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底动脉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卢云 张奎启 王福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观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变异与后 8对脑神经的关系。 [方法 ]35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头颈标本用 3种不同的方法取出脑干 ,观测椎动脉颅内段 (V4 )和基底动脉 (BA)的行程、管径、重要分支、变异和与后 8对... [目的 ]观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变异与后 8对脑神经的关系。 [方法 ]35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头颈标本用 3种不同的方法取出脑干 ,观测椎动脉颅内段 (V4 )和基底动脉 (BA)的行程、管径、重要分支、变异和与后 8对脑神经根的关系。 [结果 ]左右VA粗细明显不同 (直径相差 1 .0 0mm以上 ) 1 1例 ,VA弯曲移位 6例 ,移位的椎动脉可压迫 7~ 1 1对脑神经。大脑后动脉 (PCA)为BA的终支 ,左右PCA近端有时粗细不等。细的一侧有粗大的后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左右有明显差别的 5例。 [结论 ]VA和BA主要分支的变异在影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解剖学 脑神经 脑干 变异
下载PDF
眼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研究眼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为眼科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3例成人头颅标本眼动脉进行解剖。结果 667%的眼动脉起自颈内动脉,333%的眼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脑膜中动脉并相互吻合。其主要分支包括睫状后动脉、视网膜中央... 目的 研究眼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为眼科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3例成人头颅标本眼动脉进行解剖。结果 667%的眼动脉起自颈内动脉,333%的眼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脑膜中动脉并相互吻合。其主要分支包括睫状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泪腺动脉等。结论 眼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和脑膜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全部来自颈内动脉,表明视网膜的血供与颅内血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解剖学 起始 走行 分支
下载PDF
迷路动脉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奎启 王福 +2 位作者 张元鑫 李牧 史晓芳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观测迷路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它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之间的关系。方法 解剖和观测了 4 9侧脑干、桥小脑角和内耳道标本 ,记录迷路动脉的起始、行程、管径。结果 迷路动脉83 6 % (41/49)起于小脑下前动脉 ,12 3% (6 /49)起于基... 目的 观测迷路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它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之间的关系。方法 解剖和观测了 4 9侧脑干、桥小脑角和内耳道标本 ,记录迷路动脉的起始、行程、管径。结果 迷路动脉83 6 % (41/49)起于小脑下前动脉 ,12 3% (6 /49)起于基底动脉 ,4 1% (2 /49)起于小脑下后动脉。迷路动脉的平均 ( x±s)管径为 (0 18± 0 0 5 )mm。迷路动脉 5 5 1%为 1条 ,4 0 8%为 2条 ,4 1%为 3条。在桥小脑角和内耳门处 ,面神经位于前下 ,前庭蜗神经位于后上 ;在内耳道底 ,面神经位于上方 ,蜗神经位于前方、前庭神经位于后方 ;迷路动脉多位于第Ⅶ、Ⅷ脑神经之间。结论 迷路动脉主要起于小脑下前动脉 ,行于第Ⅶ、Ⅷ脑神经之间 ,是供应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耳蜗与前庭器的主要动脉。桥小脑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 动脉 局部解剖学 脑桥
下载PDF
软腭动脉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程宁新 张奎启 宋儒耀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 为在修复腭裂时正确地设计和切取腭部组织瓣 ,保证其存活和肌肉恢复功能 ,对软腭血供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方法 对 14例头颈标本做了腭部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10例胎儿标本做了造影 ,6例胎儿头标本做了组织学连续切片观察。结果 证... 目的 为在修复腭裂时正确地设计和切取腭部组织瓣 ,保证其存活和肌肉恢复功能 ,对软腭血供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方法 对 14例头颈标本做了腭部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10例胎儿标本做了造影 ,6例胎儿头标本做了组织学连续切片观察。结果 证实软腭血供具有多源性 ,主要来源于腭升动脉。该动脉前、后支均是肌粘膜穿支血管。供应软腭的其他动脉均为直接粘膜支 ,包括腭小动脉、咽升动脉腭支和扁桃体动脉。供应软腭的血管在粘膜下及肌筋膜层形成丰富的相互吻合的血管网。腭裂时 ,腭升动脉腭支随腭帆提肌向前外移位。结论 保护好腭部动脉 ,特别是腭升动脉在软腭内的分支 ,对腭裂手术的设计、伤口愈合及术后功能的恢复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腭 局部解剖 动脉血供 腭裂 修复
原文传递
展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1 位作者 张元鑫 陈洪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展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选取18例脑干,观测展神经根池段的滋养动脉来源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从展神经根腹面跨过的有小脑下前动脉、脑桥下外侧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迷路动脉、小脑下后和小脑... 目的:研究展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选取18例脑干,观测展神经根池段的滋养动脉来源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从展神经根腹面跨过的有小脑下前动脉、脑桥下外侧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迷路动脉、小脑下后和小脑下前动脉总干、椎动脉;从展神经背面跨过的血管有小脑下前动脉、脑桥下外侧动脉等。展神经的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前外侧穿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和脑桥下外侧动脉。接触和压迫展神经根的血管主要是小脑下前动脉和移位的基底动脉或椎动脉,占16.7%。结论:展神经的滋养动脉损伤和血管压迫可导致展神经麻痹,了解展神经的动脉供应及其邻近血管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神经根 动脉供应 解剖 神经血管关系
