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乙醇辅助法提取灯笼椒中的辣椒籽油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毛永杨 杨桐 +2 位作者 李智高 苏涛 田金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该实验对酶解-乙醇辅助法提取灯笼椒中辣椒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考察了提取出的灯笼椒辣椒籽油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水酶-乙醇法提取辣椒籽油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辣椒籽粉的粒度为80目,料液比为1∶6、复合酶为0.8%的中性蛋白酶和1... 该实验对酶解-乙醇辅助法提取灯笼椒中辣椒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考察了提取出的灯笼椒辣椒籽油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水酶-乙醇法提取辣椒籽油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辣椒籽粉的粒度为80目,料液比为1∶6、复合酶为0.8%的中性蛋白酶和1%的果胶酶,酶解体系的最适pH、最适温度、最适酶解时间分别为5.5、50℃和5.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辣椒籽油的提取率可达21.57%。辣椒籽油对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黑曲霉、化脓性链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明显抑菌作用。该研究为辣椒籽油的初步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为今后研发新型绿色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椒籽油 提取工艺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洱海四种沉水植物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忠海 杨桐 +4 位作者 王昊 张霄林 曹特 倪乐意 袁昌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6-1208,共13页
水下弱光环境是水生态系统沉水植被恢复面临的常见问题,因此研究沉水植物在弱光胁迫下的适应性是必要的.本研究以云南大理州洱海南部重度退化的湖区(惯称湖心平台,曾分布有大面积沉水植物)作为实验地点,选取4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 水下弱光环境是水生态系统沉水植被恢复面临的常见问题,因此研究沉水植物在弱光胁迫下的适应性是必要的.本研究以云南大理州洱海南部重度退化的湖区(惯称湖心平台,曾分布有大面积沉水植物)作为实验地点,选取4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原位盆栽实验,通过比较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来选取潜在的目标物种,为洱海湖心平台沉水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水下弱光环境对4种沉水植物生长均造成胁迫,生物量和株高显著性降低,物种间的相对生物量差异表现为:苦草和竹叶眼子菜>轮叶黑藻和穗花狐尾藻,相对株高差异表现为:苦草>竹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2)生理特征方面,苦草、穗花狐尾藻和竹叶眼子菜有相似的胁迫反应,均表现为:氮(N)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升高,碳氮比(C∶N比)、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均下降,仅苦草的叶绿素含量升高,而轮叶黑藻的生理胁迫反应表现为:氨基酸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升高;3)四者最终存活率为:苦草>竹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且苦草相对生物量和相对株高高于其他3种植物.以上原位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植物相比,苦草更能适应湖心平台的水下弱光环境,可考虑作为湖心平台沉水植被恢复的目标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恢复 弱光适应 沉水植物 洱海
下载PDF
洱海流域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晓钰 杨桐 +4 位作者 单航 汤鑫 王昊 倪乐意 丑庆川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4-1273,共10页
近年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到流域内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处理中.为探明洱海流域人工湿地的运行现状及水质净化功能,于2019年9-10月间对洱海流域内34座人工湿地进行调查,测定湿地面积(A)、运行时间(T)、... 近年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到流域内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处理中.为探明洱海流域人工湿地的运行现状及水质净化功能,于2019年9-10月间对洱海流域内34座人工湿地进行调查,测定湿地面积(A)、运行时间(T)、覆水范围(WC)、植被覆盖度(VC)、水体流动性(F_(vol),F_(vel))、水质净化效率[总磷R(TP),总氮R(TN)]、进出口水体溶解氧(DO)等参数.根据各湿地中R(TP)、R(TN)、WC、VC、入水磷浓度(inflow-TP)等参数的差异将湿地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人工湿地总氮平均去除率R_(m)(TN)和总磷平均去除率R_(m)(TP)分别为51.6%、52.6%,R(TN)与A、T显著负相关,与入水氮磷浓度(inflow-TN,inflow-TP)存在正相关关系,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较挺水植物在氮磷去除上具明显优势,为具有明显净化效果的湿地;第二类人工湿地R_(m)(TN)和R_(m)(TP)分别为-4.9%、-11.8%,这说明此类湿地的氮磷去除能力已退化,无明显净化效果.综上所述,覆水充足、漂浮和沉水植物群落占优势的人工湿地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能力,中小型湿地(0.10-0.50 km^(2))在运行期间较易管理,其氮磷去除能力较大型湿地(大于0.50 km^(2))更强.本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尺度上人工湿地的统一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人工湿地 净化效率 湿地面积 覆水范围 水生植物
原文传递
云南辣椒种植区土壤中总砷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四坤 祖艳群 +2 位作者 李元 卫志宏 段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0-385,共6页
