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盐胁迫下旱金莲幼苗的生理指标和光合指标响应
1
作者 高昆 韩文慧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23-29,共7页
以旱金莲为供试植物,研究其在盐和干旱胁迫下,幼苗的生理指标和光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NaCl胁迫程度的加深,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先减后增,相对伤害率持续增加,且都在浓度1.2%具有显著变化幅度;可... 以旱金莲为供试植物,研究其在盐和干旱胁迫下,幼苗的生理指标和光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NaCl胁迫程度的加深,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先减后增,相对伤害率持续增加,且都在浓度1.2%具有显著变化幅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在4.93~3.37 mg/g之间,呈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按0.4%、0.8%、1.2%、1.6%、2.0%递增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持续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在131.67~1227.67μmol/mol之间,呈上升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伤害率则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5.09~3.99 mg/g之间,呈下降的趋势;当干旱程度由轻度、中度、重度递增,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持续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在487.33~761.00μmol/mol之间,呈增大的趋势。结论:旱金莲幼苗在盐浓度小于1.2%时,具有一定的抗性,并且能耐受轻度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金莲 盐胁迫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光合指标
下载PDF
能源型城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的量化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2
作者 李旭东 韩亮 吉杲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景观格局演变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能源型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的分析对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具有参考意义。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大同市2010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演变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能源型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的分析对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具有参考意义。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大同市2010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以及使用地理探测器对驱动机制进行分析,探究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草地是大同市优势土地类型,占比约80%,2010年至2020年期间草地面积不断减小,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大同市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上升,连接性变差;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年降雨量、年平均温度是大同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市 景观格局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下载PDF
山西省道地中药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昆 林洪源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457-1467,共11页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丰富,道地药材达30多种,如黄芪、黄芩、党参、连翘、柴胡等。从道地药材的分布、活性成分和药用功效、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概述了山西省道地药材研究成果。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丰富,道地药材达30多种,如黄芪、黄芩、党参、连翘、柴胡等。从道地药材的分布、活性成分和药用功效、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概述了山西省道地药材研究成果。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省从南到北集中分布的道地药材存在差异,南部的种类多于中部和北部。山西省道地中药材中多含有生物碱、有机酸、皂苷类、黄酮类以及多糖类等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抗炎症、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等。目前,分子生物标记、PCR及优化的PCR分析技术如SSR-PCR和RAPD-PCR反应体系应用于山西省中药材鉴定和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已多有报道。山西省道地药材普遍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如抗盐性、抗旱性和抗重金属胁迫,这是与其生长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是针对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品种,对野生品种的道地药材的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应注重野生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注重培育新品种,提高山西省道地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更好地应用于中医药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道地中药材 地理分布 有效成分 药用功效 逆境胁迫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白花前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昆 曹艳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130-138,共9页
【目的】探明白花前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为白花前胡抗旱品种选育及种植适宜水分条件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0%(CK)、3%、5%、8%、10%、15%和20%〕模拟干旱程度,研究干旱胁迫对白花前胡种子萌... 【目的】探明白花前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为白花前胡抗旱品种选育及种植适宜水分条件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0%(CK)、3%、5%、8%、10%、15%和20%〕模拟干旱程度,研究干旱胁迫对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土培法结合自然干旱,研究干旱时间〔0 d(CK)、2 d、4 d和6 d〕对白花前胡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3%PEG-6000处理白花前胡种子的发芽率为91.43%,为CK的1.06倍;5%~20%PEG-6000处理白花前胡种子的发芽率较CK下降12%~100%,且浓度越高降幅越大;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与PEG-6000溶液的浓度成反比,3%~20%PEG-6000处理,与CK相比,发芽势下降27.15%~100%,发芽指数下降8.00%~100%,且二者各处理与CK均差异显著。随着自然干旱时间的延长,白花前胡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为6 d>4 d>CK(0 d)>2 d,SPAD值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分别为2 d>4 d>6 d>CK和2 d>CK>4 d>6 d;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7.49%~46.89%和0.134~0.851 mg/g,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适度的干旱有利于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白花前胡幼苗能忍受短时间的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PEG-6000胁迫 自然干旱 发芽率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及优化——以大同市为例