下载PDF
椎动脉沟环2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云 张奎启 +1 位作者 王福 鞠成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收集并研究椎动脉沟环。 [方法 ]在动脉注入红色乳胶的 1 6例头颈标本上 ,解剖观测32条椎动脉的 2、3段。 [结果 ]发现两例椎动脉第 3段穿寰椎椎动脉沟环。 [结论
关键词 椎动脉 椎动脉沟环 解剖
下载PDF
颈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元鑫 王福 +2 位作者 卢云 鞠成林 张奎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5,i006,共3页
关键词 颈神经根 诊断 压迫 应用解剖 神经病理 椎间孔 根型颈椎病 综合症 表现 缺乏
下载PDF
三叉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1 位作者 仲维剑 李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根的动脉供应。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 1 6例 (3 2侧 )灌注红色乳胶的三叉神经根血管标本。结果 :三叉神经根的动脉主要来源于基底动脉的脑桥支和颈内动脉的分支。结论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根 三叉动脉 脑神经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陈洪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8,i005,共4页
目的 :研究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方法 :选取成人头颅标本 ,红色乳胶灌注 ,福尔马林固定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 :动眼神经池段腹面的接触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 (10 0 % )和脑桥后外动脉 (42 .9% ) ;背面主要为大脑后... 目的 :研究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方法 :选取成人头颅标本 ,红色乳胶灌注 ,福尔马林固定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 :动眼神经池段腹面的接触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 (10 0 % )和脑桥后外动脉 (42 .9% ) ;背面主要为大脑后动脉(10 0 % )、后交通动脉 (14 .8% )、四叠体动脉 (10 0 % )、副四叠体动脉 (10 .7% )和脉络膜后动脉 (10 .7% )。动眼神经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底动脉环的后内侧动脉组。穿入动眼神经根的血管主要为四叠体动脉和副四叠体动脉 (14 .3% )。结论 :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复杂 ,该区周围血管的压迫及周围血管的血管瘤可以造成临床眼肌麻痹和相应的中枢神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 周围血管 大脑后动脉 体动 头颅 交通动脉 脉络膜 福尔马林 症状 滋养
下载PDF
ERK介导幽门螺杆菌HSP60感染胃上皮细胞的IL-8分泌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莹 魏晓晴 +2 位作者 吕广艳 高颖 金海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6期3053-3055,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H.pylori-HSP60)感染胃上皮细胞后ERK与白介素-8(IL-8)分泌的关系。方法:利用ELISA技术,对活菌(IntactH.pylori)、死菌(Heat-killedH.pylori)及H.pylori-HSP60刺激胃上皮细胞KATOⅢ的IL-8蛋白分泌水平...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H.pylori-HSP60)感染胃上皮细胞后ERK与白介素-8(IL-8)分泌的关系。方法:利用ELISA技术,对活菌(IntactH.pylori)、死菌(Heat-killedH.pylori)及H.pylori-HSP60刺激胃上皮细胞KATOⅢ的IL-8蛋白分泌水平进行分析,观察IL-8随以上抗原浓度梯度的变化及ERK抑制剂PD98059对其分泌量的影响;利用Westernblot技术,观察KATOⅢ细胞中磷酸化ERK随IntactH.pylori、Heat-killedH.pylori及H.pylori-HSP60刺激时间的变化状况。结果:IL-8的分泌随着IntactH.pylori、Heat-killedH.pylori及H.pylori-HSP60刺激浓度的升高而增高;H.pylori刺激KATOⅢ细胞1h后ERK开始表达,其中IntactH.pylori在9h时表达达到高峰,Heat-killedH.pylori在24h时达到高峰,而H.pylori-HSP60刺激KATOⅢ细胞6h后ERK开始表达,9h时达到高峰;PD98059抑制了H.pylori-HSP60诱导的IL-8的分泌。结论:ERK介导了H.pylori-HSP60感染的胃上皮细胞的IL-8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ylori—HSP60 ERK 胃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7和c-my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翔 朱恩新 +3 位作者 肖晶 刘婷姣 曲虹 苏颖颖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9-232,353,共5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c-my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分别检测MMP-7和c-myc在4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5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MMP-7和c-my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c-my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分别检测MMP-7和c-myc在4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5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MMP-7和c-my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7%和77.6%。