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频信噪比加权叠加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云专 高美娟 任晓乔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笔者给出一种分频信噪比加权叠加方法 ,根据定量计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给出加权因子。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叠加剖面的信噪比 ,而又不过分降低剖面的分辨率。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地震资料 信噪比 分辨率 加权叠加 分频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异常高压油气藏概论 被引量:6
2
作者 门广田 崔永强 周玥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06年第4期193-201,共9页
异常高压是构成盆地区域流体势场的一种重要动力来源,是源控论中油气藏呈环状分布的重要原因。所以认识异常高压的起因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鲍格达诺夫M.M.(1989)认为,在深部油气富集和保存的特殊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异常... 异常高压是构成盆地区域流体势场的一种重要动力来源,是源控论中油气藏呈环状分布的重要原因。所以认识异常高压的起因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鲍格达诺夫M.M.(1989)认为,在深部油气富集和保存的特殊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异常高压.但他仅仅认识到异常高压可以抑制有机质的成熟作用,使烃源岩成熟度明显降低,从而扩大了液态生油窗的深度区间.异常高压油气藏的形成应具有更深刻的原因和更明确的勘探意义.剖析以往文献对异常高压油气藏提出的各种成因机制,得出异常高压油气藏的成因源于深部流体供给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油气成藏 深部流体
下载PDF
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 被引量:164
3
作者 付晓飞 方德庆 +2 位作者 吕延防 付广 孙永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8-336,共9页
脆性断层和塑性断层断裂带内部结构存在差异:脆性断层断裂带由以断层岩和伴生裂缝为特征的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2部分组成;塑性断层断裂带表现为几条充填断层泥大裂缝的组合,诱导裂缝带不发育.破碎带内部伴生裂缝、无粘结力断层岩带和诱... 脆性断层和塑性断层断裂带内部结构存在差异:脆性断层断裂带由以断层岩和伴生裂缝为特征的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2部分组成;塑性断层断裂带表现为几条充填断层泥大裂缝的组合,诱导裂缝带不发育.破碎带内部伴生裂缝、无粘结力断层岩带和诱导裂缝带都可能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只有这3种通道均封闭,脆性断层垂向才是封闭的.只要伴生裂缝封闭,塑性断层就是封闭的.基于这种封闭机理,分析了3种通道封闭的条件:无粘结力断层岩带是否封闭取决于断层泥含量大小;破碎带内部伴生裂缝的封闭性取决于断面压力和断层泥塑性强度关系;诱导裂缝带封闭程度受控于后期成岩充填的程度.提出了利用断面压力、断层泥的含量和塑性强度、后期成岩程度综合判定不同性质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克拉2构造F1断层垂向封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F1断层垂向封闭性具有分段性:①和③段均表现为脆性,但①段因诱导裂缝没有被充填不封闭,③段是封闭的;②段是塑性断层,垂向封闭性好.这是克拉2构造有大规模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内部结构 垂向封闭性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 被引量:108
4
作者 马世忠 孙雨 +1 位作者 范广娟 郝兰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2-639,共8页
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因规模小、薄、不稳定、参数与分布难于确定等,致使覆盖盆地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研究较少且难度很大,为此,本文以曲流河道沉积、建筑结构模式为指导,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密井网等油田现有资料,提出了‘一整... 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因规模小、薄、不稳定、参数与分布难于确定等,致使覆盖盆地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研究较少且难度很大,为此,本文以曲流河道沉积、建筑结构模式为指导,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密井网等油田现有资料,提出了‘一整套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特别是以‘侧积泥、侧积面、废弃河道的识别、恢复、测算;河道几何学、河流工程参数计算;建筑结构理论模式为基础的‘单一侧积泥岩薄夹层建筑结构参数(倾角、倾向、规模)三类13种提取方法’及薄夹层分布密度与河道侧积轨迹研究技术,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并以杏南油田PⅠ31b单元为靶区,应用该方法确定了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理论模式和研究区实际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盆地 曲流河道 单砂体 侧积体 层内非渗透薄夹层 储层建筑结构
下载PDF
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及健康效应 被引量:82
5
作者 王平利 戴春雷 张成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7,共5页
