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lat铸造陶瓷包埋料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叶志坚
赵云凤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3年第1期18-20,47,共4页
本文介绍了Plat铸造陶瓷专用包埋料的组成成分及有关物理性能,用此包埋料制作铸造陶瓷全冠,考察了铸造陶瓷冠修复体的适合性。结果指出:全冠粘固后边缘浮出量,代型涂隙料组为54/μm,未涂隙料组为269μm。说明用此包埋料,辅以隙料技术,...
本文介绍了Plat铸造陶瓷专用包埋料的组成成分及有关物理性能,用此包埋料制作铸造陶瓷全冠,考察了铸造陶瓷冠修复体的适合性。结果指出:全冠粘固后边缘浮出量,代型涂隙料组为54/μm,未涂隙料组为269μm。说明用此包埋料,辅以隙料技术,可获得适合性优良、可被临床应用的Plat铸造陶瓷修复体。并推导出所需隙料厚度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陶瓷
包埋料
代型隙料
适合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颌面联合切除3例报告
2
作者
朱崇垠
万天源
+4 位作者
夏阳
谢文杨
朱国威
徐锋
陈仁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24-28,共5页
本文介绍了3例采用颅颌面联合切除成功的报告。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近期效果满意。并对其手术指征;先颅外后颅内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失血;防止感染等并发症以及眶颌缺损区复体修复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颅颌面
颧骨中心性血管瘤
纤维肉瘤
髁状突软骨肉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lat铸造陶瓷修复体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叶志坚
赵云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7-88,共2页
铸造陶瓷是80年代初期诞生的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材料,用其制作修复体具有其它材料不能替代的优良性能,能满足功能、美观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从它诞生之日就受到各国口腔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继美国之后,有日本、德国开发成功此种材料...
铸造陶瓷是80年代初期诞生的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材料,用其制作修复体具有其它材料不能替代的优良性能,能满足功能、美观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从它诞生之日就受到各国口腔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继美国之后,有日本、德国开发成功此种材料。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光电研究所共同研制出Plat铸造陶瓷材料,现将Plat铸造陶瓷修复体的制作工艺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
口腔修复材料
口腔医学
华西医科大学
包埋料
代型
铸道
生物相容性
理化性能
制作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牙周网状金属翼嵌吊义龈夹板比较光弹性应力分析
4
作者
张喆
高春
+3 位作者
林侠
王喜闻
于万年
徐慕云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5-17,共3页
为了检验作者设计的牙周网状金属翼嵌吊义龈夹板对(牙合)力的传导及分布情况,我们把这种夹板与金属连冠夹板作了比较光弹应力分析。光弹实验方法是将透明的光学各向同性材料(环氧树脂制成相似模型,在载荷的作用下。
关键词
牙周金属夹板
光弹应力分析
原文传递
疣状黄瘤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贲呈瑞
刘桂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49,T001,共4页
作者总结了8例疣状黄瘤的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了分析。本病的组织学特征是病变部上皮高度增生,上皮钉突间结缔组织乳头高凸并含有大量的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泡沫样细胞对组...
作者总结了8例疣状黄瘤的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了分析。本病的组织学特征是病变部上皮高度增生,上皮钉突间结缔组织乳头高凸并含有大量的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泡沫样细胞对组织细胞性酶标记物呈阴性反应,作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含大量脂质的退行性吞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疣状黄瘤
口腔粘膜
原文传递
新型镀层钕铁硼永磁体关闭前牙间隙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郝大国
孙燕
王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Nd_2—Fe_(14)—B)1983年问世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口腔正畸界的极力关注,很多学者用该材料做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Vardimon(1985)将该材料用于活动矫治器,作快速腭扩张。并与Graber,Verrsion 和 Voss ...