5
作者 赵晨曦 韩亮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8-53,共6页
大同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大同古城保护与修复工程时间为分界点,将大同市旅游发展时期分为2007年和2020年2个阶段,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结构、时间和服务能力3个... 大同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大同古城保护与修复工程时间为分界点,将大同市旅游发展时期分为2007年和2020年2个阶段,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结构、时间和服务能力3个维度定量解析了大同市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并提出了优化路径,构建了大同市“3核4轴5组团”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优化 空间结构 点—轴系统 大同市
下载PDF
大同市PM_(2.5)和PM_(10)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
作者 高昆 王金香 张萌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5-80,共6页
目的 探究大同市一年中空气可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法 以大同市御东区为研究区域,收集2022年3月—2023年2月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数据,分析PM_(2.5)和PM_(10)浓度的月变化和季... 目的 探究大同市一年中空气可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法 以大同市御东区为研究区域,收集2022年3月—2023年2月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数据,分析PM_(2.5)和PM_(10)浓度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情况及其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关系。结果 2022年PM_(2.5)和PM_(10)的月变化曲线均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形变化规律及冬高夏低、春秋居中的季节性特征。全年PM_(2.5)浓度在12~25μg/m~3,较低值集中在5-12月,最高值出现在1-3月。PM_(10)质量浓度变化在66~106μg/m^(3)区间,最低值出现在5-7月,最高值出现在1-3月;PM_(10)与气温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和风速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M_(2.5)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三个气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都不显著。结论 2022年大同空气质量整体良好,PM_(2.5)和PM_(10)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末及夏季、秋初PM_(2.5)和PM_(10)污染相对较轻,冬季污染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市 PM_(10) P_(M2.5) 气象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颗粒物PM_(2.5)和PM_(10)对4种针叶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高昆 李兴基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18,共8页
为研究颗粒物PM_(2.5)和PM_(10)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云杉、油松、沙地柏、侧柏4种常绿针叶植物,分析其在不同浓度等级PM_(2.5)和PM_(10)条件下,光合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4种针叶植物的光合指标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响应不同。P... 为研究颗粒物PM_(2.5)和PM_(10)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云杉、油松、沙地柏、侧柏4种常绿针叶植物,分析其在不同浓度等级PM_(2.5)和PM_(10)条件下,光合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4种针叶植物的光合指标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响应不同。PM_(2.5)浓度等级相同时,低浓度下云杉Pn值和Tr值最大,油松最小,在中、高浓度下都是侧柏最大,油松最小;随着PM_(2.5)浓度等级的升高,4种针叶植物的Pn、Tr和Gs值均下降,而Ci值上升。Pn、Tr值下降比例大小依次为:油松>云杉>沙地柏>侧柏。Gs值下降比例大小依次为:云杉>沙地柏>油松>侧柏,Ci值上升比例大小依次为:侧柏>沙地柏>云杉>油松。PM_(10)浓度等级相同时,低、中、高浓度条件下4种针叶植物的Pn和Tr值大小均为:侧柏>云杉>沙地柏>油松,随着PM_(10)浓度的升高,Pn、Tr和Gs值均下降,Ci值上升,其变化情况与PM_(2.5)基本一致。综合分析得出,相比较于其他3种针叶植物,侧柏在不同浓度等级的PM_(2.5)和PM_(10)影响下,都能够保持着较强的光合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城市降尘除霾的优选绿化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针叶植物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下载PDF
不同中性钠盐对紫背天葵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昆 李晓红 +1 位作者 刘超 安水银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1-7,共7页
为探究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的抗盐性,并为紫背天葵栽培选择适宜的盐环境提供科学依据,选择NaCl和Na_(2)SO_(4)以及二者混合的复合盐(摩尔比1∶1),设置浓度分别为0.02,0.04,0.06,0.08,0.10 mol·L^(-1),对紫背天... 为探究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的抗盐性,并为紫背天葵栽培选择适宜的盐环境提供科学依据,选择NaCl和Na_(2)SO_(4)以及二者混合的复合盐(摩尔比1∶1),设置浓度分别为0.02,0.04,0.06,0.08,0.10 mol·L^(-1),对紫背天葵幼苗进行盐胁迫,分析它们对紫背天葵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钠盐都对紫背天葵幼苗生长造成伤害,而且浓度越高,伤害越大。当盐浓度≤0.04 mol·L^(-1)时,复合盐对紫背天葵幼苗的伤害程度小于NaCl和Na_(2)SO_(4)。NaCl、Na_(2)SO_(4)胁迫后,紫背天葵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浓度升高而降低,且Na_(2)SO_(4)的降幅高于NaCl。复合盐胁迫下,随着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先升高后降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持续降低。胞间CO_(2)浓度在NaCl胁迫下先降低后升高,而Na_(2)SO_(4)和复合盐胁迫下呈升高趋势。综合分析得出,紫背天葵对复合盐的抗性明显高于NaCl和Na_(2)SO_(4)2种单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背天葵 中性钠盐 SPAD值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