综述了大气尘 (TSP、PM1 0 、PM2 5)的研究现状 ,重点围绕TSP、PM1 0 、PM2 5的物理特征、化学组成 (有机组成、重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及其各化学形态分布 )及其源解析进行描述 。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物理特征 化学组成 化学形态 源解析
下载PDF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94
6
作者 孙永河 漆家福 +1 位作者 吕延防 韩华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9-675,共7页
系统分析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了断裂的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渤中坳陷发育4种类型的断裂,即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走滑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断裂活动主要有3期:①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形成NNE向、NE... 系统分析了渤中坳陷断裂构造特征,研究了断裂的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渤中坳陷发育4种类型的断裂,即早期伸展断裂、中期走滑伸展断裂、晚期走滑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断裂活动主要有3期:①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形成NNE向、NE向、近EW向伸展断层;②东营组沉积时期叠加了NNE向右旋走滑伸展断层和NW—NWW向左旋走滑伸展断层;③明一段—第四系沉积时期,受郯庐断裂带走滑活动的影响,NNE向断裂再次发生右旋走滑活动。断裂的形成和演化影响烃源岩的分布和热演化程度,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良好的运移通道。发育长期活动断裂的斜坡带和中央凸起附近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坳陷 断裂构造 断裂演化 油气聚集 烃源岩分布 油气运移通道
下载PDF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气“倒灌”运聚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83
7
作者 付晓飞 平贵东 +1 位作者 范瑞东 刘宗堡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8-566,共9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油"倒灌"运聚成藏的复杂性,使得如何进一步扩大储量区和已探明区块如何开发成为困扰勘探家的两大难题。扶杨油层油成藏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断层密度大、规模小且...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油"倒灌"运聚成藏的复杂性,使得如何进一步扩大储量区和已探明区块如何开发成为困扰勘探家的两大难题。扶杨油层油成藏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断层密度大、规模小且密集成带;二是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处于物源交汇区,主要的储集体河道砂展布规律难以预测。本研究在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以断裂形成演化为核心,标定油源断层,分析断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及其控油规律,建立了成藏模式。油源对比表明,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主要来自青山口组烃源岩,成藏关键时刻为明水组沉积末期,因此断陷期形成坳陷期和反转期活动的断层以及坳陷期形成反转期活动的断层为主要的油源断层,油在超压作用下沿着油源断层"倒灌"运移,下排的深度一般为200m,因此只有扶杨油层的顶部才是有利的目的层。扶杨油层断裂具有密集成带的特征,油源断层多为断裂密集带的边界断层,是主要的控藏断裂。油沿油源断层"倒灌"运移动力条件、断裂多期变形机制以及反转期青山口组泥岩水平拆离作用形成的水平裂缝的输导作用决定油主要富集在油源断层下盘河道砂中,在油源断层控制的地垒型断块中油最富集,断裂密集带处于构造低部位,不是主要的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扶杨油层 “倒灌”运移 油源断层 断裂密集带 下盘河道砂 运聚
下载PDF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75
8
作者 付晓飞 王朋岩 +3 位作者 吕延防 付广 杨勉 孟庆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22,共14页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倾缓的单斜,自东而西可划分为两个带:泰康—富裕缓坡构造带和泰来—甘南超覆带,自下而上的沉积分为断陷构造层、坳陷构造层和反转构造层,3个构造层的原地烃源岩均不能大量生烃。坳陷层青山口组—嫩江组一-二段有来自...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倾缓的单斜,自东而西可划分为两个带:泰康—富裕缓坡构造带和泰来—甘南超覆带,自下而上的沉积分为断陷构造层、坳陷构造层和反转构造层,3个构造层的原地烃源岩均不能大量生烃。坳陷层青山口组—嫩江组一-二段有来自齐家—古龙凹陷的油气,为西部斜坡北段主要的目的层。在泰康—富裕缓坡带的宽缓鼻状构造上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圈闭、断层遮挡圈闭和岩性圈闭,在泰来—甘南超覆带上主要发育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和岩性圈闭。西部斜坡的油气侧向西运主要有3条路径:即南部路径、中部路径和北部路径,以中部路径为主,油气受规模较大的断裂、地层尖灭线和微幅度构造遮挡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斜坡 构造 油气成藏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世界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6
9
作者 江怀友 宋新民 +3 位作者 安晓璇 齐仁理 孔强 彭仕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4,共5页
