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铜离子的检测 被引量:28
1
作者 袁跃华 冯锋 +2 位作者 田茂忠 孟双明 白云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合成了罗丹明类Cu2+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3′,6′-双(二乙氨基)-2-(N-乙叉基氨基)螺[异吲哚-1,9′-占吨]-3-酮(RA),研究了它的光谱性能及对铜离子的识别作用.在CH3CN/H2O(体积比1∶1)介质中加入Cu2+后,探针RA显玫瑰红色,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合成了罗丹明类Cu2+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3′,6′-双(二乙氨基)-2-(N-乙叉基氨基)螺[异吲哚-1,9′-占吨]-3-酮(RA),研究了它的光谱性能及对铜离子的识别作用.在CH3CN/H2O(体积比1∶1)介质中加入Cu2+后,探针RA显玫瑰红色,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最大吸收波长为548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71 nm,而其它常见离子如Na+,K+,Mg2+,Ca2+,Mn2+,Cd2+,Cr3+,Co2+,Ni2+,Ag+,Pb2+,Zn2+,Fe3+和Hg2+不引起或引起很小的紫外-可见或荧光光谱变化.RA的选择性荧光增强主要是由于Cu2+诱导分子中的酰胺闭环结构发生开环,导致分子结构的共轭程度增大所致.在6.5×10-8~2.9×10-6mol/L浓度范围内,RA可以有效检测Cu2+,检出限为5.0×10-8mol/L.实验结果表明,RA对Cu2+的识别过程不可逆,而且RA对pH不敏感,可在较宽的pH(4.1~10.5)范围内高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C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CU2+ 选择性 PH值
下载PDF
罗丹明类阳离子荧光探针 被引量:27
2
作者 袁跃华 田茂忠 +2 位作者 冯锋 孟双明 白云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9-1939,共11页
罗丹明类荧光染料由于具有摩尔消光系数高、光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较长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等优异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现已成为制备荧光探针的一种理想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基于螺酰胺环"关-开"机理和荧光... 罗丹明类荧光染料由于具有摩尔消光系数高、光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较长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等优异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现已成为制备荧光探针的一种理想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基于螺酰胺环"关-开"机理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理的罗丹明类Cu2+、Hg2+、Fe3+、Cr3+等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性能及其在阳离子分析方面的研究,介绍了具有良好细胞膜渗透性以及对细胞无毒副作用的罗丹明类阳离子荧光探针在活体或活细胞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这类荧光探针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染料 阳离子 荧光 探针
原文传递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云冈石窟风化岩石中钙铜铁锰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月成 王尚芝 +2 位作者 李海 杨成全 樊俊莉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采用HF-HNO3-HClO4混酸消化样品,HNO3溶解盐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试液中钙、铜、铁、锰的含量。对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大量的Si对测定有干扰,在处理样品时通过生成SiF4除去;磷、铝、钛等元素对钙的化学干扰,通... 采用HF-HNO3-HClO4混酸消化样品,HNO3溶解盐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试液中钙、铜、铁、锰的含量。对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大量的Si对测定有干扰,在处理样品时通过生成SiF4除去;磷、铝、钛等元素对钙的化学干扰,通过加入释放剂SrCl2消除。背景吸收使用氘灯扣除。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Ca、Cu、Fe、Mn的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0.00μg/mL、0.00-6.00μg/mL、0.00-10.00μg/mL、0.00~6.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00 3μg/mL、0.001 3μg/mL、0.002 6μg/mL、0.006 9μg/mL。方法用于云冈石窟风化岩石中钙、铜、铁、锰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3.0%、1.4%、2.9%,加标回收率在96%-11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风化岩石 云冈石窟
下载PDF
荧光增白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4
作者 袁跃华 朱永军 田茂忠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化工原料.本文介绍了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及类型,荧光增白剂在造纸、洗涤剂、织物等领域的应用,概述了荧光增白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应用 增白机理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建国 郭全贵 +2 位作者 刘朗 魏兴海 张金喜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6-47,共2页
利用膨胀石墨孔隙结构的吸附性能,制备了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热量法研究了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不随聚乙二醇含量的改变而变化,材料的相变潜热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复合材料的... 利用膨胀石墨孔隙结构的吸附性能,制备了聚乙二醇/膨胀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热量法研究了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不随聚乙二醇含量的改变而变化,材料的相变潜热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膨胀石墨的多孔结构对聚乙二醇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聚乙二醇在固-液相变时,未见有液态聚乙二醇的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聚乙二醇 相变材料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花菜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米智 刘荔贞 李慧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147,共9页
以黄花菜多酚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软件,对黄花菜多酚索氏提取法进行分析与优化,并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作为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索氏法提取黄花菜多酚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0h,乙... 以黄花菜多酚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软件,对黄花菜多酚索氏提取法进行分析与优化,并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作为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索氏法提取黄花菜多酚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0h,乙醇体积百分比80%,料液比1∶2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黄花菜多酚提取量约为1.01%,相对标准偏差为3.47%。黄花菜多酚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0.070mg/mL和0.069mg/mL,而参照组VC的半抑制率IC_(50)分别为0.018mg/mL和0.020mg/mL。优化后的索氏提取工艺精准、稳定,且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期望为黄花菜功能成分的提取和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索氏提取器 植物多酚 响应面试验 自由基 清除率
下载PDF
低阶煤与生物质混合低温共热解特性分析及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俊丽 赵强 +2 位作者 郝晓刚 黄伟 赵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6,共10页