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Nd_2—Fe_(14)—B)1983年问世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口腔正畸界的极力关注,很多学者用该材料做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Vardimon(1985)将该材料用于活动矫治器,作快速腭扩张。并与Graber,Verrsion 和 Voss 等用猴作实验,进行生物毒性、组织耐受性、牙移动速度和矫治后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
永磁体
前牙间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腭部动脉供应的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奎启
韩辉
程宁新
《大连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文用160侧不同年龄的头部标本,做解剖观测和腭部动脉造影,研究了正常人腭部的动脉供应。发现腭部有六对动脉供应。腭升动脉腭支循腭帆提肌降至软腭,是供应软腭的主要动脉。咽升动脉腭支不是循咽腭肌至软腭,而是从颅底发出,沿腭帆提肌...
本文用160侧不同年龄的头部标本,做解剖观测和腭部动脉造影,研究了正常人腭部的动脉供应。发现腭部有六对动脉供应。腭升动脉腭支循腭帆提肌降至软腭,是供应软腭的主要动脉。咽升动脉腭支不是循咽腭肌至软腭,而是从颅底发出,沿腭帆提肌后内侧降至软腭鼻腔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
动脉供应
原文传递
正常人和唇腭裂者上唇和腭的动脉供应
8
作者
张奎启
尹晓青
+2 位作者
韩辉
林丽
王治熙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用50例正常人和10例唇腭裂头颈标本,做动脉照影和解剖观测。发现唇裂者的上唇动脉沿唇红缘和裂缘走行,终止于鼻翼基部(患侧)和鼻小柱基部(健侧)。双侧完全唇裂的人中部和切牙骨的动脉来自鼻中隔后动脉,筛前动脉,鼻翼动脉或鼻外侧动脉。...
用50例正常人和10例唇腭裂头颈标本,做动脉照影和解剖观测。发现唇裂者的上唇动脉沿唇红缘和裂缘走行,终止于鼻翼基部(患侧)和鼻小柱基部(健侧)。双侧完全唇裂的人中部和切牙骨的动脉来自鼻中隔后动脉,筛前动脉,鼻翼动脉或鼻外侧动脉。正常腭部由腭大动脉,腭小动脉,鼻腭动脉,腭升动脉,咽升动脉和扁桃腺动脉供应。腭裂者腭大动脉不与鼻腭动脉吻合(患侧)。腭大动脉、腭升动脉不能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腭升动脉前支缩小,后支前移并沿裂缘前行,咽升动脉咽支不是循咽腭肌至软腭,而是从颅底沿腭帆提肌后内侧下行至软腭的鼻腔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动脉
原文传递
唇裂者口轮匝肌的解剖学研究
9
作者
王治熙
张奎启
+3 位作者
韩辉
尹晓青
林丽
曾宪晨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本文采用显微解剖、组织学连续切片、三维立体重建和电镜观察,研究了10例唇裂者口轮匝肌的错位排列,其主要结果如下:1.单侧完全唇裂的外侧部,肌束从口角沿唇缘行向上内,终止于裂缘下段外侧的真皮中,另一部分在裂缘外侧折向上,终止于鼻...