当前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备受世界瞩目。页岩气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页岩气储层孔隙度一般为4%~5%,渗透率小于1×... 当前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备受世界瞩目。页岩气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页岩气储层孔隙度一般为4%~5%,渗透率小于1×10^(-3)μm^2,世界页岩气储量为456.24×10^(12)m^3,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拉美、中东、北非和前苏联。页岩气勘探方法有地质法、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勘探法、钻井法,页岩气开发技术主要是水平井、压裂技术。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方兴未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资源 页岩气勘探 页岩气开发
下载PDF
致密含气砂岩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68
10
作者 刘吉余 马志欣 孙淑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16-319,366,共5页
在我国,致密含气砂岩中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比例较大,而正确地认识致密含气砂岩,是开发好致密砂岩气藏的首要条件。从致密含气砂岩的概念、成因、分布及特征,致密含气砂岩的裂缝预测,致密含气砂岩的改造,致密含气砂岩的评... 在我国,致密含气砂岩中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比例较大,而正确地认识致密含气砂岩,是开发好致密砂岩气藏的首要条件。从致密含气砂岩的概念、成因、分布及特征,致密含气砂岩的裂缝预测,致密含气砂岩的改造,致密含气砂岩的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致密含气砂岩的研究现状,并对致密含气砂岩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含气砂岩 改造措施 裂缝预测 储层评价 开发
下载PDF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及气源模式 被引量:65
11
作者 付晓飞 宋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8,共6页
松辽盆地发现了万金塔、乾安、孤店和昌德东4个二氧化碳气藏,并在徐家围子地区发现了无机烃气的踪迹,同时在盆地北部发现多处氦气异常,主要为幔源成因,证实了幔源气体在该区存在的普遍性。对气藏成藏条件和深部壳幔结构的研究表明,松辽... 松辽盆地发现了万金塔、乾安、孤店和昌德东4个二氧化碳气藏,并在徐家围子地区发现了无机烃气的踪迹,同时在盆地北部发现多处氦气异常,主要为幔源成因,证实了幔源气体在该区存在的普遍性。对气藏成藏条件和深部壳幔结构的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存在多种类型无机“气源”,由于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演化过程不同,不同气源脱气的方式、脱出气体的类型、脱气量也大不相同,共有4种主要的模式:地幔物质沿超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火山—岩浆成因模式;碳酸盐岩热变质成因模式。松辽盆地热流底辟体、壳内岩浆房和火山岩在空间上叠置,且已发现的无机二氧化碳气富集区与这三者密切相关,表明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火山—岩浆成因模式是无机成因气主要的“气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无机成因气 气源 热流底辟体 壳内岩浆房 火山岩 脱气模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50
12
作者 刘为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可划分为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类 ,火山岩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包括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裂缝不仅为储集空间 ,还可连通各种孔隙并促进后期溶解作用。在识别裂缝类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裂缝孔隙度计算模型 ,根...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可划分为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类 ,火山岩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包括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裂缝不仅为储集空间 ,还可连通各种孔隙并促进后期溶解作用。在识别裂缝类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裂缝孔隙度计算模型 ,根据 12口井的测井解释结果 ,按裂缝孔隙度将火山岩储集层分为 3级 :Ⅰ级 ,孔隙度大于 0 .5 % ;Ⅱ级 ,孔隙度为 0 .2 %~ 0 .5 % ,Ⅲ级 ,孔隙度小于 0 .2 %。火山岩相可划分为边缘亚相、过渡亚相和中心亚相 ,其中 ,中心亚相位于火山通道附近 ,发育构造裂缝和收缩缝 ,储集物性较好 ,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过渡亚相的裂缝比较发育 ,储集物性中等 ,为有利储集相带 ;而边缘亚相储集物性差 ,为不利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裂缝孔隙度 储集层特征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简单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为例 被引量:56
13
作者 付晓飞 王朋岩 +2 位作者 申家年 付广 吕延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2-531,共10页