为充分了解研究区土壤砷质量分数的分布特征,为该区今后辣椒的种植以及控As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采集耕层(0 ~20 cm)土样,运用地统计学对云南省两大辣椒主产区天星和树皮的土壤总砷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充分了解研究区土壤砷质量分数的分布特征,为该区今后辣椒的种植以及控As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采集耕层(0 ~20 cm)土样,运用地统计学对云南省两大辣椒主产区天星和树皮的土壤总砷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天星土壤总砷平均值为54.38 mg/kg(34.76~94.08 mg/kg),94.5%的土样总砷质量分数超过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树皮总砷平均值为30.89 mg/kg(12.81~60.09 mg/kg),10.5%土样总砷质量分数超过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2)天星总砷质量分数的水平分布表现为公路和两旁田间小山丘附近的采样点砷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树皮镇附近土壤中总砷质量分数相对较高.土壤总砷质量分数主要由系统因素决定.(3)土壤pH值、有机质及土壤质地对土壤总砷质量分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pH值与砷存在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砷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质地土壤中,黏重的土壤总砷质量分数高.总之,辣椒生产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砷污染,砷质量分数的水平分布与土壤的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和质地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总砷 水平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在极度弱光和两种底质条件下苦草的生长和生理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忠海 杨桐 +4 位作者 文紫豪 张霄林 曹特 倪乐意 袁昌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2-662,共11页
实验以云南大理州洱海水生植被重度退化区(湖心平台)作为实验地点,探究极度弱光和两种底质(黏土、淤泥)环境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在恢复过程中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并依此探讨底质改善对苦草种群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极度弱光... 实验以云南大理州洱海水生植被重度退化区(湖心平台)作为实验地点,探究极度弱光和两种底质(黏土、淤泥)环境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在恢复过程中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并依此探讨底质改善对苦草种群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极度弱光环境下,苦草部分死亡,存活数量下降,并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上均表现出胁迫响应,其形态特征值下降,氮(N)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碳(C)含量和淀粉含量下降;(2)苦草不同器官对弱光环境的响应有所差异,叶片(地上部分)受到的胁迫影响大于根茎(地下部分);(3)苦草对弱光环境的响应在不同底质条件下有显著性差异,苦草在黏土底质上表现出更小的胁迫反应和更高的存活数量,两种底质相比较,黏土更适合作为苦草恢复的底质条件。研究表明在洱海当前的水质环境下有希望结合局部的底质改善来实现在南部湖心平台的沉水植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胁迫 底质 水生植被恢复 苦草
下载PDF
米线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毛永杨 杨桐 +2 位作者 苏涛 李智高 田金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9期6886-6891,共6页
目的对米线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方法根据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对米线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通过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计算出不确定度的各主要分量... 目的对米线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方法根据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对米线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通过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计算出不确定度的各主要分量,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在置信水平为95%时,合成不确定度为0.23856,扩展不确定度为0.49764。结论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样品的均匀性和重复测定,该评估系统可为今后实验室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为检验检测结果的科学表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线 菌落总数 不确定度评估
下载PDF
洱海底泥红壤改性对水质和水生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希 汤鑫 +2 位作者 丑庆川 曹特 倪乐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56,共6页
鉴于湖泊内源污染不断加重,出现了较多以铝(Al)、铁(Fe)、钙(Ca)、镧(La)盐等化学絮凝材料为主的湖泊底质环境改善方法,但大规模应用受长期控磷效率、生物毒性和使用成本等因素限制;天然粘土、红土和石英砂等材料由于廉价无污染、环境... 鉴于湖泊内源污染不断加重,出现了较多以铝(Al)、铁(Fe)、钙(Ca)、镧(La)盐等化学絮凝材料为主的湖泊底质环境改善方法,但大规模应用受长期控磷效率、生物毒性和使用成本等因素限制;天然粘土、红土和石英砂等材料由于廉价无污染、环境友好等特性,其用于改善湖泊水体环境和控制底泥磷释放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洱海近岸水域设置围隔开展原位试验,采用洱海本地无污染红壤对底质进行浅层覆盖改性,探究此方法对水质及沉水植物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红壤覆盖组(S)以及红壤覆盖+沉水植物组(MS),每组处理4个重复,逐月监测各围隔内水质和沉水植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红壤对底泥进行改性,可以短期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移栽沉水植物的生长与建群,在某些时段可以改善水质(透明度最高达2.2 m),但红壤覆盖措施并没有长期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藻类的含量(P>0.05)。全年水生植物保持在7种左右,群落主要由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单果眼子菜(P.acutifoliu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微齿眼子菜(P.maackianus)组成,生物量也在不断增加,最高达18000 g/m^2,群落稳定后的优势种为黑藻。研究结果可以为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短期水质危机处理提供借鉴,为沉水植物群落恢复提供可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底质改善 水生植物 红壤 洱海