本文采用显微解剖、组织学连续切片、三维立体重建和电镜观察,研究了10例唇裂者口轮匝肌的错位排列,其主要结果如下:1.单侧完全唇裂的外侧部,肌束从口角沿唇缘行向上内,终止于裂缘下段外侧的真皮中,另一部分在裂缘外侧折向上,终止于鼻翼基部,在单侧唇裂的内侧部,人中部肌肉发育不良,肌纤维之间有线粒体积聚。2.双侧完全唇裂,人中部主要由胶原纤维和血管网组成,未见有肌纤维。3.正中完全唇裂,缺乏鼻小柱,牙槽骨正中有一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口轮匝肌
解剖学
原文传递
正畸治疗中拔牙部位的选择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如生
王丽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在矫治错(牙合)畸形时,往往需要开辟间隙以矫治牙列拥挤和上下牙弓前后关系。拔牙矫治是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对425例错(牙合)畸形的拔牙部位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正畸治疗
拔牙
部位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lat铸造陶瓷包埋料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叶志坚
赵云凤
机构
大连医学院
口腔
系
华西医科大学
口腔
医学院
出处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3年第1期18-20,47,共4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Plat铸造陶瓷专用包埋料的组成成分及有关物理性能,用此包埋料制作铸造陶瓷全冠,考察了铸造陶瓷冠修复体的适合性。结果指出:全冠粘固后边缘浮出量,代型涂隙料组为54/μm,未涂隙料组为269μm。说明用此包埋料,辅以隙料技术,可获得适合性优良、可被临床应用的Plat铸造陶瓷修复体。并推导出所需隙料厚度的公式。
关键词
铸造陶瓷
包埋料
代型隙料
适合性
Keywords
castable ceramic,investment material,die spacer,adaptation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TH78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颌面联合切除3例报告
2
作者
朱崇垠
万天源
夏阳
谢文杨
朱国威
徐锋
陈仁吉
机构
大连医学院
口腔
系
遵义
医学院
口腔
系
出处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24-28,共5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3例采用颅颌面联合切除成功的报告。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近期效果满意。并对其手术指征;先颅外后颅内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失血;防止感染等并发症以及眶颌缺损区复体修复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颅颌面
颧骨中心性血管瘤
纤维肉瘤
髁状突软骨肉瘤
Keywords
cranio-maxillo-facial resection
central zygomatic hemangioma
fibrosarcoma
condrosarcoma of condyloid process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lat铸造陶瓷修复体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叶志坚
赵云凤
机构
大连医学院
口腔
系
华西医科大学
口腔
医学院
出处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7-88,共2页
文摘
铸造陶瓷是80年代初期诞生的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材料,用其制作修复体具有其它材料不能替代的优良性能,能满足功能、美观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从它诞生之日就受到各国口腔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继美国之后,有日本、德国开发成功此种材料。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光电研究所共同研制出Plat铸造陶瓷材料,现将Plat铸造陶瓷修复体的制作工艺介绍如下:
关键词
Plat
口腔修复材料
口腔医学
华西医科大学
包埋料
代型
铸道
生物相容性
理化性能
制作工艺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牙周网状金属翼嵌吊义龈夹板比较光弹性应力分析
4
作者
张喆
高春
林侠
王喜闻
于万年
徐慕云
机构
大连医学院
口腔
系
大连
理工大学工程力学
系
光测实验室
出处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5-17,共3页
文摘
为了检验作者设计的牙周网状金属翼嵌吊义龈夹板对(牙合)力的传导及分布情况,我们把这种夹板与金属连冠夹板作了比较光弹应力分析。光弹实验方法是将透明的光学各向同性材料(环氧树脂制成相似模型,在载荷的作用下。
关键词
牙周金属夹板
光弹应力分析
分类号
R783.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疣状黄瘤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贲呈瑞
刘桂薷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
口腔
医学院
病理科
出处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49,T001,共4页
文摘
作者总结了8例疣状黄瘤的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了分析。本病的组织学特征是病变部上皮高度增生,上皮钉突间结缔组织乳头高凸并含有大量的泡沫样组织细胞聚集。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泡沫样细胞对组织细胞性酶标记物呈阴性反应,作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含大量脂质的退行性吞噬细胞。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疣状黄瘤
口腔粘膜
分类号
R781.50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型镀层钕铁硼永磁体关闭前牙间隙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郝大国