2)在不同病理分级、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7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不同病理分级和有无淋巴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yc阳性表达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7和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7和c-my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中,其高表达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7 C-MYC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的微循环床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研究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内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方法:20只家兔血管灌流固定,墨汁灌注血管,显微解剖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通过透明和切片观察神经根内血管的分布形态。结果: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分为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 目的:研究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内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方法:20只家兔血管灌流固定,墨汁灌注血管,显微解剖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通过透明和切片观察神经根内血管的分布形态。结果: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分为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微血管。神经外膜血管沿神经根径向走行,沿途再发侧支斜行或横行入神经束之间,顺神经根束分布,并发侧支进入神经内膜;半月结内微血管围绕神经节细胞分布;三叉神经根内的微血管配布不均,其近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少,远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多。结论:三叉神经根内微循环血量调节主要依赖神经外膜和束膜的微动脉。三叉神经根微循环可能在三叉神经痛中扮演重要作用,神经根在受到压迫后,可造成神经根微循环障碍,进而可能引发神经纤维脱髓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根 微循环 解剖
下载PDF
DEC205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晓晴 吕广艳 +2 位作者 金海威 崔颖 赵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3692-3695,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胃黏膜与DEC205的关系.方法:对13名H.pylori感染阳性患者的胃黏膜进行内窥镜活检,以及对这13例中7例被根除H.pylori的患者的胃黏膜进行二次内窥镜活检,活检标本行冰冻组织切片...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胃黏膜与DEC205的关系.方法:对13名H.pylori感染阳性患者的胃黏膜进行内窥镜活检,以及对这13例中7例被根除H.pylori的患者的胃黏膜进行二次内窥镜活检,活检标本行冰冻组织切片后,分别进行DEC205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进行DEC205抗体和CD14抗体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对比除菌成功H.pylori阴性的患者,H.pylori阳性患者胃小凹处的胃黏膜上皮细胞间DEC205的表达明显增多.胃黏膜中,DEC205与CD14表达在同一个位置,而且DEC205与CD14的表达在H.pylori感染胃黏膜中明显高于除菌成功的H.pylori阴性的患者.结论:胞吞受体DEC205在H.pylori感染的胃黏膜巨噬细胞中呈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DEC205 胃黏膜
下载PDF
DEC205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14
作者 魏晓晴 吕广艳 +2 位作者 金海威 崔颖 赵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1期4033-4035,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其热休克蛋白60(H.pylori-HSP60)感染与胃上皮细胞表面DEC205受体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pylori、H.pylori-HSP60及E.coli LPS刺激胃上皮细胞KATOⅢ,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KATOⅢ细胞表面DEC205蛋白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其热休克蛋白60(H.pylori-HSP60)感染与胃上皮细胞表面DEC205受体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pylori、H.pylori-HSP60及E.coli LPS刺激胃上皮细胞KATOⅢ,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KATOⅢ细胞表面DEC205蛋白的表达变化,再利用RT-PCR技术,观察细胞中DEC205mRNA对上述抗原刺激后的变化。结果:H.pylori、H.pylori-HSP60及E.coli LPS的刺激明显引起细胞表面DEC205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内DEC205 mRNA的产生。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上皮细胞表面的胞吞受体DEC205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YLORI DEC205 胃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GDNF在治疗颌面部痛的应用前景
15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GDN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面部痛 神经元存活 治疗 胶质瘤细胞系 转化生长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