下载PDF
2020年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治理调查分析
8
作者 杨桐 苏云华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通过对2020年度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治理的调查,揭示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的分区差异。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银鱼总体产量呈现北部>南部>东部的趋势,西太公鱼总体产量呈上关镇>太和办>银桥镇>湾桥镇>喜洲镇>挖色镇&... 通过对2020年度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治理的调查,揭示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的分区差异。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银鱼总体产量呈现北部>南部>东部的趋势,西太公鱼总体产量呈上关镇>太和办>银桥镇>湾桥镇>喜洲镇>挖色镇>海东镇>大理镇>满江办>双廊镇,与银鱼产量对比西太公鱼总量区域之间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西太公鱼 生态治理 洱海
下载PDF
洱海沉水植物群落恢复与优化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桐 袁昌波 +5 位作者 曹特 文紫豪 丑庆川 毛永杨 张霄林 倪乐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7-1787,共11页
近几十年来,在入湖营养盐增加,水质持续下降,藻类生物量逐年升高及水位大幅波动下,洱海沉水植物群落演替速度加剧.2016年7月调查显示:洱海沉水植被退化严重,物种数量显著低于近期(2011年)历史水平,分布面积较有记录的历史最高水平(1980s... 近几十年来,在入湖营养盐增加,水质持续下降,藻类生物量逐年升高及水位大幅波动下,洱海沉水植物群落演替速度加剧.2016年7月调查显示:洱海沉水植被退化严重,物种数量显著低于近期(2011年)历史水平,分布面积较有记录的历史最高水平(1980s)下降超过70%,优势物种由1960s的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蓖齿眼子菜(Stuckenia pectinata)和大茨藻(Najas marina)等转变为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以及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沉水植物群落在浅水区(0~2.5 m)主要遭受了浮叶植物细果野菱(Trapa maximowiezii)过度生长带来的生境胁迫,在中等水深区(2.5~4 m)面临微齿眼子菜和金鱼藻的过度生长导致的群落结构的单一化影响,而在深水区(>4 m)面临着面积萎缩的风险,这些严重抑制了沉水植物清水稳态效应的发挥.通过对比洱海典型湖湾洱滨村水域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在恢复与优化前后的变化,发现洱滨村水域各水深区间沉水植物群落各项多样性指标与恢复物种的丰度均显著提升.因此,我们总结提出了针对洱海典型富营养湖湾沉水植被恢复和管理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后续进一步开展洱海生态系统恢复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沉水植被 现状 恢复 优化
下载PDF
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水华成因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芸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8年第12期39-42,共4页
目的: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年洱海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的跟踪调查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藻源污染成因。结果:洱海蓝藻种群增殖及水华发生不仅与营养盐积累、环境、气象因子有关,而且... 目的: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年洱海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的跟踪调查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藻源污染成因。结果:洱海蓝藻种群增殖及水华发生不仅与营养盐积累、环境、气象因子有关,而且与生态系统脆弱、流域面源污染加重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几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洱海蓝藻水华的发生。结论:必须加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蓝藻 蓝藻水华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法测定牛肝菌中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22
11
作者 毛永杨 杨桐 +2 位作者 苏涛 李智高 田金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72-277,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牛肝菌中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通过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计算出不确定度的各主要分量,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浓度因素...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牛肝菌中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通过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计算出不确定度的各主要分量,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浓度因素、仪器、样品不均匀性及回收率,其中浓度因素主要受标准曲线拟合的影响。该评估系统可为今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食用菌中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 汞形态 不确定度 牛肝菌
下载PDF
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磷的空间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书锦 刘云根 +3 位作者 梁启斌 王妍 陈晓希 段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5-962,共8页