孙燕
王佐
机构
大连医学院
口腔
系
大连
市中山区人民医院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文摘
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Nd_2—Fe_(14)—B)1983年问世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口腔正畸界的极力关注,很多学者用该材料做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Vardimon(1985)将该材料用于活动矫治器,作快速腭扩张。并与Graber,Verrsion 和 Voss 等用猴作实验,进行生物毒性、组织耐受性、牙移动速度和矫治后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钕铁硼
永磁体
前牙间隙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腭部动脉供应的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奎启
韩辉
程宁新
机构
大连医学院
口腔
医学
系
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
出处
《大连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23-26,共4页
文摘
本文用160侧不同年龄的头部标本,做解剖观测和腭部动脉造影,研究了正常人腭部的动脉供应。发现腭部有六对动脉供应。腭升动脉腭支循腭帆提肌降至软腭,是供应软腭的主要动脉。咽升动脉腭支不是循咽腭肌至软腭,而是从颅底发出,沿腭帆提肌后内侧降至软腭鼻腔面。
关键词
腭
动脉供应
Keywords
palate
arterial supply
分类号
R331.37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正常人和唇腭裂者上唇和腭的动脉供应
8
作者
张奎启
尹晓青
韩辉
林丽
王治熙
机构
大连医学院
口腔
医学
系
大连医学院
附一院
口腔
颌面外科
出处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文摘
用50例正常人和10例唇腭裂头颈标本,做动脉照影和解剖观测。发现唇裂者的上唇动脉沿唇红缘和裂缘走行,终止于鼻翼基部(患侧)和鼻小柱基部(健侧)。双侧完全唇裂的人中部和切牙骨的动脉来自鼻中隔后动脉,筛前动脉,鼻翼动脉或鼻外侧动脉。正常腭部由腭大动脉,腭小动脉,鼻腭动脉,腭升动脉,咽升动脉和扁桃腺动脉供应。腭裂者腭大动脉不与鼻腭动脉吻合(患侧)。腭大动脉、腭升动脉不能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腭升动脉前支缩小,后支前移并沿裂缘前行,咽升动脉咽支不是循咽腭肌至软腭,而是从颅底沿腭帆提肌后内侧下行至软腭的鼻腔面。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动脉
Keywords
lip cleft
palate cleft
artery
分类号
R782.21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唇裂者口轮匝肌的解剖学研究
9
作者
王治熙
张奎启
韩辉
尹晓青
林丽
曾宪晨
机构
大连医学院
口腔
医学
系
出处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文摘
本文采用显微解剖、组织学连续切片、三维立体重建和电镜观察,研究了10例唇裂者口轮匝肌的错位排列,其主要结果如下:1.单侧完全唇裂的外侧部,肌束从口角沿唇缘行向上内,终止于裂缘下段外侧的真皮中,另一部分在裂缘外侧折向上,终止于鼻翼基部,在单侧唇裂的内侧部,人中部肌肉发育不良,肌纤维之间有线粒体积聚。2.双侧完全唇裂,人中部主要由胶原纤维和血管网组成,未见有肌纤维。3.正中完全唇裂,缺乏鼻小柱,牙槽骨正中有一缺损。
关键词
唇裂
口轮匝肌
解剖学
Keywords
cleft lip
orbicularis otis muscle
分类号
R782.21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正畸治疗中拔牙部位的选择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如生
王丽君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
医学院
正畸科
大连医学院
口腔
系
出处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84-184,共1页
文摘
在矫治错(牙合)畸形时,往往需要开辟间隙以矫治牙列拥挤和上下牙弓前后关系。拔牙矫治是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对425例错(牙合)畸形的拔牙部位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正畸治疗
拔牙
部位选择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lat铸造陶瓷包埋料的研究
叶志坚
赵云凤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颅颌面联合切除3例报告
朱崇垠
万天源
夏阳
谢文杨
朱国威
徐锋
陈仁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lat铸造陶瓷修复体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
叶志坚
赵云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牙周网状金属翼嵌吊义龈夹板比较光弹性应力分析
张喆
高春
林侠
王喜闻
于万年
徐慕云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2
0
原文传递
5
疣状黄瘤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贲呈瑞
刘桂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
原文传递
6
新型镀层钕铁硼永磁体关闭前牙间隙的临床应用
郝大国
孙燕
王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腭部动脉供应的研究
张奎启
韩辉
程宁新
《大连医学院学报》
CAS
1993
2
原文传递
8
正常人和唇腭裂者上唇和腭的动脉供应
张奎启
尹晓青
韩辉
林丽
王治熙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3
0
原文传递
9
唇裂者口轮匝肌的解剖学研究
王治熙
张奎启
韩辉
尹晓青
林丽
曾宪晨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3
0
原文传递
10
正畸治疗中拔牙部位的选择
徐如生
王丽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