斜坡是断陷和凹陷型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按其断裂发育程度和沉积厚度分为复杂斜坡和简单斜坡。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断裂不发育、平缓的简单斜坡,简单斜坡油气成藏有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单斜坡的原油主要来自临近的凹陷,油气沿... 斜坡是断陷和凹陷型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按其断裂发育程度和沉积厚度分为复杂斜坡和简单斜坡。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为断裂不发育、平缓的简单斜坡,简单斜坡油气成藏有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单斜坡的原油主要来自临近的凹陷,油气沿砂体以优势路径方式侧向运移,油气呈“线状”分布;二是简单斜坡大规模构造圈闭不发育,圈闭类型以地层、岩性和构造—岩性圈闭为主,其分布受构造带控制,超覆带发育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受规模较大的断层控制形成的鼻状构造带上发育断层遮挡和构造—岩性圈闭,不受断层控制的鼻状构造带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圈闭。三是简单斜坡普遍受大气水的淋滤作用,由于游离氧的进入使原油遭受氧化降解作用而稠化,造成简单斜坡稠油分布普遍。这种成藏的特殊性决定了油气富集规律:只有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的圈闭才有成藏的可能。简单斜坡油气勘探方向是,在油气运移路径上寻找低幅度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小规模)、规模较大断层附近寻找断层遮挡油气藏(中等规模)和地层超覆带上寻找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大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富集规律
下载PDF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9
14
作者 付晓飞 李兆影 +1 位作者 卢双舫 付广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通过分析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原理及其适用条件,认为该方法能够解决滨北地区嫩江组末期之后地层的剥蚀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嫩江组末期不整合面剥蚀量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绥化凹陷的东1井、东401井所在地区剥蚀量大,向西北方... 通过分析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剥蚀量方法原理及其适用条件,认为该方法能够解决滨北地区嫩江组末期之后地层的剥蚀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嫩江组末期不整合面剥蚀量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绥化凹陷的东1井、东401井所在地区剥蚀量大,向西北方向(东6、东7井方向)上剥蚀量开始变小,明水阶地的双2井剥蚀量相对较大,乾元构造带上的河2、克2井剥蚀量比东1、东401井小得多,到黑鱼泡凹陷剥蚀量又有所增大。10个井点反映的规律是嫩江组末期不整合面剥蚀量"南大北小",在绥化凹陷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 滨北地区 剥蚀量
下载PDF
河道单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研究 被引量:58
15
作者 马世忠 吕桂友 +1 位作者 闫百泉 范广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4,共8页
单砂体平面、层内(小层韵律性)非均质性已不能满足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的需求,其既不能揭示单砂体内部物性空间变化及分布,更忽略了单砂体内非渗透薄夹层(多<30cm)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按反映单砂体成因、形成微过程及... 单砂体平面、层内(小层韵律性)非均质性已不能满足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的需求,其既不能揭示单砂体内部物性空间变化及分布,更忽略了单砂体内非渗透薄夹层(多<30cm)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按反映单砂体成因、形成微过程及内部结构的储层建筑结构(architecture)研究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的思想,并结合曲流点坝单一侧积体沉积模式及其侧叠模式,建立了"渗透率向凸岸、向上减小的新月形楔状侧积体,逐一斜列侧叠,其间被非渗透侧积薄夹层隔开"的曲流河道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揭示了以往忽视的、但对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至关重要的不渗透薄夹层及其遮挡-阻流格架;也由此客观地揭示了单砂体内部物性基本单元(侧积砂体)及其三维分布规律,从而真正反映了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的本质,并由此对单砂体内部渗流场、注入剂驱油和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这将对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及其以后的剩余油研究、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筑结构 三维非均质性 曲流河道 单砂体 层内非渗透薄夹层 侧积泥岩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 被引量:49
16
作者 霍秋立 汪振英 +2 位作者 李敏 付丽 冯大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3,共7页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且已成熟,为本区的主要生油岩。大磨拐河组一段为次要生油岩。贝尔凹陷烃源岩灶主要分布在贝西洼陷和贝中的敖脑海洼陷中。油油对比显示出各构造带上的原油具有相似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且已成熟,为本区的主要生油岩。大磨拐河组一段为次要生油岩。贝尔凹陷烃源岩灶主要分布在贝西洼陷和贝中的敖脑海洼陷中。油油对比显示出各构造带上的原油具有相似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表明来源于相同源岩。油岩对比指示原油主要来自于南屯组生油岩。苏德尔特构造带原油沿断裂带由西向东运移,呼和诺仁构造带原油由贝西洼陷北部源岩灶运移而来,纵向上原油显示出从下向上的运移特点。贝尔凹陷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是断裂或不整合面,通源断裂两侧为油气勘探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油源 油气运移