以云南洱海罗时江入湖河口湿地为典型对象,利用柱状底泥分层采样器采集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样品,0-10 cm为表层,10-30 cm为中层,30-60 cm为底层,分析了3层沉积物的总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从水平方向看,罗时江河口湿地各层(表层... 以云南洱海罗时江入湖河口湿地为典型对象,利用柱状底泥分层采样器采集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样品,0-10 cm为表层,10-30 cm为中层,30-60 cm为底层,分析了3层沉积物的总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从水平方向看,罗时江河口湿地各层(表层、中层、底层)沉积物总磷分布均呈现出沿2条主水道(水道Ⅰ和水道Ⅱ)向岸边递减,并在入水口处出现峰值的规律;垂直方向上看,总磷含量随着沉积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富集明显。表层、中层和底层沉积物总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09、1.03和0.99 g/kg。(2)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沉积物总磷进行了评价,3层沉积物总磷总体属于中度污染,局部出现重度污染。各层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表层(1.81)〉中层(1.72)〉底层(1.65),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水道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湿地 总磷 沉积物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洱海4种沉水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组成及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水深的响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亮 陈晓希 +8 位作者 李威 朱天顺 吴耀 张欢 张霄林 曹特 葛刚 倪乐意 谢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3-1419,共7页
水深与水体的多个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等)密切关联.因而水深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生理生化特征,包括叶片的光合色素组成和C、N、P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通过对洱海4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水深与水体的多个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等)密切关联.因而水深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生理生化特征,包括叶片的光合色素组成和C、N、P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通过对洱海4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光叶眼子菜(Potamogeton lucens)和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在不同水深梯度的叶片色素组成和C、N、P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以阐明水深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水深对4种沉水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组成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具有种间差异性;苦草、微齿眼子菜和光叶眼子菜叶片N含量,苦草和光叶眼子菜叶片P含量都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苦草叶片N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可能是由苦草为应对深水弱光胁迫而加强光合色素和蛋白的合成导致的,而磷含量的增加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光合色素 水深 化学计量学 洱海
下载PDF
洱海鱼类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彦敏 杨堂亮 +1 位作者 刘杰 杨自忠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3-58,共6页
本文根据大理洱海鱼类资源现状、结合前人资料记载对洱海土著种的存在状况和外来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洱海土著种呈现递减趋势,而外来种呈递增趋势。本文还对现存洱海鱼类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洱海土... 本文根据大理洱海鱼类资源现状、结合前人资料记载对洱海土著种的存在状况和外来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洱海土著种呈现递减趋势,而外来种呈递增趋势。本文还对现存洱海鱼类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洱海土著鱼类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土著种 外来种 区系
下载PDF
罗时江河口湿地沉积物全氮分布及其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书锦 刘云根 +4 位作者 梁启斌 王妍 侯磊 陈晓希 段能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8-414,共7页
于2013年11月20-25日,采集罗时江河口湿地表层(0-10 cm深度)、中层(10-30 cm深度)和底层(30-60 cm深度)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样品的全氮含量,分析其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沉积物全氮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于2013年11月20-25日,采集罗时江河口湿地表层(0-10 cm深度)、中层(10-30 cm深度)和底层(30-60 cm深度)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样品的全氮含量,分析其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沉积物全氮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罗时江河口湿地各层沉积物全氮含量沿两条主水道(水道Ⅰ和水道Ⅱ)向岸边递减,并在水道Ⅱ入水口处(采样点42)出现最高值;在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全氮含量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表层富集明显;表层沉积物全氮质量比为0.33-3.72 g/kg,表层、中层和底层全氮平均质量比为1.84 g/kg、1.42 g/kg和1.22 g/kg。沉积物全氮含量与沉积物深度的变化符合指数增长模型。底层沉积物全氮含量属于中度污染,表层和中层沉积物全氮含量都属于重度污染。表层沉积物污染指数最高(2.70),其次为中层沉积物(2.11),底层沉积物(1.78)的污染指数最低,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水道Ⅱ和表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氮 沉积物 污染 风险评价 罗时江河口
原文传递
洱海湿地植物不同组合配置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晓希 白晓华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第3期46-52,共7页