通过非等温热重实验和固定床实验对两种低阶煤(内蒙兴和煤、小龙潭煤)和三种比较常见的生物质(秸秆、向日葵杆、苹果树枝)的低温共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是否存在协同效应与生物质种类及混合比例密切相关。对... 通过非等温热重实验和固定床实验对两种低阶煤(内蒙兴和煤、小龙潭煤)和三种比较常见的生物质(秸秆、向日葵杆、苹果树枝)的低温共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是否存在协同效应与生物质种类及混合比例密切相关。对于内蒙兴和煤,秸秆和向日葵杆的加入对于共热解过程影响不显著,与苹果树枝共热解效果明显大于前两种生物质,且内蒙兴和煤与苹果树枝混合比例为2∶1时,共热解协同效果最为明显。通过固定床实验对共热解产物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苹果树枝与内蒙兴和煤共热解时协同效应的存在。焦油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焦油中含氧化合物组分含量升高,烃类含量降低,即共热解提高了焦油产率,但不能改善焦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生物质 共热解 焦油
下载PDF
酞菁类光电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战强 李祥高 +1 位作者 李健 胡雅琴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1-904,共14页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电响应性能,是光电材料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评述了酞菁类化合物近几年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酞菁和取代基酞菁的分子结构、晶体形态对光伏材料、薄膜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光导材料和电致发... 酞菁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电响应性能,是光电材料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评述了酞菁类化合物近几年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酞菁和取代基酞菁的分子结构、晶体形态对光伏材料、薄膜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光导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等应用性能的影响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酞菁类光电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光伏材料 薄膜半导体 盘状液晶 光导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
原文传递
邻二氮菲亚铁指示剂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 被引量:16
9
作者 袁勇 张素芳 +1 位作者 双少敏 董川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3-405,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以邻二氮菲亚铁为指示剂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在硫酸强酸性介质中,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邻二氮菲亚铁为指示剂,用待测样品试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敏锐。该法的RSD在1.01%~1.40%(n=5),平均回收率在9... 本研究建立了以邻二氮菲亚铁为指示剂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在硫酸强酸性介质中,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邻二氮菲亚铁为指示剂,用待测样品试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敏锐。该法的RSD在1.01%~1.40%(n=5),平均回收率在99.9%~101.1%,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二氮菲亚铁 高锰酸钾 茶多酚
下载PDF
瓦斯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柴化鹏 冯锋 +4 位作者 白云峰 田茂忠 梁文娟 董川 双少敏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7-31,共5页
甲烷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瓦斯的实时、在线监测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检测甲烷的方法———催化燃烧法、半导体气敏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光纤法等的原理及应用,并对基于... 甲烷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瓦斯的实时、在线监测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检测甲烷的方法———催化燃烧法、半导体气敏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光纤法等的原理及应用,并对基于以上几种方法的瓦斯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传感器甲烷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强 孟双明 +3 位作者 王俊丽 郭永 樊月琴 李忠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8年第9期13-17,33,共6页
固体超强酸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及重复使用性能。综述了国内外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和多组分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指出了今后固体超强酸催... 固体超强酸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及重复使用性能。综述了国内外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和多组分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指出了今后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剂 进展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花菜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米智 刘荔贞 李慧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57,共5页
以黄花菜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黄花菜黄酮索氏提取法提取工艺,并采用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菜黄酮索氏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乙醇浓度90%,料液比... 以黄花菜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黄花菜黄酮索氏提取法提取工艺,并采用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菜黄酮索氏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乙醇浓度90%,料液比1∶20(g/mL),该工艺条件下,黄花菜黄酮提取量约为0.55%,相对标准偏差为2.11%。黄花菜黄酮与V_(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56 mg/mL和0.021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56 mg/mL和0.031 mg/mL。表明响应面优化黄花菜黄酮索氏提取工艺准确、可靠、稳定,且黄花菜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黄花菜黄酮等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索氏提取 黄酮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营养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乔俊 支彩艳 +2 位作者 陈志文 宋洁 赵建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1-216,共6页
为全面比较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的营养价值,以晋中、大同人工栽培羊肚菌以及南充、丽江野生羊肚菌为样品,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对4类样品中的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营养质量指数、氨基酸评... 为全面比较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的营养价值,以晋中、大同人工栽培羊肚菌以及南充、丽江野生羊肚菌为样品,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对4类样品中的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营养质量指数、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和营养指数等指标对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羊肚菌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比野生羊肚菌略高;野生羊肚菌铁元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比人工略高,其他大多数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相差不大;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氨基酸含量、生物价及营养指数比野生羊肚菌高。人工栽培羊肚菌的营养价值能够与野生羊肚菌媲美,且重金属的摄入风险更低,适宜作为高品质的羊肚菌食材并加大人工种植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氨基酸 矿质元素 维生素 营养价值
