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蝶窦和筛窦关系的螺旋CT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姚艺文 翟立杰 +1 位作者 张青 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筛窦和蝶窦间的解剖关系和类型,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相关的诊疗数据。[方法]对100例行椎动脉造影增强的病人鼻窦区进行CT水平位扫描,并利用工作站三维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给蝶窦筛窦进一步分型,观察两者的比邻关系。[结果... [目的]观察筛窦和蝶窦间的解剖关系和类型,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相关的诊疗数据。[方法]对100例行椎动脉造影增强的病人鼻窦区进行CT水平位扫描,并利用工作站三维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给蝶窦筛窦进一步分型,观察两者的比邻关系。[结果]根据筛窦与蝶窦的关系,将筛窦分为蝶前型131例(65.5%)、蝶上型69例(34.5%);根据气化程度,将蝶窦分为未发育型(0%)、甲介型(0%)、鞍前型(7%)、半鞍型(25%)、全鞍型(20%)、枕鞍型(48%)。[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可对蝶筛毗邻关系及蝶窦筛窦的发育情况作出准确合理的术前评估,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窦 筛窦 螺旋CT
下载PDF
16排多层螺旋CT对国人后筛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姚艺文 翟立杰 +2 位作者 伍建林 张青 隋鸿锦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国人后筛解剖特征的研究价值,为鼻内镜相关手术提供影像解剖依据。方法:对100例行椎动脉造影者进行头部螺旋CT横轴位扫描,通过多平面重组获得冠、矢状面图像,对后筛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根据后筛与蝶窦的相邻关...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国人后筛解剖特征的研究价值,为鼻内镜相关手术提供影像解剖依据。方法:对100例行椎动脉造影者进行头部螺旋CT横轴位扫描,通过多平面重组获得冠、矢状面图像,对后筛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根据后筛与蝶窦的相邻关系,将后筛分为蝶前型后筛和蝶上型后筛;根据后筛与视神经管的毗邻位置关系分为管前型、半管相邻型和全管相邻型;根据后筛内视神经管突出程度,即筛窦气房占视神经管全程的比例,以10%和50%为界,将两者关系分为压迹型、半管型和管型。视神经结节发生率为2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对筛窦及毗邻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对临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视神经管及周围鼻窦的影像解剖学测量
3
作者 姚艺文 翟立杰 +1 位作者 张青 隋鸿锦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中国人视神经管区解剖特征的研究价值,为鼻内窥镜下手术提供相应数据。方法对100例椎动脉造影的患者行头部螺旋CT水平位扫描,通过多平面重建,对视神经管及相关结构进行测量。结果(1)前鼻棘到蝶窦前壁最近距离...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中国人视神经管区解剖特征的研究价值,为鼻内窥镜下手术提供相应数据。方法对100例椎动脉造影的患者行头部螺旋CT水平位扫描,通过多平面重建,对视神经管及相关结构进行测量。结果(1)前鼻棘到蝶窦前壁最近距离,男(56.69±3.34)mm,女(54.09±4.31)mm。前鼻棘到垂体窝最近距离,男(75.19±3.13)mm,女(71.55±3.19)mm。(2)前鼻棘到视神经管眶口的距离,男(71.08±3.94)mm,女(67.53±3.63)mm;该平面与鼻底平面所成上仰角(38.64±4.80)°;该平面与蝶窦窦底平面所成上仰角(59.63±8.84)°;该平面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左(12.04±1.21)°,右(12.20±1.29)°。(3)蝶嘴到视神经眶口连线的距离,左(22.05±0.26)mm,右(22.05±0.25)mm;蝶嘴到视神经眶口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39.50±0.59)°。(4)蝶嘴到颈内动脉隆突最突点距离,左侧(19.65±0.26)mm,右侧(20.07±0.24)mm。蝶嘴到颈内动脉隆突最突点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30.32±0.52)°。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对视神经管区精细解剖结构做出准确的观测;能对蝶筛区病变的确诊及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中国人的嗅沟及其邻近结构的影像解剖研究
4
作者 姚艺文 翟立杰 +2 位作者 张青 于胜波 隋鸿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4-618,共5页
目的对于复杂颅前窝的理解对于鼻内镜手术至关重要,在CT三维重建的图像中对嗅沟及邻近结构数据进行测量,应用动态的解剖学的观测有利于医师做出术前精细的手术计划以避免对前颅底的损伤。方法 100例成年人的鼻窦图像在EBW2.0工作站上应... 目的对于复杂颅前窝的理解对于鼻内镜手术至关重要,在CT三维重建的图像中对嗅沟及邻近结构数据进行测量,应用动态的解剖学的观测有利于医师做出术前精细的手术计划以避免对前颅底的损伤。方法 100例成年人的鼻窦图像在EBW2.0工作站上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在嗅沟最前端的冠状面对两侧筛板深度及其邻近结构的数据进行测量,邻近结构包括嗅沟的侧板的高度,筛板与同侧眶纸样板的距离,中鼻甲的高度,眼眶的高度,筛板与鼻底的高度。结果嗅沟被划分为有别于KEROS分型的3型:平台型(60%),斜坡型(17%)和混合型(23%)。其中平台型嗅沟的侧板的高度为右侧(5.03±0.17)mm,左侧(5.39±0.19)mm;混合型其高度为右侧(2.79±0.49)mm, 左侧(4.72±0.49)mm,两型对比左右两侧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筛板与同侧眶纸样板的水平距离和筛板与鼻底的垂直距离在平台型和混合型嗅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该数据在男女性别方面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类型的嗅沟存在不同的特点,在进行鼻内镜手术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沟 解剖学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