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质护理服务对循环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杨光 冯俊强 《国际护理医学》 2019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对循环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循环内科患者来开展研究,患者共计200例。在对患者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应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 目的:对循环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循环内科患者来开展研究,患者共计200例。在对患者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应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以此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同样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循环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降低疼痛的影响,有效的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除此之外,优质护理还可以很好的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循环内科 护理质量 影响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2
作者 杨光 程彩虹 +2 位作者 赵姬敏 刘杰 杨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97-98,共2页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SA...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比较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量表得分、满意问卷得分、护理后患者的心功能、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更好促进患者恢复和提高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 护理临床效果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杨光 程彩虹 +2 位作者 冯俊强 赵姬敏 刘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期77-79,共3页
分析临床干预老年冠心病期间采用无缝隙护理服务临床价值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自2019年4月起,开始收集病例,并制定研究计划,直到2021年5月截止期间到我院就医的66例病患作为本次分析、研究案例,将本次研究患者66例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分析临床干预老年冠心病期间采用无缝隙护理服务临床价值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自2019年4月起,开始收集病例,并制定研究计划,直到2021年5月截止期间到我院就医的66例病患作为本次分析、研究案例,将本次研究患者66例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无缝隙护理为研究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与心率护理前后变化、心绞痛方法做次数以及满意度。结果:经研究,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1.73±0.45),心率(81.07±4.0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情况明显更好(t=15.461,P<0.01;t=4.287,P<0.01);护理后研究组患者MET为(6.15±1.36),LVEF为(57.79±4.47)%,均优于对照组(t=6.046,P<0.01;t=6.653,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3.93%,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对照组(X2=4.243,P=0.039)。结论:临床干预冠心病病患时使用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极具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 老年冠心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