下载PDF
浊点萃取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中锌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尚芝 刘月成 +2 位作者 孟双明 康翠欣 郝素珍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锌离子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反应生成疏水性的络合物,被萃取到Triton X-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相中的锌,建立了浊点萃取预富集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的方法。影响络合反应和相分离... 锌离子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反应生成疏水性的络合物,被萃取到Triton X-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相中的锌,建立了浊点萃取预富集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的方法。影响络合反应和相分离的各种条件被优化,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锌的质量浓度在0~3.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86μg/L,对锌浓度为0.0132μg/mL的样品溶液进行6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该方法用于管网水中痕量锌的测定,回收率在96.4%~1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静 许琳 孟双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1-82,85,共3页
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和效果。通过分析人文素质的涵义及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高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策略来提高大学整体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人文素质 高校教师
下载PDF
煤沥青针状焦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6
作者 白培万 孟双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3-56,共4页
文章介绍了针状焦的结构、成焦原理、生产工艺和国内外生产状况,并对现行的成焦原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针状焦特别在电化学工业方面的应用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针状焦 中间相 液相炭化理论
下载PDF
新荧光试剂双(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3,3′,5,5′-四甲基联苯的合成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廖雪明 冯锋 陈泽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3-866,共4页
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苯并噻唑类试剂结合,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荧光试剂双(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3,3′,5,5′-四甲基联苯(BBTDTMB),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 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苯并噻唑类试剂结合,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荧光试剂双(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3,3′,5,5′-四甲基联苯(BBTDTMB),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λex/λen=342nm/420nm处产生强荧光,并且Ag(Ⅰ)对其荧光有很好的猝灭作用,因而建立了BBTDTMB测定Ag(Ⅰ)的新荧光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40μg/L,检测限为0.5μg/L,应用于人发、茶叶中的AS(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3 3′ 5 5′-四甲基联苯 荧光猝灭 银离子检测
下载PDF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尚芝 孟双明 +1 位作者 关翠林 刘月成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38,共3页
2-磺酸基-4-甲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MOSDAA)和Cu(II)反应生成疏水性络合物后,被萃取到Triton 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铜,建立了浊点萃取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方法。反应体系的pH、... 2-磺酸基-4-甲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MOSDAA)和Cu(II)反应生成疏水性络合物后,被萃取到Triton 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铜,建立了浊点萃取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方法。反应体系的pH、MOSDAA和Triton X-114的浓度、平衡温度及时间等实验条件被优化。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1.1 ng/mL(3σ),对浓度为0.1μg/mL的Cu(II)溶液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9%。方法已用于小米和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文传递
Y/Beta双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君 王艳 +1 位作者 孟双明 李瑞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3-778,共6页
采用偏铝酸钠、水玻璃、硅溶胶为铝源和硅源,两步法在Y型沸石合成的基础上改变体系凝胶组成,合成出FBZ(Faujasite-Beta-Zeolite)复合材料;采用XRD、SEM、NH3-TPD和NMR等手段,对FBZ复合材料的结构、酸性质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正戊... 采用偏铝酸钠、水玻璃、硅溶胶为铝源和硅源,两步法在Y型沸石合成的基础上改变体系凝胶组成,合成出FBZ(Faujasite-Beta-Zeolite)复合材料;采用XRD、SEM、NH3-TPD和NMR等手段,对FBZ复合材料的结构、酸性质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正戊烷在FBZ复合材料上的异构化反应性能,以及该催化材料的酸性和孔结构在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FBZ复合材料的酸性明显优于Y、Beta或Y-Beta机械混合物,异构化选择性显著提高,这说明FBZ沸石分子筛不是单纯的机械混合物,而是通过复合发生了协同作用,从而改善了自身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双微孔 合成 催化 异构化
下载PDF
含砷(Ⅲ)水处理技术的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11
20
作者 霍金仙 郭永 王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为了应对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传统的共沉积、离子交换、膜处理、电絮凝、吸附等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通过回顾这些新技术采用的新材料及工艺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其处理含砷(Ⅲ)水质的局限性。新材料的稳定性、高选择性、廉价性是未来新技... 为了应对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传统的共沉积、离子交换、膜处理、电絮凝、吸附等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通过回顾这些新技术采用的新材料及工艺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其处理含砷(Ⅲ)水质的局限性。新材料的稳定性、高选择性、廉价性是未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砷(Ⅲ)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