例。对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多发病灶例数、病灶位置进行分析,对甲状腺背景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进行鉴别,对2组患者的甲状腺超声表现进行记录、总结,包括病灶回声、边界、形态、微钙化、后方回声情况、血流情况、纵横比情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析上述表现在2组中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区别两种大小PTMC有关联的参数。结果 2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病灶的超声图像特点中,在微钙化比例(47.2%vs 71.8%,χ~2=8.980,P=0.003)、后方回声衰减比例(11.1%vs 26.8%,χ~2=5.716,P=0.017)、纵横比≥1的比例(45.8%vs 29.6%,χ~2=4.019,P=0.045)及有淋巴结转移比例(20.8%vs 43.7%,χ~2=8.538,P=0.003)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方面,包括低回声比例(90.3%vs 85.9%,χ~2=1.805,P=0.406)、边界不清比例(66.7%vs 70.4%,χ~2=0.234,P=0.629)、形态不规则比例(80.6%vs 76.1%,χ~2=0.426,P=0.514)及有血流比例(41.7%vs 56.3%,χ~2=3.079,P=0.0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钙化、淋巴结转移与PTMC>5mm有较高关联度,其OR分别为2.418(95%CI为1.107~5.278)和3.422(95%CI为1.554~7.538),均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诊断 ≤5 MM >5 MM
原文传递
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对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孙志贤 曲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14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对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次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单纯思维导图组)和观察组2(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组)各30例。比较...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对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次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单纯思维导图组)和观察组2(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组)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分别为(137.23±8.42)、(144.97±6.43)、(148.20±6.04)分,3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9.21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和观察组2、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97、-5.796、-2.008,均P<0.05)。3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6.50±12.47)、(84.17±10.67)、(90.87±8.54)分,3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3.590,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对照组和观察组2、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2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559、-5.208、-2.685,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微信平台,可提高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思维导图 自我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