下载PDF
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特征 被引量:51
17
作者 文慧俭 闫林 +1 位作者 姜福聪 杨晶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选取4块低孔低渗储层的岩心样品,进行了岩心分析和压汞实验,获取了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利用分形理论分别以含水饱和度和水银饱和度对岩心样品进行了2种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低孔低渗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应为多分形结构;2种方法所计算... 选取4块低孔低渗储层的岩心样品,进行了岩心分析和压汞实验,获取了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利用分形理论分别以含水饱和度和水银饱和度对岩心样品进行了2种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低孔低渗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应为多分形结构;2种方法所计算的分形维数并不相同,而且对于同一块岩心的不同孔径范围也具有不同的分形维数;由水银饱和度所计算的分形维数可以反映储层物性特征,而由含水饱和度所计算的分形维数不能反映储层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形维数 毛细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 渗透率 低孔低渗储层
下载PDF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47
18
作者 刘宗堡 马世忠 +2 位作者 孙雨 张金刚 吕延防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9-406,共8页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各级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依据10口井岩心和1 256口井测井资料,把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提出了葡萄花油层南部为同沉...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各级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依据10口井岩心和1 256口井测井资料,把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提出了葡萄花油层南部为同沉积构造抬升控制的中部缺失而非底部缺失的层序地层新格架。通过对短期基准面旋回内储层沉积特征、单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认为葡萄花油层主要储层水下河道砂体比原认识更连续,且延伸较远,分流平原、内前缘相带南移达36 km,这对深入认识该区油藏类型、聚油规律、特别是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整个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气藏勘探与开发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格架 沉积特征 剩余油挖潜
下载PDF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被引量:44
19
作者 刘吉余 马志欣 吕靖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61-63,共3页
高含水后期油田稳产的关键在于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深入了解和再认识。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规律;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或控制因素。总结了目前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新进展,阐述了剩... 高含水后期油田稳产的关键在于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深入了解和再认识。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规律;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或控制因素。总结了目前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新进展,阐述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剩余油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断裂和裂缝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48
20
作者 付晓飞 苏玉平 +2 位作者 吕延防 张云峰 付广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7-234,共8页
在详细剖析断裂和裂缝组成和结构相似性的基础上,计算了贝尔断陷T5和T2两层构造图上断裂信息维和10口井布达特群岩心裂缝信息维,分析了影响断裂和裂缝信息维的因素,达到了从断裂信息维去预测裂缝分布的目的.影响断裂和裂缝信息维的因素... 在详细剖析断裂和裂缝组成和结构相似性的基础上,计算了贝尔断陷T5和T2两层构造图上断裂信息维和10口井布达特群岩心裂缝信息维,分析了影响断裂和裂缝信息维的因素,达到了从断裂信息维去预测裂缝分布的目的.影响断裂和裂缝信息维的因素包括密度、延伸长度、断层性质以及岩性,但从根本上讲断层性质及岩性对信息维影响体现在断裂的密度上,因此信息维应该是断裂发育程度的度量,利用断裂信息维与裂缝信息维关系、裂缝信息维与裂缝密度关系预测裂缝的分布,有利的裂缝发育带有3个区域,与现今见油气井分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裂缝 信息维 影响因素 有利裂缝发育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