建立多种水生植物模拟控制实验,揭示洱海湖滨大型水生植物组合在湿地中去除氮磷功能的差异:纸莎草、再力花和芦苇与其他植物搭配组合对氮磷去除效果最佳;美人蕉对水质的影响效果最不稳定,但当美人蕉与其他植物搭配时,却起到很好的水质... 建立多种水生植物模拟控制实验,揭示洱海湖滨大型水生植物组合在湿地中去除氮磷功能的差异:纸莎草、再力花和芦苇与其他植物搭配组合对氮磷去除效果最佳;美人蕉对水质的影响效果最不稳定,但当美人蕉与其他植物搭配时,却起到很好的水质影响效果。挺水植物可以较快地降低水体氮磷水平,但是氮磷去除率与水体氮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组合 氮磷去除 去除效果 洱海
下载PDF
湿地管护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以洱海水生植物去除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付贵权 赵志红 +4 位作者 杨剑平 房以好 张建伟 李德品 肖文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2年第10期44-48,共5页
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月2日,采用直接计数法对洱海罗时江人工湿地和沙坪湾天然湿地的水鸟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以探讨湿地管护尤其是水生植物去除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水生植物去除后,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的水鸟多样性指数分别... 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月2日,采用直接计数法对洱海罗时江人工湿地和沙坪湾天然湿地的水鸟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以探讨湿地管护尤其是水生植物去除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水生植物去除后,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的水鸟多样性指数分别由2.08和1.86下降至1.46和1.41,这可能是由于水鸟食物量减少所致;②水生植物去除后,人工湿地的水鸟种类和密度增加,而天然湿地却降低,这可能与水草去除后单个水鸟物种数量的急剧增多有关。最后,为了给洱海水鸟提供较好的越冬环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管护 水生植物 水鸟多样性
下载PDF
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净化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霞 李伯阳 +2 位作者 莫文锐 杨建宇 冯辉 《环境科学导刊》 2016年第A01期125-131,共7页
综述了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净化技术,主要介绍了其中最有优势且应用较多的生物法净化技术,指出其净化处理低浓度废气存在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 废气净化 生物法净化技术 综述
下载PDF
调查时段对云南洱海北岸湖湾越冬水鸟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德品 付贵权 +3 位作者 王明杨 赵志红 杨锐锋 肖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4-679,共6页
为探讨调查时间段对水鸟计数的影响,最终为合理设计洱海水鸟的监测方法提供参考,于2011年1—3月在洱海北部河口湿地附近选取了2个点,采用样方法收集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水鸟物种、种群数量等数据。调查共记录到23种水鸟,隶属于6目8科。... 为探讨调查时间段对水鸟计数的影响,最终为合理设计洱海水鸟的监测方法提供参考,于2011年1—3月在洱海北部河口湿地附近选取了2个点,采用样方法收集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水鸟物种、种群数量等数据。调查共记录到23种水鸟,隶属于6目8科。水鸟群落的数量与时间的日变化显著相关,早间(8:00—9:59)时段水鸟数量最少,10:00以后则有所上升,至傍晚(16:00—18:00)达到了水鸟活动数量的高峰。早间时段水鸟数量的偏少可能与该时段调查区域捕鱼船只的增多有关。特定水鸟类群中,游禽的数量与时间的日变化显著相关,而涉禽数量与时间的日变化相关性不显著;此外,留鸟及候鸟的数量与时间的日变化无显著的相关性。12种常见的物种中,仅5种水鸟的数量与时间的日变化相关性显著。在洱海,冬春季节水鸟种群动态的调查时间应尽量选择16:00以后的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活动高峰 调查时段 洱海
原文传递
环保疏浚对洱海西沙坪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桐 尹成杰 +3 位作者 过龙根 李宏亮 余德琴 杨姣姣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5,共9页
研究环保疏浚对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究湖泊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在西沙坪湾从南到北中心水域设5个样点,其中疏浚区3个,未疏浚区2个。从2016年6月开始,水质每月调查一次;底栖动物样品于底泥疏浚前、疏浚中、疏浚后共采集... 研究环保疏浚对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究湖泊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在西沙坪湾从南到北中心水域设5个样点,其中疏浚区3个,未疏浚区2个。从2016年6月开始,水质每月调查一次;底栖动物样品于底泥疏浚前、疏浚中、疏浚后共采集5次。对比分析沙坪湾底泥疏浚前后、疏浚区与未疏浚区的水质指标、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底泥疏浚前,疏浚区与未疏浚区采集到的底栖动物仅有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苏氏尾鰓蚓(Branchiura sowerbyi)和摇蚊属一种(Chironomus sp.)3种。在底泥疏浚过程中,疏浚区的底栖动物种类仅有4种,而未疏浚区的底栖动物已出现8种;疏浚结束后,与疏浚前和疏浚中相比,疏浚区的底栖动物种类明显增加,且种类多于未疏浚区。底泥疏浚前,疏浚区底栖动物生物量为0.73 g/m^(2),密度为560个/m^(2);疏浚结束后,疏浚区底栖动物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13.07 g/m^(2)、1827个/m^(2),均高于疏浚前和疏浚中,且高于未疏浚区。此外,疏浚区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由0.187、0.380增加到0.325、0.688,疏浚后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疏浚前。RDA分析结果表明,硝态氮、铵态氮和溶解氧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硝态氮、铵态氮与摇蚊属一种(Chironomus sp.)、湖球蚬(Sphaerium lacustre)呈显著负相关;溶解氧与前突摇蚊属一种(Procladius sp.)呈显著正相关。实施环保疏浚工程能改善洱海湖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促进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坪湾 环保疏浚 水质指标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